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的生命活動過程中,需要心臟來維持,心臟對人體的作用至關重要。
而心臟一刻不停地跳動著,跟其他器官一樣也有失常和意外發生的時候,這就需要每個人養成好的生活習慣,多關注心臟健康。
而評判一個人的心臟健康與否,可以通過心臟跳動的快慢來決定,那心臟跳動的快慢跟壽命的長短是否也有關係呢?
雖然這並不是可以百分百確定的事,但還是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有大量的研究顯示,哺乳動物的心率與壽命正好成反比,心率慢,壽命會長一點。
正常人心率在60到100次的範圍內,心跳慢點顯然比快點好。
心跳過快的人,高血壓的死亡率有明顯增加,且心率每加快10次/分,心血管導致的死亡率就上升25%。但心跳也並非越慢越好,成年人若低於每分鐘60次,屬於心率過慢。
此類人群很易出現胸悶、氣短、頭暈等症,還需警惕流感、抑鬱症、甲狀腺功能減退等全身性疾病,同時對心血管也有潛在危害。
如此看來,長壽就是要讓心臟跳動得更從容些,前提是適度。心臟好不好,可以從自身的日常表現反映出來,有這5個表現要警惕了。
1、出汗多
當心臟出現堵塞問題,會影響到人體的神經系統,導致出汗異常。而汗為心之液,出汗量大,對心臟不利。
在沒有進行大量運動的前提下,常常汗流不止,尤其是在脖子、手掌、頭皮、後背、腳心等部位,這時候一定要注意,可能心臟出現問題了。
2、胸悶多
心臟有了病變,身體症狀較為明顯。若是在較短的時間內總有胸悶氣短,預示心臟功能正在下降。
由於心臟受損後,需要的血液、氧氣及各種營養物質無法及時供給,因而出現胸悶、氣急氣短的症狀。若是這種症狀頻繁出現,需及時採取改善措施。
3、呼吸困難
心臟功能下降,各種症狀頻頻出現,若出現呼吸困難個問題,需提高警惕。
心臟有了損傷,心肌的收縮力下降,導致血液無法及時送到全身,加之心臟自身功能下滑,時間長了會出現呼吸困難問題。
當稍微活動或靜坐時出現氣急並伴有咳嗽、咳痰等症狀時,不可大意。
4、胸部疼痛
心臟功能在持續下降中,還會出現胸部疼痛症狀。有心肌梗塞或冠心病的患者,心臟的功能受損更嚴重,常在短時間內出現心臟部位劇烈疼痛,甚至有心絞痛的情況。
這種情況一旦出現,需及時採取措施以提高心臟功能,謹防心臟病惡化。
5、心律失常
心律失常也是心臟功能下降引起的。正常人的心率穩定在正常範圍內,若常感心動過速或過緩,都要警惕心律失常問題,這是心臟病的徵兆。
有這個情況出現,要及時就醫,通過治療和調理,避免心律失常問題發展嚴重。
這5個問題出現一個也不能大意,需好好養護你的心臟了。
心臟最怕你做三件事,生活中一定要避免:
1、不要過度勞累,傷害心臟,易導致過勞死;
2、少抽菸,大量抽菸增加心梗風險;
3、食鹽多,導致血壓上升,增加心臟負擔。
同時心臟最喜歡的食物是藏紅花、紅薯、紅豆,不妨多吃,可維持血壓及心臟功能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