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飲食文化中最重要的食材之一,竟然是小小的它?

2020-12-22 百家號

很多小夥伴們都喜歡吃日本料理吧?哈哈,小編也很喜歡。大家吃日料的時候最關注的食材是什麼呢?牛肉?魚?還是各種海鮮呢?其實日本飲食文化中有個不起眼但是非常重要的小角色,那就是大豆。傳統的日本料理幾乎每頓飯都會含有大豆,以各種形式出現。

大豆通稱黃豆,是原產於亞洲的豆科植物,其種植起源於中國。傳到日本後,日本人民非常喜歡大豆這種作物。在日語中,大豆這個詞是だいず(daizu)。今天小編就領大家看看大豆在日本飲食文化中的身影吧。

01 豆腐

世界上最知名的豆製品可能就是中國發明的豆腐啦。製作豆腐需要將大豆用水研磨成漿,然後煮沸並與增稠劑一起壓製成為可愛的方形。豆腐可以用許多不同的方式烹飪,無論是炒,煮,燉或只是原樣吃。

日本料理中也有很好吃的豆腐食品。將豆腐切成薄片並油炸,以製成用於湯,火鍋和關東煮的配菜。還有風靡日本的麻婆豆腐(日語發音為mabodoufu)雖然是川菜,但是在日本一般是要加牛肉末或豬肉末,用不太辣的辣醬製成的。而「冷奴」是用醬汁,蔬菜或肉類等配著吃的日式冷豆腐。

02 醬油

醬油在日語裡是醤油(shouyu),來自發酵的大豆。製作醬油,需要將大豆、鹽和水混合,然後讓磨碎的大豆混合物發酵幾個月。把醬汁濾除得到一種棕色的液體就是醬油啦。醬油可以作為調味品或香料用於幾乎任何日本食品。從壽司到煎蛋,人們幾乎可以在任何場合食用醬油。

很多西方人在吃東方料理的時候傾向於把醬油澆在白米飯上吃,小編在美國的寄宿家庭裡就遇到過他們這麼吃。當時小編告訴他們這不是真正的東方吃法,可能過去的窮人沒菜吃會這麼做。哈哈,其實有時在日本吃「卵かけご飯(生雞蛋拌飯)」的時候會這樣做,但每次吃米飯時最好不要這樣做,因為它一點都不內行,並可能會導致高血壓。

03 味噌

為了製作味噌,我們需要再次發酵大豆!這次要用豆、米、麥等原料製造,其製作方法是將這些原料混合蒸熟後,再通過黴菌、酵母菌發酵而製成。味噌以味噌湯而聞名,但實際上可以用作各種菜餚作為調味劑。事實上,味噌(和醬油一起)是日本飲食文化中的五種基本口味之一。日本人民非常喜歡那種鮮味。

味噌湯是通過混合味噌與鰹魚乾湯料製備的,可以添加任何你想要的東西。流行的配料是裙帶菜海藻(你大概幾乎從來沒見過沒有裙帶菜的味噌湯),豆腐和大蔥。還有加入了蛤蜊,土豆,野菜,白蘿蔔等許多配料的味噌湯。當你把豬肉,土豆和胡蘿蔔加入味噌湯中時,它就會形成一道單獨的菜,叫做「豚汁」。味噌湯通常每天早上和早餐一起吃,它準備起來既簡單又便宜,還非常美味。

04 納豆

哦,納豆!你的身世多麼悲慘,被許多日本人和外國人所憎恨。當你承載著如此多的智慧和歷史時,為什麼他們還如此恨你?是因為你發酵的臭味嗎?或者,是因為當你被吃掉的時候很容易掉下來並且粘在下巴上嗎?哈哈,不知道閱讀文章的小夥伴們能不能接受納豆呢?

納豆可是一個地道的日本食品了,它還是通過發酵大豆製成的,但這次它們被整個發酵。在發酵過程中要加入特殊細菌(實際上為「納豆芽孢桿菌」),過程持續約一天。

納豆不應該空嘴吃,這是很多非日本朋友第一次吃納豆時犯的錯誤。、納豆的經典吃法是配米飯,也可以將不同的東西混合到納豆中一起吃,比如生雞蛋,磨碎的蘿蔔,大蔥等等。小編建議大家嘗試新事物時不要在第一次嘗試時就停下來認為你不喜歡它。如果一開始你沒有成功,請嘗試再試一次,可能很快就會喜歡上它。

05 豆渣

豆腐渣簡單,就是製作豆腐時取得的副產品。今天我們中國人很少吃這個東西,但是它在日本比較常見。豆腐渣本身沒什麼味道,但是人們已經找到了許多食用它的好方法,最重要的是它很便宜並且含有大量的纖維。

豆渣通常與蔬菜混合,作為「雪花菜」的配菜食用。它是一道常見的便當配菜,在日本非常普及。

06 黃粉

黃粉是一種通過研磨幹大豆得到的粉末,也就是黃豆粉啦,是傳統製作的日本甜點的常見配料。尤其是用於許多不同的和果子,會把黃粉粘在上邊。黃粉可能有點幹,但具有非常低調的甜味,這種味道在日本甜點中很常見。我國小吃驢打滾也是同樣的東西。

看到這裡大家是否被日本飲食文化中對大豆的重視所震撼了呢?也許大豆正是導致日本人長壽的眾多元素之一。那麼,你最喜歡的大豆食品是什麼?歡迎在評論區裡給小編留言互動。

相關焦點

  • 日本的飲食文化!
    日本列島在彌生時代(公元前3世紀至公元3世紀)開始出現以水稻為主的農業,進入農耕時代。這個時期的日本人由於學會了種稻、飼養牲畜,所以開始將主副食分開,此外也學會了釀酒和在食物中添加佐料,奠定日本菜的基礎。奈良時代,日本社會的上層貴族開始與中國有文化交流,中國的夥食文化和宴席制度被引進日本。
  • 日本的飲食文化和中國文化有什麼不同?
    日本是與我們一衣帶水的「鄰邦」,日中交流了數千年,隔海相望,舟船往來,互通有無。東方世界中,再沒有其他國家像中日這樣有如此深切的文化血緣。中國飲食與日本飲食,同屬東方文明的產物,具有含蓄,優雅的特點。然而,大和民族是一個富有創造思維的民族,特定的地緣環境,有限的自然資源,促使他們不斷創新,進而獨樹一幟,這都源於大和民族對人與自然的獨特領悟,形成了舉世無雙的洋溢著大和民族精神的日本文化。
  • 它是日本的傳統美食,也是日本飲食文化的象徵,壽司
    一談起壽司,人們的第一反應是來自日本的料理,是日本的代表美食,有稍微接觸過日本文化的人都知道它。說到壽司,我們自然地就能想起它的樣子,想起他獨特的口感和味道。但你真的了解壽司嗎?你知道壽司的起源和文化嗎,知道它的流派和食用方法嗎?接下來就跟隨我一起去了解一下它吧。
  • 吃各種刁鑽食材的日本料理
    坐落在九樓的巖浪打著天婦羅的旗號,但在一班香港飲食博主的小圈子內,卻是以刁鑽的食材和創意料理而獲讚譽。餐廳格局不大,除吧檯外也只得幾張散臺和兩間包房,乾淨企理。入座壽司吧檯,指定要Omakase廚師發辦,即把預算和要求告知大廚Ricky後,任由他安排菜式,一道道呈上。這能讓食客在用餐時一直抱有幾許期待,更可近水樓臺,和大廚作簡單交流。
  • 日本飲食文化專家,娓娓道出「和食料理」的美味與智慧!
    導讀:日本飲食文化專家,娓娓道出「和食料理」的美味與智慧!(千萬別餓著肚子閱讀本文!)──《和食全史》「和食」是現代中國人最熟悉的飲食文化之一,大街小巷都能找到各種日本料理、日式作法的餐廳,甚至許多超市也都能找到日本進口的食材。其清淡、少油,又能品嘗食材美味的特色,更在全球掀起一股風潮。日本料裡選用的食材,背後藏著數千年演進的歷史,和日本人健康長壽的秘密。
  • 日本的飲食系列(大米篇3)-將各國料理改良為和風料理飲食文化
    特別是在日本,加入燜飯的食材基本都是時令食材,從飯桌上的不同口味的燜飯,感受和品味季節的變化,也是日式料理的一大特徵。初春的春筍燜飯、秋天的各種菌菇燜飯、香氣四溢的松茸燜飯和慄子燜飯,都是日式燜飯中的典型代表,人們把通過吃來品味季節的心情也一起煮進了米飯裡。另外,日本四周被海包圍,海鮮類燜飯自然也有不少。
  • 日本飲食文化中為什麼愛吃鯨魚
    鯨魚的主要形象是作為地球上最大的哺乳動物,它龐大的體積足以讓你驚嘆。 事實證明,鯨魚並不僅僅因為其巨大的體型而受歡迎。 在世界各地的一些烹飪文化中,它被認為是一道美味佳餚。 日本人對鯨魚肉懷有極大的敬意,並且認為是他們隱藏的烹飪珍寶之一。
  • 料亭「紫」邀請主婦體驗日本飲食文化
    近日,上海世博會日本產業館的懷石料理——料亭「紫MURASAKI」,迎來了12位特別的客人。她們都是住在上海的家庭主婦,受邀來到日本最大的醬油釀造廠商龜甲萬公司打造的料亭「紫MURASAKI」,來體驗日本飲食文化,品嘗頂級料理。龜甲萬公司上海世博會項目負責人深澤先生介紹說,通過向主婦們介紹日本料理的製作方法和醬油知識,希望能夠加深一般大眾對於日本飲食文化的認識和理解。
  • 日本駐穗總領事石塚英樹:飲食文化的核心是親民
    文/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申卉、張姝泓 圖/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蘇韻樺、王維宣、@視覺中國 視頻拍攝/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蘇韻樺 視頻剪輯/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劉宇在廣州,街頭巷尾都能看到形形色色的日本料理店,日本料理也是廣州人最常品嘗的異國美食之一。廣州和日本文化交流歷史源遠流長。
  • 《飲食文化》第一章 中國飲食文化漫談
    第一章中國飲食文化漫談  第一節食在中華  飲食文化是各民族文化中一個極為重要的組成部分,尤其是中華民族素享盛譽的傳統烹飪藝術,以其味美和精湛高超的技藝馳名世界,它是一種獨特的文化現象,具有極高的藝術審美價值和文化價值。它既是文化,更是一種藝術。
  • 日本與韓國飲食文化的大PK!壽司卷和紫菜包飯可差得有點遠!
    日本和韓國就地理位置來說,算是隔海嚮往的鄰國,兩國之間的距離不太遠,它們兩國的飲食文化也是有些交集的。日式壽司卷食材不同無論是做壽司卷還是紫菜包飯,它們最主要的原材料就是米。紫菜包飯所用的米就是日常食用的大米,而日本的壽司卷選用的米是一種混合米飯,一般是用1:5的糯米和大米製作而成的。
  • 傳統的日本飲食文化之旅 -- 一朗庭日式料理(Ichiro Japanese Restaurant)
    在每年夏天繁忙的豐收季節, 都會有大批新的中,日以及原住民加入漁業和罐頭生產業。百年以後的今日,這裡已成為了日本人在溫哥華的主要定居場所之一。  數量眾多的日裔人口為傳統日料提供了生存的溫床,地處漁業碼頭的便利確保了食材的新鮮,配合文藝氣息濃厚的復古商業街道,寧靜清新的海景和碼頭,使這裡成為品嘗傳統日本料理的天堂。
  • 這種食材在我國以前是「救荒野菜」,在日本卻是「食中珍品」
    這種食材在我國以前是「救荒野菜」,在日本卻是「食中珍品」。現在人們的生活越來越好了,飲食上面可以選擇的也越來越多,基本上每天吃的都是不重樣的,而且人們的口味總是不一樣的,有人喜歡吃辣的,有人喜歡吃甜的,飲食的多樣化就是能夠滿足人們的需求。
  • 吃也要吃得明白 日本飲食文化之——壽司也有那麼多講究
    但要說到壽司要用到的最傳統的材料——生魚,那就很有可能與我國古代有關係了。古代中國對日本文化影響之大幾乎是人盡皆知。而在中國,生魚是從周代就開始的吃法,直到唐宋時期,吃生魚之風盛極一時,唐詩裡面說到生魚的多達數十首。也就是這個時候,生魚片的吃法被逐漸傳入日本。
  • 從飲食文化看到中日文化的巨大差異
    中國人最驕傲的就是擁有悠久深厚的文化歷史,期中特別讓人自豪,從來沒有失落的就是飲食文化。在中國文化中,飲食文化已經具有了示範效應,對其他行業的影響是深遠的!比如說火候一詞,基本就代表了中國飲食文化的屬性!一個廚師的廚藝,關鍵在對火候的把握。
  • 日本飲食中的旨文化,甜酸苦鹹四味外,大和民族才知道的第五味
    大家好,歡迎關注智在怪談,每日一文,探討美食文化。壽司、刺身、拉麵、鍋物、炸物,日本飲食文化雖然包羅萬有,但只需了解三個字,已可以看懂和食。和食,即大和民族的飲食,這個叫法帶有傳統色彩,也側重文化內涵。那麼,和食有什麼特點呢?三字以蔽之:生、旨、旬。
  • 日本飲食攻略,吃貨必看!
    之所以要按這樣的順序來品嘗,正是為了避免味道過重的食材會掩蓋住味道清淡的食材的香氣。日式面 · NOODLE日本料理雖然種類單一,但是每種料理的內部劃分卻是相當精細。例如在日本並沒有對面的統稱這種概念,而是細分到是去吃拉麵還是去吃烏龍麵。所以說,日本的飲食文化是重視對每一處細微變化的感受,也更是日本人將每件事都做到精益求精的另一種體現。
  • 江西夏天必吃的「小果凍」,食材十分純天然,竟然是用它製作的
    現在的美食可是多種多樣,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增長,很多人對美食的要求也是越來越多,相信只要是好吃的美食大家都會經不起誘惑,有很多地方美食因為飲食習慣的不同造成美食的口感、做法也會不同,美食都會賦予當地飲食文化的靈魂,今天就給大家介紹江西當地的傳統小吃,這是一款在夏天必吃的一種美食,消暑效果可是十分的好
  • 日本料理中的用餐文化,真正的詮釋了日本民族的本性
    最早接觸日本料理,是高中畢業時,姐姐請我吃的一頓迴轉壽司。好在看過《蠟筆小新》中有關於迴轉壽司的搞怪情節,所以雖然沒吃過,卻也不會因過於新鮮鬧出什麼笑話,不過這頓飯之後,讓我對日本的飲食文化產生了興趣。
  • 關於日本飲食文化,你不知道的幾個冷知識(15)
    赴日旅遊近年不斷升溫,精緻而健康的日本飲食也吸引了許多中國食客。在這些美食文化的背後,其實隱藏著許多「冷知識」,你都了解嗎?夕張蜜瓜是如何出名的?印度咖喱在英國得到改良,之後傳入日本,日本人又對其進行了進一步加工。咖喱的吃法有很多種,在印度,人們一般習慣於將咖喱熬成湯狀,與米飯或饢一起食用。而英國原本以麵包為主食,但因對印度實行長期殖民統治,英國人漸漸也接受了印度的米飯文化和咖喱文化。在英國,咖喱被改良得更為粘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