點擊上面↑小藍字↑
關注中國最專業、前沿、全面的正念公眾號
文 | 溫宗堃
正念認知治療的師資培訓與認證
許多機構提供正念認知治療的師資培訓與認證。這裡介紹牛津大學與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正念中心的培訓路徑。
牛津大學正念中心提供兩種師資培訓的方式。 無論哪一種,之前皆需要先參加過 8 周的正念認知治療、正念減壓或相當的課程。
第一種方式,是參加牛津大學繼續教育學院提供的兩年制的碩士兼讀學位學程 ( MSt in Mindfulness-Based Cognitive Therapy)。碩士兼讀學位學程 (www.conted.ox.ac.uk),含9次的3天課程,以及3次的住宿式密集訓練(第1年一次4天,一次7天,第2年7天)。
第二種方式,是參加正念認知治療和正念分娩與育兒的教學基礎課(Foundations Course in Teaching MBCT and MBCP)。第二種方式,依據該中心2016年課表, 時間只需11個月,含三階段,第一階段上課9天,末期時會被指派一位導師。第二階段6天,另有4天止語靜修營。第三階段 9 天。實際課程天數共28天,含5天正念認知治療課的體驗、7天關於探詢、帶正念練習和佛教心理學等的課程,8天用於教學練習 ,先兩人一組,後大組帶領。這教學基礎課的三階段課程的內容如下:
培養對正念認知治療的體驗此階段共9天,用以深化個人的正念經驗,並熟悉正念認知治療的結構與形式。學員需要閱讀關鍵著作,並撰寫反思日記,記錄個人的經驗和對教學的觀察。此階段含5天正念認知治療課的體驗。有一日課論及正念認知治療和正念分娩與育兒的理論基礎,另有一日課涉及於佛教心理學入門。
強化個人練習並開始同儕試教此階段讓學員深化個人的日常練習,包括 4 天的止語靜修營,也開始熟悉課程元素,開始練習教學,包括帶領核心的正念練習、心理教育、探詢等,並從同儕和老師獲得回饋。這階段需持續撰寫反思日記。導師也會持續提供一對一的協助。
發展教學技巧這階段持續練習引導禪修、探詢,並獲得教師的回饋,包括期末時依據正念課程教學評量標準的評估。有一天論壇劇場探索團體動力。一天討論課程改編、較短的正念課程。導師會持續提供支持,並協助規畫之後的學習之旅。 完成三階段課程後,仍不具教導課程的資格,學員仍需要先在督導下與有經驗的教師共同教學。牛津正念中心提供基礎教學課程結束後的繼續學習方式,包括一天的大師課(Masterclass)、靜修營(retreat)以及個人和團體的督導。
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正念中心提供的培訓與認證路徑(UCSD Center for Mindfulness),對象主要為心理健康領域的臨床工作者。上過5日正念認知治療師資培訓課,便能獲得正念認知治療的暫時教學資格。但是,要獲得正式的教學資格,同樣需在教導兩次正念認知治療的過程中完成20小時的個人督導。完整培訓路徑如下:
1. 首先需具備以下資格:
(1)碩士(含)以上的心理健康領的學位。
(2)受過內觀禪修的訓練及個人日常的禪修練習。
(3)熟悉認知行為治療的技術。
(4)對憂鬱症模式有所了解,與它工作的經驗。
(5)擁有帶領團體的經驗。
2. 參加5日的正念認知治療教師訓練或相等的經歷。
3. 透過 www.MindfulNoggin.com 完成為專業人士的開設的在線正念認知治療課程,或者作為參與觀察者參加一次正念認知治療課程。(代替第2.3項步驟的方式是,分別以參與者、觀察者、共同教學者的身份參加3次8周的正念認知治療課程。)
4. 申請「培訓中教師」學籍,獲得臨時資格證(Provisional Certificate of Qualification)。
5. 接受20小時個人的指導,同時教導2次的8周正念認知治療。
6. 申請教師資格。
1. 已獲得教師資格。
2. 另外再教授至少3次的8周正念認知治療。
3. 參加5日的正念減壓與正念認知治療師資進階密集訓練(MBSR & MBCT ATTI)。
4. 教導8周正念認知治療,接受10小時的個人指導。
5. 申請師資認證。
從上述三個機構的師資培訓與認證路徑來看,正念課程的師資資格較易取得,健康照顧的專業人士,可在一、兩年內集集參加培訓與靜修營,便能取得初步的授課資格。
正念師資培訓課程的主要內容
依據 Crane的研究,英國的正念師資培訓課程,包括四個主要原素:
給與機會反思透過正念練習所獲得的洞見 ,強調個人投入正念練習,這過程包含三個部分 :
(1)透過正式與非正式的學習培養當下的注意力。
(2)培養特定的態度:悲憫、和善、好奇和願意與當下經驗共處而不急著改變它的意願,願意練習而不注重成果的意願 。
(3)體現對人類的脆弱性和復原力的了解。
透過正念課程和教師培訓課程的獨特教學方式(引導式正念練習、師生間的互動對話、分組的活動與探索),讓受訓者學習探索經驗的完整方法 ,也能確保以非宗教的方式教導正念練習時,不會喪失正念(在原初佛教脈絡裡)能帶來改變的重要特質。這種反思個人正念練習的自我探索,讓受訓者了解個人的經驗其實並非所想的那麼個人,而是人類共通的經驗。
師資培訓的第 2 個原素是,。受訓者了解正念運用於課程對象的原理,正念如何在他們生活中帶來改變。兩個途徑促成這個了解。首先,透過個人的正念練習,從個人的探索正念和失去正念時的經驗,了解我們的人類共享的某些心理特質如何為人們帶來不快樂與痛苦,探索人類共通的脆弱性。其次,受訓者需透過臨床或其他的訓練了解那產生或維持特定對象內在痛苦的原理,探索人類個別的脆弱性。很重要的是,若針對特定診斷的人群(如憂鬱症),受訓者必須對授課對象已有臨床的技巧、經驗與理論上的理解。師資培訓讓受訓者從正念練習與教學的角度微調他本有的理解,並認識正念如何有助於特定的人群。
讓受訓者透過體驗式和講述式的教學,熟悉正念課程每一個課程要素的教學用意和原理。
正念課程提供一系列的體驗式學習機會,然後透過對話,讓學員從自身的經驗有所學習。師資培訓的過程亦如此,受訓者高度主動參與學習過程。受訓者透過練習教學的課程探索自己的教學過程,注意影響教學的內外因素,提供內在的督導經驗。
點擊「閱讀原文」 了解更多正念師資培訓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