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話,成都話普及大全

2020-12-11 牧心行走

四川是一個旅遊資源非常豐富的省,成都也是著名的旅遊城市。如果不懂四川話,不是成都通,行走四川會很不方便。今天我們就來普及一下四川話與普通話的區別吧,看你搞醒活了沒有!(成都話雖然有很多獨到之處,但整體還是屬於四川話的範疇)

胖娃胖嘟嘟,騎馬上成都, 成都又好耍,胖娃騎白馬,

白馬跳得高,胖娃耍關刀, 關刀耍得圓,胖娃滾銅圓,

銅圓滾得遠,胖娃跟倒攆, 攆又攆不上,白白跑一趟。

黑不說黑,要說曲黑。白不說白,要說訊白。甜不說甜,要說抿甜。苦不說苦,要說焦苦。

重不說重,要說邦重。輕不說輕,要說撈輕。酸不說酸,要說溜酸。溼不說溼,要說交溼。

爛不說爛,要說稀爛。淡不說淡,要說寡淡。辣不說辣,要說飛辣。哭不說哭,要說驚叫喚。熱鬧要說成鬧熱。

哪裡要說成啷裡、哪個凼(dan)。裡面要說成吼頭。地方要說成踏踏。輕鬆要說成松和。什麼要說成啥子。

走路要說成甩火腿。莫關係要說成莫來頭。老朋友要說成老背時的。聊天要說成擺調、衝殼子、擺龍門陣。

好不說好,要說安逸、巴適。小孩要說成碎(Shui)屁兒。

最有水平的是:明明是自己的兒子,非要罵他是龜兒子、狗日的、短命的、雜種、匪頭子…

罵人出口就是(非常好的朋友見面時也可以這樣稱呼):瓜娃子、傻兒、傻撮撮的、砍腦殼的、悶墩、瘟喪、你個爛賊(音咀)。

水稻叫穀子、最小的娃兒稱么兒子(所以才有么老漢)、當然也有么女子、肘部即倒拐子、流氓是二桿子、土匪叫捧老二。

蚊帳叫罩子、鋪蓋就是普通話的被子;開玩笑叫涮罈子、撒謊就是扯把子、非婚生子女叫私娃子、青蛙喊成切螞子。

屁股是溝子、跛腳即掰子、小偷叫做賊(音咀)娃子或叫撬鉤兒;得痢疾是打擺子、大仙叫做私娘子。

大爺是對男性老人的尊稱;婆婆是對女性老人的尊稱;老巴是對男性老人不禮貌的稱呼。

老姆姆是對女性老人不禮貌的稱呼;娘娘是對父輩女性的稱呼;么兒(女)是對子女的愛稱。

老子,在別人面前稱老子是佔對方便宜;蝦子奚落對方是膽小鬼;討口乞丐,叫花子。

說某人傻,瓜娃子;瓜兮兮地;瓜眉瓜眼的;瘟豬;哈兒;憨包等。

穩當(妥);紅扯扯的,紅得難看;粑希希的爛得很;懸吊吊的。

鮓起即撐腰、作後臺、給人幫忙的意思。過去屬於袍哥話。袍哥是發源於四川的一種幫會組織,它既是反清的秘密結社,又是破產農民和手工業者的政治、經濟互助團體。由於它是非法的民間組織,因此一出現就受到清政府的嚴禁追查。

吃賞午今四川人仍將「吃午飯」稱為「吃賞午」。

傻瓜是莽子、也可說成瓜娃子;說了恁個多做啥子,逢人尊稱龜兒子,川內男女老少人人自稱是老子;哈哈!

計程車=豬兒 小紙條=紙飛飛兒 胖子=悶墩兒 閃電=火閃 風箏=風兜兒

地方=踏踏 哪個地方=哪個蕩 裡面=吼頭 青蛙=切貓兒 肚臍=肚雞眼兒

屁股=屁兒 屁眼=屁兒心心 賴蛤蟆=賴格寶 辮子=帽根兒 螃蟹=盤海

鸚鵡=恩兒 蜻蜓=丁丁貓兒 蚯蚓=曲蟮兒 蟋蟀=叫姑姑 老婆=老妞兒

接吻=啃兔兒腦殼 內褲:遙褲、火炮兒 手肘=倒拐子 膝蓋=客西頭兒

小便=屙尿 大便=屙屎 表示可惜=哦豁 沒希望=莫搞 完了=洗白

果然=嗯是 騙人=喝人 拖鞋=殺板兒孩 中間商=川川兒 板車=甲甲車

石頭 剪刀 布=石雀兒(石que'r) 東西少=滴點兒 全部=一哈

一巴掌=一耳屎 好了=歸意 打架=擱孽=打錘 吵架=扯經 冷=冰欠

非常黑=區馬打黑 場面宏大=陣丈只嚇人 形容滿的=悶了=撲了

搓澡=搓甲甲 直走=抵攏 說話=開腔 愛打扮=妖豔兒 天氣冷=冷颼颼

形容急忙慌慌的=驚風火扯,驚爪爪 攆趟趟兒=跟鬥兒撲爬 麻煩=惱火

刁鑽=過場多 小憩=悶一會兒 衣服穿的緊=鼓丁暴漲

形容身上摸的錢了=分兒都不分兒了 形容東西煮得很軟=稀溜啪

形容做事情很投入=脒到腦殼 胡牌=割了 聽牌=下叫 吃多了不消化=丁到了

東西少,小氣=挖連 不踏實=裡扯火 打哈欠=打喝孩 顯慫相=tou慫

躲起=牆起 裝怪=der啊當的 買便宜貨=買鄉因\買欺頭

關緊(門窗等)=關得清死嚴縫\關得幫緊 經常=環勝 反而=顛轉

很可能=多辦 故意=麗邊 狼吞虎咽=窮勞餓瞎 一隻眼的人=邊花兒

一隻腳有問題的人=掰掰兒 形容一個人不修邊幅=日不籠聳/鬼迷日眼

不懂事的人=廣耳石 年輕不懂事的人=青鉤子娃娃 不老實=貓兒起麻起

吃反應=吃冒詐 喉嚨=喉嚨管兒 活寶=胎神 土包子=彎彎

試一下=告一哈 沒關係=摸來頭,不存在 忙不過來=搞不贏

弄不懂=搞求不醒豁

小氣=摳=舌家子打哈欠=打huohai 偏三輪車=耙耳朵

編假話=扯慌倆白 趕快=搞緊 差勁=撇****/西撇/瓦塌

彈弓=彈蹦子 乞丐=討口子 經常=環是 反而=顛轉

土匪=梆老二 廉價=鄉因=欺頭 捉謎藏=逮牆牆貓兒

拖鞋=殺板兒孩 不踏實=裡扯火 輪子=滾滾兒

石頭 剪刀 布=石砌兒(石qie'r) 沒關係=莫來頭

鸚鵡=恩兒 蜻蜓=丁丁貓兒 蟋蟀=叫雞雞

東西少=滴點兒 臉上有斑點=麻炎兒/蒼蠅屎 老婆=老妞兒

廁所=茅私/茅房 護膚品=香香 內褲=遙褲、火炮兒

風箏=風兜兒 大聲說話=精叫嚷 廚房=灶房

吃飯=吃莽莽 很兇、不講理的人=歪人

很瘦=幹芯兒/浪唄兒 扎=ju,老子遭蚊子ju了

ok了、搞定了=歸意 愛出風頭=戰花兒/站靈子 調皮=費頭子

打架=過孽/打錘/闊到身上/漲人 吵架=扯經/撕皮

瓜=橋 文胸=胸罩 螃蟹=盤海 小便=噢扒尿/改小手

大便=噢扒屎/改大手 不好=稀瞥/好戳 沒戲=摸搞

很冷=非冷把冷 很熱=非熱把熱 幹什麼: 爪子嘛

活該=背時 死人了/錢輸完了=洗白了 糟了=喔豁

很急了=憋慌了 裝神=裝悶.打昏 可憐=兆孽

胖子=悶墩兒 毛巾:帕子 玩的很瘋狂=風斯嘛木

左撇子=左刮刮 服穿的緊=鼓丁暴漲 清潔=清花亮色

囂張=脹的很/拽的很 膚表面被搓下來的很髒的皮屑=夾夾

曬衣杆=叉叉 扭搔=扭到廢 一直走再轉彎=抵攏倒拐

大腿內側=咔 裡面:=吼頭 說話: 開腔

優柔寡斷=棉扯棉扯的/死皮 老爸=老巴子/老漢兒

東西煮得很軟= 稀溜耙 形容一個人長得很苛刻=清水寡臉

形容做事情很投入= mi到腦殼弄哦 洋盤=提勁=殺槓 中間商=川川兒

酒喝的很慢=蓑衣酒 老白乾酒=跟燈酒 換一個東西=左一個

速度很快=攆趟趟兒、跟鬥兒撲爬、飛叉叉

擦屁股=開屎 打桌球(bing bong )

球的術語有=慘球/翻山奶提/抬抬板/慌板er/栽栽球/神插/

打麻將:胡牌了=guo了 聽牌=下叫 吃多了不消化=丁到了

愛出切晃的=梭爺子 沒措施了=莫奈何

撓痒痒=扣甲子窩/哈急gue 東一下西一下=做過場 應付了事=走過場

相關焦點

  • 四川話為什麼這麼統一
    僅從語言上,就能看出當時的四川人與今天不是一家——宋朝四川人的方言和現代四川話差別極大,也與當時的通語——包括現代四川話在內的所有官話的祖先區別顯著。據當時的記錄,四川方言和流行於關中以西的西北音一起統稱「西音」、「西語」。
  • 優雅四川話
    優雅四川話   □明奇  《中國方言大詞典》分卷之一的《成都方言詞典》收錄了一個詞條:「踏削」,解釋為「貶低」「糟蹋」。事實上,這個詞不僅是成都方言,也是整個巴蜀大地的方言。
  • 成都女生用四川話給天貓精靈配音,不僅僅是洋盤那麼簡單
    難登大雅之堂的四川話,誰又來給它「正名」呢?都這麼被大夥嫌棄了,我們又該咋個傳承呢? 你不要說,這個95後成都妹子周玥偲給我們四川方言爭了光,她因為四川話說得好,人也長得乖,在「阿里四川方言大賽」中脫穎而出,被阿里巴巴十萬月薪邀請參與四川版天貓精靈的配音,簡直洋盤慘了。
  • 大部分地區都喜歡說四川話,為什麼近年四川話普遍受歡迎?
    大部分地區都喜歡說四川話,為什麼近年四川話普遍受歡迎?四川話是中國最早的普通話。這是定論,只是專家學者悟不及此。為何有此定論一說?因為四川人口來源主要是移民(清初就有廣東,廣西,雲南,貴州,福建,江西,湖南,湖北,河南,陝西,山西等省大量移民奉旨填川)。
  • 四川畫家手繪《中英文版成都話》 用圖片方式記錄傳承方言文化
    四川畫家手繪《中英文版成都話》 用圖片方式記錄傳承方言文化 來源:人民網-四川頻道  王波  2015年11月03日05:00 ,地道的成都話都找不到了。無獨有偶,近日,一組《中英文版成都話》圖片在微博熱傳,有網友表示:「作為地道的四川人,有些方言早就忘記了,如今再看到這些方言,有種很親切的感覺。」   11月2日,記者獨家採訪到《中英文版成都話》圖片作者、四川樂山畫家郭勁松,談到為何創作該組圖片,他說:「我曾在成都生活過一段時間,對成都方言文化比較了解。」
  • 四川方言和湖北方言到底多相似?四川人:湖北話和四川話沒區別!
    最近小傑發現,四川居民講話和湖北居民講話的方言竟然是出奇的一致啊!要知道這兩個省份可是相隔百裡,接下來讓我們一起來探秘一下到底是什麼原因吧!首先我們來講講四川方言大體的現狀吧吧。四川方言,其實指的就是四川盆地內居民的官方語言。它雖然種類繁多,但幾乎是每縣一口音。
  • 四川話PK英文,有趣
    同學是秀氣瘦小的成都女生,但不得不稱讚她的精力旺盛和先鋒報導精神。一個嬌俏女生一點都不怕病毒傳染,時事播報紐約疫情現狀。我們從這次在紐約的新冠病毒感染人群以猶太人居多,轉場再談到關於種族歧視話題。在海外,不少華人都有過被歧視的行為和言語挑釁的遭遇。這裡有個經驗一定要介紹給大家。
  • 《火鍋英雄》裡重慶話有點「成都味」 原來語言老師是個四川人
    不少網友表示,看完電影後,說話都會忍不住蹦出幾句重慶話,但耳尖的重慶網友對片中主演白百合、秦昊的重慶話提出質疑,稱其說的椒鹽重慶話,更像是四川話。而記者採訪後發現,原來,教這些明星重慶話的老師,竟是一個四川人。
  • 韓國夫婦創業定居成都12年 四川話聽力90分
    蓉漂12年 韓國老闆娘會說地道四川話  對於韓國人姜德順來說,成都的每一天,從早晨7點開始,她會一直忙碌到晚上10點。成都一年四季的清晨和夜晚的樣子,她都非常熟悉。  「來來來,裡面請進。我們這裡有辣的和不辣的,保證你們吃巴適哈。」中午時分,就餐客人陸續趕來,姜德順熱情地把客人迎進來。
  • 研究彝紅和四川話 成都女生被9所名校錄取
    ■曾獨立完成課題:《彝紅及其歷史文化研究》  ■具有超強學術研究能力,課外主要研究彝紅和四川話  ■利用碎片時間看英語原著;利用休息時間看美劇  昨日,記者獲悉,成都外國語學校高三  據了解,被9所名校相中的原因,是因為這位成都女孩性格開朗,興趣愛好廣泛,而且具有超強的學術研究能力,高中三年,她課外主要研究彝紅(彝族民族服飾)和四川話。  曾獨立完成課題 發表在國際雜誌上  這其實不是文藝霖第一次獲得海外名校的錄取通知書。
  • 四川方言很多詞彙在消失 20年後找不到地道成都話
    四川方言很多詞彙在消失 20年後找不到地道成都話 如果現在不記錄,再過二十年,講純正四川方言的老人都去世了,地道的成都話都找不到了。  講四川方言的人多,但未來也不容樂觀  實際上,關於四川方言語音的調查,歷史上有過兩次。  第一次是在抗日戰爭時期,就是1945年前後。當時大批語言學大腕隨著中央研究院史語所搬來四川,在宜賓李莊駐紮。
  • 四川話八級考試來了!
    「壁」在四川上學/工作的你四川話過關了嗎?2020年四川話八級月考試題姓名: 分數:考試須知:1.本試卷題型為單項選擇題,共20小題,共100分,考試時間10分鐘。2.此次考試為閉卷考試,請勿上網尋找答案或者詢問親友。
  • 說成都話的老外:吃辣椒大賽拿第一 欲衝擊「四川方言大賽」冠軍
    【解說】眼前這位操著一口流利四川話的外國人就是四川的「名老外」江喃。江喃來自於美國西雅圖,自從1998年來到中國,在成都已經生活了21年。說著一口地道的成都話,過著地道的成都人生活,「擺龍門陣」、「巴適得很」、「抵攏倒拐」等地道成都話他張口就來,如果不是藍眼睛黃頭髮白皮膚,單聽口音,根本分辨不出他是美國人,在成都生活了21年的江喃儼然已是一個成都人。
  • 教授:1500年前四川話是「外語」 把母親叫姐姐
    對於四川話來說,這兩年流行起來的「逗逼」可不是一個新詞啦!話說,約莫1500年前,魏晉南北朝時期,四川話裡就有「豆逼」一詞,不過,雖然讀音一樣,意思跟現在可不一樣了,是「一粒豆子」。  還有,咱們四川人不是習慣稱自己為「老子」嗎?1000年前陸遊來四川的時候,還特地把這詞寫進了筆記裡面。
  • 「扯把子」的四川方言近日開課了,四川話到底有多魔性?
    現今四川話形成於清朝康熙年間的「湖廣填四川」的大移民運動時期,是由明之前流行於四川地區的蜀語和來自湖廣、廣東、江西等地的各地移民方言逐漸演變融合而形成的。四川話是流行於川渝地區及周邊省份鄰近地區的主要漢語言,約有1億2千萬的使用者。四川話是如何被大眾喜愛的?文化輸出在早些年移動網際網路還沒普及的時候,我們就知道有這麼一位四川成都的老藝術家。
  • 麻辣傳奇:帶你走進地地道道的四川話
    四川話是一個模糊的概念,擁有多種含義。由於成都和重慶在四川地區的重要影響,四川話通常指西南官話成渝片,即成渝話。成都方言和重慶方言是其典型代表,其他各地方言也有其當地特色,但是與成都方言差別也不是太大。曾經微博有個熱門討論——「除了你家鄉,哪裡的方言最好聽?」
  • 【方志四川 方言志音頻】《四川方言的來龍去脈》第31期:攀枝花話
    一樣的四川人,不一樣的四川話。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辦公室、成都故事廣播FM88.2傾力製作 方言文化傳承專題節目——《四川方言》,帶你回望四川方言千年發展歷史,在鮮活接地氣的四川方言中感受巴蜀文化獨特的魅力。 各位聽眾,各位網友,歡迎收聽《四川方言》節目。我是浩岷。 你覺得最難懂的四川方言是哪一種?有人說是攀枝花方言。
  • 四川話,四川人都聽不懂的話
    十有八九會有人把四川話捧上榜在外省朋友的印象中四川話是疊詞代表、兒化音盛行說話軟糯、愛拖長尾音自帶傲嬌屬性聽起來又乖得不行十分矛盾的兩點在四川話中大家都被四川人騙了!你們只看到了四川話的表面沒看到省內人互相「嫌棄」的日常!
  • 一群老外成都辦春晚 用四川話主持說相聲小品巴適得板!
    一場被稱為「老外春晚(老外中國年)」的派對,1月27日晚在成都舉行,四川話相聲小品、漢服秀、爵士樂……幾十位長居成都的老外,為這座城市帶來一場文化交流的盛宴。12組中外藝人出演 老外春晚精彩紛呈成都秀麗東方景區,一個被綠樹環抱的宴會廳內,距離「老外春晚」正式拉開帷幕還有一個小時。
  • 中國古代的官方語言是什麼,是河南話、四川話,還是粵語?
    現在我們國家的通用語言是普通話,那麼中國古代的官方語言是什麼,是河南話,四川話還是粵語。我們都知道同一個省份的人會有不同的語言,那不同地方的人的方言更是千差萬別,我國著名的方言有粵語、四川話、北京話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