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老吳,一個永遠嘴饞的潮汕人。
春節小長假即將過去了,我們也都要各自沉下心來,準備回到工作崗位上去了。很多人都不知道,在春節長假的最後一天,也就是初七這一天,其實在古代是一個很重要的日子,它不僅是個節日,更是我們每個人的「生日」。
遠古傳說中,天地萬物都是我們的「大地之母」女媧娘娘創造出來的,這當然也包括我們人類。傳說中,人類並不是女媧娘娘首先捏出來的,盤古開天闢地後,女媧娘娘從初一開始,用泥土依次捏出了雞、狗、豬、羊、牛、馬等牲畜,而到了初七這天,她才根據大神伏羲的樣子捏出了人,並賦予了人類以智慧,讓人類成為萬物之靈,因此,後人就將每年的正月初七這天定為「人日」,又稱為「人勝節」。雖然是傳說,但是古代人對於這一天還是很重視的,而流傳到了現在,基本上只剩下了一個習俗,那就是「吃」。正月初七,很多地方都會有吃麵條的傳統,而在閩南以及潮汕地區,這天的主角就是「七樣羹」了。
潮汕話中的「羮」指各種葉菜,潮汕口語經常用的「炒條羮」意思就是炒個菜,所以「七樣羹」就是其中七種蔬菜,又叫「七樣菜」。傳統的「七樣羹」中的七種蔬菜分別是:大菜、厚合、芹菜、蒜、春菜、韭菜、芥藍,這七種蔬菜看似平常,但它們在潮汕地區卻有不同的美好寓意:
大菜即大芥菜,潮汕地區冬季常見的蔬菜之一,由於新鮮的芥菜煮熟之後略帶苦味,所以它最常見的做法就是醃製成潮汕鹹菜,另外它的葉子泡水據說還能治療凍瘡。大菜諧音「大財」,有發大財的寓意,是「七樣羹」中不可缺少的。
厚合,這是潮汕地區對這菜的稱呼,其他地方稱之為牛皮菜或者厚皮菜,現在吃這種菜的少了,以前物質匱乏的年代,人們才會拿這菜當成日常蔬菜來吃,而現在一般用於飼料,餵鴨子,餵鵝、兔子等等。其實這種菜的營養價值也不低,還有一定的藥用價值,但是因為其口感不好,所以現在很少人吃它了,不過人們做「七樣羹」還是會加它進去,「厚合菜」寓意做事合人,希望得到貴人的提攜栽培。
芹菜,這個基本上每個人都知道,「芹」的讀音同「勤」,寓意勤勞,這也是以前廣大勞動人民對自己以及家人新年的要求。
蒜,這裡的蒜指的是蒜苗,「蒜」音同「算」,潮汕人將其定義為「算數」,有句俗話叫「食蒜有錢囥」,「囥」是潮州話,意思是藏起來,潮汕人善於經商,會「算數」就意味著能賺錢,所以蒜苗在潮汕是非常重要的一種蔬菜,一般重大節日潮汕人都會炒一盤蒜苗,特別是孩子「出花園」(成人禮)的時候,這盤蒜苗就特別重要了。
春菜,應節蔬菜,寓意春風得意,春菜味道也稍帶苦味,也不是所有人都喜歡吃的,但這是傳統「七樣羹」所需蔬菜之一。
韭菜,這個大家應該很熟悉,寓意長長久久,這個也是潮汕地區重大節日人們會用到的蔬菜,在「七樣羹」加入它則寓意著上面那些好意頭能長長久久。
芥藍,在外面很少能見到這種蔬菜,但潮汕人對其情有獨鍾,也是我的最愛,「芥藍」的潮汕讀音有點近似於「各人」,加它進去寓意很明顯,好意頭不僅要長長久久,更要體現到各個人身上。
這「七樣羹」還有一典故,話說宋朝的時候有一京官遭到陷害,被貶到南方(就是流放了),正月初七這天,他來到了到了榕江邊,由於地處偏僻,肚子飢餓難忍,於是隨便採了七種野菜來了一鍋亂燉,吃完馬上覺得有力氣,得以繼續趕路。後來這名官員步步高升,每當回憶起這件事的時候就感慨萬分,於是每年的正月初七都吩咐家裡人煮上這麼一鍋亂燉,就叫「七樣羹」。聽說了這個事情之後,人們爭相效仿,不圖別的,就為了沾點福氣,這也是當時老百姓對於美好生活的期盼。
這只是個傳說,是真是假已無從考證,直至今日,潮汕地區和閩南地區依然保持著正月初七吃「七樣羹」的傳統習俗。「七樣羹」的吃法很隨意,就是將七種蔬菜做成一鍋亂燉,至於怎麼做,沒有什麼標準,各家有各家的喜好,你可以先炒一下,然後加入砂鍋中煮,也可以直接全部放進去煮,而菜也不是固定的那七樣,比如有人不喜歡「厚合菜」,就將其換成菠菜,菠菜潮汕人沿襲古人叫法,稱其為「菠薐」,發音跟「飛龍」一樣,所以也是一種好意頭的蔬菜。一般來說,只要寓意吉祥的蔬菜,就能拿來做「七樣羹」,只要是七種菜就行了。當然,潮汕地區的「七樣羹」都是蔬菜。而客家亦或者閩南地區還有用魚或者別的葷菜的,雖然用的材料不盡相同,但是目的是一樣的,那就是祈禱在接下來的日子裡生活更加美好。
其實過年對於我們普通老百姓來說很簡單,以前有那麼多儀式,那麼多講究,目的就只有一個,用北方人的說法就是,這是我們老百姓一年的一個盼頭,盼望的就是新的一年生活更加如意,順順利利。而現在,人們的生活越來越好了,過節的這份「盼頭」漸漸淡了,因此很多傳統的儀式也被人們所淡化,這就是年味越來越淡的原因,既是好事也是壞事。就比如這「七樣羹」的傳統習俗,現在的人吃「七樣羹」更多的是沿襲先輩的習俗,對於這其中的寓意早已沒多少人去了解了,更沒多少人去關心正月初七是什麼日子,可以說吃這道菜是養生的目的居多,也許某一天,這些傳統習俗將變成我們的一種回憶,這也許就是時代的飛速發展帶來的副作用吧!
本文由每天都在鬱悶的老吳原創,歡迎關注,帶你一起長知識!
本文圖片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務必通知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