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自清先生談國學經典《春秋》三傳(下)

2020-12-11 讀寫探秘

三傳之中,公羊,榖梁兩家全以解經為主,左氏卻以敘事為主。公、榖以解經為主,所以咬嚼得更厲害些。戰國末斯,專門解釋《春秋》的有許多家,公、榖較晚出的而僅存。這兩家固然有許多彼此相異之處,但淵源似乎是相同的;他們所引別家的解說也有些是一樣的。這兩種《春秋經傳》經過秦火,多有殘闕的地方;到漢景帝、武帝時候,才有經師重加整理,傳授給人。公羊、榖梁只是家派的名稱,僅存姓氏,名字已不可知。至於他們解經的宗旨,已見上文;《春秋》本是儒家傳授的經典,解說的人,自然也離不開儒家,在這一點上,三傳是大同小異的。

《左傳》這部書,漢代傳為魯國左丘明所作。這個左丘明,有的說是「魯君子」,有的說是孔子的朋友;後世又有說是魯國的史官的。這部書歷來討論得最多。漢時有五經博士。凡解說五經自成一家之學的,都可立為博士。立了博士,便是官學;那派經師便可作官受祿。當時《春秋》立了公、榖兩家。後來雖一度立了博士,可是不久還是廢了。倒是民間傳習的漸多,終於大行!原來是公、榖不免空炎,《左傳》卻是一部僅存的古代編年通史(殘缺又少),用處自然大得多。《左傳》以外,還有一部分國記載的《國語》,漢代也認為左丘明所作,稱為《春秋外傳》。後世學者懷疑這一說的很多。據近的研究《國語》重在「語」,記事頗簡略,大約出於另一著者的手,而為《左傳》著者的重要史料之一。這書的說教,也不外尚德、尊天、敬神,愛民,和《左傳》是很相近的。只不知著者是誰。其實《左傳》著者我們也不知道,說是左丘明,但矛盾太多,不能教人相信。《左傳》成書的時代大概在戰國,比《公》、《榖》二傳早些。

《左傳》這部書大體依《春秋》而作;參考群籍,詳述史事,徵引孔子和別的「君子」解經評史的言論,吟味書法,自成一家言。但迷信卜筮,所記禍福的預言,幾乎無不應驗;這卻大大違背了徵實的精神,而和儒家的宗旨也不合了。晉範寧作《榖梁傳序》說:「左氏豔而富,其失也巫」;「豔」是文章美,「富」是材料多,"巫"是多敘鬼神,預言禍福。這是句公平話。注《左傳》的,漢人就不少了,但那些許多已散失;現存的只有晉杜預注,算是最古了。

杜預作《春秋序》,論到《左傳》,說「其文緩,其旨遠」,「緩」委婉,「遠」是含蓄。這不但是好史筆,也是好文筆。所以《左傳》不但是史學的權威,也是文學的權威。《左傳》的文學本領,表現在辭令和描寫戰爭上,春秋列國,盟會頗繁,使臣會說話不會說話,不但關係榮辱,並且關係利害,出入很大,所以極重辭令。《左傳》所記當時君臣的話,從容委曲、意味深長。只是平心靜氣的說,緊要關頭卻不放鬆一步,真所謂恰到好處。這固然是當時風氣如此,但不經《左傳》著者的潤飾工夫,也絕不會那樣在紙上活躍的。戰爭是個複雜的程序,敘得頭頭是道,已經不易,敘得有聲有色,更難;這差不多全靠忙中有閒,透著優遊不不迫神兒才成。這卻正是《左傳》著者所擅長的。

(文中圖片源於網絡)

相關焦點

  • 國學知識――中國史學名著「春秋三傳」
    主要內容記載春秋時期統治階級的政治活動,包括諸侯國之間的徵伐、會盟、朝聘等;也記載一些自然現象,如日蝕、月蝕、地震、山崩、星變、水災、蟲災等;經濟文化方面,記載一些祭祀、婚喪、城築、宮室、搜狩、土田等。但是《春秋》經文言簡義深,如無注釋,則無法理解。注釋《春秋》的書就是「春秋傳」。《春秋三傳》是《春秋左氏傳》《春秋公羊傳》《春秋穀梁傳》的合稱。
  • 誦經典、傳國學、正家風——我們帶你尋找詩和遠方
    誦經典、傳國學、正家風——我們帶你尋找詩和遠方中國鄉村旅遊網消息:10月13日,剛剛參加完中國遷安第四屆國際長城萬人徒步大會的網友們,不顧徒步行走的疲勞,網站與北京天師孝諮詢公司、寶寶樂幼兒園充分借鑑北京網時讀書會的經驗和載體,又一次相聚在中國鄉村旅遊網站第一路演大廳,舉辦第二次家庭讀書會,來自遷安城鄉的20多位讀書愛好者在一起共同誦讀經典,傳承國學,端正家風,讀書會效果顯著,網友們受益匪淺。
  • 快速了解《春秋》與春秋三傳的關係
    《春秋》用於記事的語言極為簡練,然而幾乎每個句子都暗含褒貶之意,被後人稱為「春秋筆法」、「微言大義」。那麼春秋三傳與春秋又有什麼關係呢?上面我們說到,春秋筆法,微言大義,很多內容晦澀不明,所以後來出現了很多對《春秋》所記載的歷史進行補充、解釋、闡發的書,被稱為「傳」(《春秋》屬於「經」)。代表作品是稱為「春秋三傳」的《左氏傳》、《公羊傳》、《穀梁傳》(又名《穀梁傳》)。下面讓我們分別對這三部書了解一下。
  • 抹不去的背影——紀念朱自清先生誕辰120周年逝世70周年
    今年適逢朱自清先生誕辰120周年,逝世70周年,先生的經典名篇、學術風範和人格魅力成為寶貴的文化符號和精神財富,熠熠生輝。三、「國學是我的職業,文學是我的娛樂」(朱自清《那裡走》)先生一生以文章為食。先生對國學情有獨鍾。先生認為「新時代給我們帶來了新文化」,教學之餘開拓研究國學,立足現代,挖掘普及中華優秀文化遺產。歷時三年多於1942年出版《經典常談》,系統介紹數千年文化典籍的精粹。《詩言志辨》最能體現他「謹嚴而不繁瑣,專門而不孤僻」的治學特點,被公認為中國古典文學批評和現代學術經典之作。先生是一位現代詩人。
  • 《春秋》與《春秋左氏傳》《春秋公羊傳》《春秋穀梁傳》
    說到四書五經,在五經中有一本《春秋》,也稱《春秋經》、《麟經》、《麟史》等,有時又被《左傳》所代替,為何!首先,《春秋》《左傳》《公羊傳》《穀梁傳》是四本不同的書,後面的三傳全稱是《春秋左氏傳》《春秋公羊傳》《春秋穀梁傳》,都與《春秋》這本書有關,這是怎麼回事呢!
  • 《朱自清散文集》遨遊朱自清先生的文學作品,領略經典的魅力
    朱自清,原名自華,號秋實,1898年11月22日出生於江蘇東海,1948年8月12日在北京逝世。朱自清不僅是一位詩人和散文家又是著名的學者和教授,更是一名激進的民主鬥士。朱自清對新文學的最大貢獻,便是他所擅長的散文,這些散文作品在新文學史上有著極為重要的地位。
  • 廣毅先生:當代國學教育課程體系之建立
    受袁先生之邀,接下來,每天都用半小小時左右,將在本群給大家分享一下我們十五年來讀經教育的理論實踐!大概涉及十餘個子話題,每天討論一個,以全面匯報我們的聞思見行。一、國學之內涵首先要談的是對於「國學教育」之正名。國學的範圍很大,凡形成於中國之學術皆可稱之為國學,與之相對的是「西學」。打個比方,國學如一棵樹,有根幹枝葉花果,。
  • 關於「春秋三傳」的二三事
    01《春秋》是我國歷史上最早的一部編年體史書,從魯隱公到魯哀公,歷十二代君主,涉及本國及其他諸侯國發生的重大事件。相傳是由孔子根據魯國史官記述而整理修訂的一部儒家經典。它被列為「五經」之一,記錄著傳統歷史早年的智慧。
  • 適合年輕人閱讀的三本國學經典:認真研讀,收穫滿滿!
    大家好,我是帶你學習國學經典的小妹,今日為大家帶來幾本適合年輕人閱讀的國學經典,想要以史為鑑,學習古人智慧朋友可以看過來!如果你此時正是這種狀態,覺得生活迷茫,不知接下來該如何做,不妨靜下心來,好好讀讀國學,學習先人明賢智慧舉措。我國留下的許多國學經典之作,都是值得認真研讀的,今天向大家推薦的這三本經典國學,都是比較適合出入社會的年輕人閱讀的,不妨靜下心來學習一番,也許你對社會的認知會因此改觀!
  • 史海溝沉——春秋三傳有公羊
    一、吾師趣聯教文章,春秋三傳有公羊。記得老師是個慢性子,說話慢條斯理,至今還記得他給我們講古文課時提到的趣聯——「 典禮一篇無母狗,春秋三傳有公羊。 」此聯出自清朝梁單矩、梁恭臣父子所編著的 《 巧對錄 》 ,他們也是 《 楹聯叢話 》 等書的編者。
  • 「春秋三傳」是哪三傳?知道一個算及格,兩個算優秀,三個很無敵
    有一本書相信大多數人都聽過,這本書就是《春秋》,但是大多數人不知道春秋還分為三傳,即「春秋三傳」。那麼「春秋三傳」到底指的是哪三傳呢?知道一個算及格,兩個算優秀,三個很無敵。「春秋三傳」自「五四」運動提出「打倒孔家店」的口號之後,經學作為現代學術的棄婦,在數十年中受盡冷落,完全失去了往日獨領風騷的風採,慢慢變成殭屍,深藏並滯息於塵封的故紙堆中。
  • 春秋三傳(文學篇)
    春秋三傳「春秋」就是歷史的意思。在商和西周前期,一年只分春秋兩季,後來才增加冬夏而成四季。所以人們就用「春秋」指一年。歷史是一年一年記載的,所以,「春秋」 就被引申為歷史。《春秋》是我國現存最早的史書。古時帝王身邊設有史官,分左史、右史。右史記帝王言論,如《尚書》。左史記帝王行動,大事記在「策」裡,小事則記在「簡」裡。(春秋,就是根據這些簡、策編成的魯國編年史(魯隱公元年~魯哀公十四年,即公元前七二二年~公元前四八一年)。
  • 朱自清先生的哈爾濱三日
    朱自清先生自稱「我是揚州人」,他也曾在哈爾濱留下足跡,並撰寫了《西行通訊》,記錄了那個時代的哈爾濱。朱自清先生為什麼去哈爾濱?1925年,朱自清被聘為清華大學教授,教學任務較繁重。按照清華大學的規定,教授每工作五年可享受公費出國休假一年的待遇。朱自清不是圖休閒的人,出國訪學是他多年的心願。
  • 朱自清經典作品推薦,《背影:朱自清經典散文集》最受讀者歡迎
    喜愛朱自清的書友們,TA的這幾本書你都看過嗎?1.《背影:朱自清經典散文集》豆瓣評分:9.6作品簡介:朱自清的散文被譽為「白話美文的典範」「天地間第一等至情文學」。這本《背影》朱自清精選散文集,不僅收錄了其最為膾炙人口的名篇《背影》《荷塘月色》《匆匆》《溫州的蹤跡》《槳聲燈影裡的秦淮河》《春》《給亡婦》等,還精選了他在英國訪學時漫遊歐洲數國後所作的優美遊記《威尼斯》《羅馬》《柏林》《巴黎》《文人宅》等名篇。完美呈現朱自清散文的風格特色,飽覽其散文之至情至美。書友點評:年少不識朱自清,枉少年。
  • 給《春秋》寫傳的原因眾多,春秋三傳有什麼不同嗎?
    《春秋尋根》專題,每天更新,謝謝!《春秋》出現以後,後人就寫了很多書來解釋他。其中最著名的是春秋三傳,即左丘明的《左傳》、公羊高的《公羊傳》和穀梁赤《穀梁傳》。那麼這三個人為什麼選擇給《春秋》寫傳呢?這三本書有什麼不同嗎?
  • 朱自清先生——誠實的做人,誠實的寫作
    朱自清先生則不然,他的作品一開始就建立了一種純正樸實的新鮮作風。(李廣田)朱自清的散文清新淡遠,自成風格。他用字洗鍊,行文細膩,情感真摯,作品有著「斯文通骨肉」的親切感,「讀下去真像與他面對面坐著,聽他親親切切地談話。(葉聖陶)。自清的散文,能夠貯滿一種詩意。——(鬱達夫)朱自清一身重病,寧可餓死,不領美國的救濟糧。
  • 讀朱自清《背影》國學經典,回想老木匠老父親的老手藝
    >有的友友,剛榮升父親,擔起父親的擔子,帶一家老小一起前行;有的友友,已失去父親,細數父親所做的「小事」,回憶裡的文字帶著溼潤的淚水;有的友友,陪伴著父親,感謝父親一直來的付出,給父親獻上真摯的祝福;坐在田間地壟,感動著友友們的感動,再次朗誦描寫父親的最經典散文
  • 膠州四中學子勇奪全市「學國學 誦經典 傳美德」知識競賽冠軍
    魯網8月23日訊(記者 孫強 通訊員 袁勝男)8月20日,由膠州市文明辦、膠州市教育和體育局主辦的膠州市第五屆中小學生「學國學 誦經典 傳美德」知識競賽舉行。比賽中,三位選手從容自信、配合默契,在「眼疾手快」、「成語迷宮」、「詩歌朗誦」、「飛花令」等諸多環節中重重闖關,將自己的豐富積累、聰明才智及團隊的齊心協力展現得淋漓盡致,得到評委老師的高度評價,贏得了觀眾的熱烈掌聲,最終憑藉出色的發揮實現了賽前「落筆搖五嶽,詩成凌滄海」的諾言,如願奪得冠軍,較往屆的優異成績更上了一層樓。
  • 讓國學經典成為實現中國夢的正能量源泉
    深夜,驚喜讀到三聯書店最新出版的夏海先生所著《品讀國學經典》。正是中秋時節,皓月就爬在我的窗前,燈下的我遨遊在中華文明的長河,愉悅與快意油然而生。此刻,窗外的清風、樹影、月光,都因為我的閱讀,一同沐浴在文化中國的智慧、情感與詩意光輝裡。雲展雲舒之間,我不禁思緒萬千。
  • 國學之學(1)弄明白什麼是國學
    根據作用結構來分,國學分為4種:究竟義理,就是講事理,談哲學,繞邏輯;講故事,介紹歷史故事,嚴肅地說為史學考據;美辭文玩,歌詞詩賦,曲藝書畫等等;應用實科,醫學、農學、天文、地理、斷案、用兵、等等。根據「四庫全書」來分,也分4種:經,周易、尚書、周禮、禮記、樂經、孝經、春秋、詩經、爾雅、論語等等,以儒家經典為主要;史,史記、漢書、三國志、春秋左傳、資治通鑑、吳越春秋、晉書、清稗類鈔、山海經、水經注等等,以歷史記載為主要;子,老子、墨子、孫子、管子、淮南子、抱樸子、公孫龍子、藝文類聚等等,以道、儒、兵等各家為主要;集,楚辭、全唐詩、全宋詞、樂府詩集、文選等等,以文藝為主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