櫻桃好吃樹難栽:便宜坊爆肚張等老字號手藝人盼接班人

2020-12-19 北晚新視覺網

北京作為有著3000多年建城史、800多年建都史的歷史文化名城,鑄就了眾多的老字號品牌,而作為最接地氣兒的行業,餐飲業是老字號品牌最為集中的領域:便宜坊、爆肚張、豐澤園、東來順、護國寺小吃……這些老字號是兒時的味道、舌尖上的鄉愁,凝聚的是人們代代相承的生活方式和情感歸屬。

然而,在繁榮的背後,老字號們也面臨著傳承難、收徒難和留不住人才的尷尬局面。究其原因,「勤行」需要吃苦、投入大量精力;收入不高、培養繼承人時間成本過高等因素讓傳承舉步維艱;此外,一些「家傳」老字號害怕手藝外流,只傳自家人的傳統觀念也同樣束縛著老手藝的傳承。

爆肚張

閨女不愛幹,「兒徒」未出師就單飛

常在什剎海遛彎的人對前海東沿17號的「爆肚張」不陌生,高挑在店門外的藍布幌子和清朝打扮的「夥計」銅像在小吃店林立的什剎海分外顯眼。134年前,爆肚張的第一代創始人落戶什剎海,到現在為止已經傳了四代。掌柜張子安說,他家爆肚手藝得自父親,小吃的手藝則是母親手把手教的,都是單傳:「從我祖上開始,就是輩輩單傳,沒傳過外姓人。」

張子安今年57歲了,頭髮已經是白多黑少。每天五六點鐘他就要盯著爆肚進料、選料,一忙就是一天。因此,老張特別想培養接班人,但令他沒想到的是,這個願望在自己女兒身上碰了釘子:「我閨女學工商管理的,年輕、想法多,也試著盯過店,沒兩天就跟我說幹不了這個,我和她奶奶勸了多少次都沒成。」對於張子安和他80歲的老母親來說,打破「傳男不傳女」的思想已經是一大進步。張子安說:「我知道的一個北京老字號,現在的傳人是個河南小姑娘,我回家就跟我媽說,要不咱們也收倆徒弟吧,手藝不能折我手裡。」

2013年,在「爆肚張」130周年之際,張子安終於收下了兩名入室弟子:「都是二十三四歲,跟了我十幾年了。」從那以後,張子安的一個徒弟跟著他專門學爆肚手藝,另一個則由張子安的母親傳授小吃技藝:「開始都特別好,倆孩子對業務上心,我對他們也放心,就跟我自己兒子一樣。」張子安說。

然而,就是這樣千挑萬選的「兒徒」,也最終沒有經受住名利的誘惑。半年多以前,跟著老太太學小吃的小高突然提出要到天津發展,讓張子安十分寒心:「他把我們家小吃的手藝、竅門都學去了,還沒出徒呢,就要單幹,我也沒辦法,只能怪自己沒看對人。」張子安說,他最擔心的並不是技藝外流,而是徒弟打著自己的招牌下海後,不能保證小吃的質量,砸了「爆肚張」的牌子。

「我和母親說,這輩子再不會收徒了。」讓張子安感到欣慰的是,另一位徒弟始終保持著對師父的尊重以及對業務的執著。張子安準備再過一兩年,就把買賣交給徒弟,自己退居二線:「我們店裡的服務員一個月三四千,我給徒弟的工資是他們的一倍,將來給他在北京安個家,讓他踏踏實實幹。」

護國寺小吃

11點躺下,兩點就得爬起來

和「家傳」老字號一樣,許多國有餐飲老字號也同樣面臨著傳承難、從業者日益減少的局面。李秋華今年60歲,是護國寺小吃的前任經理,在後廚紮根39年,現在退休返聘,負責小吃的研發工作。

說起傳承難,李秋華直言,工作量大、幹活太累導致的生活不規律讓很多年輕人望而卻步:「護國寺小吃主要經營的就是早點,要求師傅們上早班,每天早上5點到崗已經是最低要求了。」李秋華說,「護國寺小吃」的金字招牌常年吸引大量新老主顧,每天早上一開門,各式各樣的小吃、點心和流食必須齊備:「7點之前,麵茶、豆汁等11種流食就都得做好,所以夜裡3點來鐘上班在護國寺小吃是常事。」

李秋華說,平時閒聊的時候,大師傅們把自己的生活模式戲稱為「半宿夫妻」:「晚上11點躺下,兩點就得爬起來奔單位,可不就是睡半宿麼,我們這代人受的教育就是這樣,再苦再累也沒什麼,但是讓現在的年輕人幾十年如一日這麼幹,很難。」

除了生活不規律,「勤行」的大師傅們每逢年節還要長時間加班:「今年春節,店裡的師傅們每天都得工作十四五個小時,下來累得話都不想說,而且越是節假日,越休息不了。」

李秋華說,當年帶徒弟的時候,為了教會他們炸油餅,當師父的每天都要關注天氣預報:「季節交替的時候溫度會變,我就得提醒他們,很費心費神。」現在,自己帶的4個徒弟早已出徒,40多歲的年紀也正是這一行的好歲數。很多人勸她再帶出幾個徒弟,李秋華卻直言帶不動了:「帶出一個獨當一面的沒個十年八年不行,好多年輕人也不願意常年吃這個苦,很多東西不是三兩天就學會的。」

李秋華提議,應該通過增加從業人員待遇的方法留人:「增加收入,我們現在每月給10年以上的員工200元補助,希望能有更大力度的政策。」

便宜坊

沒規矩沒情懷,難入師門

作為燜爐烤鴨的鼻祖,有600餘年歷史的便宜坊早已成為坊間聞名的老字號。雖說牌子大、底蘊深,但說起收徒傳承的話題,便宜坊集團行政總廚孫立新表示,現在想找到合適的徒弟並不容易,年輕一輩多浮躁,又比較有功利心,「想來投入門下的不少,但能達到入門要求的卻是極少數。」

「入我這門,我首要看人品情懷、其次才看技術和悟性。」孫立新說,現在年輕一輩沒規矩的多、能踏實下來學手藝的少,適合收為徒弟的也就更少了。「好多人吃不起那份兒苦,就給自己找退路走了。」

「舉個簡單的例子,我做學徒的時候,切東西要距臺子一拳距離,腳呢要站成小丁子步,站得站直了。但現在很多人站沒站相、坐沒坐相,炒菜呢也沒規矩,主料、配料之間的比例都不管。過去呢,比方說蔥姜米的比例要求得特別精細,但現在的做工很多都很粗糙,慢慢的好些老手藝就給丟失了。」

除了沒規矩,孫立新也直言現在一些從業者太功利,只想著賺錢而不是怎麼把手藝做好,就更別提傳承二字。「好些人只想學手藝多賺錢,這無可厚非,但如果從入師門的角度來看,在我這兒就過不了關。既然是入門做傳承人,那除了你專業水平要好,你得有情懷,對這行當有發自內心的熱愛,不要求從中獲得什麼回報。」孫立新坦言自己師父的言傳身教給了他很大影響:「當年有節目想請他老人家教一道宮保雞丁,當時我師父已經92歲高齡了,師娘病重住院,但師父還是做完了菜才去的醫院,老一輩人對待手藝真的很純粹,為了傳授技能他甚至把家裡人放在了後一位。」

在孫立新看來,年輕一輩兒不是沒能力而是少情懷,只是把廚師當做一份工作用其養家餬口,但沒有發自內心地對烹飪對餐飲的熱愛和敬畏,距離傳承老字號就更有一段距離了。「端上桌的一道道菜,它帶著情感和故事,顧客品嘗食物時如果能感受到這份心意,也就離我們把老字號文化傳承下去更近一步了。」

馬上就訪

本市將改革技藝傳承人用工制度

在北京老字號協會會長劉小虹看來,目前北京老字號餐飲技藝傳承人年齡偏大,國有老字號餐飲企業的大師到歲數就退休,實施「一刀切」,導致絕技絕活失傳;在職的廚師待遇較低,導致技術人員流失,技術力量出現斷層;另外,傳統技藝大師帶徒授藝缺乏相應的激勵機制,帶不帶徒、帶多帶少一個樣,造成傳統技藝後繼乏人。

記者了解到,目前北京市政府已關注到老字號傳承的問題,北京市商務委、北京老字號協會、北京烹飪協會等相關部門專門組織了調研,下一步,本市將建立老字號餐飲傳承譜系,鼓勵技藝傳承人收徒傳藝,改革技藝傳承人用工制度,實現老字號餐飲技藝始終「有人會、有人傳、有人學、有人承」。特別是在資金方面,加大對老字號餐飲的扶持力度。在人才使用方面,避免一刀切的問題,對退休的技藝傳承人加大返聘力度。同時,對老字號餐飲完善待遇問題,建立傳承人培養體制機制,明確老字號餐飲技藝傳承人的職稱待遇,鼓勵和吸引年輕人傳承老字號技藝。

來源:北京晚報 實習記者 張驁 李怡

相關焦點

  • 張奎東:櫻桃熟了【讀寫同題】
    櫻桃不僅好看、好吃,並且營養價值極高,深受人們喜愛。而古人描寫櫻桃的詩句更是美妙。南唐·馮延已《羅敷豔歌》:「惆悵牆東,一樹櫻桃帶雨紅。」宋·蔣捷:「流光容易把人拋,紅了櫻桃,綠了芭蕉。」如今雖是冬季,我們讀書群的老師們提議即《玉米》同題後,再寫同題《櫻桃》以慰冬日寂寥。新泰文梅作文《讀寫共賞》近期推出以《櫻桃》同題的詩歌和散文。敬請愛好寫作的朋友投稿,期待大家參與!謝謝!
  • 北京人最值得驕傲的45家老字號,你pick哪一家?
    [ 便宜坊烤鴨 ] 便宜坊烤鴨店是北京著名的"中華老字號"飯莊,創業於明朝永樂十四年(公元1416年),至今已有近600年的歷史。「八百年古都,六百年燜爐」。
  • 霍衛民和他的洋櫻桃
    火紅的五月,空氣中有了一絲甜甜的香味,三原大櫻桃示範園的櫻桃進入了成熟期。紅豔豔聖女果一般大的果子綴滿枝頭,吸引著來自全國各地的參觀者。  身為該示範園的霍衛民主任有時一天要接待幾撥兒。這不,「五一」長假剛過,藍田縣湖鎮鎮長帶著40多名群眾來參觀,山西的參觀者也趕來了。
  • 老字號傳統手藝傳承越來越難 不少學徒半途而廢
    老字號品牌的傳承究竟路在何方?記者調查發現,目前擺在眼前的事實是,老字號企業中「老師傅」精湛手藝的傳承越來越難。由於工作太苦太累、收入又低,在老字號食物製作的生力軍中,年輕力量承擔主要角色的情況正變得越來越少,還有諸多老字號的「老師傅」不願將手藝傾囊相授。
  • 《於櫻桃季話櫻桃》文/木若水/(遼寧)
    喬柯轉嬌鳥,低枝映美人;昔作園中實,今來席上珍。這是唐太宗的《詠櫻桃詩》。唐代元稹也有「柏樹臺中推事人,杏花壇上鍊形真。心源一種閒如水,同醉櫻桃林下春。」的詩句。古時描寫櫻桃的詩句還有很多。看來櫻桃自古以來就是珍品,就會醉人。俗話也這樣說「櫻桃好吃樹難栽」。
  • 100多年歷史的全聚德烤鴨和600年歷史的便宜坊烤鴨,哪個更好吃?
    對於北京人來說,說起烤鴨大家有很多說法,但有一點相信大家都認同,喜歡烤鴨的覺得烤鴨的確是好吃,儘管很多外地朋友可能吃不慣,覺得又貴又不好吃,但是烤鴨還是有一大票忠實粉絲的,隔段兒時間不吃就挺饞得慌。這兩家烤鴨的名頭太大,可謂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即便現在各色烤鴨店從價格還有口味上都有蓋過這兩家店的勢頭,但是老字號的知名度豈是一時半會能壓倒的?這兩家店各有各的特色,口碑各家店卻是層次不齊,但總有那麼一兩家老店頗受器重,比如和平門全聚德,崇文門便宜坊。那麼全聚德和便宜坊這兩家的烤鴨有什麼區別呢?
  • 要吃秋 有爆肚兒 一個「爆」字見功夫
    這時,最能勾起北京人食慾的,莫過於「爆肚兒」。「爆肚兒」是老北京著名的小吃,好吃、便宜,當主菜、佐小酒兒都可以。舊時京城除了街頭小飯館兒常備,更有專營此物、貨真價實、味鮮湯美的幾家響噹噹的字號,像在「爆肚」后冠以姓氏的就有「王、苑、馮、滿、張」等若干家,有的至今還門庭若市。
  • 全聚德與便宜坊,哪個是正宗北京烤鴨
    ,哪個是正宗北京烤鴨  全聚德與便宜坊,都是老字號飯店,都以北京烤鴨著稱,讓很多來北京的外地遊客感到為難:究竟哪家比較正宗呢?  事實上,兩家都正宗,關鍵看口味習慣,一般情況下,人們更認可全聚德,如果是老人吃,便宜坊可能更適合。  全聚德是掛爐烤鴨,便宜坊是燜爐烤鴨。  全聚德使用的是明爐,一般情況下,明爐遇到的最大問題是烤好了皮,裡面卻沒熟。所以全聚德在鴨腔中加入了水膽。水遇熱升溫,等於是外烤內蒸,所以全聚德才有外焦裡嫩的效果。
  • 西安這家老北京涮鍋,清水爆肚好吃不貴,還是上個世紀的味道
    而且西安人對於美食的熱愛大家也是有目共睹,他們不光喜歡吃,還喜歡研究怎麼吃,這裡的特色風味小吃更是數不勝數,很適合全國各地的吃貨們前來一探究竟。今天我就來帶大家去找尋一家,藏在西安居民樓內的一家「寶藏店鋪」:老北京涮鍋。
  • 老北京文化:王致和臭豆腐、天福號醬肘子、「便宜坊」的故事
    乾隆三年(1738年),山東掖縣人劉鳳翔帶著子孫北上京城謀生,期間結識了一位山西客商,憑著自己的做醬肉的手藝,便與山西客商合夥在西單牌樓東拐角處開了一家醬肉鋪,主要經營醬肘子、醬肉和醬肚。由於店堂狹小,又無名無號,大家都不是很認可,所以生意一直不景氣。山西客商覺得這次投資不能給自己帶來收益,便撤股了,店鋪由劉家獨自經營。
  • 原汁原味 不能錯過的北京老字號「餐飲篇」
    便宜坊始創於1416 年,從一個南方人搭起的一間攤檔起步,經過數十代人的傳承,逐漸揚名京城,是歷史悠久的老字號餐飲企業。歷經 600 餘年的發展,便宜坊形成了以北京填鴨為原料,以燜爐烤鴨為龍頭產品,以魯菜為基礎的菜品特色。因燜爐烤鴨在烤制過程中不見明火、綠色環保,所以被現代人稱為「綠色烤鴨」。
  • 北京全聚德和便宜坊的烤鴨的烤鴨為什麼那麼貴,難道真的好吃嗎?
    這個取決於您的習慣,一般情況下,大家更認可全聚德,如果家裡有老人吃,那麼便宜坊更好。全聚德是掛爐烤鴨,便宜坊是燜爐烤鴨全聚德使用的是明爐,一般情況下,明爐遇到的最大問題是烤好了皮,裡面卻沒熟。所以全聚德在鴨腔中加入了水膽。
  • 【中國夢·大國工匠篇】便宜坊「活招牌」孫立新:做菜的精髓是...
    央廣網北京6月13日消息(記者孫冰潔)北京前門鮮魚口大街入口處,有一棟青磚黛瓦、古香古色的清代建築——它就是有600多年歷史的京菜老字號「便宜坊」。十六年前,主廚孫立新第一次走進這裡時,未曾料到從此自己的命運將會和這座老字號緊密相連。
  • 非遺時光|風雨堅守600年,便宜坊燜爐烤鴨
    我想大部分人的回答都是「吃過」,不過▲你知道嗎?北京烤鴨被譽為「中華第一美味」▲你知道嗎?北京烤鴨主要分為掛爐烤鴨及燜爐烤鴨兩大門派▲你知道嗎?2008年,全聚德掛爐烤鴨技藝、便宜坊燜爐烤鴨技藝都入選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不光是「老北京」,來京的遊客都知道「不到長城非好漢,不吃烤鴨真遺憾」本期非遺時光文旅君和您一起探訪傳統技藝之
  • 京果小輯|第四期:櫻桃—美雅春果第一枝
    為了應景,今天與大家分享一篇讚美櫻桃的散文:《櫻桃—美雅春果第一枝》。說起櫻桃,就使人想起「美」、「雅」二字。櫻桃從樹姿、到枝、葉、花、果無不透著一種動人的優雅,常被人們用來形容美好的事物:美女的口唇稱為「櫻唇」,陽春三月稱為「櫻筍時」,時令佳僎稱為「櫻筍廚」。
  • 北京的百年老字號美食,吃過10種以上,才敢說自己是個「老北京」
    喜歡老字號不僅在於對於味道的那份懷念,更看重的是那份精益和執著,每個城市都有百年老字號,其中尤以北京居多,老字號這三個字,經歷了歲月的長河,秉承了重要的傳承意義,作為一張老北京的餐飲名片,每一位走在北京大街小巷的遊客,都很容易聽到、看到「老北京」或「老字號」這兩個詞,尤其是王府井、前門,更是老字號扎堆的地方,每一家都流光溢彩,那金光閃閃的匾額,代表了歷史的見證,
  • 尋章丘老字號,樹章丘新品牌!章丘老字號協會成立
    到了近代,一代儒商孟洛川從章丘走出,將「祥」字號開遍大江南北,其「貨真價實,童叟無欺」的經營理念,影響了一代代章丘人,催生了一個個經久不衰的章丘老字號。這些章丘老字號成為商業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章丘一張重要的文化名片。
  • 吃北京烤鴨,全聚德和便宜坊哪家更好吃?聽聽北京人的說法
    不管是真愛吃還是假愛吃,一般去北京旅行的人,總是要找一家烤鴨店搓一頓,要麼是人氣火爆的全聚德烤鴨,或者開店歷史悠久的便易坊烤鴨,但究竟是全聚德烤鴨好吃?還是便易坊烤鴨好吃?這也是很多不太了解北京美食民俗的旅行者糾結的一個問題。
  • 三款老字號真空包裝烤鴨,到底哪款最地道好吃?
    雖然從小吃到大,老字號、創意品牌、家常餐館都嘗過一些,但是還真沒吃過真空包裝的。晃晃感覺這種特色菜式只能在餐館吃,打包回家都會變得不好吃,更別說是真空包裝的了,可能不管哪裡的特色美食都是這樣吧。但是存在即合理,這麼多年市場肯定還是有需求的,這次晃晃就去超市仔仔細細地看了一遍真空包裝烤鴨,選擇了三種比較有代表性的帶回家試一試,他們分別是便宜坊、全聚德和天福號的簡裝原味款。這三個品牌都是老字號,便宜坊以燜爐烤鴨為特色,全聚德則是掛爐烤鴨,都是非常有名的烤鴨餐館,雖然沒吃過天福號的烤鴨,但是他家的真空包裝熟食做得非常好,所以也列入了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