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處理由於家庭環境差異所帶來的心理不平衡?

2020-12-22 我說我愛你098

不知道你的年齡有多大,你提的這個問題我想從這幾方面來回答。首先,人改變的路徑是什麼你想要調整自己的心理平衡,說明你其實是在自己尋求改變的方法。從人的行為的改變過程來講,沒有任何一個人是能夠直接從發現問題就過渡到改變的。往往至少經歷4個過程,意願,覺察,接納,改變。你現在應該是處於第1階段和第2階段,尚未進行到第3第4階段。換句話說你已經有了想要改變的動力啊,但是你可能還在一定程度上並不清楚你的家庭環境給你帶來了怎樣的影響,無論是父母還是哥哥,還是你家庭經濟環境的不足。而這些了解的越多挖掘得越深,對自己的了解就越到位,也更能夠促進你進入第三階段接納,最終行為的改變。

我前幾天回答過一個關於討厭父母的心理該不該被指責的問題,你可以翻回去看一下,往前幾個就是,其中給到了一些具體的問題,用來梳理自己和父母的關係,以及自己原生家庭養育環境的影響。在覺察部分你可以去利用我發的這個問題清單。其次,停止評價自己,這一切都不是你的錯當我們對自己不夠接納的時候,往往大腦是拒絕改變的。不接納意思就是對自己有各種評判,心裏面想著我應該XXX,我不應該XXX,我要是能XXX就好了……例如你有提到我知道不要偏攀比的,不知道該怎麼矯正,我知道這樣不好等等。然而事實情況是這樣的家庭環境長大,你很難避免自己不攀比,這並不是你的錯,無論是攀比還是因為環境給自己帶來的負面情緒,這都錯不在你。

只有接納和承認現狀才是想辦法應對的第1步,而如果我們永遠都不接受自己的這個狀態。我們很可能就永遠在跟自己作鬥爭,而沒有把真正的時間和心理能量用來去應對解決問題以及改變。最後,試試,轉換角度吧。我們經歷過的任何事情都會對我們造成影響,但是影響並不是因為這件事本身是的,而是我們對它的看法和理解。你沒有看錯,影響,並不是因為這件事本身。現在你所認為的家庭環境差異給你帶來的心理不平衡,根本原因也並不在於你的家庭環境,而在於你對於成長在這樣的家庭環境當中的看法,也就是你的認知。你認為不如人啊,環境不好,父母觀念有問題啊,和哥哥的關係有問題,你越是這樣認為,就越會往負面的方向影響你。

而所有的這些無論是我們的父母還是我們成長的家庭,或是我們的兄弟姐妹,他們都是無法改變的了。世界上也沒有任何一個規則規定,父母必須給孩子提供完美的物質環境,父母必須觀念無比正確 —— 事實是並不存在這樣的父母,他們也是凡人肉身。換句話說就是,你站在此刻當下的這個時間點,你是要一直目光朝後,看看自己過去的經歷,一些無法改變的事情,還是你要轉念目光朝前看,看向未來看下我能做什麼,我能做些什麼來提高自己,我能如何讓自己生活得更好,我能夠在現有的基礎上,怎樣去利用這些家庭給我帶來的影響。一念之間天差地別。

相關焦點

  • 家庭環境與兒童的心理素質
    、多側面的,包括實物環境、語言環境、心理環境和人際環境。實物環境是指家庭中實物的擺設。  語言環境是指家庭中人與人的語言是否文明有禮,民主平等,商量諒解。人際環境是指尊老愛幼,各盡其責等品格,心理環境是指父母與子女之間的態度及情感交流的狀態,家庭環境的好壞直接影響兒童的心理健康。
  • 【「遂心康寧.宅家防疫」心理減壓篇四】——如何應對原生家庭帶來...
    家庭治療大師薩提亞提出,每個人都和他的原生家庭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而這種聯繫將會影響他的一生。每個人的原生家庭都不完美,但這並不影響我們擁有更好的人生,區別在於:你如何應對原生家庭帶來的傷害?很長時間以來,我們都在與童年的傷痛搏鬥。
  • 意外懷孕如何平衡工作與家庭?
    意外懷孕如何平衡工作與家庭? 結婚生子是人生必經之路,但對於一些暫時還沒有做好準備的家庭來說,收穫驚喜之餘也會帶來一些小困擾,尤其是職場準媽媽會在事業和家庭的平衡問題上犯難,那麼懷孕後應該如何處理好工作與家庭呢? 第一,進行清晰的職業規劃。
  • 知愈心理:二胎家庭的矛盾,這位媽媽是如何平衡關係的?
    知愈心理諮詢專注您的心理健康,為所有的情緒提供一個溫暖安放處,讓您從心遇見自己。擁有兩個孩子的家庭,在別人眼裡有著加倍的幸福,但是,其實兩個孩子的父母,也面臨著諸多考驗。比如,如何處理隨著第二個孩子出生在兩個孩子之間出現的嫉妒情緒,讓他們更親密、更友好的相處,這也是一門大學問。
  • 二胎家庭,如何平衡兩個孩子的關係?關愛並不是唯一要素
    但是,二孩家庭同時也將面臨一個問題,那就是家長如何平衡兩個孩子的關係?讓兩個孩子做到互相關愛,更好的健康成長。2.兩寶發生矛盾時,應注重和解方式二孩家庭裡,孩子之間吵架、打架很正常。家長不要過於緊張或生氣,應該注意引導孩子和解。先讓孩子自己解決,讓孩子們自己學習如何和平相處,如何包容對方的方法。如果解決不了,父母再去參與,再做協調,但要切記不偏向任何一個孩子。
  • 單親家庭初中孩子心理及教育分析
    統計資料表明,目前全國的離婚案件就已經佔全國民事案件的一半以上,這裡還不包括各地民政機關協議離婚的人數。離婚率大幅度上升,使單親家庭大批出現。單親家庭對子女的家庭教育存在嚴重的缺陷。據調查表明,生活在單親家庭中的孩子往往是學校中的雙差生,由於不良的物質生活環境,他們的智力發展也受到嚴重影響。
  • 二胎家庭如何平衡大寶心理?這是我聽過最好的答案
    尤其是對于大寶來說,他並非想再添個伴,他並不覺得多個孩子有多快樂。相反,會認為是他的到來,才搶走了爸爸媽媽對自己的愛。所以,「二胎問題」怎麼解決,怎麼平衡好兩孩子之間的關係,這是每個二胎家庭父母時時刻刻要面臨的問題。
  • 不要讓家庭環境「汙染」孩子的心理環境
    孩子生活在家庭環境之中,自然會受到家庭環境的影響。家庭環境是孩子生活的條件和成長的前提。孩子的成長和發展,孩子心理的成長和發展,都要依賴於其所生活的家庭環境、家庭氛圍和家風家規。孩子的心理行為在某種意義上說都關係到家庭環境的刺激、家庭環境的作用、家庭環境的影響、家庭環境的感染、家庭環境的薰陶。
  • 平衡(Balance)工作與生活:職場人士,如何平衡工作與家庭?
    然而,成立了家庭,我們的生命就與另外一個人綁在了一起,成為了沒有血緣關係的親人。其實,大多數人的生活可以劃分為兩個部分:Half of the day is working, half of the day is family time. 一天之中,12個小時的時間屬於工作;12個小時的時間屬於家庭(其中包括8小時的休息睡眠時間)。1.
  • 多孩家庭的苦惱,父母如何平衡親子關係,三個觀點四點建議
    類似這種矛盾的家庭屢見不鮮,為什麼有些孩子在面對未來的弟弟或妹妹,出現如此消極的反應呢,這裡面有什麼心理或生理上的原因呢?父母應該如何提前做好家庭心理健康教育呢,這些都應該提前解決的問題。國外有一些關於多孩家庭的研究,認為有三大觀點:這三個觀點很有啟發,特別是對於準備迎來二胎的家庭來說,如何做好大寶的思想準備,如何處理多個孩子之間的撫養關係,如何做好心理、行為教育,都有指導意義。
  • 創造和諧的孕前心理環境
    情緒是人的反映性的心理活動的表現。從性質上說,它可以分為積極的、消極的或不確定的三種狀態。這三種狀態的形成,與一個人的期望值和實現值之間所表現的關係有著密切聯繫。它有暫時的和穩定的兩種表現形式,夫婦之間,彼此的心境有強烈的感染性,它的形成,同社會、家庭、生活、工作和健康等因素有關。因此,善於協調上述各種因素,特別是善於處理上述因素導致的夫婦間的矛盾,就成為保持良好的孕前心緒的前提。
  • 二胎家庭,如何處理兩個孩子的矛盾?除了公平,家長還要做這些
    ,尤其是現在二胎家庭越來越多,許多父母家長對於孩子的態度、重視程度越來越強,這也是為了平衡兩個孩子在家中的地位,減少矛盾。但是,光愛孩子還不夠,二胎家庭矛盾的平衡,需要家長看到更多幼兒的心理需求。朋友小張家裡是兩個雙胞胎兒子,在外人看來,喜得雙胞胎當然是非常幸運而有福氣的事情,可是只有小張自己知道,因為有兩個孩子,許多問題都變得很複雜,比如弟弟有了突出成績,哥哥就容易「爭寵」,擔心被拋棄,會出現嫉妒情緒。
  • 學生由於成長環境,家庭環境等不同,其性格上也存在較大的差異性
    就業方面的心理問題主要集中在即將畢業的學生。對於高年級的職業院校學生來說,他們馬上面臨就業問題,面對自己的未來發展,每一個學生都會存在這樣或那樣的困惑。一些學生會嘗試到社會中找工作,但是由於缺少經驗、自身技術不強,很難被企業接受,久而久之就會出現焦慮問題,對於心理素質偏差的學生甚至會產生對就業的恐懼。人際交往方面。
  • 二胎家庭,如何平衡孩子之間的愛
    隨著二胎政策的開放,越來越多的人選擇生二胎,可是生娃容易養娃難,放家裡只有一個娃的時候,集萬千寵愛為一身,可是家有兩娃,如何才能平衡母愛,做到一碗水端平呢?可是,樂於分享,也不代表一直要犧牲自己的喜好,如果兩娃年齡相仿,姐妹組合,兄弟組合,或者姐弟組合的二胎家庭該如何處理這樣的情況呢?
  • 《原生家庭》:如何活出自我,走出原生家庭所帶來的困擾?
    書中列舉了六種有毒的家庭行為模式:不稱職的父母不稱職的父母,父母和孩子的角色是互換的,本來是父母來照顧孩子,但在這種家庭行為模式當中,反而是孩子來照顧父母,兩種情感角色的互換,讓孩子沒有學習的角色榜樣,不知道如何去愛別人,以及如何接受別人的愛。
  • 二胎家庭如何平衡孩子間的關係?父母這麼做,能營造和諧成長環境
    近些年隨著國家放鬆了計劃生育,許多家庭也是給家裡增添了一個小天使,但有時候你的疏忽可能讓大寶感到被冷落不看重,會讓大寶對二寶產生敵意。如果大寶的種種行為無法讓他獲得你的關注,反而招來你的責罵,他可能趁著家長不在欺負弟弟,如果招來家長更嚴厲的責罵,他可能會自暴自棄,認為自己不如弟弟好,產生我總是很差的心理。
  • 二胎媽媽應該怎麼解決老大心理不平衡的問題?
    二胎媽媽應該怎麼解決老大心理不平衡的問題? 關於這個問題我覺得:第一,我們沒有辦法避免大孩子心理不平衡,因為心裡不平衡是一種主觀的心理感受。無論父母如何努力地做到公平,孩子還是有可能感到心理不平衡。因為他們覺得自己沒有被公平對待。這就說到公平這個話題了,這個世界上存在絕對的公平嗎? 對於養育兩個孩子的父母來說,我們養育兩個孩子的目的是為了挑戰自己給予絕對公平的能力嗎?
  • 關於工程量清單不平衡報價問題的處理思考
    分部分項綜合單價計價模式簡潔清晰,易於核對,但是遇到綜合單價有不平衡報價情況,會出現招標清單數量減少後如何調整單價更加公平合理問題。總的來說,這種不平衡報價原則上屬於報價策略,無法認定為違規行為。但是施工時候會出現報價低的項目幹得少,報價高的項目幹得多,甚至出現嚴重偏離市場單價情況,致使結算時面臨如何公正處理問題。事實上,這種變更情況現實中並不少見,從而導致原招標清單數量有增加有減少。
  • 如何規劃你的平衡人生
    平衡是生活與事業的相輔相成。工作佔據了我們日常生活的絕大部分時間,如何平衡工作和生活,如何在不犧牲個人生活的前提下獲得事業成功,是每一位職業人都面臨過的困惑。在生活和事業的天平上,放棄了任何一方都會導致人生的缺憾與失衡。只有同時獲得生活幸福和事業成功,才能夠實現在高層次上的平衡。
  • 人生,在心理平衡與不平衡的鬥爭中前進
    「驅力理論」和「誘因理論」,對《心理平衡引論》有重要的貢獻。事實上,人們的某種需要在多數情況下,首先是由誘因引發的,繼而又產生了達到滿足感的一種原動力即心理平衡力,也就是布恩所說的「驅力」。在這一驅力的作用下,完成這個心理平衡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