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歡吃餃子的福利來也——地道北京小吃「鍋貼」

2021-01-13 媽媽級美食

周一上一天班真是累啊!說白了其實也不累,這個應該叫做假期症候群!休息幾天懶散慣了就覺得很累很累,吃東西都沒有胃口,更不用提做了。

但是我老公和我女兒怎麼辦呢?不能讓她們餓肚子啊!於是坐公交的時候就開始合計做什麼呢!突然想起來冰箱裡還有昨天放假剩的韭菜雞蛋餃子,可以煎一下,再熬點粥,弄個涼菜就好了,但是又想女兒不能吃隔夜的飯啊,隔夜飯會有過量的亞硝酸鹽,會有致癌的風險,唉!算了,為了家人的健康,煎餃pass了!但是煎餃不行,有和它異曲同工之妙的鍋貼也是個不錯的選擇,只需要在菜市場買點餃子皮和豬肉餡,到家活餡兒包一下就好了,一樣很快就熟。

但是它和煎餃不太一樣哦!有部分人就分不清煎餃和鍋貼。其實它們最大的區別就在於做法上,煎餃是將餃子煮熟後再用植物油煎一下完成的,而鍋貼是包好後只能用煎,千萬不能煮,用清水分幾次淋鍋裡,利用水蒸氣將鍋貼蒸熟,但是鍋貼皮焦餡嫩,色澤黃焦,鮮美溢口。還有就是他們的形狀也不同,鍋貼的兩端是不封口的,肉餡是漏在外面的。因為本人是河北人,鍋貼的做法是和姥姥學的。姥姥說鍋貼來源於北京,是北京著名的小吃,準確來說是來源於山東,只不過是在北京這個消費城市發揚光大了。

那下面我說一下鍋貼的做法步驟分享給大家。

首先,準備一下食材和配料:餃子皮,豬肉餡,蔥,姜,料酒,蠔油,生抽,鹽,雞精,胡椒粉,植物油,麵粉,黑芝麻

1.準備將豬肉餡放在容器裡,放入蔥姜,料酒,蠔油,生抽,鹽,雞精,胡椒粉,植物油順時針攪拌均勻粘稠,備用

2. 在餃子皮中間放入適量的肉餡,上面用手捏緊即可,兩端要露出些肉餡,

3.包出一平底鍋的數量,再將平底鍋抹一層植物油,緊挨著擺放在平底鍋內,

4.準備個小碗調碗麵糊水,蓋鍋蓋開小火慢煎,底部煎有點金黃之後,灑些麵糊水,蓋鍋蓋燜煮3分鐘,水分煮幹後,開鍋在灑些水,再煮幹。重複2-3次直到鍋貼熟透

5.觀察鍋貼熟了之後,將鍋貼表面撒一些黑芝麻,將其中一個鍋貼翻過來底部金黃即可,而且一鍋的鍋貼都是連在一起的,

看著是不是很有食慾?而且吃起來口感非常酥脆,老公和女兒都給消滅掉了,耶!

小貼士:蔥花可以多放一些,味道會更香。

一定要用小火慢煎,不能著急

麵糊水也可以用水澱粉,目的就是讓鍋貼更加酥脆並且黏在一起

如果不習慣鍋貼的包法也可以包成餃子形狀,好處就是可以保持平底鍋乾淨,好清理

相關焦點

  • 電飯煲做成的鍋貼餃子,懶人必備,快捷美味
    天氣太熱不想動,可是又有一大家子人,有老的,有小的,真是不知道做什麼好,想來想去還是不知道,乾脆就翻翻冰箱,看看有什麼吃的吧!我左翻翻右翻翻,就只找到了幾袋餃子,煮餃子不如煎餃子好吃,可是煎餃子還要起火,那怎麼辦呢?
  • 舌尖上的小吃:鍋貼
    鍋貼作為我們民間一道出名的傳統小吃,它以它極具特色的外殼搭配不一樣的的口感,咬一口嘎嘣脆的獨特特性,再加上它的外皮在油的煎炸之下變得十分薄脆,輕輕地吃上一口,其中特製的汁水便流淌而出,充斥著你的味蕾,衝擊著你的感官,而且其對於餡料的要求不高,所以導致其製作過程中加入的餡料選擇豐富,
  • 北京雍和宮旁邊的12年小店,三鮮鍋貼130元1斤,送免費的粥和鹹菜
    ,都是有名的特色小吃,其中餃子是北京人的待客飯,如果說你去別人家裡做客,會經常吃到好吃的餃子。水餃蒸餃鍋貼在北京都很受歡迎,今天給大家介紹這家三鮮鍋貼的味道不錯。這家店叫做新和小館,在雍和宮旁邊已經火了12年,位置很好找,門頭大氣樸實,有兩層樓,室內裝修有上世紀六十年代的風格,而且東西不貴物美價廉,就是必須要早點來,不然就會排隊。他們家整體很乾淨,無論環境食材還是服務感覺都很棒,做的是地道的北京菜,量很足性價比高,最好吃的就是這個三鮮鍋貼,是招牌菜,基本上每桌必點。
  • 陝西漢中特色小吃「邊油花」,做法很獨特,外地人都說是鍋貼
    中國美食文化博大精深,大家都知道在中國有許許多多的美食,光是中國菜系就有八大種了,除此之外,還有很多傳統小吃等等。說到傳統小吃,那種類也是非常多的,而且每個地方的小吃都各具特色,例如北京的炸灌腸、上海的灌湯包、廣東的缽仔糕、四川的甜水麵等等,吃起來風味各異。
  • 上海深度吃貨攻略,輕鬆吃遍地道上海小吃
    但是對於不熟悉上海的遊客來說,"哪些是老上海小吃?去哪裡能吃到地道的?"這些都是頭疼的問題。今天小編就給各位小夥伴分享一份上海深度逛吃攻略!給大家介紹老上海小吃,推薦一些老字號,並附上周邊遊玩小Tips。懶人吃貨看重什麼?
  • 青島鍋貼是山東青島著名的地方小吃,酥脆,麵皮軟韌,餡味香美
    青島鍋貼是山東青島著名的地方小吃,鍋貼底面呈深黃色,酥脆,麵皮軟韌,餡味香美。相傳當年慈禧太后非常喜歡。吃餃子,但是一旦涼了就不肯吃了,所以御膳廚房得不停煮出熱騰騰的餃子,還得把冷掉的餃子丟掉。有一天太后到後花園賞花聞到宮牆外傳來一陣香味,於是好奇地走出宮外,看到有人在煎煮狀似餃子,麵皮金黃的食物,嘗了一口後,覺得皮酥脆餡多汁,相當美味。後來才知道,這是御膳廚房丟棄的餃子,因為涼掉了皮粘在一塊,不容易用水煮,所以才用油煎熱著吃。不過還有另一種說法呢,是有位廣東師傅在偶然的機會下,到中國北方吃了煎餃,覺得很好吃,於是帶回家鄉,經過改良,才演變成今天的鍋貼。
  • 鍋貼餃子的做法,它和煎餃有什麼區別呢?
    鍋貼餃子製作過程,只要掌握了技巧就很簡單了。原本一道北方的小吃,現在已經在全國大部分地區都能吃到了。即使吃不到也沒關係的,跟著下面學起來。食材準備餃子、蔥花、白芝麻、食用油、麵粉為了方便操作,選用平底不沾鍋。
  • 忘不了的粉絲湯,吃不夠的牛肉鍋貼.
    畢業了,出了校門,街頭的小吃越來越多,眼花繚亂,可再也沒找到那個味道,始終覺得少了些什麼...直到,回到常州。意外的在鐘樓區發現了這家回回鍋貼,讓我重新找回了那時候的味道,回味著大學的美好,原來,最樸實最美味的還是鍋裡剛煎出來,滋滋作響的鍋貼,最是讓人控制不住的存在。
  • 大胃王餘多多吃200個鍋貼,一人頂8人,老闆:最喜歡你這樣的
    大胃王餘多多吃200個鍋貼,一人頂8人,老闆:最喜歡你這樣的 如今,人們的生活水平有所提高。近年來,新奇的食品和飲料逐漸進入人們的生活。網絡上風靡的主播通過這種形式向每個人展示了食物,它們使網民更加直觀。知道各種各樣的食物,而餘多多就是這樣的吃貨主播。
  • 《上海地道小吃打卡攻略》已整理,快拿去吃!
    >貼心的小編這就為你們搜羅6家上海地道小吃想吃的小夥伴別錯過呀▼生煎包篇據說很多上海寧都是吃著「大壺春」生煎長大、變老的,老上海人都執著的味道,一定差不了!鬆軟麵皮帶著發麵特有的麥香,底部酥脆,肉餡緊實還能浸出少許湯汁。大壺春的生煎個頭飽滿,一口咬下去,酥脆紮實口感鮮甜。喜歡無汁肉多生煎包的小夥伴,試試配上一碗咖喱牛肉粉絲湯,那叫一個絕配!
  • 周末逛北京前門步行街,順便吃了老字號錦芳小吃,韭菜鍋貼還不錯
    周末逛北京前門步行街,順便吃了老字號錦芳小吃,韭菜鍋貼還不錯。北京中軸線上的前門大街可以說是一條非常著名的商業街了,但凡來北京的人都會來逛一逛,整條經過從新規劃和修繕的步行街並不長,兩邊綠樹成蔭,現在還有供遊人解暑的銅缸噴水池,林立的老字號見證著時代變遷。
  • 鍋貼的做法 電餅鐺鍋貼的做法
    適用人群5歲以上寶寶健康提示鍋貼是一種煎烙的餡類小食品,製作精巧,味道精美,多以豬肉餡為常品,根據季節配以不同鮮蔬菜。包製時一般是餡面各半,呈月芽形。鍋貼底面呈深黃色,酥脆,麵皮軟韌,餡味香美。鍋貼的形狀各地不同,一般是形狀,但天津鍋貼類似褡褳火燒。從某種意義上說,人所謂的餃子都是鍋貼。鍋貼是大眾風味小吃。
  • 餃子煮著吃,不如做鍋貼
    自做鍋貼如果真是按著鍋貼的定義來說,我做的確實不是鍋貼,但是也有那個意思。家裡如果冰箱裡還有凍餃子的話大家可以來嘗試做下,鍋貼出來的比煮出來的好吃很多。製作方法:準備一個平底鍋,倒入食用油(油量則需要剛剛蓋著鍋底,不能多也不能少,多了油膩,少了容易糊鍋)。將餃子碼整齊,排好。蓋上蓋子開火,讓它悶著煎餃子。
  • 餃子皮別包餃子了,用這個辦法,做酥脆肉嫩的鍋貼,一鍋不夠吃
    餃子皮別包餃子了,用這個辦法,做酥脆肉嫩的鍋貼,一鍋不夠吃大家在包餃子的時候有沒有遇到過這種的情況!餃子皮鍋貼當然大家可以再補齊另一半來包餃子吃,但是老是吃餃子的話會不會有點吃膩了呢!那我們利用餃子皮和餡料可以做一個不一樣的食物,雖然材料是一樣的,但是做法和口感是完全不一樣的,這次我們就不用煮的了,而是用煎的,做一個酥脆肉嫩的鍋貼,是不是就改變了餃子的口感了呢!
  • 舌尖上的青島-小吃篇,青島土著給您帶來的青島吃住遊深度攻略!
    雖說是小吃快餐,但是正是這些各式美味小吃,才能體現一個城市的市井生活、草根文化。而且,這些小吃遍布青島大街小巷,也不用說那一家最好吃,先只說青島這些小吃都有什麼吧。到底哪幾家做的好吃、地道,留到下一篇,特色飯店篇來介紹。今天,我們就來捋一捋青島有什麼特色小吃吧。
  • 國內最好吃的4種餃子,鮁魚餃子上榜,哪種餃子才是你的最愛呢!
    餃子,是中國的傳統美食,也是深受大家喜歡的特色美食,距今已有一千八百多年的歷史,因各地地形不同,所以每個地方的餃子也不同,比如上海的鍋貼、山東的鮁魚餃子、四川的鐘水餃、廣東的蝦餃、東北的酸菜餃子、河南新安的燙麵角等等,今天小編就和大家來聊聊國內最好吃的4種餃子,看看有沒有你喜歡的?
  • 吐血整理:合肥值得排隊一嘗的14家鍋貼 早餐再也不用愁了!
    下面,小編搜羅了14家合肥口碑超棒的鍋貼餃子店,霸都的吃貨們早餐還用愁嗎?淮香小吃鍋貼淮香小吃提到合肥的鍋貼,小編最喜歡最經常吃的早飯就是蕪湖路安徽醫專老校對面氣象局淮香小吃店,那裡的鍋貼餃真是好吃的不能原諒啦!
  • 它是中國著名的傳統小吃,長得像餃子,不是煎餃
    鍋貼是中國著名的傳統小吃,是一種小食品,有炸餡,它精緻可口,根據季節不同的新鮮蔬菜,各處的鍋貼形狀各異,一般都是拉長的餃子,但天津鍋貼與褡褳火燒相似。鍋貼包製通常是由半個表面填充,新月形,鍋貼底部為深黃色、酥脆、柔軟、堅韌,餡料味道鮮美,從某種意義上說,日本餃子都是鍋貼,鍋貼是很受歡迎的零食,稻香居的鍋貼以材料選用嚴格、生產精細、質量優良而聞名,成品中充滿湯流油,色澤黃焦,溢油可口,東北也被稱為油炸麵包,鍋貼不應與炒餃子混淆,兩個不一樣。
  • 肉包子人人都愛,那鍋貼肯定也喜歡吧,煎炸炒煮樣樣行哦
    說起這裡面最受人喜愛的一種,那就是我在家做的鍋貼了,做了整整一鍋,剛端上桌就讓人一搶而光,不一會的功夫就全被吃光了,看來這個味道是非常棒了。說到鍋貼,想必大家都不會很陌生吧,應該大部分人都吃過。鍋貼的口感還是非常不錯的,外皮酥脆,呈現金黃色,裡面的餡料鮮香美味,吃上一口讓人唇齒留香。既然喜歡吃,那麼大家知道鍋貼怎麼做嗎?
  • 餃子別總煮著吃了,鍋貼餃子皮焦餡嫩,薄皮香酥搶著吃真解饞
    北方人都離不開麵食,尤其愛吃煮餃子,每逢過周末過年節時,都會一家人圍在一起包頓餃子吃。餃子的餡料各家不盡相同,有愛吃純肉的、有愛吃雞蛋蝦仁的、有愛吃白菜的還有吃野菜的,真的是五花八門,卻各有自己認為的好滋味,津津樂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