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知行為療法神經機制,提升多動症兒童大腦的執行功能和監控功能

2020-08-17 注意力訓練專家

經常有家長在後臺諮詢:


帶孩子看了醫生,確診是多動症,也開了藥,可是孩子不願意吃怎麼辦?

擔心藥物對孩子有副作用,可以不吃嗎?

吃藥半年了,沒什麼效果,還有別的治療方法嗎?

吃藥時有效,一停藥就恢復原樣,到底要堅持多久?會上癮嗎?


雖然藥物治療對於改善多動症是有效果的,但從很多家長的經驗反饋來看,它也存在各種各樣的問題。


關於兒童多動症,除了我們熟悉的藥物治療,以及一直在科普的大腦訓練外,還有其它訓練方法嗎?


今天就和家長分享——認知行為治療(cognitive behavioraltherapy , CBT)


國外的多項研究表明認知行為治療是一個改善ADHD的有效方法,但受到很多因素影響,我國對於ADHD的治療還在發展探索階段。


不過近年來,一些研究機構逐步開展了關於認知行為治療ADHD的研究,具體內容如下:


研究一【1】:

研究選取了8~ 10例患者,由2名經過認知行為治療培訓的心理治療師對入組患者進行為期12周的心理治療, 每周1次, 團體幹預時間為120 min, 以結構式團體治療的形式開展。


應用ADHD評定量表在每次團體開始時進行過程監測, 最後一次在團體結束後一周測評, 共12次。


最終完成整個認知治療過程後,ADHD的很多情況得到了明顯改善,包括總體的注意力提升,行為管理的好轉以及自尊的改變等等。


團體認知治療的幹預還涉及了對ADHD家庭成員的影響,在幹預過程中,有一些方案會在一次過程中讓ADHD的親密家人參與進來,共同完成該次幹預。


研究二【2】:

國內一項針對ADHD認知行為治療的磁共振影像研究顯示,CBT 治療可以改善 ADHD 患者的核心症狀及認知功能,對大腦默認網絡內 ( 海馬旁回) 及大腦額頂網絡內 (雙側中央前後回) 腦區功能可能有影響。


這個研究也是進行了12周的CBT幹預,發現CBT可以提升多動症患者大腦的執行功能和監控功能,從神經機制的角度證明了CBT的有效性



根據這些醫學研究數據,我們可以得知CBT對治療ADHD的有效性,那麼家長肯定想知道,CBT到底是什麼?


從專業角度來說,CBT主要針對思考、行為、情緒心情、生理反應、環境這5大模塊進行幹預,改變一個人的認知層級、自動化思考、信念和核心基膜。


簡單來說,CBT可以分析孩子產生某些思維模式的根本原因,並幫助他們改變對自己的看法、改善行為表現。


舉個簡單易懂的例子,比如很多多動症兒童孩子不自信、畏難情緒嚴重,總是說「我一文不值」、「我不想學習」、「太難了我做不到」......

遇到這樣的情況,如果家長只是口頭鼓勵孩子「加油、你可以!」或是責罵孩子「你怎麼那麼膽小怕事?這明明很簡單」,通常起不到效果。

這時候,行為認知訓練就可以幫我們去挖掘孩子的內心世界,了解他們為什麼會產生這樣的想法,幫助他們改變消極負面的思想和情緒,並從行為上體現出來。


比如總是自我否定的孩子,可以變得積極主動;原本總是逃避困難的孩子,可以勇敢面對挑戰!

看完關於認知行為治療的科普知識,相信家長最關心的問題是,怎麼利用CBT訓練孩子?可以在家做嗎?


還有家長會產生疑問,CBT是不是心理輔導?就是和孩子聊聊天,聽他說說話,然後開導他們是嗎?


如果那麼簡單就可以做到,CBT何須職業治療師並且能運用於臨床中呢?最關鍵的是,CBT治療是可以提升大腦功能的,家長可以選擇單獨採用這項方法,也可以和大腦訓練或是藥物相結合,達到更好的效果。


就如一位家長留言問,為什麼專家老師不能把具體的指導方法直接在公眾號文章中公布呢?不是不想,而是每個孩子情況不同,年齡、性別、性格、家庭和校園環境都有差別,只有詳細了解後才能給出針對性的指導建議。


競思的家庭學能管理訓練課程,正是基於國際應用最為廣泛的認知行為技術為核心指導方針,以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方式,針對孩子的外在行為和內在心理,促進孩子全面提升與發展!


相關焦點

  • 大腦皮層神經網絡滯後,孩子執行功能就差,俗稱「難管教」
    以Rusell Barkley教授為代表的經典理論認為,大腦執行功能的欠缺是ADHD的本質。也就是說,多動症兒童就是比一般孩子更難管教,這並非家庭教育能完全決定,而是主要靠大腦來掌控的。蒙特婁、紐約、華盛頓等多個研究機構,曾聯合研究了223個ADHD兒童,時間完整跨度10年,也是首個神經發育影像學研究,並根據研究數據得出2個結論:結論一:大腦執行功能的網絡大小直接與ADHD嚴重性相關根據下圖所示:與大腦的執行功能相關的有這幾個區域:
  • 兒童的執行功能評估和訓練
    不斷地組織計劃、形成推理、解決問題、完成多項任務,以此來適應新的環境和遵守社會規範。完成這些活動所必需的高級認知功能就是「執行功能」。諸多研究發現,執行功能與兒童的認知、社會情感發展、情緒調節、社交技能、學業成就等存在顯著正相關。兒童青少年期一些常見的神經發育性疾病,例如:注意缺陷多動障礙、孤獨譜系障礙、兒童青少年抽動障礙等,均存在明顯的執行功能損害。
  • 可能是大腦執行功能待開發
    過去幾十年的時間裡,腦神經科學家通過各種影像學的手段比較了注意力不足、多動衝動兒童的大腦和正常孩子的大腦,希望揭示兩者究竟在那些區域和神經網絡出現異常。,有研究證明,因為遺傳獲得多動症的兒童,大腦的這些部位的大小就比正常同齡人小3-10%。
  • 多巴胺療法可改善阿爾茨海默氏症的認知功能
    紐約(2020年7月15日)-一項由阿爾茨海默氏症藥物發現基金會支持並於今日在JAMA Network Open上發表的研究提供了第一個證據證明羅替戈汀是一種作用於大腦中多巴胺傳播的藥物,可以改善患者的認知功能輕度至中度的阿爾茨海默氏病。
  • 執行功能,影響孩子一生的思維認知!
    ADHD的全稱是注意力缺陷/多動障礙,人們常稱為「多動症」,它是一種發展性的自我控制障礙,核心症狀是注意力缺陷、多動和衝動。有些家長會疑惑:「我家孩子並不多動呀!它並不存在活動水平上的問題啊?」這個問題涉及到ADHD的診斷分型。ADHD有三種診斷分型,分別是注意力缺陷型、多動衝動型和混合型。
  • 健腦止抽多元療法 抽動症多動症治療新紀元
    長達8年的求醫路程,已經在他的腦海裡烙上了一個深深的印記如果吃藥沒有效果,就換按摩;按摩不行,再換針灸;針灸也沒用,就試各種儀器;全都試過了,就換醫院,換專家……  健腦止抽多元療法,雙重機制,多元綜合  健腦止抽多元療法從1998年起,逐漸創立並不斷完善,是北京金童中醫醫院在兒童抽動症、多動症科研和診療領域十多年的成果匯聚,解決了長期以來抽動症
  • 電子遊戲當處方藥治療兒童多動症
    監管的開放多動症是一種常見的疾病,始於兒童期,影響了約400萬6-11歲的兒童。症狀包括難以集中精力和注意力,難以控制行為以及活動水平很高。根據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的說法,ADHD的診斷應由訓練有素的衛生保健專業人員進行,並評估對症狀或症狀模式的影響,例如注意力不集中,活動過度和衝動會干擾功能或發育。
  • 走近強迫障礙——強迫症﹝八﹞神經行為療法
    壹法國強迫症專家發展出的神經行為療法和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醫學院發展出的行為認知﹝教育﹞自我療法是新近兩種效果很好的關於強迫症的療法。這兩種療法的最大特點是,治療師繞開認知-行為療法中針對強迫思維的蘇格拉底式辯論和認知重塑技術,以關於強迫症的神經生物學原理和大腦功能成像的心理教育取而代之,並逐漸將「強迫症狀是一種大腦功能和化學物質失常的表現」等信念內化到病人心中。
  • 音樂訓練可能提高大腦執行功能
    新研究提供了更多有關音樂訓練提高執行功能(EF)的證據,尤其是在認知靈活性、工作記憶和處理速度方面,其與學術成就之間的關係也可能得到解釋。研究人員說,這一發現是有意義的,類似於那些有關持續注意力、目標導向行為和認知靈活性的訓練,但他們的橫向研究並不能排除既往執行功能提升音樂訓練的可能性,而不是其他方式。
  • 心理+行為+教育+藥物:「四管齊下」打敗兒童多動症
    一成兒童患有多動症,男孩發病率比女孩多3倍池婧涵介紹,多動症在醫學上稱為注意力缺陷多動障礙(或腦功能輕微失調症候群),英文的簡稱ADHD。多動症是一種常見的兒童行為異常疾病,「這類患兒的智力正常或基本正常,有的還非常聰明,但其學習、行為及情緒方面存在缺陷。」
  • 當心患上「多動症」
    一般情況下,患病兒童12歲之前就能夠表現出一些明顯的症狀,典型特徵是具有與年齡不相符合的注意缺陷或者注意力時間短暫,日常生活中多動、經常抽動,從而導致學習、生活存在一定的困難,嚴重者會做出一些衝動的舉動甚至違法犯罪行為。
  • ——執行功能訓練家庭團體班
    遇到這種情況,通常要考慮孩子是否存在注意缺陷多動障礙(ADHD),即俗稱的「多動症」。多動症是學齡期兒童常見的一種神經發育障礙,以注意不集中、多動、衝動為主要臨床特徵。注意力缺陷多動障礙患兒的智能正常或基本正常,但學習、行為及情緒方面有缺陷,表現為注意力不易集中注意短暫,活動過多,情緒易衝動以致影響學習成績,在家庭及學校均難與人相處,日常生活中使家長和老師感到困難。思睿明執行功能訓練家庭團體班是思睿明以家庭及其團體為中心進行多維度、立體式、全生命周期管理的生態鏈中的重要線下活動環節。
  • 執行功能訓練家庭團體班招募啦
    遇到這種情況,通常要考慮孩子是否存在注意缺陷多動障礙(ADHD),即俗稱的「多動症」。多動症是學齡期兒童常見的一種神經發育障礙,以注意不集中、多動、衝動為主要臨床特徵。注意力缺陷多動障礙患兒的智能正常或基本正常,但學習、行為及情緒方面有缺陷,表現為注意力不易集中注意短暫,活動過多,情緒易衝動以致影響學習成績,在家庭及學校均難與人相處,日常生活中使家長和老師感到困難。思睿明執行功能訓練家庭團體班是思睿明以家庭及其團體為中心進行多維度、立體式、全生命周期管理的生態鏈中的重要線下活動環節。
  • 太原天使兒童帶您判斷多動症ADHD與抽動症的區別
    太原天使兒童帶您判斷多動症ADHD與抽動症的區別 時間:2020-12-01 16:16 太原天使兒童醫院 多動症ADHD和抽動症都是常見的兒科病之一,但是很多人總是將抽動症和多動症ADHD混淆,也常常會出現誤診。那麼,抽動症和多動症ADHD的區別在哪呢?
  • 兒童心理健康:腸道細菌在自閉症和多動症中的作用
    自閉症和多動症都屬於神經精神疾病,大腦和神經系統處理信息的方式與大多數人不同。它並不一定意味著任何負面的東西,但它經常在社交情境中引起問題。越來越多的研究表明,腸道細菌似乎在自閉症和多動症中也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 兒童心理健康:腸道細菌在自閉症和多動症中的作用
    我們許多人在人生的某個階段都可能受到某種神經精神疾病的影響,前面我們討論了腸道細菌在青少年和成人中高發的應激相關障礙以及老年人群高發的阿爾茨海默病和帕金森病中的作用,最後,我們來看看腸道細菌在兒童時期常見的自閉症和多動症中的作用。自閉症和多動症都屬於神經精神疾病,大腦和神經系統處理信息的方式與大多數人不同。
  • 美國FDA批准首款電子遊戲處方藥 用於治療兒童多動症
    遊戲方法聽起來和許多賽車類遊戲很類似,但在該款遊戲中,系統會根據玩家的表現來調整遊戲難度,還能分析出玩家的具體認知缺陷,從而達到治療目的。據了解,EndeavorRx歷經6年後成功上市,目前該款遊戲需要醫生開具處方,患者通過官方網站進行申請,獲得免費試用。遊戲主辦方建議的治療周期為一個月。在治療周期中,患有多動症的孩子們每周有5天需要進行遊戲,每天30分鐘。
  • 兒童多動症
    這下我慌了,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於是趕緊帶兒子去兒童醫院做檢查,確診是注意缺陷多動障礙(ADHD),也就是多動症。那麼,到底什麼才是多動症,如果確診,又需要怎麼治療呢?     兒童多動症又稱注意缺陷多動症(ADHD),或腦功能輕微失調綜合症, 是一種常見的兒童行為異常疾病。
  • 多動症兒童的行為表現
    經過詢問、對孩子的觀察及測評,確診小月患有注意缺陷多動障礙,並有對立違抗行為,已經達到嚴重的程度。注意缺陷多動障礙(ADHD,俗稱「多動症」)在不同的年齡段有不同的表現,但是這裡所說的注意缺陷多動障礙和一般老百姓所說的「多動」是有區別的。
  • 濟南六一兒童醫院兒科醫生許玲講解:兒童多動症該如何治療?
    濟南六一兒童醫院兒科醫生許玲表示,多動症是兒童期最常見的一類心理行為障礙。是從兒童到成人都可以見到的疾病,多動症是俗稱,其學名又稱注意缺陷多動障礙(ADHD)。   濟南六一兒童醫院兒科醫生許玲表示,多動症是兒童期最常見的一類心理行為障礙。是從兒童到成人都可以見到的疾病,多動症是俗稱,其學名又稱注意缺陷多動障礙(ADH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