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生氣喜歡動手打人?你的做法錯上加錯

2020-11-05 親子家教博主

如何制止孩子動手打人?

動手打人終究是不好的,可孩子遇事總是衝動,一言不合就要動手。小時候就如此了,那麼以後長大了會怎樣呢?

家長的擔心並不是沒有道理,如果孩子從小就脾氣暴躁,用拳頭說話,這樣的習慣和性格很有可能就會直接伴隨孩子長大成人。可家長除了「以暴制暴」,每次孩子闖禍了就收拾孩子,可他依然不知悔改,對這熊孩子也實在沒轍了。

不得不說家長要幹預孩子的「暴脾氣」是值得肯定的,但是用錯了方式可能會激發孩子的抗拒心理且心懷怨恨,起到了反效果。究竟應該怎樣,才能讓孩子認識到自己的問題並且改正呢?

一、了解事情前因後果

有的家長一聽說孩子又闖禍了,也沒了解事情的真相,也沒了解出手的動機,就直接武斷粗暴地訓斥自己的孩子,甚至直接動起手來。孩子受到委屈,心裡更加怨恨,下次就會更加變本加厲了;而且家長都帶頭以暴制暴,孩子還不是向你學的?

了解到孩子的真實想法,從短期上才能有針對性地解決這次糾紛,從長期上也能了解到孩子暴力傾向的癥結所在。

二、告訴孩子後果嚴重性

有大部分的孩子之所以打人是分不清後果的,有一些未成年的孩子他們不了解打人的結局是什麼,他們也不知道,如果把別人打壞了,可能會落下殘疾,也不知道把別人打壞了,父母要賠很多的錢。

所以我們應該給孩子敲醒一個警鐘,應該讓孩子心中有一個標杆,告訴他不要隨隨便便去打別人,如果打了別人,家長不僅要賠錢,他還有可能一生落下汙點。

(3)幫助孩子緩解脾氣

有些孩子的性格比較衝動,遇到一點小事就很容易發怒發火,和別人產生衝突,當別人說的話沒有達到他心中滿意的時候,他就選擇以暴力方式去解決,所以我們應該從點滴小事中去緩和孩子的情緒,幫孩子培養一個好的心態,讓孩子不要隨隨便便生氣發怒,讓他用寬闊的心面對一切,這樣他就不會遇到一點的小事,就容易和別人發生衝突,更不會打人了。

(4)家長寄語

正確的引導孩子幫助孩子樹立基本的道德觀,告訴孩子哪些事情能做,哪些事情不能做,也要對孩子講解一些自己做事之後所要面臨的後果,讓孩子知道自己犯下的錯,只有他自己能夠承擔,別人無力幫助他。當孩子有了危機感和是非觀之後,就不會再發生類似的事情。

我已經從事小學教培行業三年了,再加上自己的孩子也剛上小學三年級,深知做家長的不容易。所以想分享一點我的育兒心得和學習資料,陪各位家長一起帶娃,如覺本文對你有一點點的幫助,請點個讚讓我知道,也希望您能持續關注我,有其它育兒問題也可以在評論區一起交流。

點擊左下方查看原文

相關焦點

  • 小孩子喜歡動手打人怎麼辦?
    不知道你們家孩子有沒有這個現象,多米現在兩歲半特別喜歡動手,打一下摸一下。推一下。我家老大這階段基本上都在幼兒園。小區裡的找夥伴耶沒這麼多,所以具體是什麼情況,還是是很清楚。也沒聽老師提過。二寶我是一個人全職陪護啊,專注度更高。從懷孕到現在不停在學習觀察。大概是從一歲半左右開始。
  • 孩子生氣時,就愛動手打媽媽,媽媽該打回去、教訓孩子長記性嗎?
    不少孩子生氣時,喜歡動手,而動手的對象,竟然是最親最近的媽媽。這於情於理都難以接受,家長在盛怒之下,也是啪啪幾下,教訓孩子,讓孩子下次不準再犯。但這麼處理是否是最好的方法呢?孩子為什麼憤怒,為什麼會用打罵來發洩自己的情緒,應該要如何控制情緒,這些我們又思考過嗎?
  • 3歲孩子喜歡動手打人,家長該如何教育,幫他改掉「壞毛病」?
    其實,從大人的角度上來看的話,會覺得孩子太暴力了。但從孩子內心來說,他不一定知道這樣做不好。 問問孩子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動作,以及他的內心感受?當你了解完事情背後的真想,才能跟孩子平等的對話。可能只是因為對方搶了自己的玩具,他才會動手。並不是說想要打人,他只是在維護自己的權益而已,玩具是他的,他不知道怎麼跟對方說"不",就動手了。這時候家長可以教孩子,如何用更理性的方式,去處理和面對這件事。
  • 孩子打人怎麼辦?這六點方法很有效
    最近孩子姥姥經常給我說,女兒和小朋友一起玩的時候經常動手打對方,教育了好幾次,下次還是依舊動手打人。學齡前的孩子出現打人的行為其實是相對比較常見的,所以爸爸媽媽們不需要過多地擔心自己的寶寶是不是有暴力傾向,打人不代表就是壞孩子。
  • 小孩子喜歡動手打人,家長的應對方法很重要,看看你做對了嗎
    隨後,我搜索了一下相關新聞,發現這種情況並不少見,有些孩子才六七歲就會使用暴力,長大後想必也不會對家長產生敬畏感,青春期更加糟糕,可怕程度幾乎可以預見。而暴力行為之所以延伸下去,多半因為在孩子年幼的時候沒有得到糾正。所以,小孩子喜歡動手打人,家長的應對方法很重要,看看你做對了嗎?
  • 孩子愛生氣、好鬥、打人、咬人,你管的不對才是大問題
    孩子動不動就生氣、打人、咬人,是讓很多爸媽頭疼的事情。看到孩子情緒失控的樣子,父母是既擔心又不知所措。父母覺得這種暴力行為必須遏制在搖籃裡,情急之下,不是大聲訓斥,就是以暴制暴,可是孩子怎麼會買你的帳!因為你從一開始就錯了!對此,有兩個問題需要思考:孩子的年齡多大?父母對待孩子的態度如何?
  • 一言不合就動手?面對愛打人的孩子,你的做法將影響他一生
    導讀:一言不合就動手?面對愛打人的孩子,你的做法將影響他一生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一言不合就動手?面對愛打人的孩子,你的做法將影響他一生!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1-4歲孩子動手打人?光是處罰效果不好,爸媽必學這5個步驟
    於是我們用了下面這個方法,開始有點效果:他一發脾氣動手的時候,我們就第一時間告訴他:兒子,你這麼做不對,無論你需要什麼,你都必須好好表達,絕對不能動手,這是不可以的,你得到你的「naughty step」 (調皮階梯)去冷靜思考一下。這個方法各位家長可以自由發揮。
  • 孩子為什麼一生氣就打人?「親子育兒」
    原文轉自:安利雲學堂孩子為什麼一生氣就打人?首先家長可以自我反思一下:在孩子的成長環境中有沒有人一生氣就動手的?或者有沒有人教唆孩子:「既然你生氣了就動手打回去」?如果有,那孩子很難學到正確合理地表達憤怒的方式。
  • 孩子動手打人,家長該不該訓斥?該如何管教?
    我讓我的兒子不要動不動就打人,嘗試了很多方法,講道理、罰站、轉移注意力,都沒有用。甚至有時候還會打我,有時候我生氣地很,會朝他屁股上打兩下,讓他道歉。當時他也點頭道歉了,但是下次他還是會犯錯。」,也不乏家長因為生氣動手打孩子的情況。
  • 小小年紀暴脾氣,動手打人今天到此為止
    一說到育兒難點痛點肯定少不了「打人」這個話題?每個嬰幼兒在早教時期都會經歷的統一行為麼?難道作為孩子的父母就一點方法都沒有麼?到底是和家庭教育有直接的關係還是讓孩子順其自然自由發展呢?今天讓我們跟著123+幼兒教育Lisa老師走進嬰幼兒的情緒宇宙,小小年紀暴脾氣,動手打人今天就到此為止吧!
  • 孩子遇事不會好好說話,就喜歡打人,家長應該引起重視
    前言:大家都知道打人是不對的,在現在的社會確實有一些成年人會非常衝動,一言不合就喜歡和別人大打出手,這樣的做法無疑是錯誤的,其實在孩子中也會出現,如果小孩子不及時管教的話,長大之後他就有可能出現脾氣暴躁,一言不合和別人開打等現象。
  • 你家孩子愛打人嗎?
    今晚,我很嚴肅的跟哥哥聊了一下他這個動手打人的問題。哥哥五歲,弟弟三歲,平時他們是不會主動的去打人,除非是人家搶他們的玩具或者毀壞他們的東西。平時一般在家,哥哥更多的時候是一個暖男的角色,會幫弟弟找衣服,穿衣服,帶弟弟刷牙,甚至有時候會哄弟弟吃飯。
  • 孩子喜歡動手打人?學會這幾招比怒吼管用多了
    1、首先來了解一下孩子為什麼會打人?來聽幾個我剛編的故事。皮皮剛一歲,這天在小區裡和小朋友玩的時候,他看見鄰居家的阿偉手裡有一個小汽車。就像故事裡的皮皮,也許他心裡很喜歡和小偉玩,但他並不知道如何去表達這種喜歡,所以表現出來的可能就是一招「亢龍有悔」。
  • 孩子生氣時喜歡摔東西、打人怎麼辦?一張笑臉圖梳理孩子的壞情緒
    很多孩子生氣的時候都會摔東西,發脾氣,甚至有的孩子還會打人, 往往非常委屈,但是卻不能把這種情緒表達出來,只能通過把這種方式把憤怒的情緒寄托在別人或者別的事物上。也許孩只是想給自己的憤怒找出一個出口。那么正確的做法是什麼呢?就是要給孩子一個出口 ,一個在憤怒的時候,可以表達出來的出口世界著名的情緒管理繪本《媽媽,我真的很生氣》一書,就給各位父母們提供了一個簡單有效的方法。幫助孩子學會表達各種難以處理的情緒。
  • 孩子總打人、咬人,面對兒童「攻擊性行為」,家長如何引導很重要
    孩子上幼兒園之後幾乎每天都在接觸同齡的小朋友,這個過程中很多家長會發現罵孩子的脾氣好像有些差,有些孩子無緣無故就動手推人、打人,有些孩子則遇到不順心的事情就動手打人或者咬人。很多家長都比較苦惱,但說了幾次孩子又不聽,那是不是等孩子長大了就會好呢?孩子頻繁出現「攻擊性行為」家長不能「視而不見」兒童「攻擊性行為」是心理學上的一種說法,簡單來說就是孩子打人、咬人、推人等身體上的攻擊性行為和罵人等心理上的攻擊性行為。
  • 孩子犯了錯,父母再生氣也不能打四個部位,不利於娃身心健康
    孩子犯錯了,家長再生氣也不能對這四個部位動手1、太陽穴太陽穴在額頭兩側,是人體頭部非常重要的一個穴位,其眶內壁非常薄,而且很脆弱,一旦受到外力衝擊,很容易造成骨折,且對孩子的視覺神經有一定影響。特別是大腦正處於發育階段的孩子,腦部被猛烈的外力衝擊時,所帶來的傷害不堪設想,因此,即使再生氣,父母也不應該打孩子的後腦勺。
  • 可愛的孩子愛打人!聰明的媽媽巧管教,從此孩子不動手兒
    在和朋友聊天的時候,我發現他總喜歡盯著別人的玩具,還沒完沒了的追,別人跑這兒,他也跑這兒;別人跑那兒,他也跑那兒,有點讓人無可奈何的樣子。朋友對我說:「你女兒可真聽話,真懂事啊,我兒子要是能像你女兒那樣該多好啊。」我說:「她也有不聽話的時候,只是過了那個年齡段了,所以不聽話的表現也不太一樣了。」朋友說:「我兒子現在總是喜歡打人,我很煩惱。
  • 2歲寶寶愛動手打人,家長的引導很關鍵,不然孩子就毀了!
    聊著聊著就聊到了孩子。我同學叫蘭蘭,她說自己的孩子兩歲了。可是,有個壞毛病,就是愛動手打人!聽到這裡的時候,我覺得挺不可思議的。於是,我就開始研究這個事情了。據相關調查,其實這種情況很常見,關鍵是看家長怎麼去引導孩子。首先,這個年齡段愛動手打人是有很多因素的。
  • 孩子打人或被打,各個年齡階段解決方式各不同!
    動不動就給我或他爸一拳,昨天還發現咬了他爺爺,老人疼惜孩子一直說沒事,鬧著玩呢…可我看到孩子爺爺被咬的胳膊上那麼深的一個牙印,根本不是隨便咬著玩,就訓了孩子幾句,然後家裡人都護著說寶寶在玩。  你說這是咋回事啊,怎麼才能教育好他不打人、不咬人呢?  其實,一直以來無論是孩子打人還是被打,家長都很苦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