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簡單血液檢測,或能提前5年診查出乳腺癌

2020-12-20 騰訊網

熱點追蹤/深度探討/ 實地探訪 / 商務合作

大家好,一周技術前沿洞察又和大家見面啦,本周有很多技術突破都讓人眼前一亮,比如科學家們發現新血檢技術或能提前5年查出乳腺癌,新的支架技術可以替代活檢程序,還有能讓動物換臉、能緩解交通擁堵AI,Google、英偉達等大公司們也有許多新研究和新應用,趕緊跟矽谷洞察來看看吧!

海外高校

通過簡單血液檢測,或能提前5年診查出乳腺癌!

美國時間11月3日,在2019NCRI(美國國家癌症研究所)會議上,來自英國諾丁漢大學的研究人員稱發現了一種新的血檢方法,或能提前5年測出乳腺癌。

此方法的原理是通過識別血液中的由癌細胞刺激生成的自身抗體,來檢測是否患癌。他們從被診斷出患有乳腺癌的90名乳腺癌患者中採集了血液樣本,並與90例無乳腺癌患者(對照組)的樣本進行匹配。

之後使用篩查技術(蛋白質微陣列),快速篩查血樣中是否存在針對與乳腺癌相關的40種TAA的自身抗體,以及針對與該疾病無關的27種TAA的自身抗體。研究結果表明,乳腺癌的確能誘導針對特定腫瘤相關抗原的自身抗體,目前通過鑑定血液中的這些自身抗體,能夠以合理的準確度檢測出癌症。

目前,研究人員正在對9個TAA進行測試,準備通過更多的樣本試驗來提高測試的準確性,如若可行,該方法可以取代乳房X光檢查,預計會在四至五年內將這項血檢方法推廣。

感興趣的可以點擊原文閱讀:

https://www.telegraph.co.uk/news/2019/11/03/simple-blood-test-could-spot-breast-cancer-five-years-symptom/

法國奧爾良大學:用AI精準除雜草,減少農業損失

農民最討厭什麼?雜草。因為它總是與鄰近的作物爭奪光、水和養分。每年,雜草會使農業損失數十億美元的產量,想更好地提高農作物產量並減少農藥使用?AI在這個時候發揮作用了。

法國國家應用科學研究院與法國奧爾良大學合作開發的AI技術,可以幫助農民從甜菜、大豆和菠菜作物的無人機圖像中檢測雜草。

你可能會說,雜草不也是綠色的嗎?沒錯。從幾百英尺低空使用低解析度的圖像,是很難分辨出雜草和農作物之間的區別——因為雜草都是綠葉。但是,一旦有了足夠的圖像解析度和足夠的訓練數據,神經網絡就可以學會區分兩者。

該團隊使用每種作物成千上萬張圖像數據集(有些已標記,有些未標記),基於流行的ImageNet模型來開發其深度學習模型。

據法國國家應用科學研究院副教授 Hafiane 表示,當前AI的分析精度達到93%,是分析甜菜作物的最佳結果。「如果農民可以繪製雜草的位置圖,那麼就不需要在整個田間噴灑化學產品,只需針對特定區域,在適當的時間和地點進行幹預了。」

感興趣的可以點擊原文閱讀:

https://blogs.nvidia.com/blog/2019/11/01/ai-helps-farmers-whack-weeds/

美國高校

MIT開發新系統避免自動駕駛的街角事故

為了提高自動駕駛系統的安全性,麻省理工學院的工程師開發了一種系統ShadowCam,該系統可以感知地面陰影的微小變化,從而確定拐角處是否有移動物體。

未來,自動駕駛汽車可以使用該系統來避免與另一輛汽車或行人從建築物拐角處出現的潛在碰撞。將來,在醫院裡運送藥物等物品的機器人也可以使用該系統來避免撞到別人。

ShadowCam使用來自攝像機的視頻幀序列,這些攝像機針對特定區域可以檢測不同圖像之間光強度隨時間的變化,這可能表明某些物體在移開或靠近。這些變化很難用肉眼看見,但可以由對象和環境的各種屬性確定。

ShadowCam計算該信息,並將每個圖像分類為靜止或正在運動的物體對象。如果它分類為正在運動,系統會做出相應的反應。

接下來,研究人員正在進一步開發該系統,以在不同的室內和室外照明條件下工作。將來,可能還會有一些方法可以加快系統的陰影檢測速度,並自動為陰影變化標註目標區域。

感興趣的可以點擊原文閱讀:

http://news.mit.edu/2019/helping-autonomous-vehicles-see-around-corners-1028

藉助AI技術,機器成為閱讀腦部掃描的專家

近日,加利福尼亞大學舊金山分校(UCSF)和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科學家開發了一種新的計算機算法,在頭部掃描中發現微小腦出血的診斷案例中勝過了資深腦部科學家。

在當前的腦部診斷中,放射科醫生通常每天查看成千上萬張腦部圖像,以尋找可能危及生命的緊急情況的微小異常現象,但此過程既耗費時間也有可能出錯。

而新研發的算法僅用一秒鐘即可確定整個頭部掃描是否包含任何出血跡象,它還可以追蹤大腦三維結構中異常的輪廓,從而極大的減少了醫生花在審查其結果上的時間。有些斑點的大小可能在100像素左右,甚至放射線專家有時也會錯過它們,可能會造成嚴重的後果。

鑑於每天都有大量遭受外傷性腦損傷並被送往急診室的人,這項技術有非常重要的臨床意義,將有望幫助醫生診斷和治療腦外傷患者、中風和動脈瘤。

感興趣的可以點擊原文閱讀:

https://news.berkeley.edu/story_jump/with-ai-machines-become-expert-at-finding-hemorrhages-on-brain-scans/

科學家研發出植入式癌症「誘餌」 ,有望取代活檢進行腫瘤檢測

癌症致命的主要因素之一是其擴散到全身的能力,因此對於醫生而言,在癌症擴散之前對其進行檢測非常重要。密西根大學的研究人員最近在小鼠上試驗證明,只需在皮膚下植入微小的「誘餌」,就可以代替對受癌症汙染的器官進行活組織檢查的侵入性程序。

活組織檢查涉及取出和分析少量組織樣本,通常是診斷癌症或追蹤其病情進展的令人不愉快但必要的程序。該團隊創造了可促進組織生長的合成生物材料支架來解決這個問題。

支架通過將免疫細胞吸引到該部位而發揮作用,癌細胞(如果存在於體內)也將在那裡支架附近聚集。然後,醫生可以對在支架上的新生長物進行活檢,以診斷癌症或檢查現有的治療計劃是否有效。

該技術可用於多種不同類型的癌症,例如胰腺癌等。研究人員還表示,未來還可以給支架配備傳感器和藍牙技術,這些技術可以實時傳遞和檢測患者信息而無需進行活檢。

感興趣的可以點擊原文閱讀:

https://news.umich.edu/implantable-cancer-traps-could-provide-earlier-diagnosis-help-monitor-treatment/

大公司

Ericsson 與NVIDIA合作開發構建虛擬化5G無線電接入網絡

愛立信(Ericsson)與NVIDIA攜手開發技術,使通信服務提供商能夠構建虛擬化的5G無線電接入網絡(RAN),這將加速引入新的基於AI和IoT的服務。

為了向客戶提供最佳的用戶體驗,由於對虛擬化的需求不斷增長,通信服務提供商正試圖找到可選的技術解決方案和RAN架構。而在節約成本,能源高效的基礎上構建完整的虛擬化RAN解決方案,這是業界面臨的主要挑戰。

該研究的最終目標是讓虛擬化的RAN技術商業化,從而為無線網絡提供靈活性和能力,使其能夠在較短時間內進入市場,以提供AR、VR和遊戲等新服務。

NVIDIA創始人兼執行長黃仁勳(Jensen Huang)說:「 將5G、超級計算和AI融合在一起,將使我們能夠創建一個革命性的通信平臺,有朝一日能支持數十萬億個支持AI的智能設備持續在線,而NVIDIA和愛立信正在幫助發明這個激動人心的未來。」

感興趣的可以點擊原文閱讀:

https://www.telecomstechnews.com/news/2019/oct/28/ericsson-and-nvidia-collaborate-offer-virtualised-5g-ran/

Google Brain正在訓練機器預測分子氣味,AI也將有嗅覺?

近日,Google Brain的研究人員發布了一篇論文,展示了他們如何訓練一套機器學習算法來根據分子的結構預測分子的氣味。

從分子的化學結構中找出分子的氣味非常困難。因為只要改變或去除一個原子或鍵,就可以從玫瑰變成爛雞蛋的味道。因此,他們使用了一種稱為圖神經網絡(GNN)的圖形,這種模型可以很好地理解各種圖形結構,因此,GNN可以處理每個分子的結構,並且理解它們。

研究員使用了近5000個分子,讓香水專家仔細地將每個分子與「木質」,「茉莉」或「甜」等描述進行匹配,然後使用了大約三分之二的數據集進行訓練網絡,然後測試是否可以預測剩餘分子的氣味有效。

研究人員相信,就像讓人工智慧模擬視覺、聽覺等其他感知能力一樣,隨著機器學習在分子識別領域應用水平的提高,機器智能將可以進行氣味識別,進而擁有嗅覺。

感興趣的可以點擊原文閱讀:

https://www.wired.com/story/now-machines-learning-smell/

等紅燈煩?十字路口正變得越來越「聰明」

以色列的科技公司NoTraffic正在使用AI,將十字路口從危險區域轉變為聰明的「決策者」,以減少時間延遲。

該公司是NVIDIA Inception初創企業孵化器的成員,目前已在美國多個城市開展試點項目。按照NoTraffic預計,這套系統能減少約2700小時的延誤。

是怎麼做到的呢?

首先,在交叉路口每個方向安裝AI傳感器單元(AI sensor units)。該單元集成了基於專用短程通信(DSRC)和蜂窩車輛對所有設備(CV2X)的互聯車輛功能。DSRC是車輛與基礎設施之間的無線通信通道系統。CV2X技術則提供了車輛、基礎設施和任何相關實體之間的通信。

然後,NoTraffic對所有道路使用者(包括汽車、公共汽車、卡車、自行車和行人)進行檢測和分類,當NoTraffic將每個交叉路口的數據安全地發送到雲中,處理後的數據流再傳輸回安裝在交通信號控制櫃中。

事實上,美國一家高校CMU的研發團隊也在開發類似產品——Surtrac,它允許信號燈之間「彼此對話」。每個信號通過感知接近的交通流並生成時序計劃,來優化交叉路口的車流,從而做出自己的時序決定。然後,信號燈會與相鄰信號共享並創建協調的動作。

CMU的系統利用人工智慧根據交通狀況協調交通信號燈,從而改善了交通流量並將平均旅行時間減少了25%。

感興趣的可以點擊原文閱讀:

https://blogs.nvidia.com/blog/2019/10/31/notraffic-ai-startup-intersections/

https://www.cmu.edu/news/stories/archives/2019/october/traffic-moves-at-speed-of-technology.html

Nvidia:讓你笑著的貓咪照片換成一隻哭著的老虎的表情,怎麼樣?

最近,英偉達研究人員重新定義了新的AI技術——該技術使計算機具有足夠的智能,可以讓一張動物的圖片,表情發生變化,並擺在其他任何動物的臉上。

這項工作部分由生成對抗網絡(GAN)推動,GAN是一種新興的AI技術,可以使一個神經網絡與另一個神經網絡相互競爭。

現在,你可以用GANimal App進行自行嘗試。比如,上傳一張你家狗狗或貓咪的圖像,然後查看其表情和姿勢,再從非洲獵犬、埃及貓到西施犬,雪豹或樹懶熊等數十個動物品種當中選擇一種你想要的表情,然後就可以讓你家狗狗「換臉」,出現這些動物臉上已有的表情了!

你說有一天,電影製片人可能會不會錄下狗的特技表演,並使用AI將動作映射到較不易處理的老虎上呢?

感興趣的可以點擊原文閱讀:

https://blogs.nvidia.com/blog/2019/10/27/ai-gans-pets-ganimals/

怎麼樣,今天的哪個技術技術讓你最為印象深刻呢?歡迎大家留言討論!

相關焦點

  • 90後查出乳腺癌,你的乳房還好嗎?乳頭凹陷、乳腺腫塊等別大意!
    之前,一位讀者給袋鼠麻麻留言說:「我29歲,剛確診出來乳腺癌,我感覺天都要塌了。我的孩子才3,以後該怎麼辦?」看到這個留言,袋鼠麻麻真的很難過,想起了一位朋友的女兒,她是92年的,正在進行化療的第一療程。誰能想到90後都得了乳腺癌呢?
  • 女子在普惠健康體檢中心體檢顯示正常 半月後查出乳腺癌
    王女士的體檢報告上,乳腺一項的檢測結果的確顯示為正常,關於乳腺癌抗原血液檢測數值也在正常範圍。而她的體檢日期,是2018年11月27日,就在她確診乳腺癌前不到半個月的時間。普惠西安嘉賓體檢中心外科 張醫生:「當時應該是沒有異常,因為乳腺檢查主要通過視診和觸診去檢查,如果她有明顯病變是能看出來,如果她的結節小, 或者乳腺增生小是觸不到的。」張醫生是11月27日當天給王女士做外科體檢的醫生,在她看來,外科的檢查不一定能摸到小的腫瘤。
  • 好消息:血液檢測可提前預防測出老年痴呆症!這樣活動減緩腦退化
    美國史丹福大學的科學家近日帶來一個好消息,他們發明了一種可提前6年預測早老性痴呆症的方法,只需通過簡單的血液檢測,就可知道被檢測者數年後是否會患上該疾病,其準確率高達90%。專家認為,這種血液檢測方法可望為人類防治早老性痴呆症帶來革命性的變化。
  • 癌症基因檢測能檢出癌症嗎?價格不菲 是否準確有爭議
    深圳華大基因癌症基因檢測。深圳晚報記者 梁麗 通訊員王藹珠攝癌症基因檢測能檢出癌症嗎?近年來,一種通過分析DNA來預測人們罹患癌症等多種疾病風險的新技術——「癌症基因檢測」悄然興起,癌症基因檢測真能提前查出癌症嗎?它的檢驗結論是否準確呢?記者就此進行了採訪。
  • 姐妹都被查出乳腺增生 一個好了一個成乳腺癌
    兩年後,妹妹好了,姐姐卻查出乳腺癌,切了乳房掏了腋窩,沒過多久癌細胞又出來了……     這是10月18日市紅十字粉紅絲帶基金定點醫院青島乳腺病醫院教授田哲遇到的患者的情況。「姐姐現在還在化療,但情況也不會很好了。乳腺病這麼厲害,當初為什麼就是不聽呢?」
  • 普通驗血能查出愛滋病嗎 愛滋檢測有什麼方法
    小編給大家講講普通驗血能查出愛滋病嗎、愛滋病怎麼檢查以及如何預防愛滋病,和小編一起了解一下吧。普通驗血能查出愛滋病嗎驗血有很多的檢查項目的,普通的驗血多數指的是血常規的檢查,這個是查不出愛滋病的。也有部分醫院是使用酶聯檢測法,此愛滋病檢測試劑需要專業醫務人員操作,而且因為檢測的人比較多,或者需要等別人一起檢測,檢測樣品需要放置一段時間才可以做檢測.時間會慢一些。一般最快今天做檢測,隔天拿結果,具體要看各家醫院的效率等。
  • 乳腺癌,全球女性中第一高發的癌症
    而乳腺癌的診斷可以說是入門的基礎,因為這涉及到了生物信息學分析中的前置條件劃分問題。藉此機會,我從頭到尾地學習了乳腺癌的診斷問題。因此,這部分內容算是一點個人的知識心得。 本文稍長,列了個簡單的提綱,各位可以酌情了解:
  • 疫情剛過,我卻查出乳腺癌!幸運的是,我遇見了他…
    現在通過分子基因檢測可進一步明確癌症轉移復發和死亡的潛在風險。通過檢測,能明確無法從化療獲益的低危患者和化療後可極大提高生存率(死亡率降低超過70%)的高危患者。通常只有大約15%的患者為高危,其餘為低危。如果每個患者都進行化療,許多病人會過度治療。
  • 能夠檢測出乳腺癌的胸罩
    一名墨西哥青少年發明了一種能夠檢測出乳腺癌的胸罩。但它真的能夠檢測出乳腺癌嗎?如果可以的話,又是如何做到的呢?Julian Rios Cantu,現年18歲,他發明了這款據說能夠對乳腺癌早期症狀做出早期預警的胸罩。由他和三個朋友一起合開的公司發明的伊娃(Eva)胸罩,目前還只是處於原型(試樣)階段。但他們已經籌得了足夠的錢可以開始進行相關檢測,本周,他們獲得了全球學生企業家獎的最高獎項。
  • 抽血化驗能查出什麼 抽血化驗能確診什麼病
    現在很多的檢查都是要抽血的,通過抽血來確認您是否真的患上某一種疾病的,那您還知道抽血化驗能查出什麼疾病嗎?您知道抽血化驗前注意事項是什麼呢?那日常抽血化驗有哪些項目呢?抽血化驗不是人人都可以確診出是什麼毛病的,有些人確診不了,是因為有些注意事項不知道,提前做了,所以影響了抽血化驗的結果。
  • 一人患癌5名親屬查出基因突變 專家:兩種婦科癌症有遺傳
    一人患癌,5名親屬竟查出基因突變 專家:乳腺癌、卵巢癌兩種婦科癌症有遺傳,男性也不能「逃脫」 華聲在線10月9日訊 61歲的朱女士患了卵巢癌,在中南大學湘雅醫院進行了手術,並接受了基因檢測,被發現存在BRCA1突變。
  • 深度學習方法可通過乳房攝影術實現可靠的乳腺癌檢測
    深度學習方法可通過乳房攝影術實現可靠的乳腺癌檢測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1/1/14 14:40:20 近日,美國DeepHealth 公司A.
  • 利用體檢查出早期癌症|胰腺癌|卵巢癌|腫瘤_網易財經
    我國每年大約有250萬名新增癌症病人,其中大多數人查出時,已進入癌症中晚期。早期發現癌症並及時治療,是現代人擁有健康的生活質量的必要條件。體檢是早期發現癌症和癌前病變的重要途徑。體檢中各項血液檢驗指標,B超、X光、肛診,婦科體檢中的巴氏塗片、LCT、陰道鏡檢查、子宮內膜癌篩查、乳腺鉬鈀攝片、胃腸道內窺鏡,以及CT、核磁共振等都是常用的腫瘤檢查方法。
  • 在沒有任何症狀的情況下需要檢測乳腺癌嗎?應該如何檢測?
    有人問,在沒有任何症狀的情況下需要檢測乳腺癌嗎?應該如何檢測?檢測乳腺癌,這是什麼意思?沒聽過這種說法,我想是說檢查有沒有得乳腺癌吧?在沒有任何症狀的情況下,需不需要檢查是否得了乳腺癌呢?怎麼說呢,既可以說需要,也可以說不需要,因為要看具體情況,比如年齡就是一個最基本要考慮的因素,一個5歲的女童可以明確地說不需要做這方面的檢查,因為5歲的女童也有得乳腺癌的可能,但非常罕見,沒有任何表現的情況下主動去做乳腺癌相關的檢查,這是完全不必要的,也是非常可笑的。有的人會說我們當然是說成年女性,可這個問題並沒有限定成年女性啊。
  • 科學家們如何利用新型血液檢測技術來改善多種人類疾病的診療?
    【2】Cell:科學家開發出一種新型的血液檢測手段 或能有效改善對肝癌人群的篩查doi:10.1016/j.cell.2020.05.038近日,一項刊登在國際雜誌Cell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美國國家癌症研究所等機構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開發出了一種新型檢測手段,其能幫助識別更有可能患上肝細胞癌(HCC, hepatocellular
  • 女子到美容院按摩胸部,3個月後查出乳腺癌晚期
    ■東南早報記者 杜妮娜 美容院按摩三個月 體檢查出乳腺癌 陳女士今年40歲,一直都有做身體按摩的習慣。三個月前,陳女士在泉州一家美容院做了乳腺的保健按摩。
  • 關於乳腺癌的謠言,你信了幾個?
    謠言3:沒有腫塊就不會患乳腺癌約有10%的乳腺癌確診患者乳房都不會出現腫塊、疼痛、或是其它的異常症狀。而在檢測到的腫塊中,80%至85%都是良性的,它們通常都是囊腫或是非癌腫瘤,這稱為纖維腺瘤。謠言4:X光檢查會導致乳腺癌擴散 近30年來,十多項實驗研究不約而同地得出結論:乳房X光檢查產生的輻射量極小,而女性從40歲開始每年進行檢查能提前發現病情,相較早做治療的益處,其副作用可以忽略不計,不會導致乳腺癌擴散,更不會誘髮乳腺癌。
  • 羊駝血液中克隆抗體,可檢測多種癌症
    半島記者 徐傑羊駝不僅會賣萌,它血液中獨特的重鏈抗體對人體也十分有用。20日,記者從中科院青島能源所採訪獲悉,該所科研專家克隆了重鏈抗體的可變區納米抗體,建立了生產納米抗體的完整製備平臺,並開發了基於納米抗體的癌胚抗原檢測試劑盒。這一研究成果將用於大腸癌、乳腺癌和肺癌的療效判斷、病情發展和病情監測等。
  • 乳腺癌為什麼需要腫瘤基因檢測?
    中國女性乳腺癌的 5 年生存率為73%,農村地區為55.9%,而美國女性乳腺癌的5年生存率達89%。相比之下,中國女性乳腺癌的防治工作任重道遠。 世界衛生組織(WHO)已明確將早期乳腺癌列為可治癒性疾病,早診早治是提高乳腺癌治癒率的最佳途徑。
  • 復旦科研團隊:血液無創檢測可比常規診斷提前4年發現癌症
    PanSeer分析結果復旦大學科研團隊證實,血液無創檢測可比常規診斷提前四年發現癌症。北京時間7月21日晚,《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發表了由復旦大學泰州健康科學研究院和人類表型組研究院科研團隊的成果《血液無創檢測可以比常規診斷提前四年發現癌症》(「Non-invasive early detection of cancer four years before conventional diagnosis us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