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放聲朗讀吧!
每天閱讀20分鐘,遇見不一樣的你!
一、莊子思想的積極影響
莊子思想的產生,具有特定的社會背景。他厭惡當時「竊鉤者誅,竊國者為諸侯」的社會,拒絕與統治者合作,視名利如腐鼠,追求獨立自由的人格,以及「天地與我並生,而萬物與我為一」的生活態度,為後人開闢了「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之外的另一條路。
他從現實社會的束縛和羈絆中超脫出來,在人格獨立和精神自由的狀態中體會到了宇宙、人生至深的哲理,拓展並延伸了超然物外的天道自然思想,實現了「至人」「神人」「聖人」的理想人格,進入了自由而真實的人生境界,以獨立的人格和自由的精神狀態詩意地棲居於道的境界之中。
人們在追求世俗名利時,常會扭曲本性,迷失自我,這必然會帶來痛苦,此時莊子的處世觀和獨立精神便能很好地給人以啟發。
二、莊子思想的消極影響
莊子的主要思想有「天道無為」、相對的認識論、無條件的精神自由等,他的思想屬於唯心主義體系。
在認識論上,他走向相對主義,片面誇大一切事物的相對性,否定客觀事物的差異,否定客觀真理。在生活的態度上,他是一切順應自然,安時而處順,知其無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在政治上,他主張「無為」而治,反對一切社會制度。莊子的主張類似於獨善其身,消磨人的銳氣。莊子不理世事,獨處於自己的天地,妄圖脫離現實而存在。
人處在社會中,擁有社會屬性,應該積極為社會做貢獻。
三、小結
取莊子獨立人格、自由精神,積極投身社會,將自我價值的實現與社會奉獻結合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