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嚴經》中有這麼一句話:「淫心不除,塵不可出。」就起字面而言,意思是如果你還存在淫心,就不可走出塵勞。但是淫心去掉了,就能走出塵勞了嗎?
《楞嚴經》是一部佛家無上修行寶典。其重要性,在《法滅盡經》中說,末法時代,楞嚴先滅,其它的經就隨之滅亡。如果能夠將楞嚴經留存在我們的心中,佛經就永遠不會滅亡。
其中「淫心不除,塵不可出」的來源,是因為阿難經歷了摩登伽女的幻術之後,甚至上了摩登伽女的床。眼看就要破掉戒體,結果被文殊菩薩以無上神通提到了佛陀跟前。也就是說,阿難有「淫心」存在,所以才著了摩登伽女的道,差點破掉戒體。
一個修行的人,「淫心」如果不除,會有什麼危害呢?
萬惡淫為首。佛教中認為,「淫心」帶來的危害,能同時牽動人的六根,滿足六根對的需求。人的修行,是一個逐步去掉人的六根的過程。存在任何一點貪著與欲望,都無法達到六根清淨。
作為在家弟子,因為結有家室,「淫心」可以慢慢的去掉,但是也需要做到節制。但是作為出家弟子,是要走出生死的束縛,解除六根對人帶來的牽引,達到心底的徹底空明。所以,必須要戒掉「淫心」。
為了讓人們認識到「淫慾」帶來的危害,佛陀在《楞嚴經》中開示說「淫慾是輪迴之根本」,「若不斷淫,必入魔道。」
正因為「淫心」能牽動人的六根,那麼,反過來說,只要人不斷地修持,戒掉六根給人帶來的影響,把麼,「淫心」也能逐漸地去掉。比如以素食的方式,過午不食的方式,以減少睡眠的方式,以閉口不言的方式,以保持自身威儀的方式,來斷除自己錯誤的「身口意」。
作為一般的人,存有「淫心」對自己的身體的危害,也是很大的。很多人將性慾作為人生快樂的根本。其實人生真正的快樂,並不在於對「淫慾」的滿足,而是來自於心中,了無牽掛的真正自我。只有去掉「淫慾」,你才能達到這一地步。
一個修行的人,只要能堅持修行,就可以達到走出塵勞的地步。為什麼又達不到這一步呢?就是被人的「淫心」,帶動著人的六根,反覆在各種欲望中掙扎。造成自己,一直無法脫離苦趣。所以佛說:「汝修三昧,本出塵勞。淫心不除,塵不可出。」
也許有人說,阿難與摩登伽女有宿世的因緣,所以才會遭遇摩登伽女的大幻術,上了摩登伽女的床。其實,真正導致這一點的,是阿難的「淫心」未除。如果阿難不存在「淫心」,無論摩登伽女怎麼誘惑,阿難也不會上她的當。
淫心不除,塵不可出。淫心除了,也只是修行達成了自己的一個目標。修行有很多的心,只有將所有的心修空,才能真正走出塵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