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1年這場空難,因為胎壓不足導致飛機在數千米高空解體

2021-01-09 騰訊網

編者語:我是製造君,各位造友晚上好~

今天和大家講講這場悲劇——

社會的公眾數據統計結果表示,飛機是最安全的出行方式。為了保障乘客的人身安全,飛機起飛前需要對即將起飛的客機進行細緻的檢查,保證其符合適航標準。

1991年的沙特發生了一場空難,飛機在數千米高空解體,導致上百人無辜喪命。主要原因竟然就是檢查人員的僥倖心理導致。

發現飛機異樣,卻未改變起飛計劃

1991年的七月,夏天的風吹來了一陣陣燥熱,也帶走了一些工作人員的工作熱情和耐心。

沙特阿卜杜拉國王機場2120號航班即將起飛,此次執飛機型為道格拉斯公司生產的DC-8。依照慣例,飛機起飛前,放行人員需要對飛機的狀態做檢查,確保飛機達到放行標準。

當放行人員檢查到飛機主起落架機輪的時候,發現了一些異樣。憑藉自己多年的工作經驗,他一看到輪胎的狀況就知道問題出在哪裡。經過測量發現,的確飛機有兩個輪胎內的氣壓低於飛機的放行標準。

其實輪胎氣壓不足的問題很好解決,只要將氮氣衝入輪胎達到標準胎壓要求即可。只不過不巧的是,當時整個機場無可用氮氣瓶來對機輪進行充氣。

最後,放行人員將這一情況上報給了負責人菲爾,菲爾了解了情況,如果現在從別的機場調來氮氣瓶必將會延誤飛機起飛。

根據當時的情況,如果航班延誤航空公司則需要向乘客賠償,相關負責人也會因為沒能提前協調好氮氣的使用而遭到批評和處罰。

再三考慮之下,菲爾出於私心決定飛機仍然可以正常起飛,可以說這一決定是導致後來飛機發生空難的重要起因之一。

在事後接受採訪時,菲爾表示自己當時做下這個決定的確是出於對自己工資報酬方面的考慮,抱著僥倖的想法嘗試為自己免去處罰,沒想到氮氣沒能及時供給會釀成如此大禍。

如果他當時沒有做出這樣錯誤的決策,那麼後來這上百人可能也不會無辜喪命。

無人阻止起飛,導致機體空中自燃

最終,飛機輪胎氣壓不足的問題還沒被解決,這架飛機就準備起飛了。飛行員按照正常的流程在跑道上將飛機穩定加速。

作為經驗豐富的飛行員,可以在起飛的過程中感受到飛機的異常。由於在所有的輪胎中有兩個輪胎氣壓不足,導致起飛的過程中輪胎受力不均勻,直接影響到飛機的操控。

雖然飛行員感受到了飛機的異樣,但是他並沒有將這次波動放在心上,盲目自信的繼續起飛,其實也是內心的僥倖心理在作祟。

據調查,在飛機起飛的階段,機場的工作人員可以清楚地看到起飛的飛機機輪一直在不斷冒著煙,不過此時才發現已經太晚了,飛機已經起飛。

據專家對此次事故的分析來看,由於輪胎在劇烈摩擦下產生了明火,又在爬升階段有足夠的風力,並且輪胎所在位置又與氧氣艙非常靠近。

當所有條件都滿足了,也註定了這場"人為的意外"。

在飛機上爬升到兩千米的高空中後,火勢從飛機的氧氣艙急速蔓延,飛機結構開始遭到破壞。

此時,乘客們驚慌失措卻又無可奈何,在客艙中躁動不安,到處逃竄,為飛機的飛行平衡增加了不小的困難。

最後整架飛機在空中解體,合計上百名的乘客和乘務人員不是在大火中失去生命,就是被拋入空中最後落地身亡。

事件復盤與追責

發生這樣的意外是所有人都不願意看到的,不過在悲痛之餘我們更應該找到導致事故發生的原因。警醒大家類似事情不要再次發生。

首先是隱瞞輪胎氣壓問題,決定繼續起飛的負責人,如果當時他沒有將自己的利益放在第一位,而是將安全看得更重要,可能就會避免最終事故的發生。

在飛機失事後,我們從飛機解體後找到的黑匣子中了解到一些關於起飛時的信息,黑匣子錄音中也記錄了飛行員之間的談話內容。

聊天對話中,飛行人員意識到了飛機出現了問題,但卻沒有停止飛機起飛。

發現機輪冒煙後,機場工作人員並沒能及時匯報,使飛行人員錯失了及時取得聯繫並採取緊急措施的機會。等到火勢蔓延程度不斷加劇後,駕駛艙的飛行員才知道發生了什麼。

這一次空難為人們敲響了警鐘。工作人員有責任有義務對飛機安全負責,如果每個人都將屬於自己的那部分工作做好,按照要求完成工作,那麼這次事故可能最後不會發生。幸運總是留給努力認真的人,抱有僥倖心理必將自食苦果。

-END-

本文來源:兄弟姐妹起風了

相關焦點

  • 1971年秘魯空難,飛機在8千米高空解體,女孩墜落雨林生還
    要說我們的運輸工具飛機,其是所有交通工具裡面發生事故機率最小的,也就是安全係數最高的,所以人們在價格可接受範圍內都會選擇這種交通方式。可是安全係數最高並不代表就不會發生事故,還是有發生的概率,比如在1971年,就在秘魯發生了一場空難,飛機在8千米的高空中解體,其中有個女孩墜落雨林之後居然生還了,這究竟是怎樣一個奇蹟呢?
  • 1971年的空難奇蹟:飛機空中解體,15人生還,1少女穿越叢林獲救
    ——培根飛機是人們出行所用到的一種非常重要的交通工具,尤其是去比較遙遠的外地時,飛機就是人們的第一選擇,很多人可能對坐飛機有一定的恐懼,因為在他們的印象中,飛機似乎很不安全,時常發生一些駭人聽聞的空難,但事實並不是這樣,有大量研究表明,飛機是世界上最安全的交通工具,而空難發生的概率也是非常低的,這一點也是很多人對飛機這種交通方式的誤解,所以很多人就算去再遙遠的地方
  • 她創造了空難奇蹟,從8000米高空墜落,10天穿行野外森林終獲救!
    一、遭遇空難上世紀七十年代一個十七歲的小女孩朱莉安創造了空難史上的奇蹟,她乘坐的飛機在八千米的高空遭遇了雷暴導致飛機在空中解體,共造成九十一人死亡,只有這個小女孩活了下來,她掉在亞馬遜叢林,在危險的亞馬遜叢林穿行了十天後終於獲救。
  • 1971年的一場空難,飛機空中解體,一17歲女孩奇蹟生還
    航空遇難的生還率是很低的,幾乎為零,但在歷史上,就曾發生過一次空難,而一位17歲的少女竟然奇蹟生還,這是怎麼回事呢?1996年,一架秘魯航空的603號班機從邁阿密飛往智利,可是這架飛機剛起飛不久,工作人員就發現其設備有異常。
  • 最幸運的女孩:飛機在8100米高空解體,92人航班僅她一人倖存
    有人曾說,坐飛機遇到空難的概率,比人們去往機場的路上出車禍的概率還要小,據統計世界各國民航飛機失事的機率是470萬分之一,總的來說還是非常安全的一項出行選擇。但空難為什麼可怕,並不是機率的問題,而是它一旦發生,飛機上乘客存活下來的可能性實在微乎其微。
  • 中國空軍6·3空難:飛機空中結冰導致機毀人亡
    資料圖:中國空軍空警-200預警機   人民網北京2月13日電 (張潔嫻)2006年6月3日,中國空軍一架由運-8AEW改裝的空警-200預警機因飛機機翼結冰,在安徽東部地區墜毀此次事故堪稱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歷史上最嚴重的空難。2006年9月7日,新華社公布調查結果,認定空難的直接原因是飛機多次穿越結冰區域,造成飛機空中結冰並導致失控墜毀。國際功勳機飛行員、空軍試飛專家徐勇凌在接受人民網記者採訪時,重又談及這次事故。他表示,氣象條件的不可控性,需要飛行員嚴加防範。一個極小的氣象災難,都可能會使一架最先進的運輸裝備瞬間機毀人亡。
  • 1972年,1架飛機萬米高空解體,22歲空姐墜落2分鐘,最終奇蹟生還
    古代可以說是中國明朝那個莫名其妙就從藩王之子當上了皇帝的嘉靖帝朱厚熜,也可以說是2002年美國那個僅花了兩元錢就得到了3.15億元的「強力球」彩票中獎者傑克·惠特克。但實際上,這兩個人在作者看來都不是最幸運的。要說,現年已經是73歲的塞爾維亞空姐維斯那·烏洛維奇,才是這個世界上最幸運的人。因為死神都希望她壽終正寢,撒旦也不希望她落入地獄。
  • 客機突然空中解體,只因22年前的一道刮痕。
    由於華航611號航班空難發生的毫無預兆,就在解體幾分鐘前,飛行員與地面塔臺間的聯絡還一切正常。因此,飛機剛墜毀時,坊間關於失事原因的猜測五花八門——被飛彈擊中、被恐襲,甚至被隕石擊中、被軍事武器誤擊的猜測都有。但這些猜測很快被調查人員否定。
  • 當年的烏柏林根空難是怎麼回事?飛機為何在空中相撞
    在審訊過程中,卡羅耶夫招供他之所以跨境行兇,是為了替妻子和兩個孩子報仇,也是為烏柏林根空難的所有遇難者討回公道。那麼,尼爾森和烏柏林根空難有何關係呢?導致這次空難的原因究竟是什麼呢?但今晚有些特殊,尼爾森顯得有些吃力,出現在這個空域的飛機明顯增多,他不得不來回移動於幾個大屏幕之間,兼顧好幾架飛機的飛行軌跡,不停地下達著各種指令。這時,2937次航班和波音757貨機,都在以1000千米的時速向對方飛去,雷達也沒有及時發出預警,尼爾森還在埋頭接打電話,緊張地盯著幾個屏幕調度。
  • 中國境內最大的一次空難,西安空難26周年祭
    1994年6月6日,對於WH2303航班的機組人員來說和往常一樣,例行檢查之後,空姐們相互嬉笑著上了飛機。等待8點鐘從西安飛往廣州。8點13分,飛機在經過長達數千米的滑行之後,在鹹陽國際機場上空起飛,未見異常。可是飛機離地剛24秒,飛機機體突然劇烈擺動,發出巨大響聲。飛機上的所有人都慌張起來,這時候空姐提醒大家帶好安全帶,不要離開座椅,機組飛行人員向地面匯報飛機異常。8點15分,飛機用400公裡/時速度保持爬升,爭取高度。想升到平流層看看飛機能不能穩定下來。
  • 兩個顏色引發的中國·世紀大空難
    在8點22分,飛機在12秒內從4717米以平均每秒150米的速度疾速下降到2884米,超過飛機強度極限,導致高空直接解體。此時距飛機起飛僅9分鐘,此時飛機還沒飛出西安,失事地點距鹹陽機場49公裡。   空難造成機上乘客及乘務人員160人全部遇難,是什麼導致飛機空中解體?
  • 石豪:亞航空難天災+人禍的可能性最大
    而另一個關鍵問題是客機的地速較低:根據伯努利原理,高空空氣密度較小,需要飛機飛得更快以提供足夠升力。儘管處於爬升狀態,但353節的地速對於萬米高空飛行的客機而言還是顯得低了一些,這與機組的違規爬升一樣,都是需要通過後續調查詳細分析的。
  • 臺灣近年重大空難一覽表
    原標題:臺灣近年重大空難一覽表 原標題:新聞背景:臺灣近年重大空難一覽  中新網7月23日電據臺灣「中央社」報導,臺灣復興航空一架班機今天傍晚降落馬公時,疑迫降失敗墜毀,臺灣「民航局」高雄站表示,機上搭載54名乘客及
  • 澎湖被稱亞洲「百慕達「背後:什麼導致空難機率高
    [摘要]澎湖又發空難。據媒體不完全統計,這已經是上世紀60年代起澎湖海域發生的第11起,甚至是第12起空難。難道澎湖真是亞洲百慕達?據不完全統計,不算這次空難,自1967年以來的47年間,澎湖海域已發生11起空難,共造成289人死亡或失蹤。其中,2002年5月25日,「華航」飛香港客機在澎湖目鬥嶼北方海域上空解體墜海,機上225人全部罹難,堪稱臺灣航空史上最大空難。
  • 空難啟示錄:中華航空611號班機空難
    他們將該塊蒙皮送往中山科學研究院檢查,發現該塊蒙皮有嚴重金屬疲勞的現象,繼而發現了整個空難的始末:1980年2月7日,該飛機在香港啟德機場曾因重落地損傷到機尾蒙皮。 損傷到機尾後,華航僅用一塊鋁版覆蓋該處,並沒有依波音所訂的維修指引把整塊蒙皮更換,造成該地方累積了金屬疲勞的現象。22年來,維修人員沒有察覺任何異常。 該處裂開後,造成空中失壓解體。
  • 盤點:近年國內國際主要空難事故
    ,機長與劫機犯商量表明由 於燃料不足,需降落香港補充燃料,機長隨後控制飛機在廣州上空盤旋30分鐘後,向劫機犯表示已到香港,要降落,飛機在即將降落時,劫機犯發覺上當,與機長 發生搏鬥,企圖控制飛機,不允許飛機落地,最終導致飛機落地後,失控偏出跑道後,越過滑行道後,衝入停機坪,機長奮力抵抗,同時加大油門希望重新拉起飛 機,越過前方停放的飛機,由於速度不夠,飛機先後與機坪上兩架飛機相撞,被撞飛機中南方航空
  • 飛機真的是最安全的交通工具嗎?其實我們都被數據統計「欺騙」了!
    現在做飛機已經不是什麼有錢人的事情了,有很多人一年坐飛機的次數超過50次,和家長便飯一樣,因為高頻,所以,是不是每一個人都有過「機震」的經歷,當飛機在幾千公裡的高空瑟瑟發抖的時候,你是不是想過這一輩子就這麼過去了
  • 法航447航班空難回顧:飛機自由落體式砸向海面[圖]
    2009年6月1日,法國航空公司(Air France)一架從巴西裡約熱內盧飛往巴黎的航班在大西洋上空失事,造成228名乘客全部喪生,這是近年來最神秘的一起空難事故,因為法航這次AF447航班所採用的空客A330型客機被稱為是現代歷史上最安全的機型,飛機上有非常先進的自動駕駛設備,而且飛機在失事前幾分鐘與控制中心幾無聯繫,不知不覺就失蹤墜毀。
  • 隱形殺手:機翼結冰容易導致飛機升力不足而失速墜毀!
    機翼結冰一般會有兩種情況,一是冬季飛機在地面時水蒸氣會遇到機翼而凝結成冰。二是海拔每升高100米氣溫下降0.6度,對於飛機來講飛行高度越高機體表面溫度也就越低,當飛機飛行高度超過6000米時且需要穿過雲層時機翼就特別結冰。而我們都知道飛機能夠在一定高度飛行是由機翼來提供升力的,如果機翼表面出現結冰就會大大降低飛機獲得的升力。
  • 盤點臺灣重大空難- 網易新聞策劃
    華航空難致225人死亡:維修不當致機尾脫落 早前馬航客機失聯時,曾有人分析是因飛機在上海浦東機場發生碰撞,造成機翼受損引發金屬疲勞,導致飛機解體。這個原因在空難歷史上並不少見,其中就包括臺灣兩起空難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