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構建的仙境:三清天和三十六天

2020-12-20 我與冬天有個約會

道教傳說中,神仙居住的地方叫作仙境,傳說三清天是道教至高神三清所居住的最高天界。三清天以下有三十三天,為各種神仙所居住。 此外,道教還有十洲三島、十大洞天、三十六小洞天、七十二福地的說法,更有傳說中的崑崙仙境和蓬萊仙境,如夢如幻,吸引人心。

三清山

三清天

三清天,又稱三清境,是道教所稱最高神三清所居之最高天界。即元始天尊所居之清微天玉清境,靈寶天尊所居之禹餘天上清境,道德天尊所居之大赤天太清境。三清天由原始態三氣化生,即玄氣化為大赤天太清境,元氣化為禹餘天上清境,始氣化為清微天玉清境。

《九天生神章經》等稱此三氣為三元,即認為它們是天地萬物之源頭,《元始無量度人上品妙經四注》和《道門經法相承次序》等則稱此三氣源於「妙一」,說明三清天是天地之原始,萬化之根本。

三清天位於天界之最高處,據《九天生神章經》的「三元」思想,無疑已賦予三清天以無先、無上的意義,自然居於天界最高處。而《元始無量度人上品妙經四注》和《道門經法相承次序》等所闡述的三十六天說,將大羅天與三清天視為一體,皆為三清尊神所統的最高天界。

三清天為道教最高神三清居所,即天寶君居清微天玉清境,靈寶君居禹餘天上清境,神寶君居大赤天太清境。諸天仙聖皆需至此請求教化,故為神仙世界的最高層次。

三十六天

三十六天是道教根據道生萬物的宇宙創世理論,構想出來的神仙所處的空間。據宋代張君房編撰的《稱笈七籙》卷二十一「天地部」稱,道教構想的地上之天共有三十六層,故名三十六天。

三十六天是道教根據道生萬物的宇宙創世理論,構想出來的神仙所處的空間。它為學道成仙提供了教義依據。據宋代張君房編撰的《稱笈七籙》卷二十一「天地部」稱,道教構想的地上之天共有三十六層:

一、太皇黃曾天;二、太明玉完天;三、清明何童天;四、玄胎平育天;五、元明文舉天;六、七曜摩夷天,此六天合稱為欲界;七、虛無越衡天;八、太極蒙翳天;九、赤明和陽天;十、玄明恭華天;

十一、耀明宗飄天;十二、竺落皇笳天;十三、虛明堂曜天;十四、觀明端靖天;十五、玄明恭慶天;十六、太煥極瑤天;十七、元載孔升天;十八、太安皇崖天;十九、顯定極風天;二十、始黃孝芒天;

二十一、太黃翁重天;二十二、無思江由天;二十三、上揲阮樂天;二十四、無極曇誓天,此二十四天合稱為色界;

二十五、皓庭霄度天;二十六、淵通元洞天;二十七、翰寵妙成天;二十八、秀樂禁上天,此四天合稱無色界。欲界、色界和無色界合稱為三界,共計二十八天。

三界之上又有四種民天:二十九、無上常融天;三十、玉隆騰勝天;三十一、龍變梵度天;三十二、平育賈奕天;三十三、太清境大赤天;三十四、上清境禹餘天;三十五、玉清境清微天,此三天合稱三清天。 三十六為最高一層,稱大羅天,與三清境合稱為聖境四天。三界、四梵天、聖境四天共計三十六天。

相關焦點

  • 道教三清住三清天,大羅天住誰,大羅神仙指怎樣的神仙
    道教三清住三清天,大羅天住誰,大羅神仙指怎樣的神仙大羅,意為一切空間永恆逍遙。大羅神仙即超脫一切時空,永恆逍遙的仙人。大羅神仙中的大羅是學道者的最高追求是升至道教三十六天最高的大羅天。也就是所有大羅神仙共有的一層天,是與三清天一個層次的,但又比三清天廣闊。下面便是描述大羅天的具體依據:《九天生神章經》介紹三清天是以無先、無上的意義,自然居於天界最高處。
  • 道教中的至高尊神「玉清聖境無上開化首登盤古元始天尊」
    元始天尊的形象及在道教神仙中的地位陶弘景編定之《真靈位業圖》稱元始天尊位居三十六天的最上層「大羅天」中,所居仙府稱為「玄都玉京」。玉京之中,黃金鋪地,玉石為階,宮中有七寶、珍玉,仙王、仙公、仙卿、仙伯、仙大夫等居於中央和兩旁的仙殿中,眾神仙都要按時上玉清境朝拜元始天尊。
  • 道教的洞天福地都在哪?三十六小洞天,七十二福地現在還有嗎?
    當然有,大家知道,中國民間信仰通常都能和道教扯上關係,道教自古以來就有「洞天福地」之說。中國許多知名的山脈都被列入其中,當然,裡面有些地方是有傳說色彩的,比如最早的道教仙境「十洲三島」。但到了後來嘛,很多地方基本就能坐實了,《天地宮府圖》就記載的十大洞天、三十六小洞天、七十二福地等(「洞」原指山洞洞室,但後來也指整座山脈)。
  • 略說道教三十六重天
    三十六天是道教根據道生萬物的宇宙創世理論,構想出來的神仙所處的空間。它為 學道成仙提供了教義依據。
  • 道教最高神——三清
    後來道教以此衍化出居於三清勝境的三位尊神。因此「三清」尊神在道教神仙體系中位為最尊,《道教義樞》卷七引《太真科》說:「大羅生玄元始三氣,化為三清天也:一曰清微天玉清境,始氣所成;二日禹餘天上清境,元氣所成;三曰大赤天太清境,玄氣所成。
  • 乾貨圖解:道教神仙有九品,分三等,分別是九聖、九真、九仙
    文/曉夢閣主國教道教歷經千年,其神仙體系眾多,後人不斷添加和修改,在不同的道教典籍裡記載的也不盡相同。關於道教神仙的編撰,閣主推薦的典籍有《三教源流搜神大全》、《歷代神仙通鑑》、《雲笈七籤》這幾部比較經典的道家典籍。
  • 玉清境清微天,上清境禹餘天,太清境大赤天
    又例萬八千年,三炁化作三清天。始氣化做元始天尊,主宰玉清境清微天。始者,初也,先天之氣也。元始宇宙生發最初的本源。始境,玉清境也就是聖境,聖境分為:上聖、高聖、太聖、玄聖、天聖、真聖、神聖、靈聖、至聖。聖境是三界中人人嚮往的最高境界。達到聖境也是條件最為苛刻的,非先天本源幻化之靈不可,非無上功德不可。
  • 走近道教:「天」有三重含義,遵天而行,你效法的是哪一重?
    道教尊奉天道,道祖提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的概念,這是一個放之四海而皆準的法則。從人類歷史和文明發展的角度去觀察會發現,世界各大宗教中都會對玄妙之天有著獨特的信仰。在以道文化為根底的中華傳統中,「天」的概念有三重含義,分別是自然之天、神靈之天和道義之天。
  • 中國古代民間和道教傳說中著名的神仙住所和人間仙境,你心動了嗎
    以「人間仙境」著稱,廣為流傳的「八仙過海」神話傳說便源於此。蓬萊閣臨海,常年雲霧繚繞,恍如身處仙境一般。運氣好的話還能看到「海市蜃樓」。蓬萊閣歷經風雨滄桑,如今已發展成為以古建築群為中軸,蓬萊水城和田橫山為兩翼。
  • 道教神仙:臘月初九,東鬥星君、翊聖元帥、酆都大帝同時降臨凡間
    通過往期文章的介紹,我們知道道教的神仙在天地人三界都有存在,大部分的神仙都居於天界,道教還將天界細分為三十六重天,三十六重天又從屬於六重天,由下至上依次為:欲界六天、色界十八天、無色界四天、四梵天、三清天和大羅天。道教的神仙並不是高高在上脫離大眾,道教本身是一個勸人向善的宗教,而神仙歸根到底都是「道」的化身,道教希望通過人格化的神仙來更好的勸化眾生。
  • 有趣的道教:這八位道教的神仙都是三隻眼
    跟王靈官一樣,馬王爺也是一位脾氣火爆的神仙,他曾經大鬧三界,而後被真武大帝所服,成為三十六部天將之一。馬王爺身兼多職,同屬於道教的雷部和火部,他被玉帝敕封為火部兵馬大元帥。馬王爺的第三隻眼寓意為火之精、火之星、火之陽,是火神的象徵,它可以辨別世間的奸惡之徒,讓他們無所遁形。
  • 道教正統神仙簡介之三清
    三清,在正統道教中是指玉清、上清、太清三位道教的至高神。總稱為「虛無自然大羅三清三境三寶天尊」,即居於三清仙境的三位尊神。分別指: 玉清聖境無上開化首登盤古元始天尊、上清真境太衛玉晨大道靈寶天尊、太清境三教宗師混元皇帝太上老君道德天尊。
  • 陶源仙境秦人村道教聖地桃源山(組圖)
    1992年進行全面修復和開發,使景區擴大到8.12平方公裡,包括桃源山、桃花山、秦人村、桃仙嶺四大景區,70多個景點,遊路達45公裡。桃花源集古老,神奇,幽奧,秀美,壯闊,清麗於一體,融詩情畫意,歷史傳說為一爐,被人們譽為「人間仙境」、「世外桃源」。  歷代名人雅士探訪桃花源者絡繹不絕。唐朝李白、王維、韓愈,宋代王安石、蘇軾等,都有頌揚詩篇遺留至今。
  • 道教中的「三清四御」指的是哪幾位?其中有「玉清元始天尊」
    三清尊神,總稱謂是「虛無自然大羅三清三境三寶天尊」,老君一氣化三清,三清就是中國哲學中「三一」的象徵,指道教所尊的玉清、上清、太清三清境。也指居於三清仙境的三位尊神,即玉清元始天尊、上清靈寶天尊、太清道德天尊。其中玉清境、上清境、太清境是所居仙境的區別,清微天、禹餘天、大赤天是所統天界的劃分,而天尊的意思則是說,極道之尊,至尊至極,故名天尊。
  • 佛道中的三界二十八天(三十六天)
    其中欲界六重天、色界十八重天、無色界四重天,共計二十八天道教:三界為欲界、色界、無色界。其中欲界六重天、色界十八重天、無色界四重天,三界之外還有四梵天、聖境四天,合計三十六重天。欲界佛教:欲界六重天(六欲天):包括四大王天、忉利天、夜摩天、兜率天、化樂天、他化自在天。其中,四大王天和忉利天在須彌山以下,依地而住,屬於地居天;其餘諸天在須彌山以上,依空而住,屬於空居天。
  • 道教的生神上帝和神霄九宸上帝是指哪幾位尊神?掌管人間什麼禍福
    九天生神上帝和神霄九宸上帝,在道教鍊度中都有舉足輕重的地位,這裡簡單為大眾做一分享。元始天,即元始九天,是鬱單無量天、上上禪善無量壽天、梵監須延天、寂然兜術天、不驕樂天、化應聲天、梵寶天、梵摩迦夷天、波梨答和天。這些天的名號看著很生僻,但是在廣泛存在於道教經典。元始九天是怎麼回事呢?
  • 曹植詩歌與道教思想的關係
    自從漢末時期黃巾起義失敗之後,統治者限制民間道教的活動,使道教由民間化上升為上層化,反而促進了道教的成熟,逐漸形成了一些新的神仙道派。 在這樣的大背景下,曹植從小就耳濡目染,了解了很多關於道教的仙術知識和精神內涵,並擁有一個相對清醒的態度。
  • 道教小知識:步罡踏鬥
    道教法術在具體施行過程中,法師常常口念咒,手掐訣,腳步罡。實際上,掐訣和步罡是道教法師行法時最重要、最基本的形體動作。要了解道法的話,必須對這兩者有初步的了解。 那麼,何謂「步罡」?在具體實施這一行為時,法師要假十尺大小的土地,鋪設上象徵九重之天的罡單,腳穿雲鞋,在一片悠揚的道曲中,存思九天,按鬥宿之象、九宮八卦之圖步之,並認同為這樣即可神飛九天,送達章奏。禁制鬼神,破地召雷。因此說,道教(特別是「正一派」)的徒行法、修煉,步罡踏鬥都是根源於其的一種基本功,也是法師最為基本的形體動作。
  • 在道教中「三清」和「四帝」什麼關係,哪個更厲害一點?
    那麼「三清」和「四帝」,哪個更厲害一點?在道教的崇拜體系裡,三清是道教對其所崇奉的三位最高天神的合稱。這三位最高天神指:「玉清境清微天元始天尊、上清境禹餘天靈寶天尊,太清境大赤天道德天尊。其中所謂玉清境、上清境、太清境是所居仙境的區別,清微天、禹餘天、大赤天是所統天界的劃分,而天尊的意思則是說,極道之尊,至尊至極,故名天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