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的10月30日:「毛澤東號」機車正式命名

2020-12-19 央視網
專題:圖片頻道

  1946年10月30日,「毛澤東號」機車正式命名。「毛澤東號」機車是中國第一部以領導人名字命名的機車。 這是2000年12月26日,「毛澤東號」機車第三次換型儀式在北京舉行,機車功率由1985千瓦提高到2425千瓦,牽引能力顯著提高。 新華社發

    「毛澤東號」蒸汽機車1941年製造於大連沙河口工廠,型號為ㄇㄎ1-304號。這臺機車最初隸屬於哈爾濱機務段。

    機車及煤水車總重155.42噸,車軸排列為1—4—1式,動輪直徑1500毫米。構造速度80公裡/小時。

    1946年,在東北解放區哈爾濱到滿洲裡鐵路上的肇東車站,有一臺千瘡百孔,破爛不堪的報廢機車。哈爾濱機務段的工人們,克服重重困難,精心修理,使這臺死車復活了。為了紀念工人階級創造的這一不平凡的業績,經上級批准,1946年10月30日這天,這臺機車被命名為「毛澤東號」機車。

    解放戰爭期間,「毛澤東號」機車承擔著運送部隊和戰爭物資的任務。當時有一句響亮的口號:「解放軍打到哪裡,鐵路修到哪裡,『毛澤東號』就開到哪裡。」從遼瀋戰役、淮海戰役到平津戰役,「毛澤東號」的英雄們冒著槍林彈雨,一次次地圓滿完成任務。

    1949年,這臺在解放戰爭中立過汗馬功勞的模範機車,來到了北京,留在豐臺機務段,編入北京鐵路分局的機車序列。1977年2月,「毛澤東號」由蒸汽機車改為內燃機車,型號是東風4A型。1991年8月,「毛澤東號」又換成了第三代新型車——東風4B型內燃機車,車號為1893,是以毛澤東同志誕辰年份命名的。

    從戰爭年代到改革開放的今天,「毛澤東號」機車人員始終把永不自滿、永不停頓、安全運輸作為機車組永恆的主題。他們在全路率先提出和推廣了「責任心加責任制加基本功等於安全」的經驗和方法,使一次出乘的上百個作業環節實現了制度化、程序化、標準化,從而保證了行車安全,為鐵路運輸作出了突出貢獻。「毛澤東號」車組多次被評為全國、全路的先進集體和安全標兵。

    「毛澤東號」機車在全國數千臺火車頭中是保養得最好、節省燃料最多、安全運行最長、從未出過任何責任事故的優秀機車。為了學習和推廣「毛澤東號」機車組的經驗,全國各條鐵路都開展了學習「毛澤車號」,爭創模範機車組的活動。「毛澤東號」機車成為全國鐵路安全運輸的一面旗幟,是全國火車頭的「火車頭」。

相關焦點

  • 「毛澤東號」機車迎來命名74周年紀念日
    本報訊(記者  王薇)昨天,「毛澤東號」機車命名迎來74周年紀念日。74年來,「毛澤東號」機車經歷蒸汽、內燃、電力3個時代、歷經5次機車換型,有13任司機長。目前,「毛澤東號」機車已連續安全走行1138萬公裡,被譽為「機車領袖」「火車頭中的火車頭」。    「毛澤東號」機車誕生於1946年的解放戰爭中,是以偉大領袖毛主席名字命名的機車。
  • 「毛澤東號」機車換型 從內燃機車換為電力機車
    至2010年12月20日,有著64年光榮歷史的「毛澤東號」機車已安全行車890萬公裡,保持全路貨運機車第一的佳績,被譽為「時代的火車頭」、「一面永不褪色的旗幟」。  「毛澤東號」機車的第四次換型,為「毛澤東號」機車這一傳統典型又注入新的動力和新的內涵,必將助力「毛澤東號」機車在和諧社會和鐵路現代化建設新的徵程中發揮出更大的作用。
  • 「毛澤東號」機車:誕生於1946年 曾是報廢機車
    ■歷史   68年裡的五代「毛澤東號」   「毛澤東號」機車誕生於1946年10月30日。在東北解放區哈爾濱到滿洲裡鐵路上有一臺報廢機車。哈爾濱機務段的工人們,連續搶修27個晝夜,使這臺報廢車「滿血復活」了。
  • 「毛澤東號」機車第五次換型後首次投用(圖)
    李溢春 攝    原標題:「毛澤東號」機車第五次換型後首次投用(圖)    中新網長沙12月25日電(何志文) 12月26日是毛澤東誕辰121周年紀念日。廣鐵集團透露,第五次換型後的「毛澤東號」機車首趟牽引北京至長沙特1次旅客列車,25日下午從北京出發,將於次日抵達毛澤東故鄉湖南。    「毛澤東號」機車誕生於1946年。
  • 紀念「毛澤東號」機車命名74周年 書畫家彭利銘捐贈畫作
    在「毛澤東號」機車命名74周年之日,書畫家彭利銘向「毛澤東號」機車展室無償捐贈大幅山水畫作《火車向著韶山跑》。他表示:在「毛澤東號」機車命名74周年之際,創作《火車向著韶山跑》的作品是為了記錄新時代「毛澤東號」機車組在「交通強國、鐵路先行」歷史使命中的責任與擔當,傳承鐵路紅色文化,發揚工人階級的奉獻精神,踐行「藝術為人民服務」的初心。  「毛澤東號」機車誕生於1946年的解放戰爭中,是以偉大領袖毛主席名字命名的機車。
  • "毛澤東號"機車:誕生於1946年 曾是報廢機車(圖)
    昨天下午1點38分,由「毛澤東號」機車牽引的京九線K1071次旅客列車滿載乘客,由北京西站緩緩駛出。「毛澤東號」此前雖也曾作為臨客使用,但這次出發,意味著徹底告別了68年來「貨運」列車的歷史任務,從此作為客運列車使用。  K1071/2次列車開行北京西至安慶。
  • 「毛澤東號」機車現身京廣客運線
    「毛澤東號」機車現身京廣客運線新華社長沙12月26日電(記者樊曦、史衛燕)26日,第五次換型後的「毛澤東號」機車亮相京廣線,其首趟牽引的北京至長沙特「毛澤東號」機車誕生於1946年10月。68年來,從最初的蒸汽機車,到內燃機車,再到此次換型後的和諧3D型大功率電力機車,見證了中國鐵路的發展與進步,目前已累計安全運行963萬公裡。
  • 這臺機車竟然是國家一級文物
    「毛澤東號」機車作為新中國鐵路的一面旗幟,誕生於解放戰爭的炮火之中。當時鐵路運力嚴重不足,一場「死機復活」運動在哈爾濱機務段轟轟烈烈地展開。 1946年8月,工人們從濱洲線肇東車站拉回了一臺破舊蒸汽機車,奮戰27個晝夜將這臺機車修復。同年10月30日,中共中央東北局將這臺機車正式命名為「毛澤東號」。
  • 這些機車,擁有偉大的名字
    自誕生之日起,「毛澤東號」就像一名堅強的革命戰士,解放大軍打到哪裡,它就冒著槍林彈雨開到哪裡。1948年5月1日,「朱德號」與「毛澤東」號機車組全體乘務員在慶祝「五一」勞動節後合影留念 。「毛澤東號」車型一覽1991年8月9日,「毛澤東號」第二次換型,東風4B型1893號內燃機車「上崗」;2000年12月,「毛澤東號」機車第三次換型,改用東風4D型1893號內燃機車
  • 毛澤東號機車結束68年貨運 車頭牌匾重390千克
    駕駛員登上機車。昨日,毛澤東號機車告別68年貨運歷史,開始擔當客運任務。新京報記者 侯少卿 攝  新京報訊 (記者林野)隨著笛聲響起,昨天下午1點38分,由北京鐵路局豐臺機務段「毛澤東號」機車牽引的北京西至安慶(中間停靠阜陽)的K1071次旅客列車緩緩駛離北京西站。至此,「毛澤東號」機車結束了68年貨運的歷史,開啟了牽引旅客列車的任務。  據了解,在68年的貨運歷史中,「毛澤東號」機車安全走行954萬公裡。
  • 歷史上的今天10月12日
    ♦1951年10月12日《毛澤東選集》第一卷正式出版  67年前,為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30周年,1951年10月12日,《毛澤東選集》第一卷由人民出版社正式出版。1952年4月,《毛澤東選集》第二卷出版。1953年4月,《毛澤東選集》第三卷出版。第四卷1960年出版。
  • 我國三大偉人號機車之一「朱德號」機車客運安全行駛達100萬公裡
    12月1日,是朱德同志誕辰133周年,我國三大偉人號機車之一「朱德號」客運行駛裡程也達到100萬公裡,哈爾濱機務段在哈爾濱西站為「朱德號」機車舉行簡樸、熱烈的主題迎慶活動。1946年10月30日,在「死機復活」運動中修復的1083號蒸汽機車被命名為「朱德號」,馳騁在千裡鐵道線上,支援祖國發展建設。2017年9月1日,「朱德號」機車完成第五次換型,使用和諧3D型1886號電力機車,並於2017年12月1日,首次擔當牽引旅客列車進京方向任務,正式告別牽引貨物列車歷史。
  • 開好領袖機車 做好「火車頭中的火車頭」
    「毛澤東號」機車於1946年10月30日誕生於哈爾濱機務段,這是我國第一臺以領袖名字命名的機車。
  • 從蒸汽機車到「復興號」,來看看中國鐵路發展史
    2010年10月開館。 機車車輛陳列廳設有不同道床結構和軌枕式的8條展示線路。其中,中國現存最早的「0」號蒸汽機車及「毛澤東號」「朱德號」機車堪稱中國鐵路文物中的「瑰寶」。
  • 中國鐵路機車家族簡史
    世界上最早出現的機車是蒸汽機車。1803年,英國的特裡維西克製造出第一臺在軌道上行駛的蒸汽機車;1814年,英國的史蒂芬森製造出一臺5噸重的「皮靴」號蒸汽機車;1929年,史蒂芬森父子設計建造的「火箭」號蒸汽機車,以58公裡的時速,創造了當時地面行駛車輛的最高速度。
  • 北京鐵路局豐臺機務段「毛澤東號」班組黨支部:這是所有鐵路人的驕傲
    2017年10月14日訊, 昨天上午,在北京鐵路局豐臺機務段「毛澤東號」班組黨支部的活動室內,大屏幕上正播放著專題片《不忘初心繼續前進》, 三名黨員正在積極討論自己的心得體會。「每次從機車上下來後,組內的黨員都要按照班組黨支部的要求回到單位,對黨員教育、技術業務進行學習。」班組內黨員劉鈺峰告訴記者,如今,「毛澤東號」班組已按照「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的要求,建立了學習黨章和講話的常態機制,每個從機車上下來的同志都要和大家一起學習好黨章和講話。在暑運和十一期間,班組黨支部還舉辦了黨員主題實踐活動。
  • 酒仙橋中國鐵道博物館(東郊館) 「搭乘」100年前的蒸汽機車
    2017年12月8日訊,在北京城的東北角,有一處名叫「環形鐵道」的地方格外顯眼。原來,這裡是鐵路部門的試驗基地,新型號列車上線運營之前,都要來到這裡先來個「熱身跑」,測試車輛的安全性。而在這條鐵道旁邊,還隱藏著一座專門介紹鐵路歷史的博物館,這便是中國鐵道博物館(東郊館)。
  • 曾經C位出道,如今成為國家一級文物|內燃機車|機車|東風|大連機車|...
    東風4型第1臺樣車1969年9月試製成功。經過不斷改進後,東風4型0001號內燃機車於1973年正式出廠。機車出廠後配屬豐臺機務段,用於牽引貨車。從1973年下半年起,東風4型內燃機車投入批量生產,並逐漸成為我國鐵路主型貨運機車。東風4型內燃機車分客運和貨運兩種,它們除了牽引齒輪傳動比不同之外,機車結構基本一樣。
  • 18種機車述說中國鐵路提速史!
    同年,北京二七機車廠試製成功「建設」號電傳動內燃機車,戚墅堰機車車輛廠試製成功「先行」號電傳動內燃機車,但這兩種車都沒有批量生產。四方機車車輛工廠也於1958年開始設計,1959年試製成功中國第一臺液力傳動內燃機車,當時命名為「衛星」號,代號NY1。後經過長期試驗和多次改進,定型為東方紅型,於1966年成批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