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最缺乏什麼

2020-12-14 天平聖人

泱泱大國,人口眾多,地大物博,應有盡有。

很多外國人來到中國紛紛表示:人間天堂,大開眼界。毋庸置疑,生活在中國的確非常舒適,電商物流發達,快遞外賣既便宜、又方便,足不出戶幾乎可以解決一切基本生活問題,怎能不令人稱讚呢?但是我們好像能夠感覺到,中國同胞幸福指數一言難盡。

有統計數據表明,生活在中國三線城市的人們幸福指數最高,相比一二線城市,三線城市的房價、物價較低,各項配套設施比較完善,生活比較便利。而在一二線城市可能就沒有這麼樂觀了,生活工作各方面壓力巨大,有10%—15%的人患有不同程度的抑鬱症。中國是世界上患有抑鬱症人最多的國家,將近一億,大約佔了全世界的1/3。大家可能有所耳聞,親朋好友、鄰居同事中,都有這類人群。自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濟、科技、文化等方面突飛猛進發展,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顯著的提高,但是很多人都表示好像幸福感沒有很大的提升啊?中國目前達到結婚年齡而單身的人士有大約2億人,結婚率數年連降,與此同時,高達60%的離婚率穩居世界第一。很多人看到這一數據,不敢相信,一向重視婚姻、家庭,保守穩重的中國人,怎麼會如此想得開呢?如果有人發問:「中國人最缺乏什麼?」或許絕大多數人會說:「錢」,覺得自己一切不幸福不快樂的根源都是因為「缺錢」,但是世界上有很多各方面都落後於中國的國家,他們的國民幸福感卻遠高於中國人。所以中國人最缺乏什麼呢?

相關焦點

  • 《故宮裡的大怪獸》常怡:中國人不缺乏想像力
    常怡:中國人充不缺乏想像力  搜狐文化:您當時寫這部書的一個初衷是怎樣的?  常怡:其實我很早以前,就很希望自己能看到這此類跟寫怪獸有關係的東西,我一直在搜集資料。但是中國到現在,至少近代沒有人對它做出任何的研究,甚至現在很少已經有人去提它們了。
  • 愛因斯坦:中國人最大的缺點就是缺乏邏輯思維,還沒有數學天賦
    愛因斯坦作為世界上最著名的物理學家、科學家之一,他甚至還有著「世紀偉人」的稱號,但是大家往往只知道他的事跡,但很少有人知道,他和中國其實也有一些奇妙的緣分,不過這位著名的科學家,對我們的印象可不是太好。
  • 中國人應該讀什麼書呢?——中國人為什麼缺乏科學邏輯思維呢? 4.23周四14:30
    【主題】中國人應該讀什麼書呢?——中國人為什麼缺乏科學邏輯思維呢?
  • 缺乏性教育的中國人,別把人流當避孕
    不過,避孕舉措亦分優劣,一定程度上,缺乏性教育的中國人,還在錯誤的避孕道路上越走越遠。受傷的女性,被誤解的避孕藥回溯二十年來的《中國人口與就業統計年鑑》,中國各地不同避孕方式的使用率增減不一,其中最值得關注的是宮內節育器的使用,以及避孕藥使用的持續走低。
  • 白巖松:中國人為什麼總是不開心?不只是喜歡攀比、缺乏信仰
    白巖松:為什麼我們中國人總是不開心? 現在中國人好像總是不快樂,學生抱怨作業多,白領抱怨工作累,婦女抱怨家務忙,官員抱怨應酬多,老人抱怨子女不回家......
  • 中國哲學和中國人,缺乏理性思辨的精神嗎?
    自19世紀以來,尤其是五四以後,就有很多人開始認為中國哲學或中國人缺乏理性思辨精神,仿佛中國人天生不善於理性思辨似的,或可說,沒有這個能力。大言之,仿佛中國近代的衰落也與中國人不善於理性思辨有關,或者與中國沒有邏輯學有關。
  • 真的是中國人缺乏邏輯思維?
    總體意思是中國人缺乏形式邏輯思維,功利思想比較嚴重,只停留在事物的表象之上,不會去問其背後的原因,很多科學成就無法形成一套完整的、嚴格理論體系。楊振寧博士的回答更有意思,他這樣說的:因為國人有《周易》,有了陰陽五行,懂得天人合一。有了這套哲學體系,遇見啥問題都能給出看似不錯的解釋,還要科學有啥用?
  • 中國人為何越來越不誠實:缺乏信任感所致(圖)
    看最近幾則:12月10日,「親子鑑定熱」折射家庭信任危機;12月8日,司法鑑定活動遭遇「體制性」信任危機;11月30日,15家企業認為CRM再次遭遇信任危機;12月6日,青島酒店:信任危機使水發食品萎縮;11月29日,巨能鈣面臨信任危機;中國足球遭遇信任危機;汽車價格背後含信任危機;「信任危機」潛伏信託人才流失……  看看市場上充斥的偽劣商品,就知道人們的不誠實到了什麼程度。
  • 中國人為什麼選擇豆漿?最完美的植物蛋白竟然是他!
    中國人飲用豆漿已經有近兩千年的歷史,相傳西漢淮南王劉安是個孝子,其母患病期間,劉安每天用泡好的黃豆磨豆漿給母親喝,劉母的病很快就好了,從此豆漿就漸漸在民間流行開來。   可見,豆漿自古就是一種保健飲品,而其成本低廉,上至達官下至貧民都可享用,成為了一種廣為流傳的飲品。
  • 愛因斯坦:中國人缺乏邏輯思考能力,沒有數學天賦,勤勞但是遲鈍
    但是這位科學家對中國人的印象卻不怎麼好。在愛因斯坦出版的亞洲日記中,詳細記錄了愛因斯坦對中國人的偏見,他說中國人缺乏邏輯思考能力,沒有數學天賦,勤勞但是遲鈍。並還有其他歧視性的詞彙。舉世聞名的科學家愛因斯坦愛因斯坦提出的相對論使得物理學發生了巨大的飛躍,徹底推動了近代物理學的發展。
  • 我們最缺乏的死亡教育到底是什麼?
    實則不然,「死亡教育」在3月份就已經被人大代表提出,強烈建議國人應該接受「死亡教育」,這是中國孩子最缺乏的一課,然而並沒能引起足夠的重視。正如白巖松所說:「中國人討論死亡的時候簡直就是小學生,因為中國從來沒有真正的死亡教育。」儘管在朋友圈中見到了很多人在說「死亡教育」,卻很少有人能真的給下一代上這堂課。
  • 中國人去日本會從事什麼工作?
    中國人去日本會從事什麼工作?   日本前不久剛剛做了一個調查。現在全日本近250萬常住外國人當中,中國人佔了將近70%。大家做的最多的是三類工作。一個是服務業,就是餐飲店、便利店等服務行業。這個行業目前日本嚴重缺人,工資不高,但各種苛刻要求一籮筐,願意幹的人越來越少。第二個是建築工。
  • 中國人缺乏性教育?真相沒這麼簡單
    [1]此文在澎湃新聞網刊登後,也引發了不少人對性教育的關注與爭議,「中國人缺乏性教育」的話題也再次興起。在輿論場上,對於兩性話題,持不同觀點的人,各自都有一套自洽的邏輯,很難形成穩定的共識。至於如今的性教育,雖然已經過了「談性色變」的階段,但依然有些敏感,性教育到底如何開展、甚至是否要開展,相關爭議依然充滿火藥味。
  • 周軍:一些外教對中國人缺乏尊重,用粗鄙之語呼叫中國翻譯
    周軍說道:「在大連的時候,(教練不尊重人的情況)很多很多。但是再怎麼樣,足球應該體現的東西有很多,尊重是最重要的。」近年來,隨著中超聯賽的發展,越來越多的外籍球員和外教前往中國工作,其中也確實存在對中國和中國人民有失尊重的人。其實,當一個人連最起碼的尊重都不懂得的時候,他可能根本無法稱作好的球員和好的教練員。希望未來俱樂部在選人的時候一定要擦亮雙眼。我們更要對他們的不尊重說「不」。
  • 炒菜用什麼油最健康?什麼油更適合中國人用?
    這個問題還真的應該引起重視,很多朋友都不知道如何正確用植物油,也不知道選擇什麼油脂對健康最有利,現在我們就可以來討論一下。 讓人心寒的是,很多家裡都會把油溫燒到最熱,上面都聚白點泡了、灶臺都冒煙了才認為這是該下菜的溫度,不然不香,以老一輩的話來說就是「油要燒熟了才能下菜!」。
  • 缺乏運動,可能會讓我們無比尷尬!缺乏運動會引發什麼?
    但是,你有沒有發現,我們卻很少知道缺乏運動會引發什麼。那麼,缺乏運動又會導致什麼呢?告訴你,缺乏運動,可能會讓我們無比尷尬。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這些因為缺乏運動而引發的尷尬的病症吧
  • 中國人的「信仰」是什麼
    信仰不同在什麼地方呢?信仰的表現形式有很多種,最顯見的一種必然是宗教信仰,宗教的拉丁原意即為通神,所以宗教在西方的意義可以理解成神教,印度、西方、伊斯蘭等的宗教都強調有神論,例如印度教的三大主神、基督教的耶穌、伊斯蘭教的安拉、猶太教的上帝等,所以宗教一詞在他們那裡的解釋類同於尊神的教體。
  • 中國人最常問韓國人的3個問題是什麼?
    韓國人經常聽到中國人問的問題之一就是「真有很多韓國人整容嗎?」。中國的綜藝或電視劇中的影視人物甚至很自然地就會說到「去韓國整容」這樣的話。韓國之所以樹立起了全世界整容強國的形象其實有很多原因。韓國藝人的整容疑惑,還有遍布包括江南地區在內的首爾知名場所的整容外科都是代表例子。
  • 為什麼馬來西亞人不覺得中國人是外國人?你知道是什麼原因嗎
    為什麼馬來西亞人不覺得中國人是外國人?你知道是什麼原因嗎在中國,我們都習慣把國籍不同與自己國家的人士稱為外國人,將其他國家稱呼為外國,比如日本、韓國、新加坡、馬來西亞這些國家。但奇怪的是很多馬來西亞人卻不像我們的思維方式,把我們中國人當成是外國人。許多馬來西亞人在談到中國或中國人時,潛意識裡都會將中國和其他國家區分,甚至說得就像自己國家那樣。針對這個問題,馬來西亞的網友展開了熱議。
  • 什麼是維生素D缺乏
    維生素的缺乏幼兒在群體中是十分常見的,嚴重時會引發維生素營養障礙性疾病,比如常見的「營養性維生素D缺乏佝僂病」,嬰幼兒時期就易出現,因此需要我們的爸爸媽媽在日常生活中多注意觀察寶寶的情況,及時發現並解決此類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