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文/曉斐
前一段時間,一位警察叔叔在視頻網上火了。事情的起因是一個道路的交叉口,一輛車停在了這位警察叔叔的身邊。隨著車窗搖下來,一對夫婦指著警察叔叔對車內的一個小男孩說:你看,你再不聽話,這位警察叔叔就要把你抓走了。本來還在哇哇大哭的孩子立刻停止了哭聲,驚恐的表情看著警察叔叔,嚇得連眼淚都不敢擦。
看到這個場景警察叔叔怒了,他一邊訓斥這對為人父母的夫婦不遵守交通規則,一邊非常嚴厲的教育他們說:警察這個職業不是你們隨口拿來嚇唬孩子的,這樣不僅不能教育到孩子,還會造成孩子對警察的恐懼和排斥。那麼,當他以後遇到困難需要幫助時他就不會向警察尋求幫助。你們這不是在教育他,而是害了他。面對警察叔叔的教導,夫妻二人才意識到自己為了製作孩子哭鬧而採取了如此拙劣的方法。
其實,現實生活中,不僅這對夫婦,還有很多父母,很多家長,也都是用同樣的方法,為了達到制止孩子某一行為的類似拙劣的方式,在對孩子進行著源自於心裡層面負性的恐懼暗示。比如很多家長都會說的:你不好好吃飯,就要被胡同裡的乞丐背走了喲! 你不好好睡覺,小心窗戶外面的怪獸就要把你抓走了,它專抓不睡覺的小孩……
諸如此類的恐嚇型語言,想必還有很多個版本。最後孩子們都是屈服在各種各樣的恐懼中吃下去,睡下去,可是沒有一個是舒舒服服,自自然然經過的。比如曾經接待過的一個來訪者,他到成年後都很害怕夜晚開關窗戶,因為那個抓不睡覺孩子的怪獸似乎已經長在了它的心裡。
造成孩子恐懼心理的因素有很多,而成長的經歷中,家長對於孩子的影響會很大。在孩子膽小,粘人,經常害怕,恐懼的背後,一定有一位生怕孩子磕著碰著,害怕孩子吃了虧,怕孩子上了當,怕,怕,怕……一定有一位怕這怕那的家長。這裡面除了家長自己的恐懼和擔心,還有對孩子完全的不信任。
他們始終充當著孩子的保護神,總是以為自己很能行,總是覺得可以替孩子擺平一切。總是覺得孩子沒長大,他還小,還不知道該怎麼辦,還,還……總而言之一句話:在自己感覺裡的家長,無法真正的信任孩子。甚至在潛意識裡希望孩子永遠不要長大,雖然在現實層面他們嘴裡一直說的是:希望他們自立自強。很多家長不知道是自己的潛意識讓孩子不敢長大,不敢自立,他們總是會讓自己不是那麼自信,不是那麼能行來證明父母或家長是多麼的重要。孩子對父母家長的愛才是最忠實的粉。
消除孩子的恐懼,從家長自身做起。
一,別讓自己的恐懼影響或傳遞給孩子。家長的情緒會直接傳給孩子,作為第一承接人,孩子的承受力會更弱;
二,給孩子應有的尊重和信任,放手讓他去面對他將要面對的世界。即使是犯錯,讓他有試錯,識錯的機會並形成這種能力;
三,給予孩子面對恐懼的時間,不要只想看到孩子的好,不想面對孩子的恐懼。是人就會有喜怒哀樂懼,他該經歷的都將要經歷。
四,不要習慣性的給孩子指路,因為那是你的經歷。今天的路已經有所不同,不要讓你指的路都成為孩子未來的坑。
五,給孩子支持和接納,這些就夠了。慢慢適應看著他遠去的背影,而不是為了日日看他的臉龐而總是拉他轉身。
消除孩子的恐懼,首先打消自己的恐懼。無法消除時允許恐懼的存在,它存在的本身也是身體防禦機制的正常反應。願我們與孩子一起面對,
《心經》曰:心無掛礙,無掛礙故,無有恐怖。
~end~
(圖片來自網絡,原創者可以自行撤回或聯繫刪除。感謝,感謝,再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