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能說話?聽上去怎麼都難以讓人理解。說話,似乎是人類獨有的專利。人類有語言,通過交流可以互相領會對方的意思。即使我們聽不懂動物的語言,但動物長有嘴巴,能發出各種聲音,還通過聲吶發出信號,形成了它們獨特的語言。說到植物也能「說話」,誰都會懷疑呀!想想看,植物沒有發音器官,除了風吹樹葉沙沙響以外,從來也沒有誰聽見過植物主動說過什麼呀!
然而,科學家告訴我們,植物也是有語言的。英國植物學家威廉布爾對植物的語言進行了研究。他發現,正常情況下,植物的語言是些有節奏的、輕微的像音樂一樣的曲調:當受到病蟲害或遭遇颳風天氣時,植物就會「煩悶疼痛」,發出的聲音變得低沉、可怕和混亂。威廉布爾還利用一種名叫「植物探測儀」的的儀器來與植物對話。他戴上耳機,把儀器上的一根線頭與植物的葉子連接起來,就可以聽到植物的說話聲了。
威廉布爾給植物的語言取了個名字,叫作「微熱量語」。原來,植物在生長過程中,需要進行能量交換。它雖然進行得較慢,卻能夠表現出極其微弱的熱量變化,敘說它受外界條件的影響及其生長情況。威廉布爾還製造出一種微熱量測定儀器,用來測定和記錄植物的熱量變化,即使是極低的熱量變化也能記錄下來。這是一種奇特的植物語言錄音機。
研究表明,各種植物在生長過程中,需要不斷進行能量交換。這種交換當然是很緩慢、不易被察覺的,但交換過程中必然會有微弱的熱量變化和聲響,用特製的錄音機把這樣的語言錄下來,就能知道植物在說什麼了。傾聽植物的語言,可以知道它是冷是熱,是飽是餓,更可以知道它喜歡什麼樣的溫度、水分和養料。植物通過對話,促進了同伴之間的交流,內容包括提醒同伴害蟲入侵,或是討論周圍出現的蜜蜂可以傳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