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網時刻12月10日訊(記者 何青 通訊員 周娉 任彬彬)近日,湖南大學聯合英國布裡斯託大學、中南大學湘雅二醫院在人造細胞生理效應研究領域取得創新突破,發展了一種產生一氧化氮的人造細胞,具有血管舒張的生理效應。該研究基於微納組裝技術發展人造細胞新型載體,為人造細胞微納器件的智能構建與診療應用提供可能,並通過體外實驗和活體動物實驗驗證一氧化氮的血管舒張生理效應,在心腦血管疾病預防與治療方面具有潛在的應用前景。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Nature Chemistry》(2020 年11月刊)上。
近年來,在省科技廳創新型省份建設專項支持下,湖南大學承擔了一系列以動物模型為載體的交叉複合技術研發省級科研項目,圍繞揭示生命活動基本規律、探索解決重大疾病發生發展機制等重大科學問題、深化人造細胞生理效應研究方面開展了具有前瞻性、引領性、開創性的科學理論與實踐創新,獲得了一批有影響力的研發成果,有力支撐了生物醫藥產業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