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語:我是製造君,各位造友晚上好~
今天和大家講講這場悲劇——
社會的公眾數據統計結果表示,飛機是最安全的出行方式。為了保障乘客的人身安全,飛機起飛前需要對即將起飛的客機進行細緻的檢查,保證其符合適航標準。
1991年的沙特發生了一場空難,飛機在數千米高空解體,導致上百人無辜喪命。主要原因竟然就是檢查人員的僥倖心理導致。
發現飛機異樣,卻未改變起飛計劃
1991年的七月,夏天的風吹來了一陣陣燥熱,也帶走了一些工作人員的工作熱情和耐心。
沙特阿卜杜拉國王機場2120號航班即將起飛,此次執飛機型為道格拉斯公司生產的DC-8。依照慣例,飛機起飛前,放行人員需要對飛機的狀態做檢查,確保飛機達到放行標準。
當放行人員檢查到飛機主起落架機輪的時候,發現了一些異樣。憑藉自己多年的工作經驗,他一看到輪胎的狀況就知道問題出在哪裡。經過測量發現,的確飛機有兩個輪胎內的氣壓低於飛機的放行標準。
其實輪胎氣壓不足的問題很好解決,只要將氮氣衝入輪胎達到標準胎壓要求即可。只不過不巧的是,當時整個機場無可用氮氣瓶來對機輪進行充氣。
最後,放行人員將這一情況上報給了負責人菲爾,菲爾了解了情況,如果現在從別的機場調來氮氣瓶必將會延誤飛機起飛。
根據當時的情況,如果航班延誤航空公司則需要向乘客賠償,相關負責人也會因為沒能提前協調好氮氣的使用而遭到批評和處罰。
再三考慮之下,菲爾出於私心決定飛機仍然可以正常起飛,可以說這一決定是導致後來飛機發生空難的重要起因之一。
在事後接受採訪時,菲爾表示自己當時做下這個決定的確是出於對自己工資報酬方面的考慮,抱著僥倖的想法嘗試為自己免去處罰,沒想到氮氣沒能及時供給會釀成如此大禍。
如果他當時沒有做出這樣錯誤的決策,那麼後來這上百人可能也不會無辜喪命。
無人阻止起飛,導致機體空中自燃
最終,飛機輪胎氣壓不足的問題還沒被解決,這架飛機就準備起飛了。飛行員按照正常的流程在跑道上將飛機穩定加速。
作為經驗豐富的飛行員,可以在起飛的過程中感受到飛機的異常。由於在所有的輪胎中有兩個輪胎氣壓不足,導致起飛的過程中輪胎受力不均勻,直接影響到飛機的操控。
雖然飛行員感受到了飛機的異樣,但是他並沒有將這次波動放在心上,盲目自信的繼續起飛,其實也是內心的僥倖心理在作祟。
據調查,在飛機起飛的階段,機場的工作人員可以清楚地看到起飛的飛機機輪一直在不斷冒著煙,不過此時才發現已經太晚了,飛機已經起飛。
據專家對此次事故的分析來看,由於輪胎在劇烈摩擦下產生了明火,又在爬升階段有足夠的風力,並且輪胎所在位置又與氧氣艙非常靠近。
當所有條件都滿足了,也註定了這場"人為的意外"。
在飛機上爬升到兩千米的高空中後,火勢從飛機的氧氣艙急速蔓延,飛機結構開始遭到破壞。
此時,乘客們驚慌失措卻又無可奈何,在客艙中躁動不安,到處逃竄,為飛機的飛行平衡增加了不小的困難。
最後整架飛機在空中解體,合計上百名的乘客和乘務人員不是在大火中失去生命,就是被拋入空中最後落地身亡。
事件復盤與追責
發生這樣的意外是所有人都不願意看到的,不過在悲痛之餘我們更應該找到導致事故發生的原因。警醒大家類似事情不要再次發生。
首先是隱瞞輪胎氣壓問題,決定繼續起飛的負責人,如果當時他沒有將自己的利益放在第一位,而是將安全看得更重要,可能就會避免最終事故的發生。
在飛機失事後,我們從飛機解體後找到的黑匣子中了解到一些關於起飛時的信息,黑匣子錄音中也記錄了飛行員之間的談話內容。
聊天對話中,飛行人員意識到了飛機出現了問題,但卻沒有停止飛機起飛。
發現機輪冒煙後,機場工作人員並沒能及時匯報,使飛行人員錯失了及時取得聯繫並採取緊急措施的機會。等到火勢蔓延程度不斷加劇後,駕駛艙的飛行員才知道發生了什麼。
這一次空難為人們敲響了警鐘。工作人員有責任有義務對飛機安全負責,如果每個人都將屬於自己的那部分工作做好,按照要求完成工作,那麼這次事故可能最後不會發生。幸運總是留給努力認真的人,抱有僥倖心理必將自食苦果。
-END-
本文來源:兄弟姐妹起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