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歲以後沒有那麼難」,一位技術大牛找工作的感想

2020-12-13 安迪不是暗帝

在學術界這位朋友的技術公認很厲害,特別在計算機視覺方向有不少學術論文,再具體的不是很方便透露了,畢竟圈子也就那麼大。前幾天我也分享過一些35後求職的困境,沒有想到這位朋友在百忙之中關注我,更沒有想到特別及時的分享了我一些他在面試幾個公司時的心得,今天也很榮幸能授權給我分享出來:

正文:

17年底,18年初的時候,因為擔心自己跟不上時代,面試了幾個大企業。當時都得到了口頭的邀請,我只拿了一個最有含金量,最想去的offer。雖然陰差陽錯最後沒有去,但也和當時想招我的那位專家交了朋友。事實上,我的眼光沒有錯,他的團隊幾乎包攬了該大企業最近一年neurIPS發表的全部論文,是AI領域極有競爭力的團隊。

現在兩年過去了,想說說感想。

1. 面試本質上不難。很多工程師都非常善良。我有一些技術實際上沒有掌握,只是提前稍微準備了一兩天,也都混過去了(那是幾個頂尖的網際網路/科技公司,比較高級的崗位)。如果真要做job description的工作,這個水平肯定是不夠的,還需要花幾周再練練。我衷心感謝他們沒為難我(但我想他們內心知道我有些地方還不足)。

2. 35歲陷阱的確存在。我那時剛好在35歲左右,在招聘app上聯繫我的公司還比較多,現在明顯少了。

3. 自己想做點事所需要的能力,和在公司上班需要的能力是明顯不同的。公司招聘一個崗位需要的能力,更多地是掌握一定的工具應用和開發能力。而自己想做點事,真正需要的是極強的創造性思考力,和對之前工作的穿透式反思力。市場上能得到的一般能力,往往不需要自己掌握。

4. 真正把自己想做的事搞起來,搞出一點成果後,對面試大公司的工作就一點興趣也沒有了。

5. 自己幹,失敗了不如p4掙得多,成功了p11-p12的收入根本不算什麼。別高興太早,自己幹還真就不那麼容易,但是樂趣更多。一個好的合伙人比風投重要得多。

6. 對於技術崗,去大公司輕鬆掙得多,去小公司掙得少壓力大。如果真有本事,自己搞就是,沒必要加入別人的小公司打工。但去小公司的好處是,可以完整地知道產品是怎麼設計,怎麼開發,企業是怎麼運作的。這點在大公司很難知道。

特別坦誠的心得,這是在技術人角度上的分享。也十分慚愧,當時我一直是在獵頭的角度去侃侃而談,忽略了很多技術人真實的訴求。每年都能走運成幾個CASE,但是更多的收穫是認識到這麼多行業裡面的牛人,受益匪淺,再次拜謝。

我知道在我的朋友圈或者百家號上,有很多技術人在關注著。如果有指正或者討論的地方,歡迎給我私信。另:如果您有想獲取一些信息或者討論些困惑,也不妨直接私信。

相關焦點

  • 我,35歲程式設計師,沒想到今年找工作這麼難
    文/ 鄢子為 楊松 編輯/ 譚璐跳槽變難「終於找到工作了。」王暢感嘆道。王暢剛滿30歲,從深圳大學計算機系畢業後已換過七份工作。據他描述,找工作的時間均不超過1個月,兩份工作的間隔時間很短。「前一個星期離職,後一個星期去下個公司報到,連出去旅遊的空閒都沒有。」不過,2019年的情況不大一樣。過完年後,騎驢找馬,王暢著手準備換工作。他的工作需要經常加班,身體有點吃不消。而且,他剛結婚,在寶安中心買了一套小房子,希望跳槽拿到更高的薪水。
  • 女人35歲以後還是單身,嫁人難嗎?
    一般來說,二十幾歲的女人,想要找個合適的人結婚,一般都不難。而過了30歲,就有些難度了。在大多數人的眼中,女人過了35歲還是單身,就有些麻煩了。在很多人看來,女人若在這個年齡還是單身,或許就註定單身一輩子了。當然,我們也不能這樣說。
  • 35歲以上先別找工作,看看怎麼一回事再找也不遲!
    這篇文章寫給正在找工作的你!現在什麼都難找,尤其是工作,就更不用說!如今這年代,稍微年齡大點,再出來找工作,就等於你被判死刑!都說找工作要趁早,那麼什麼年齡階段最合適呢?這也許會讓你很反感,甚至怒從心中起,但這並沒有什麼用。她們會笑著說:「沒有專業限制,沒有年齡限制,我們只要最優秀的人」 ,然後把你的簡歷扔進垃圾桶。是啊,如今的社會做什麼都難,畢竟生活不且眼前的苟且,還有以後的苟且!
  • 找工作都要求35歲以下,那麼35以上的人都去哪了呢?
    坦率地說,人一到了35歲就會焦慮,這是肯定要遇到的問題。無論是做管理還是技術,一旦失業,在就業市場上都一樣沒有競爭力。管理崗也不會輕鬆,其實到了管理崗會更沒有競爭力。一是因為甚至管理崗本身就少,二是因為普通的中級管理崗更傾向於公司內部提拔,基本不會有空降的經理。
  • 35歲以後還靠投簡歷找工作,丟人嗎?
    怎麼還要靠投簡歷苦哈哈去面試來找工作呢?我雖然一開始有點驚訝,但後來一想就理解了,這種觀點顯然是還沒有被社會毒打過的孩子,被雞湯洗禮的結果。同時,這個觀點也是某些自媒體販賣焦慮的新手法,本質上和「你的同齡人正在拋棄你」毫無區別,暗示你要是三十多了還在靠投簡歷找工作,而不是有了自己穩固的人脈,或者一想跳槽就被高端獵頭電話打到爆,那你就是被同齡人淘汰了。
  • 成年人最難回答的問題:35歲以後,我能去哪兒工作?
    過去做律師的時候,對35歲這個門檻並不敏感,總覺得這行經驗為王,總是越來越值錢。可隨著年齡的增長,越來越發現,同樣是金字塔,年輕的時候,你有無限可能,可過了30歲,如何給自己找賽道,你想做什麼,能做什麼,成了最難回答的問題。後來,進了網際網路行業,35歲的「中年危機」就更明顯了。「我不能想像自己40歲還在敲代碼。」
  • 有人說女性年齡超過35歲就不好找工作了,這種情況該怎麼辦?
    和我玩得好的閨蜜都勸我別折騰了,已經35了,都快被市場淘汰了,還跳什麼槽,等年紀再大點,45歲了找工作更難!這種情況已經是社會的常態了嗎?但是還有很多的中年女性,每天頻繁地在家庭和公司之間奔波,努力平衡兩者之間的關係,卻無可奈何地陷入35歲找工作難,45歲工作沒人要的尷尬境地。對未來適當焦慮是值得肯定的,居安思危,未雨綢繆,才能像一個鬥士,打好面前的翻身仗。那麼,如何處理女性35歲後的就業問題呢?
  • 30歲了,卻沒有任何手藝,找工作都難,該怎麼辦?
    30歲了,卻沒有任何手藝,找工作都難,該怎麼辦?俗話說30而立,但是又有多少人能夠做到呢?現實是大部分人也都是30歲後才深刻感覺到自身的不足,想著開始努力。如果這時候的你沒有任何的手藝,找工作也都只能做一些門檻很低的工作,比如保安,保潔等等,這時候該怎麼辦?這不,近日有位網友就在網上留言了自己的現狀,說他今年30歲了,如今面臨著結婚和賺錢的雙重壓力,自己卻沒有任何的手藝,找工作也是被人嫌棄,做銷售也不是個頭,現在不知道該如何是好了。
  • 教授「看病最好找35~45歲副主任醫師」說法引爭議
    北師大教授張靜如總結看病經驗「最好找35~45歲副主任醫師」引爭議  「看病最好找35~45歲的副主任醫師。」近日,北京師範大學老教授張靜如總結自己一生看病經驗得出的這句結論,在網上引發巨大反響。有些患者認為,和平時一號難求的正高職稱專家相比,副主任醫師的號沒有那麼緊俏,水平也不低。醫學界則對此說法彈贊不一。  正方  常見病無需找權威  「看病不必直奔『教授、主任醫師』,尤其是常見病、初診病人。」廣東省人民醫院一位心內科專家表示,醫學生畢業後,至少臨床工作十年才能評上副高職稱,此時臨床經驗比較豐富,年富力強,精力充沛,能獨當一面。
  • 「我35歲,沒什麼特長,工作也一般,以後是不是只能這樣了?」
    公務員報名的要求是35歲以下,這就打消了那一票想在社會做(混)貢(日)獻(子)的中年人的拳拳熱情;想換個工作換個環境,可又不能來一段「說走就走的跳槽」,因為沒有拿得出手的籌碼能把自己「賣得更好」;更別說嘗試單幹了,畢竟上有老下有小,未知的風險太大了,沒有那攬下瓷器活兒的雄心。
  • 女人年齡超過35歲的怎麼找工作?
    圖:網絡只要到求職網站一搜,人才市場一遛,你就發現,只要稍微體面一點的工作,招聘女員工裡就有一項年齡不超過35歲。讓將要面臨35歲的年輕人看後不免有些後怕。從學校畢業到社會就業基本就是二十多歲了,一路走來,到35歲,是一個工作積累的過程。在這十多年裡,你可能在許多地方從事過許多過工作,也可能就在一兩個單位工作。但是只要工作,你就要用心工作,遇到問題不迴避,自己解決問題,或是學習別人解決問題的辦法,漸漸地,你的工作越來越順手,能力越來越強。2、學習工作之外的東西。
  • 35歲成職場生死線,35歲是找工作的坎,如何面對職場生死線?
    而在找工作的時候,大多數公司招聘要求裡都有低於35歲這條,簡直是屋漏偏逢連夜雨,讓人特別難受。為什麼會有35歲職場「生死線」這種現象呢?人的體力從35歲開始從頂峰慢慢的開始下降,這是人的自然發展規律。從這個時候開始,人們對體力要求高的工作就開始慢慢的不適應了,原來幹一天的工作也沒問題,過了35以後就開始覺得累了。所以,對體力有了一定要求的公司就開始處理一些到了35歲的員工。
  • 找工作時只要35歲以下的員工,那35歲以上的人怎麼辦?
    我們在找工作的時候,常常會發現很多公司應聘信息上寫著幾個字:「35歲以下。」正是因為如此,35歲成為了大家眼中的中年危機,這也是所有人逃不過去的一道坎。找工作時只要35歲以下的員工,那35歲以上的人怎麼辦?
  • 30歲前在職場混日子,35歲失業找不到工作,有你嗎?
    有一個朋友,直到32歲前還一直不停的換工作,前段時間更是因為覺得沒前途工作量大斷然辭職,過完國慶便踏入35歲的中年行列。一休息就是大半年,手裡的存款也花得差不多了,又想起了工作,準備投簡歷。本來以為找工作很容易,沒想到三個多朋過雲了,卻仍然還在待業,不是能力不符就是工資太低。
  • 你是否有:35歲職場危機,到了35歲就感覺工作不好找的經歷?
    35歲正是貢獻價職,創造價值的年齡,一般來說這個年齡成熟,有工作經驗,精力相當,可能也不會太任性,而會比較容納百川。但是,35歲也是職場的一個轉折點,據研究調查,很多求職者過了35歲就會出現職場危機。 就2020年來講,很多企業在招募人才時,就已經明確規定了年齡要求,必須在35歲以下。
  • 為什麼45歲以後,找工作基本上沒公司要了?原因讓人很無奈
    為什麼45歲以後,找工作基本上沒公司要了?原因讓人很無奈人到中年,如果沒有自己穩定的事業,此時若被裁員的話,那可真是人生的一大難關。所以我們經常說,在25歲之前就要確定一個努力的行業,然後厚積而勃發,這樣就不會在年紀大了以後遭遇危機。那麼為什麼45歲以後,找工作基本上沒公司要了?小編經過了解以後,發現背後原因讓人很無奈。
  • 35歲的電子工程師,還有哪些出路?
    35歲,是青春的結束中年的起始,肩負了對個人價值的追求、對事業和家庭的責任而負重前行,每一位工程師在人生分水嶺選擇了不同的軌道,而誰又知這抉擇的背後經歷了多少輾轉、焦慮、迷茫和捨棄? 電子行業從來都是英雄輩出。
  • 35歲以後找工作是不是沒人要了?那還能做什麼,怎樣提前做好規劃
    最近經常聽到這樣一種說法:「35歲以後就找不到工作啦,人到中年沒人要」是真的嗎?阿胖只能說不全對,有一部分人35歲之後確實找不到工作,沒人要了,有一部分人哪怕到了40歲,還有人搶著要。一、我那個40多歲還被搶著要的阿姨我有一個阿姨,現在是註冊會計師兼高級會計師,她的註冊會計師是30歲以後才考上的,在這之前她的工作完全和會計無關,也就是到現在,她做會計的年限僅僅只有10多年左右。前段時間她因為身體出了點小問題,所以準備退居二線,回到家鄉的小城市去悠閒度日,把自己特別不錯的工作給辭了。
  • 人到中年35歲後,為什麼工作不好找?我們該如何度過這個危機!
    年齡對於工作到底是不是個問題!過了35歲為什麼找工作會越來越難?這種現象背後的原因是什麼?要想35歲後還能很容易的找到工作,以上問題是必須要了解和解決的!為什麼說35歲後工作越來越難找,這個說法從何而來?為何被大多數人認同?因為這是經過職場和人才市場的檢驗和證明的!在人才市場上去找工作,轉了一圈你會發現,所有有用工年齡限制的企業所招聘的員工年齡上線90%都是35歲。這是市場給的上線,求職人沒得選擇,過了35歲意味著你自動被淘汰,不符合要求!這是個門檻,一個很大的門檻!
  • 為什麼過了35歲就很難找工作?冷暖自知呀!
    為什麼過了35歲就很難找工作?冷暖自知呀!在自己剛剛過了而立之年,就來到了35歲的中年時期,走在路上小寶寶都要喊大叔了,就連問路都會被人問道:「大叔,XX路怎麼走呀?」你說你是回答還是不回答,在這個年齡段上有老下有小,在獨生子女的生活條件下,國家又開放了2胎,有些家庭變成了上有4老下有2小,嗎,每天工作的事情已經讓自己忙著找不到北,現在還要去照顧孩子,有時候父母還要經常看望。騎牛看熊認為特別是工作要沒有了,更是不知道每月的收入從何而來,房貸、車貸等等借貸該如何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