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老外們愛上成都的或許是熊貓、是火鍋、是麻辣燙,可真正讓他們安心留下、把成都當成第二個家的理由,是能夠在遠離家鄉的時間裡,體會到家的溫暖。而春節,正是體現了家的內涵。一場被稱為「老外春晚(老外中國年)」的派對,1月27日晚在成都舉行,四川話相聲小品、漢服秀、爵士樂……幾十位長居成都的老外,為這座城市帶來一場文化交流的盛宴。
12組中外藝人出演
老外春晚精彩紛呈
成都秀麗東方景區,一個被綠樹環抱的宴會廳內,距離「老外春晚」正式拉開帷幕還有一個小時。舞臺上,工作人員做著最後的影音調試,臺下,200餘名中外嘉賓已經入席,若干種語言交匯在宴會廳裡。伴隨著一場中式晚宴,「老外春晚」即將開始,12組中外混編的藝人/組合將登上舞臺。
晚會策劃人哈維穿著一身筆挺的藍色西裝,招呼著各國嘉賓。兩年前,哈維和自己的團隊就為留在成都過春節的老外們舉辦了第一次「國際新年派對」,算下來,這是老外們在成都的第三次春晚。
「最初所有節目主要都由老外自己來,漸漸地,除了老外,很多本地朋友也加入進來,一年比一年熱鬧。」哈維告訴成都商報客戶端記者。
去年年底,哈維和自己的團隊開始了今年「老外春晚」的策劃活動,發起演出招募一周後,就收到了38份節目報名,來自世界各地的外國朋友們發來了參與的願望,有四川話相聲、中外小品、中文歌曲、中國和西方魔術、各種雜技數不勝數。
幾位老外在臺下拿起毛筆揮舞筆墨,「福」、「中國」、「我愛中國」。他們將登上舞臺展示自己的書法作品,一名巴基斯坦小哥興奮地告訴記者:「we love china(我們愛中國)。」紅紙上,他寫下了「中國Pakistan Friendship longlive(中巴友誼常在)」。
四川話相聲小品漢服秀
洋味裡滲透濃濃中國味
下午6:30,《春節序曲》響起,晚會正式拉開帷幕,幾位網絡主播將他們的攝像頭對準舞臺,除了現場嘉賓,千萬網友也將通過直播觀看這場晚會。
主持人黛西:「什麼是春節,什麼是春晚?」主持人菲利普:「春節嘛,就像我們的聖誕節,大家都要回家,和家人在一起。」臺上一口純正的四川話,如果不是親眼所見,你絕不會想到3位主持人中有兩位是老外。主持人黛西和菲利普都是地地道道的歐洲人,一個是英國姑娘,一個是波蘭小哥,他們的四川話讓中國主持人賈斯汀讚不絕口,臺下笑聲一片。
超過兩個小時的演出中,最能引起中外嘉賓們共鳴的,無疑是中外混編的逗比相聲加小品組合,創作靈感來源於老外們日常工作中,因文化差異帶來的誤解,他們又將這些誤解用搞笑段子來演繹。「這是一個有趣又帶來啟發的節目。」主辦方說。
12組藝人組合大多中外混編。來自奈及利亞的詩人Sandy朗誦了一首長篇敘事詩,表達了自己對中國文化、前沿科技的熱愛;義大利藝術家Daniele&Pamviles組合表演的「聲畫合秀」,一人吉他獨奏,另一人則根據律動現場完成一副油畫,引得嘉賓嘖嘖稱奇;成都川菜博物館總廚胡小勇是唯一一位單獨參演的中國人,他那早就享譽成都的「大刀金絲面」絕活,讓臺下掌聲連連。此外,多組樂隊表演一次又一次點燃現場氛圍,有著濃鬱中國傳統特色的漢服表演吸引了觀眾的目光。
「讓老外們愛上成都的或許是熊貓、是火鍋、是麻辣燙,可真正讓他們安心留下,把成都當成第二個家的理由,是能夠在遠離家鄉的時間裡,體會到家的溫暖。」哈維說,而這次「春晚」所體現的,正是家的內涵。
成都商報客戶端記者 王拓
攝影記者 張士博
編輯 潘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