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拼啦!為吸引小學生學漢字 日本推出《便便漢字練習簿》

2020-12-25 中國日報網英語點津

許多日本人對於「便便文化」有著近乎執著的喜愛,日本商家經常會推出一些便便形狀的惡搞商品吸引顧客,比如「便便美食」、「便便筆記本」等獵奇商品。最近,有日本出版商甚至把便便應用在了日文漢字教材中,以此激發小學生學習漢字的興趣。這本《便便漢字練習簿》不僅問題和例句離不開便便,甚至連練習寫漢字的空格都是可愛的便便形狀。

Unko Kanji Doriru. Photograph: Bunkyosha

As many Japanese parents and teachers will attest, getting young children to write and memorise hundreds of kanji characters can be a thankless task.
讓小朋友書寫和記憶幾百個「日文漢字」是一項艱巨的任務,許多日本家長和老師對此都有同感。

But a new series of study books has generated a surge in interest in stroke order, radicals and alternative pronunciations – all thanks to an enduring obsession among children of a certain age: poo.
但是,一套全新的練習簿激發了他們對筆畫順序、偏旁以及不同發音的興趣,而這一切多虧了這個年紀的小朋友情有獨鐘的「便便」。

Scatology-based study in the form of the Unko Kanji Doriru (poo kanji drill) has proved enormously popular among the country's primary school pupils, with their parents' blessing, since the series of books appeared in March.
如家長所願,《便便漢字練習簿》系列叢書自3月面世以來已經證明,這種用便便學漢字的形式在日本小學生中非常受歡迎。

The drills, complete with tips from Professor Poo – an emoji-like turd with glasses and a handlebar moustache – have so far sold 1.83m copies.
目前為止,這套練習簿已經銷售了183萬冊,書中做指導的「便便教授」是一個留著八字鬍、帶著眼鏡的表情形象。

"I want to make boring study more fun," the publisher, Shuji Yamamoto, told the Mainichi Shimbun newspaper.
「我想讓枯燥的學習變得更有意思」,《便便漢字練習簿》書出版商山本修司對《每日新聞報》表說。

Yamamoto, a 40-year-old former Lehman Brothers employee who founded his own publishing company seven years ago, said: "I'm an extremely ordinary person. So I know what most ordinary people want. I know what is likely to sell."
現年40歲的山本曾是雷曼兄弟銀行的員工,7年前他創辦了自己的出版公司,他說:「我是一個非常普通的人。所以我知道大多數普通人想要什麼。我清楚什麼可以賣出去。」

Written Japanese comprises 2,136 "regular-use" Chinese-based characters – or kanji – and the hiragana and katakana phonetic scripts. Hiragana is made up of 46 base characters that are often used as particles or to inflect verbs and adjectives. The same number of basic katakana symbols are commonly used to write foreign loan words.
日文中包括2136個「常用」的日文漢字、平假名和片假名音標,46個平假名通常用作小品詞或修飾動詞和形容詞。片假名也有46個,通常用於外來詞彙中。

Japan's children – among the most numerate and literate in the world – are supposed to be able to read and write 1,006 kanji after six years of primary school education, starting at age 6. To help them reach that goal, and prepare them for memorising the remaining 1,130 characters before they complete their formal education at 15, the book includes the word "poo" in every one of its 3,018 sample sentences.
日本兒童的計算和讀寫能力在全球兒童中位居前列,他們從6歲開始接受小學教育,6年後要學會讀寫1006個日文漢字。為了幫助日本兒童實現這一目標,也為了幫助他們在15歲完成正規教育之前記住剩下的1130個日文漢字,《便便漢字練習簿》中的3018個例句全部包含了「便便」一詞。

"Adults may raise their eyebrows, but for children, the word 'poo' is magical and makes things fun," the book's author, Yusaku Furuya, told Kyodo news.
該書作者古屋優作對日本共同社表示,「成年人可能不喜歡,但是對孩子們來說,『便便』是一個神奇的詞,它讓每句話變得有趣。」

While the kanji are arranged thematically to aid memorisation, some of the example sentences border on the surreal. A drill used to teach the kanji for "meeting" reads: "We are starting a poo meeting now."
書中分主題編排漢字以幫助記憶,但是也有一些例句不符合現實。一道關於漢字「會議」的練習中寫道:「我們現在要開一個便便會議。」

Hinata Shibasaki, seven, is one of the many children who loathed rote learning at school but are now fully fledged kanji converts. "It's funny because poo appears everywhere," he told Kyodo. "I used to hate studying kanji, but I got hooked on this book."
許多討厭在學校死記硬背的孩子現在完全成了漢字迷,7歲的柴琦日向就是其中一員。他告訴共同社:「這本書好有趣,因為到處都是便便。我以前討厭學漢字,但是我被這本書迷住了。」

英文來源:衛報
翻譯&編輯:董靜
審校:yaning

相關焦點

  • 這個叫《便便漢字填空》的小學教輔書,成了日本暢銷書
    最近一套名為《便便漢字填空》的系列教輔書「霸佔」了日本亞馬遜與 ORICON 暢銷書綜合排行榜前三位,該系列出版不滿 2 個月,總銷量已經突破 180 萬冊。 :「這是我們自 2008 年 4 月開始設立暢銷書排行榜以來,第一次有教輔書獲得綜合榜單第一位。」
  • 日本漢字能力檢定
    從80到6000個漢字漢字檢定主要考察應試者的漢字讀寫能力。在越來越多的人使用電腦與智慧型手機輸入文字的今天,漢字書寫能力呈明顯下降趨勢。這一測試共設10個等級,起點很低,10級應試者只需掌握80個漢字即可,這與小學生一年級需要掌握的漢字數量相當。當難度逐漸增加至2級時,就需要掌握2136個漢字,這是日本人高中畢業時所需掌握的漢字數量。
  • 日本小學三年級必學日語漢字
    日本中學數學課本 以上圖片拍至日本的報紙、雜誌、小說以及中學的數學課本,大家可以看到內容裡都含有很多漢字。對學日語的人來說,學習日語漢字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先學哪些漢字? 我們推薦先學日本小學階段必學的漢字。因為這個階段的漢字是日本日常生活中的常用漢字。掌握好這些漢字能幹什麼?掌握好日本小學一到六年級的必學漢字,日常生活中就可以讀書看報了。我們中國孩子怎麼學習漢字呢?是不是也是從小學一年級開始一個字一個字地認,一個詞一個詞地記?
  • 日本人對漢字的迷戀實在是太喪心病狂了!
    想給大家介紹負責組織評選年度漢字的機構,日本漢字能力檢定協會(以下簡稱漢檢),以及由此看出的日本對於漢字的痴迷和為傳播漢字的魅力操碎了的一地的心。顧名思義,這個漢檢主要是會組織一個考核漢字能力的考試。會出教科書,合格了會頒發證書。官方說法是每年會有220萬左右的日本人會參加這個漢字能力檢定考試。
  • 一個漢字讓日本人淚流滿面 探京都漢字博物館
    圖為位於京都的日本漢字博物館。(新華社記者馬崢攝)博物館中央豎立著一座高10米的「五萬漢字塔」。塔的四面密密麻麻印著顏色、大小各異的漢字。圖為「五萬漢字塔」。(視頻截圖)漢字博物館宣傳負責人巖橋恭子告訴記者,淡藍色、字體大一些的是日本小學生必學的1000個漢字;而橙色大字為「常用漢字」。巖橋恭子接受採訪。
  • 練習漢字的教學法
    B、綜合認讀對漢語的詞、句或短文等的認讀練習。C、出示認讀材料的方式可以在上課時將其直接寫在黑板上,也可以事先寫在小黑板上待上課時掛出,還可以用投影儀顯示或者散發複印件。利用現有條件,想方設法使已學過的漢字重複出現,讓學生在多次重複中加深記憶。D、認讀練習的方法讓學生朗讀材料。
  • 日本小學一年級必學日語漢字
    學習日語漢字太重要了,日本學生從小學到高中都在不停地學習漢字。我們家小e的學校作業中有漢字書寫,初中的小Q也要背誦漢字詞語,高中階段更要學習大量漢字。從我個人的日語學習經歷來說,漢字也是日語等級考試中繞不過去的彎。日語閱讀、工作、日常生活中離不開漢字。 日語漢字這麼重要,應該怎麼學?
  • 在這個博物館,一個漢字讓日本人淚流滿面!
    漢字博物館宣傳負責人巖橋恭子告訴記者,淡藍色、字體大一些的是日本小學生必學的1000個漢字;而橙色大字為「常用漢字」。藤本說,雖然她有不少漢字讀不出來,但是學到了很多東西,非常開心。「這裡定期舉辦的各種漢字講座也很吸引我,以後會經常來。」
  • 外國人怎麼寫漢字?日本人有優勢
    所以在練習書寫的時候,大衛習慣把漢字拆開,這樣就容易記憶了。比如說,「煩」這個字就是「火」和「頁」放在一塊兒,而3個「木」疊在一起就是「森」,這樣的字非常有趣。「另外,有些長得很像的字還要多拿出來練習,以防混淆。」他補充道。 來自北京一家漢語培訓機構的許老師介紹說,外國漢語學習者的讀寫教學和普通中國學校的教學模式有一些差異。因為筆畫、部首、字形以及漢字的發展對於外國人來說非常新鮮。
  • 檢定使用能力規定人名用漢字 日本為何嚴格管理漢字的使用
    據《古事記》記載,4世紀末期,王仁從百濟來到日本,帶來了10卷《論語》和1卷《千字文》,被尊為學聖,上野公園現在仍然有紀念碑為王仁彰顯功德。從4世紀末開始,日本便使用漢字記錄語言和表現思想。日本不但利用漢字引進了佛教和儒家的思想,還使用漢字創造出了平假名和片假名,明治時期,日本的知識分子還利用漢字翻譯了西方的技術和文化。在西學東漸和民粹主義影響下,廢除漢字,改用羅馬字或者假名的呼聲曾反覆出現。但是,日本長期受中國文化的影響,漢字詞彙已經滲透到文化體系中,如果廢除漢字,勢必帶來混亂。
  • 漢字在日本的命運幾經起伏,去漢字?不可能
    現在在假期中很多人都會選擇去國外旅遊,而與中國最相近的亞洲國家日本可以說是比較受歡迎的,而當中國人去日本旅遊的時候無論是站牌還是超市,入目的都是漢字,讓大家生出很多親切感,不過通過仔細觀察會發現這些漢子與我們熟悉的有些許不同,而近期蔣建強新出版的《漢字力》中說了很多關於漢字與日本的關係
  • 野島剛:不會寫漢字的日本人
    如果能識讀這些漢字,大概足夠應對日常生活了。有人說一般日本人實際使用的漢字也就500個字左右。戰後「教育漢字」和常用漢字一直在逐漸減少,已經減到不能再少了。中文裡有多少個漢字呢?據說1994年版的新華字典收錄了8萬5千個漢字。大部分都是我沒見過的字。
  • 日本首個漢字博物館即將開館(組圖)
    國際在線報導(駐日本記者 朱曼君):日本首個以漢字為主題的博物館——漢字博物館即將於本月底在京都著名的祗園向公眾開放。10日,漢字博物館館長助理山崎信夫先生接受了記者的專訪。他說,希望博物館的成立不僅可以給日本人提供全面了解漢字的場所,也可以為東亞地區的文化交流提供新的契機。「漢字在古代中國誕生,之後漂洋過海來到了日本,據說在2000年前日本就有了漢字。那時日本雖然有一種叫做『大和言葉』的口語,但是卻沒有文字。日本人把從中國傳來的漢字很好地融入了日本的文化。」
  • 昱見|日本年度漢字為「災」,日本人為啥迷戀漢字
    日本漢字能力檢定協會12日宣布,「災」當選為2018年度漢字,反映日本今年遭受洪水、地震、颱風等多次自然災害。在西南部京都市清水寺舉行的發布儀式上,清水寺住持、書法家森清範在一張白板上用毛筆寫下一個大大的「災」字。
  • 日本漢字和中國漢字有什麼淵源
    「從公元4世紀漢字傳入日本到今天,漢字在日本列島使用了1700多年。但我們需要認識到,漢字在日本已經發生了許多變化,生長出許多新的內容,它已經就是日本人自己文化傳統的一部分。實際上不僅是日本漢字,整個傳入日本的中國古代文化都是如此。」清華大學歷史系教授劉曉峰在談到由新經典近期推出的《日本的漢字》一書時如是說。
  • 為什麼日本廢除漢字失敗了?
    要知道日本在使用漢字之前,是沒有文字的,他們2000年的文明裡,所有的歷史文獻、文學作品、科技資料等,都是用漢字或漢字與假名共同記載的。所以廢除漢字一時間很難實行,但是這也為後來種下了一個小開端。最後在1902年日本文部省成立了「國語調查委員會」,開始調查表音文字、假名、羅馬字的優缺點,並推出了限制漢字使用數量的政策,將小學四年期間的習用漢字字數規定在1400字以內。但這僅僅是限制了漢字的使用,也沒有從根本上解決日本的文字問題。
  • 2020年日本年度漢字介紹 2020年日本年度漢字是什麼
    2020年日本年度漢字介紹 2020年日本年度漢字是什麼時間:2020-12-14 22:48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2020年日本年度漢字介紹 2020年日本年度漢字是什麼 2020年日本年度漢字是什麼?
  • ...愛漢字-第六屆「中文自修杯」上海市小學生「美麗漢字小達人...
    (圖文專題)愛中華 愛漢字-第六屆「中文自修杯」上海市小學生「美麗漢字小達人」終極大比拼活動順利舉行時間:2020/1/13 9:30:25 來源:東方網教育頻道    作者:陳樂 夏荔    選稿:高晨蕾
  • 不在乎筆畫筆順學不好漢字
    筆畫、筆順教學是漢字教學的起點,對母語文字為拼音文字的外國學生而言,這個起點多少有些令人頭疼。但學習正確的筆畫筆順不但有助於記憶漢字,更有助於了解漢字、寫好漢字。據溫佩素介紹,她進學校最開始接觸的教學內容就包含漢字的筆畫與筆順。這門課在華校的幼兒教育與小學教育中都是作為基礎課來教的。在課堂上,老師會先讓學生讀課文,然後選幾個生字,接著在黑板上一筆一畫地寫給學生看。課下也會布置作業用以練習。「平時書寫漢字的時候我會特別注意筆順,比如在我的筆記上就記著:九(第一筆是撇,而不是橫折鉤)、為(第一筆是點,而不是橫豎鉤)、長(第一筆是撇,而不是橫)。
  • 漢字是日本的?日本足球明星認錯漢字道歉,媒體稱是「日本漢字」
    原來,他想寫的是「清々しい」這個詞,發音應為「すがすがしい」,意思是內心輕快爽利,神清氣爽,結果不小心說錯了音。不曾想,這樣一個微小的失誤瞬間被萬千網友關注到了,日本球迷也就此驚訝不已。眾所周知,日文是由中國的漢字演變過去的,可以說,日本人對中國古代的漢字進行了「閹割」,而形成了現在他們的日文「漢字」。1946年,日本政府對古代傳入的中國漢字進行了系統的整理和核定,稱「當用漢字」,即當前應該使用的漢字,共1850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