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年人最難回答的問題:35歲以後,我能去哪兒工作?

2020-12-25 騰訊網

年輕人問,那些35歲的老同事都去哪兒了?中年人問:我35歲了,要去哪兒?

很多人說,迷茫是人生常態。但其實我更覺得,在迷茫這件事上,有個殘酷的結論,沒本事的人,才糾結。以下,Enjoy:

常識君|有話說

作者:Jenny喬

來源:Jenny喬(ID:Jenny-Qiao-Love)

昨天,在朋友圈刷到一個扎心的問題:中國的網際網路公司,那些35歲的同事都去哪兒了?

我能看見的答案,普遍悲觀:那些當不了老闆的人,都成了被拋棄的老白兔。

過去做律師的時候,對35歲這個門檻並不敏感,總覺得這行經驗為王,總是越來越值錢。

可隨著年齡的增長,越來越發現,同樣是金字塔,年輕的時候,你有無限可能,可過了30歲,如何給自己找賽道,你想做什麼,能做什麼,成了最難回答的問題。

後來,進了網際網路行業,35歲的「中年危機」就更明顯了。

「我不能想像自己40歲還在敲代碼。」

「我除了敲代碼,什麼都不會。」

「我不怕苦不怕累,可一把年紀,老闆也怕我扛不住。」

01

「35歲現象」無處不在

不管你是否願意承認,「35歲現象」都客觀地存在於職場之中。

35歲,各大用人單位都把「不待見」三個字直接寫進招聘裡,超齡的不要。

有位阿里程式設計師在脈脈曬出自己被辭退的經歷:

歡天喜地過完年後,迎來的不是開門紅包,而是公司的辭退建議。而被辭退的理由很簡單:年紀太大。

他35歲。

剛畢業的時候愁,大家最愁自己沒有工作經驗,可是在他身上,我們看到的是:10年的開發經驗,在35歲的生理年齡面前,一文不值。

轉不到領導崗,IT圈職業生涯便提前結束。

也許在海外,「白髮蒼蒼」的程式設計師還能受人尊重。但在國內,一把年紀還在敲代碼只會被人看不起。

「年輕人半天就搞定的需求,那個老傢伙做了兩天。」

從技術到體力都拼不過新生代。

自古英雄出少年,華為招應屆生,出手就是200萬,只要你有才華。

而等你過了34歲,與你有關的新聞,便只剩下清退傳聞,這叫作吐故納新。

因為在高管的眼裡,35歲仍在低職級徘徊的人,在市場中失去了競爭力,哪怕你願意降價,買主也看不上。

於是,有人認為吃青春飯的工作都不靠譜,就業眼光要放長遠,從事「越老越值錢」的行業。醫生,教師,公務員都是好選擇。

聽著很有道理,可他們也不輕鬆。能不能升到主任,評上副教授,35歲都是關鍵點。

體制內也有自己的職業層級,直接決定收入。否則,十幾年過去了,拿著只漲了500塊的工資,一樣笑不出來。

「35歲非副處,卒。」不是危言聳聽。

以前人們覺得只要能進個世界500強,這輩子就穩了。

但就像餘華所形容的:一個中國人四十年經歷的變化,比一個歐洲人四百年都要多。

技術飛速發展、行業不斷更迭,「鐵飯碗」成了偽概念。

你年齡大,就必須是「即戰型人才」,最短的時間內適應最新的模式,帶著團隊出成果。

否則,人到中年的一事無成,不被原諒,甚至也不值得同情。

02

向後一步,路也並不輕鬆

月初刷到一則新聞,德國最大的商業銀行——德意志銀行宣布大規模重組計劃:將退出全球股票業務,縮減投行業務,全球裁員約1.8萬人。

前段時間,各大廠都在鬧裁員風波,錢可以給足,人必須清退。

被大廠刷下來的人,開始了新一輪的求職。

他們年齡在35歲左右,有很好看的履歷,只是,面試一輪遊的大有人在。

當初,進了大公司以為可以安心養老,慢慢疏忽了技術的更新和成長,直到被拋棄之後,才大夢初醒,已經成了被人嫌棄的老白兔。

最後,出路也許只有降維求職,去小公司幹個中層。

誰都想留在大廠,繼續輝煌,但現實面前,只有妥協,因為還有家要養。

以前我朋友說,不要勸25歲的年輕人「逃離北上廣」。

「10年後他們會自己走。」

在獵聘APP上,有五萬人參加了話題討論——35歲沒房沒戶口,該留在大城市奮鬥,還是回老家生活?

十多年都做不出成績,最難過的不是被別人看不起,而是自己打起了退堂鼓。

雞湯會安慰你,「人生最壞的結局不過是大器晚成。」

有意思的是,有人給出了「35歲危機」統計學上的解釋。

人類大部分的重大科學發現都是發現者在35歲之前做出的,如果一個學者在35歲之前沒什麼重大成就,那麼在35歲之後再有什麼發現。

尤其是你沒有自己的團隊,單打獨鬥的路會越來越艱難。

於是,有人選擇了逃離競爭壓力,就算沒有被淘汰,未來也基本定性,不如早點回老家,過安逸生活。

你覺得他們慫了,其實退一步,需要更多的勇氣和決心。

小城市物價合理,房價低,沒有消費壓力。但小城有收入和熟人社交的壓力。

有人說,大城市更類似一個大型網絡聯機遊戲,彼此都不熟,各憑本事,公平競爭。

小城則類似一桌熟人的麻將局——互相賺點錢,也要樂呵樂呵。

你拿著以前一半的工資,以一半的效率工作著。

時間長了,習慣了悠閒舒適,心裡卻明白,那座大城市,再也回不去了。

人從執行者變成決策者,機會就只有一次,年輕的時候不能完成累積,鯉魚躍龍門,之後便很難再逆流而上。

03

我不再年輕,但當下即是未來

崑崙萬維的董事長周亞輝說過:「人的一生會有很多機會,機會總是均等的,不均等的是學習能力,要在時間上積累。」

積累到35歲,人開始兩極分化,有真本事,才能平步青雲。

如果你發現身邊找不到35歲的同事,那往上看,他成了你的領導,老闆。

這兩年,全民創業大潮無疑給了35歲以上的人,開闢出一條新的上升通道。

我們身邊不缺鼓舞人心的故事,三年前敢於裸辭的同事,如今也小有成就,擺脫了死工資的拖累。

有點羨慕,但也清楚他吃了多少苦,成功源於不斷地積累。

說到底,人生是一場逆水行舟的修行。

每個年齡段都有各自的不容易,無論是誰,職位高低。

要麼乘風破浪,厚積薄發,要麼一落千丈,慘遭淘汰。

馬雲才是阿里最拼的銷售,一不小心就飛出1000個小時,直逼飛行員一年的工作上限,去各國拉單;

馬化騰也熬夜,程式設計師凌晨兩點給他發的PPT,20分鐘後就等來了修改意見;

任正非也要給公司做公關,今年就是華為最大的危機,平時低調,遇到事兒,任總親自衝到第一線。

沒有誰可以不努力,你所放縱和浪費的每一天,都是在給自己製造危機,只是等它集中爆發出來的時候,你才意識到,被打了個措手不及。

所以,如果你還有時間,警醒一點,至少找出一種方式讓自己活得好,別每天花花錢,樂呵呵,沉迷垃圾快樂。

一邊殺著時間,一邊標榜自己心態好,危機一來,又比誰崩的都快。

如果你已經過了35歲,後悔萬分,也別慌亂,有問題就儘快改正。

悔恨別都用來折磨自己,不如把它化作決心和執行力,去面對那些你覺得很難,但又必須去做的事,別再無限期地拖延。

因為,就算你不再年輕,當下就是未來,只要肯開始,就有變好的希望。

來源:Jenny喬(ID:Jenny-Qiao-Love)

相關焦點

  • 女人35歲以後還是單身,嫁人難嗎?
    所以,我們還是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來規劃以後的感情生活。單位同事阿惠今年35歲了,但她還是單身的狀態。不過,她自己卻並不著急。她算是一個優質的大齡剩女吧。現在她是我們公司的部門經理,收入方面是不錯的。而當同事們問她為什麼還不找個男人結婚的時候,她的回答是:沒有遇到合適的,像我這樣的條件,也不好找啊。
  • 「我35歲,沒什麼特長,工作也一般,以後是不是只能這樣了?」
    公務員報名的要求是35歲以下,這就打消了那一票想在社會做(混)貢(日)獻(子)的中年人的拳拳熱情;想換個工作換個環境,可又不能來一段「說走就走的跳槽」,因為沒有拿得出手的籌碼能把自己「賣得更好」;更別說嘗試單幹了,畢竟上有老下有小,未知的風險太大了,沒有那攬下瓷器活兒的雄心。
  • 很多企業說招工難,一些人說找工作難,到底問題出在哪兒
    題主提的是兩個問題,一個是招工難,另一個是招工難。所以回答你這個問題,就需要兩個答案。我們先說一說招工難。現在不管是什麼行業,都出現了招工難。為什麼會出這出現這種情況?原因有以下幾種。而現在35歲以下的人,剛剛好又是80後90後,甚至是00後,並且都是獨生子女佔多數。人數明顯的低於70後,60後。光從年齡段來判斷,明顯的低於用工方需求的數量。再說80後.90後.00後,有很多都不喜歡打工。他們更多的傾向於服務行業,其中也包括剛剛新起的自媒體。
  • 「網際網路普適性職業生涯」瘋傳,35歲以上職場人去哪兒?
    前段時間,網上瘋傳一張「網際網路普適性職業生涯」的圖,給「35歲以上職場人去哪兒」這個問題提供了一些「答案」。 因此,大多數網際網路人到35歲以後,結局就變成了:「人脈多的賣保險,人脈少的開滴滴,實在不行送外賣……」 無獨有偶。去年的熱播劇《小歡喜》中也有這樣熟悉的橋段。
  • 「35歲以後沒有那麼難」,一位技術大牛找工作的感想
    前幾天我也分享過一些35後求職的困境,沒有想到這位朋友在百忙之中關注我,更沒有想到特別及時的分享了我一些他在面試幾個公司時的心得,今天也很榮幸能授權給我分享出來:正文:17年底,18年初的時候,因為擔心自己跟不上時代,面試了幾個大企業。
  • 我,35歲程式設計師,沒想到今年找工作這麼難
    文/ 鄢子為 楊松 編輯/ 譚璐跳槽變難「終於找到工作了。」王暢感嘆道。王暢剛滿30歲,從深圳大學計算機系畢業後已換過七份工作。據他描述,找工作的時間均不超過1個月,兩份工作的間隔時間很短。根據許文文的描述,P7級別的年薪大概在35-70萬元之間,如果算上股票期權,P8級別的人才可拿到百萬年薪。「今年,我見過薪酬最高的一個應聘者,是去阿里,做雲的基礎存儲,拿到了200多萬元/年的工資。」
  • 35歲以後的剩女,不建議去相親,自己談會好一點
    ,手裡面經濟寬鬆了,不再只吃米線,饅頭這些廉價的食物,反而開始追求更高檔的了,像海鮮,牛排,西餐,成了我當下最喜歡吃的食物。 35歲以後的剩女,不建議去相親,儘量自己談 相親是戀愛的途徑之一,也是「擺脫單身」最快的捷徑,但是35歲以後的剩女,我不建議你走相親這條路,真的,選擇相親,意味著你可能要放棄當初最看重的感情。
  • 柳傳志:我是誰,從哪兒來,要到哪兒去?
    Q:您能這樣精彩的過一生,您覺得其中努力佔幾分,天賦佔幾分,運氣佔幾分?柳傳志:思考其實是勤奮裡邊最重要的因素所有的事,都能歸結到一個亙古不變的問題上,就是你是誰,從哪兒來,要到哪兒去。我在1984年剛開始辦公司那幾年,幾乎腦子裡除了工作就沒裝過別的事兒。比如出去開會,如果沒人領著我,我上完廁所就不知道會議室在哪兒。做企業,尤其是做到負責人,管理層的高層,特別是企業家,思考其實是勤奮裡最重要的因素。Q:在您的人生發展歷程中,什麼時候逐漸清晰了自己的人生到底要什麼?
  • 25歲和35歲生孩子的差別在哪兒?
    這是超過35歲生產的女性所面對的最大風險。 先天愚型胎兒的發生率,會隨著孕婦年齡的增加而成倍增加,醫學研究預測:25-29歲的時候大約是0.11%的話,30-35歲就會增加到0.26%,36-40歲將上升到0.56%。 生產方式 25歲相對35歲來說,順產會容易得多。
  • 大部分女性最大的困擾:「35歲以後我還能幹啥?」
    那麼,35歲以後的女性都去了哪裡?她們的路又在何處呢?二、35歲以後的路在何方?所以,儘管職場上對35歲以後的女性設限太多,大部分女性依然選擇在公司繼續做「社畜「。有時候,他們或許並不只是為了錢,而是能夠有一份自己工作,能體現個人的自我價值。雖然職場對35歲以後的職場女性畢竟苛刻,但某些行業和公司還是具有一定的包容。
  • 35歲以後還靠投簡歷找工作,丟人嗎?
    :到了三十多歲,怎麼還要靠投簡歷苦哈哈去面試來找工作呢?但是,卻少有人靜下來去假想一下,這些所謂的人脈別說能不能讓你登上職業巔峰迎娶白富美了,就說萬一你哪天失業了,急需一份工作的時候,他們真的能幫助你找到一個比較不錯的崗位、讓你重新起飛回歸正軌麼?我今年35周歲,作為一個35歲的職場女性,創過業打過工,賣過公司拿過工資,名校本科、兩個碩士學位,自認為資歷尚可,但我問過一些周圍的朋友,我這個條件,你們幫我內推一下的話成功機率多大?
  • 為什麼過了35歲就很難找工作?冷暖自知呀!
    為什麼過了35歲就很難找工作?冷暖自知呀!在自己剛剛過了而立之年,就來到了35歲的中年時期,走在路上小寶寶都要喊大叔了,就連問路都會被人問道:「大叔,XX路怎麼走呀?」你說你是回答還是不回答,在這個年齡段上有老下有小,在獨生子女的生活條件下,國家又開放了2胎,有些家庭變成了上有4老下有2小,嗎,每天工作的事情已經讓自己忙著找不到北,現在還要去照顧孩子,有時候父母還要經常看望。騎牛看熊認為特別是工作要沒有了,更是不知道每月的收入從何而來,房貸、車貸等等借貸該如何還!
  • 知乎熱議:公司只招35歲以下,那35歲+的人都去了哪裡?
    歲以下的,那麼35歲以上的員工都去幹什麼了?」其中有需要負擔房貸和家人生活的父親,也有本想照顧父母卻被父母塞錢的單身族,還有孩子上幼兒園需要復出開始工作的寶媽們。我能給的幫助是很有限的。我只能盡力安慰每個來諮詢的同齡人:的確不容易,這不是你的錯,堅持一段時間會有改觀。看不到未來的最典型案例,大約是2017年中興的那位歐先生。
  • 爸爸去哪兒:看真人,也看秀
    對此,導演謝滌葵很自信地回答:「模式可以複製,真誠只有一份。」 記者|闕  政   「女兒作為兩人愛的結晶,直截了當取名為文愛馬。」「董潔白百何,產後比少女更火辣。」「蔡少芬39歲生二胎,皇后娘娘上身使喚張晉。」「李湘大肚寫真孕味十足。」「鄧超為孫儷戴上戒指的瞬間,她哽咽著說:你要對我好點兒,我現在站在這裡已經是兩個人了。」
  • 35歲以後還能不能考注會了?35歲以後不要考注會的原因有哪些?
    35歲以後還能不能考注會了?35歲以後不要考注會的原因有哪些?35歲以後還能不能考注會了?不管你承不承認,在現實生活中,我們都不能忽視「職場35歲的現象」。在很多招聘網站上,我們常常看到很多企業在招募員工時,會提出年齡在35歲以下的限制。
  • 當孩子問:我是從哪兒來的時候,這個回答我給滿分
    侄女穎寶今年五歲了,還是個見到什麼東西都極富好奇心的小女孩,初見嘰嘰喳喳調皮到不行的她還感覺挺可愛,挺活潑的!可是相處久了就想繞著她走,為啥呢?因為她那個小腦袋瓜不知道裝著啥,總問一些奇奇怪怪又難以回答的問題,搞得我經常措手不及,要麼回答不上來,要麼就是講了她也聽不懂,還不耐煩聽,不過讓我驚奇的是,這小傢伙問的所有問題,她的媽媽竟然都能毫無違和感的巧妙應答,讓我佩服到不行!
  • 拯救職場女性中年危機:35歲以後,你需要做這4件事!
    面對工作上的發展瓶頸,生活家庭方面的壓力,活生生地展現了什麼是中年危機。 那麼,35歲以後的職場女性,將會面對什麼樣的瓶頸呢? 一、35歲以後面臨的三大瓶頸
  • 柳傳志深度反思:我是誰,從哪兒來要到哪兒去?
    Q:您能這樣精彩的過一生,您覺得其中努力佔幾分,天賦佔幾分,運氣佔幾分?  柳傳志:思考其實是勤奮裡邊最重要的因素  所有的事,都能歸結到一個亙古不變的問題上,就是你是誰,從哪兒來,要到哪兒去。  要到哪兒去就是每個人要為自己設定一個方向,或者是目標,要往那兒去。
  • 高齡難懷孕?媽媽教會女兒保護「生育力」,35歲也能生健康寶寶
    昨天后臺有一個粉絲說:自己的女兒是高才生,讀了研究生出來之後工作幾年才結婚,所以是晚婚,一結婚想要孩子就已經是超過35歲了已經成為高齡產婦了,每天看網上說高齡產婦,這不行那不行的,要麼就是生不了娃,要麼就是容易流產,生出不健康的孩子。這個老母親的心真是七下八下的,而後來她看了菁媽關於一篇高齡產婦也可以健康生娃的文章,感覺特別有共鳴,就在後臺給我留言。
  • 如果我爸爸這麼說話,我就讓他哪兒來的就去哪兒
    但最近「軍事化」管理孩子的「熊爹」楊爍,在《一起出發吧》(原名爸爸去哪兒)節目中的「突出」表現,又遭到了網友的口誅筆伐。家長也是難,左右不是人。 孩子到8歲左右,才可以做到對文字表面的意思進行推理,而理解他人的意圖是更複雜的推理,成年人都不一定能做好。所以和孩子的溝通的時候,態度和內容需要一致,傳達的意圖需要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