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邊野餐》是80後導演畢贛執導的第一部長片,影片獲得多個國際電影節的獎項,在內地上映也收到了很多的褒獎,不同於很多年輕導演一上來就弄個票房爆款,《路邊野餐》完全是靠口碑一步一步走進觀眾視野,雖然票房只有區區的六百多萬,甚至被很多人吐槽看不懂,但這不妨礙它的藝術地位,好的影片,它總是不容易懂吧。
看這部電影,最常被人提及的就是夢幻,迷離,醉意這樣的字眼,這不禁讓我想起香港導演王家衛的影片風格,這路電影在意境上空間的肆意揮灑,是最令人著迷之處,你仿佛進入到作者的腦海之中,很多現實的景象被重新編排,於是乎讓人看到一個似曾相識又異乎尋常的世界。
畢贛在影片的行進過程中冷不丁念一首自己寫的詩歌,這和王家衛也有相同之處,王家衛電影的主人公一大特色就是自言自語,表達一些離經叛道的想法,好像跟影片無關,卻在影片的畫面之外,給人無限的遐想,使空間不再局限在鏡頭之內。
王家衛影片另一特色就是影片整體的色彩的高度統一,他的每部電影都擁有自己的顏色,而《路邊野餐》同樣如此,在這部電影,你根本看不到太陽的晴天,似乎貴州凱裡的天氣總是陰陰的,不是快要下雨,就是正在下雨。影片風格沉鬱灰冷,綿延起伏,像是醉酒之後一雙睜不開的眼睛。
在王家衛的電影裡,故事不是最重要的,怎麼表達才是重點,《路邊野餐》的故事也是支離破碎,看得人一頭霧水,這可能就是一般觀眾接受不了的地方,很多人看電影是想聽你講一個故事,而不是什麼美的享受。說真的,如果電影只是這樣,未免有些單掉了吧。
憑靠這部《路邊野餐》的美好口碑,畢贛成功拿到投資,得以拍攝他的第二部長片《地球最後的夜晚》,這部集合湯唯,黃覺,張艾嘉的影片,目前微博宣布:忽然殺青。從流出一些劇照來看,這部影片依然承接了《路邊野餐》的影像風格,加之文藝女神湯唯張艾嘉的參與,相信又是一部很「王家衛」的影片。
一個有雄心的導演,怎麼確立的影像風格很重要,從喜劇之王周星馳,到文藝大咖王家衛,以及昆丁達倫蒂諾的暴力美學,如果想成為大師級別的人物,鮮明的風格必不可少,初出茅廬的畢贛,如何走出屬於自己的影像之路,值得我們影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