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如何在工作忙碌的情況下,更好地培養孩子,形成好的學習習慣

2020-08-28 杜du老師

很多城市的打拼者,每日忙碌地工作,為了創造更加美好的未來,改善自己的生活,而努力著……

那麼,這些打拼者中多少已經為人父,為人母了,他們一方面努力工作掙錢,一方面要照顧孩子,照顧家庭,同時,很多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好好學習,將來有出息!

是啊!他們早出晚歸,平時孩子放學後,還得送去託管,當他們回到家時見到孩子已經七八點鐘了,吃點飯,還得洗洗涮涮……那麼點時間,哪裡有空輔導孩子功課,孩子真的就因為家長沒時間而放任不管嗎?

有一些家長朋友問杜du老師,如何在工作忙碌的情況下,培養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呢?

結合以往的經驗和許多家庭的案例,杜du覺得家長一定要掌握以下幾點,尤其一年級新生的家長更應該注意。

一、孩子的思想教育要跟上

俗話說得好:打鐵還需自身硬。那麼孩子本身如果能自覺主動地去學習,不就萬事大吉了嗎!這樣認為非常有道理,所以在孩子入學前和上學以後,家長一定在孩子的思想教育方面補充心靈雞湯。

1.學習的重要性

無論是爸爸、還是媽媽,在平時和孩子的交流中都要告訴孩子學習的重要性。

平時更要囑咐孩子上課一定要注意力特別集中地聽講,眼睛盯著老師,手裡不要拿任何東西,以免溜號,更不要因為同學間的一點小事而打小報告,好好和同學相處,在集體生活中要懂得謙讓、大度、不斤斤計較。

2.老師的重要地位

那麼在思想教育之中,家長還要跟孩子滲透老師說的話學生一定要聽,而且要去認真做。

在平時,家長要維護老師至高無上的地位,這樣做的好處非常多,首先孩子在今後的學習中能夠跟隨老師的引領,認真地去學習功課。

實際上就是所謂的親其師,而信其道。

家長不僅要處處維護老師,還要經常誇誇老師,這麼做對自己的孩子非常有好處,孩子覺得自己的老師很棒,更加相信老師說的話。

這裡舉個例子吧,以前老師遇到過有家長質疑老師管教孩子嚴格,因為這名學生沒有寫作業,受到老師懲罰,然後家長袒護學生,當孩子面質疑老師,老師當然心中也不高興,出發點是為了學生能按時完成作業,為了學生好,可是家長卻不買帳。

這樣的話老師對這名學生不太敢管了,而且孩子心裡有了主意,有家長來撐腰,下次更不完成作業了,長此以往,到了小學畢業的時候,這個孩子的成績已經滑到了最低谷。

其實這樣的例子也不在少數,所以家長一定要掌握一個原則,永遠和老師站在統一的戰線上。

二、做個有智慧的監督員

孩子長期去託管班,那麼作業也是在託管班去完成的。事實上,孩子的作業能夠反映出這一天的學習情況。

如果作業完成得好,證明白天聽課質量也很高,在這裡家長一定要注意。首先作業完成的好是孩子真正的完成。不是在託管班抄襲其他同學或者是找答案抄襲等。

所以,檢測孩子的作業很重要。

現在家長和老師溝通都會有微信群或者一些關於教育的app軟體,那麼老師會每天把作業發給家長,家長一定要把作業檢查好,把孩子寫的和老師發的對準確,一項都不可以忽略。

一年級時,家長一定要每天對照檢查,還要對孩子的作業進行檢測。舉個例子,今天的作業是寫詞語幾遍,那麼家長一定要考一考孩子詞語,是否會默寫。

另外,是不是到了高年級就不用這樣費時費力地檢查作業了呢?如果孩子已經養成了按時、認真完成作業的好習慣,家長也要每周抽查幾次,可以知情況而定。

因為孩子到了高年級,他也會有自己的小算盤。如果偷懶一次成功,那將一發不可收拾,所以家長如果在抽查時發現孩子偷懶了,一定要非、非常嚴厲進行批評,讓他以後再也不敢這樣去做。

三、定期與班主任進行溝通

家長要定期與班主任進行溝通,尤其是剛上一年的小學生。

一年級的班主任可以說是最忙碌的,杜du老師建議家長打電話,儘量不要選擇下班後,儘量先發個信息問問什麼時候方便,或者給老師留言。把你想表達的事情說清楚,給老師留言,等老師有時間的時候會反饋給你。

如果留言,老師沒有看到,家長可以選擇中午時間打電話。

與老師溝通時要問問孩子最近的表現,問一問老師,孩子身上存在的不足,表示作為家長一定努力幫助孩子改正缺點,並感謝老師這一段時間對孩子的培養和辛苦付出。

四、積極參加學校組織的各項活動

學校會布置一些作業給學生,也有需要家長配合學校完成的一些填問卷等活動,這些活動很多都是上級部門安排給學校的,多數活動是比較有意義的,所以家長一定要積極的配合。

不要在活動上給自己的孩子拖後腿,儘量給孩子一個非常積極、努力的狀態,盡力最好!

比如:有一些需要家長籤字的安全通知書,第二天上交,或者是交一些書費、飯費之類的,家長一定要按時完成。

五、培養讀書和運動的習慣

孩子的讀書習慣是需要家長長期培養的一種習慣,在圖書選擇上家長一定要做好選擇,不健康的書籍或盜版書籍儘量不要讓孩子接觸。

既然家長很忙碌,晚上陪伴孩子的時間也非常少,在這裡建議家長如果有和孩子共處的時間,可以選擇去戶外活動,或者在家裡安靜地看看書。

告訴孩子,運動使我們能夠健康的生存,讀書能夠讓我們增長智慧、開闊視野。

所以有時間就帶孩子讀讀書或者去運動吧!

良好的學習習慣和生活習慣都是需要一定時間去培養的,孩子最開始就像一張白紙一樣,家長給孩子畫了什麼樣的圖樣,他就擁有了什麼,希望家長無論怎樣忙碌,都不要忽視了對孩子的教育和培養。

覺得我的文章對你有所幫助,歡迎大家點讚,轉發。如果還有哪些關於教育的問題,可以在評論區下方留言給杜du老師。

關注我,不迷路哦,還能發現更多精彩內容。

相關焦點

  • 「少年若天性,習慣成自然」,父母如何培養孩子的學習習慣?
    因此,在家庭教育中,父母要重視孩子的學習習慣的培養。那具體怎麼做呢?學習不是機械地重複一項又一項的記憶工作,知識需要經過不斷地思考才能為己所用。一些心理專家們也發現,經過獨立思考後的知識會被記得更加深刻和持久。所以說,獨立思考對於培養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是必不可少的。
  • 自主學習那麼重要,作為父母,該如何培養孩子的自主學習習慣?
    其實答案很簡單,那就是培養孩子良好的自主學習的習慣。家庭教育重點就在於養成習慣,因為對於中小學生來說,他們在家庭中的時間更長。所以,父母培養孩子自主學習能力的最好的方式,就是讓孩子養成良好的自主學習的習慣。在一項研究中表明,習慣的養成是需要一定的意志努力的。
  • 如何培養孩子學習興趣與良好的學習習慣?
    面對這個分數線,孩子考得好的,肯定是笑顏逐開、眉飛色舞,逢人便問你家孩子考得咋樣?然後扮作不經意地曬出自己孩子的成績,心滿意足地接受別人的稱讚。相反,考得不理想的,這段時間大多數是唉聲嘆氣,怪自己教育無方、怪孩子不爭氣,甚至羞於見人。真是幾家歡喜幾家愁!許多家長為了孩子的學習操碎了心,甚至不少母親為了照顧孩子,不惜辭工守在孩子身邊,但有時效果並不太理想!這是什麼原因呢?
  • 閱讀能更好地培養孩子的想像力,父母如何才能讓孩子愛上閱讀?
    其實每一種選擇都是我們所面臨的問題,那麼怎麼才能更好地解決這些問題呢?讀書無疑是一個不錯的選擇,讀書能讓人看清問題的本質,也能讓人想到各種問題的解決方案。2.培養想像力相比看電視而言,閱讀書本更有助於培養孩子的想像能力。
  • 幼兒園如何培養孩子的良好學習習慣
    如探索一物多玩的方法來訓練孩子的發展性思維,好的學習習慣,不滿足知其然,而要知其所以然。三、細微入手法習慣是在人的生活、學習過程中逐漸形成的。幼兒良好學習習慣的形成要有一個過程,是循序漸進的,要求由低到高,逐步積累,逐漸定型。有些時候,我們會發現,有些孩子繪畫、寫字的姿勢很難看,拿筆的姿勢不對,扭著身子,他的作業也很難看,一旦成為習慣就很難改了。
  • 怎樣培養孩子養成好的學習習慣
    怎樣培養孩子養成好的學習習慣只要養成好的學習習慣,成績一定會非常優秀的逐步的放手,鍛鍊孩子的自控力 孩子未來的發展最主要還是要靠自己,家長只能在一開始的時候有能力指導、幫助和陪伴孩子。等到了高中、大學有幾個家長還有這個能力呢。所以,要儘快的培養孩子學習上的自制力,讓他們學會自主的學習和發展。當然,生活中的習慣也是一樣的道理。有好的學習和生活習慣,孩子的未來才會更加精彩,人生才會更有意義。
  • 如何培養孩子的良好習慣。
    俗話說三歲定八十,孩子的良好習慣,至關重要,可以影響孩子的一生。好的習慣一旦培養成,不用借著記憶很容易發揮作用,使寶寶很容易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生活習慣。今天我就來談談如何培養孩子的良好習慣。因此家長要注意培養幼兒良好的生活習慣,為幼兒今後的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二、培養幼兒良好的行為習慣的方法:英國哲學家培根說過,"習慣是一種頑強的力量,可以主宰人的一生",道出了培養良好行為習慣的重要性。而我們中國也有句"三歲定八十"的老話,揭示了培養良好行為習慣應及早抓起的必要性。的的確確,良好的行為習慣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事。要培養一個人良好的行為習慣,必須從小抓起。
  • 好的學習習慣,從小學就要培養,名師建議:父母可從這幾方面入手
    可見,培養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不能太晚,最好從小學一年級就開始。因為這個階段的孩子才開始學習文化知識,方法和習慣還沒有形成,可塑性非常強。如果這時候父母抓住機會,給孩子一個好的引導,讓他養成好的學習習慣,那對他今後學習都是非常有益的。
  • 如何培養孩子自主學習英語習慣呢
    所以教孩子學習,並不是教孩子如何尋求幫助,而是通過老師的教學,讓孩子能夠自己解決問題,或能分享,或能幫助別人。比如少兒英語的學習,幾歲孩子開始學呢,其實並不是向外求的;參考同齡的孩子,向內心詢問,要不要讓孩子參與啟蒙,採用什麼方法去培養孩子興趣和習慣。看一下課堂教學就知道,當孩子不懂如何學,沒人幫助的時候,就會亂動。
  • 做到以下幾點,幫助您的孩子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低年級階段,家長聽到老師囑咐最多的一句話應該是:希望家長能配合老師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到底這句良好的學習習慣作何解?什麼才算是良好的習慣? —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這一點,可翻看我之前寫的《大語文時代,你知道該如何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嗎?》以上四點,看起來容易,但是實際操作起來就會發現很有些難度。畢竟,在低年級階段,除了晚上的作業時間,早上起床上學的時間點也是一番雞飛狗跳。
  • 對於新入學的孩子,父母如何培養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良好的習慣孩子終生受益,因此對於新入學的孩子,我建議家長從以下幾方面著手去做: 1.營造讀書氛圍。 為孩子提供獨立、固定的學習空間。我曾見到有許多孩子放學回家,今天趴在餐桌上寫作業,明天趴在床上看書等,其實一年級的小朋友完全應該擁有一張獨立的書桌,甚至是獨立的臥室等。
  • 《閱讀手冊》:培養孩子閱讀習慣中,父母常犯的錯要知道
    僅靠課內學習是無法達到這樣高度的,閱讀很重要,從小培育閱讀能力更多地在於課堂之外,這就要求父母平時要多多費心,給孩子營造讀書的氛圍。現在學校也開始給家長們「布置作業」,比如父母也要定期讀一本書,寫讀書筆記,一時間很多家長都炸開了鍋,平時工作都分身乏術,哪有時間讀書?孩子學習讀書就好了,要求家長也這樣做是為什麼?
  • 如何培養孩子學習做事的專注力?父母不要隨意"插話"
    難道是父母什麼也不用管了嗎?如何培養孩子的專注力,我想做到以下幾點就可以了。一、做好準備工作比如寫作業前準備好菸草紙、工具書、橡皮、尺子、削好筆等,還要給孩子安排好,學習工具放在哪、書放在哪、橡皮用完放在哪,還要把上廁所、喝水等個人問題解決。好不要把這此小事輕視,只有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才能讓孩子做事時專注,否則作業沒有寫多少,整晚就在找橡皮修鉛筆。要麼一會上廁所,一會吃東西,這樣寫作業就是寫到天亮也寫不完。
  • 小學生常規的學習習慣如何培養
    小學生常規的學習習慣如何培養?小學生常規的學習習慣家長們清楚都有哪些嗎?其實影響小學生成績的不只是對知識的把握,小學生常規的學習習慣更為重要,我們馬上就來學習小學生常規的學習習慣如何培養吧。  小學生常規的學習習慣如何培養?
  • 如何培養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為了讓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很多家長是不是都做過以下努力?比如:花費很多時間陪著孩子寫作業,給孩子設定考100分的目標,還許諾他要是取得好成績,就給他一個大大的獎勵。這麼做在短期內可能會取得一定的成效,但長期下去孩子和家長都會很累。那麼,怎麼輕鬆地培養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呢?
  • 從大腦的角度分析,如何培養孩子好的學習習慣?
    那些自主性學習強的孩子就是在大腦中形成了學習的習慣性,上課前主動預習,有了作業就完成,遇到問題主動去克服,不用去想為什麼了。形成好的學習習慣呢?//1.好習慣不是講給他聽,而是做給他看很多爸媽培養孩子習慣,主要的方法就是靠逼迫和嘮叨。比如,想讓孩子養成一回家先完成作業的好習慣。從接孩子放學那一刻,爸媽就對孩子說:「寶貝,咱們回到家先把老師的作業完成,然後再去玩,好吧」。
  • 想要孩子習慣好?從生活中的點滴做起,培養好習慣孩子
    其實就算是在成功的人學習再好的人,他們其實也都面對著和我們一樣的各種各樣的來自自外界的誘惑,但是他們為什麼還能在這些誘惑中獲得很好的成就,難道僅僅靠的是自己的自律能力嗎?不其實真正的原因是因為他們有一個良好的習慣。所以想要孩子將來更好,培養好習慣是必不可少的,生活中就可以培養孩子好習慣的方法,家長們了解多少。
  • 分享 | 如何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
    導讀閱讀是一種終身教育的好方法,很多家長都很注重培養孩子良好的閱讀習慣。如何培養孩子的閱讀興趣,讓他們自發地愛上讀書呢?聞是教育的黃文健老師在我們每周二的QQ課堂上,跟大家分享了一下自己的看法。關於如何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首先,父母對於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是否有熱忱和意識。如:為孩子準備一個適合閱讀的環境——相對舒適、安靜、獨立的空間。每次孩子選書或閱讀的時候就可以在固定的位置進行,把它布置成適合孩子獨處或跟父母一起進行閱讀的一個小角落。
  • 如何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
    告訴廣大父母一件事,要想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首先關鍵的一點就是—適齡也就是不同年齡段,去做不同的事情 閱讀的習慣是隨著年齡增長,一步步慢慢形成的作為父母,我們能做的最重要的事就是儘早盡多的給孩子朗讀閱讀是通向他們在學校和生活中的成功的途徑當孩子們愛上了閱讀,也就愛上了學習
  • 分享 | 如何養成好的學習習慣?
    明確了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的意義並了解哪些學習習慣是好習慣、哪些學習習慣是不良習慣以後,就應該自覺地培養好習慣,克服壞習慣,讓好習慣伴隨終生,讓壞習慣儘快與你告別。因此,在習慣形成的過程中,在自己的自制力還不十分強的情況下,應從控制自己的活動時間和活動空間入手來約束自己的行為。第三步:偶有偏離,及時調整。許多同學自制力比較差,在好習慣形成過程中,或者在壞習慣克服過程中,容易出現反覆、拖拉、敷衍、放任等現象,容易出現跟著感覺走的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