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權女權發展與歷史的關係

2020-12-23 徐子毅

男權與女權,從字面意思上看,就是男人與女人的權利。從古至今,除了人類社會早期,母系社會時代女權高於男權外,大部分人類的歷史中,男權都高於女權。現代社會思想解放以來,提倡人人平等,女性也開始渴望擁有與男性相同平等的權力。這本來是件好事,但是既得利益者不會輕易讓出利益,是亙古不變的道理,因此這種行為產生了激烈的衝突。

爭取女權的人們擁有自己的理由,反對女權的人們也擁有自己的理由。不提雙方理由的正確與否,本文先來為大家分析一下,男權壓過女權的原因為何?自從人類直立行走以來,早期食物是決定人類生存的頭等大事,而在樹上的生活,決定了剛剛下地的人類沒有其他獲取食物的方法,只能依靠老辦法採集。

而採集方面,粗枝大葉的男性,自然不如心思縝密的女性得心應手。加上女性壽命普遍高於男性,對何處能找到食物,什麼時間能找到食物都瞭然於胸。因此此時女性的生產力高於男性,所以女性的權利也就高於男性。而隨著人類的歷史發展,狩獵所得食物的比重,慢慢超過了採集。而狩獵是男性的能力,女權與男權的天平,慢慢向男性傾斜。

儘管如此,此時的男權與女權,基本上還能保持和平發展的處境(即誰的貢獻大,生產力高,誰的權利大)。但這種情況慢慢發生了變化,男性的生產力越來越高,高到幾乎可以不靠女性就可以養活一家人。這時男性開始產生一種想法,我養了你(女性),你不但權利應該在我之下,你的人都是我的。

到了這種地步,男權與女權註定已經無法彌合分歧了。女權的幾次奮力反擊(呂后,武則天等),反而更加激發了男性打壓女性的運動。在漢唐女性的地位和權利還算可以,但是從南宋朱熹之後,女性就徹底失去了權利,成為男性的私有品。三綱五常,三從四德,這些封建禮教的倫理綱常,就像緊箍咒一樣束縛著女性。

這種情況直到歐洲出現啟蒙運動,提出了人人平等的概念才出現轉機。由此來看,絕對的權利導致絕對的瘋狂,女權被打壓的根本原因,在於男權與女權的失衡。而這種情況只能靠女性提高生產力來轉變,然而想要改變一千多年來的封建思想並不容易,男女平權還需假以時日。

因此我認為,男性的權利高於女性可以,因為這是短時間內無法改變的。但是必須承擔多於女性的義務,女士優先應該是男性的共識。遇到有困難的女性伸出援助之手,這本應是男性的本能。而不是趁火打劫,落井下石,持強凌弱。而女性們除了繼續堅持女權運動,也不應該總是空喊口號,要拿出實際行動來證明,女性的權利不應該低於男性。

各位網友對此又有什麼看法?歡迎大家在評論區留言與我交流。

相關焦點

  • 男權與偽女權之爭:生孩子警告
    男權與偽女權之爭:生孩子警告美國漫威旗下英雄蜘蛛俠的一句話成為當時時代的經典「能力越大,責任越大」。縱觀世間,沒有什麼東西是不存在對等關係。想要高收益,那你就得冒高風險,想要安穩投資,那收益必然低得可憐。
  • 溫鐵軍:什麼男權女權?問題本質,是資本的定價權
    千百年來,受到男權思想的影響,多少女性承受著多方面的壓迫,失去了本應享受的權力。隨著時代的發展,女權意識逐漸覺醒,但又難免陷入極端的情況。針對這一問題,我國著名經濟學家溫鐵軍發表了自己的觀點:什麼男權女權?問題本質,是資本的定價權。權力的背後,需要有資本作為支撐。現如今,不少女性積極推動男女平權。
  • 《末路狂花》:男權女權不應對立
    與此同時,《末路狂花》的女性主題,也將「女權」這一多年來被社會頻繁提及的詞彙融合到電影之中,「女權被剝奪」似乎也成為很多觀眾的第一觀感。我想借這部電影,來談一談女權與男權。即便「男權至上」是多數人認為的社會現狀,但我認為,男權女權二者不應對立看待。
  • 不說史事,先講男權女權:是何等人物,可稱女中堯舜?
    既然有男權,那麼,歷史的進程中,有沒有女權呢? 回望歷史,在社會發展進程之中,也曾提出過要高揚女權;但是,就總體而言,至今為止,女權還從來沒有長時間成為專制的內容。 就男權的根基穩固看,後世所謂的爭取女權,大多時候,只是在爭取男女平等而已。
  • 啥女權?餘歡水才是男權社會的獻祭品好嗎!
    不同於某個自然人發表對女權(關於女權,偽女權,田園女權的定義本文不做特指)挖苦的言論,這次被針對的是一部影視作品中的一個虛構角色大反派劫匪的臺詞,且本劇的定位還是都市荒誕諷刺劇,本身沒有正劇那麼嚴格的邏輯跟合理性要求,很多角色都是工具人。我們看《大話西遊》的時候會在意唐僧突然開口飆英文歌嗎?
  • 《無窮動》感情不是男權女權,是男女平等
    無窮動 這部電影被無數人說女權。—為什麼他們說「女權」?—我想他們單單是覺得沒有男主角,四個女性的電影就是女權。我想問一下 你們內心什麼是女權什麼是男權?以上只想說 書,電影,人 無關女權,恰恰相反。再有權勢和才華的女人都繞不過各種感情。初高中時候看校園小說看多了,想找個「大男子主義」霸道的男朋友。那時候我不知道大男子主義實際就是男權的表現。
  • 傳聞中的陳芊芊:男權女權從來不是對立的
    雙重諷刺了田園男權和極端女權主義思想。在現實生活中又何嘗沒有這樣的場景。女生稍微穿的有點暴露,不等男性朋友們跳出來指責,有些女性朋友也在後面指指點點。雖說現在大家提倡每個人都有追求穿著自由的權利,但是在我身邊敢穿吊帶出門的還沒有幾個人。其實不管是男權主義還是女權主義,每種極端的主義,我都不提倡。
  • 歐洲女權運動黑歷史:自殺破壞縱火,就算得不到也不給別人痛快
    咱們今天來談談西方歷史上女權運動那些有趣卻也摻雜著殘酷的歷史。女權,當下最火的話題之一,因諸多所謂的「田園式女權」支持者們的誇張表演而變得令人不忍直視。筆者倒是覺得恐怕沒有人會像田園女權那麼弱智,這些人之所以厚著臉皮迎風而上,恐怕支持女權是假,想要出名才是真。閒話少說,嚴格地講,歐洲歷史上真正的、值得被提倡的女權運動其實應該叫「平權運動」,至今已有超過200年的歷史。
  • 女權主義錯在哪裡?錯在低估了男權的惡
    即使你找到足夠的證據,能證明我的觀點是錯誤的;但我的某個觀念,絕不能代表中國的女權主義,你也無法通過反對我的觀點,作出中國女權主義就是錯的結論。不僅我,包括文中提到的幾位更有名氣的女學者,哪怕是她們的結論有錯誤有缺陷,也並不說明女權主義的訴求是錯的。女權主義的理論一直在發展變化,裡面的觀念千差萬別,也不是一種聯盟組織。這個道理,稍為受過學術訓練的人不會不知道。
  • 田園女權有問題嗎?
    這種想要「好處通吃」的做法是女權嗎?確切地說,它雖然多由女性主張、對現代女性的權利寸步不讓,但其基底卻是男權的,也只有在一個男權社會才行得通——這是一個雖然已逐漸現代化,但價值觀仍然相對保守的社會,因此才出現這種「雙軌制」。
  • 我們需要的不是女權社會,也不是男權社會,而是一個平等的世界
    這個世界表面上看沒有什麼異樣,實際上一切性別文化全部顛倒了,用現在的話來說就是女權社會。讓傑克沒有注意到的是大街上工作的大部分是女人。第二天一早醒來發現自己衣櫥的衣服配色和款型風騷,而且自己的衣服啊不翼而飛,心大的傑克還以為是和他一夜情的女孩給他換的衣服。
  • 女權?女拳?—談談女權主義的「前世今生」
    這是一個很值得討論的社會現象,因為「女權主義」本身是一個舶來品,其發源於西方的女權運動,並在現當代發展壯大,隨著我國改革開放逐漸傳入中國並擁有了相當大的市場,女權主義究竟是什麼?它是如何演化發展的,筆者整理了一些相關資料進行簡要論述,聊聊女權主義的」前世今生「。
  • 俞飛鴻:我不愛談男權女權,而應是平權,男性群體也有不平等
    【文/觀察者網 童黎】 「我不愛討論男權女權,而應該是平權,因為男人在男人的圈子裡也有不平等。」近日,曾被稱為「老男人照妖鏡」的俞飛鴻接受採訪,相關言論獲得超6萬轉發,被贊「長得美,看得又透徹」。 但也有聲音提出,「女權的本質其實是平權」,「我們說女權時,不是在說特權,而是人權」,而且能不能選擇任何一種方式也與經濟條件有關。
  • 在男權社會談女權陰影下的男權
    各種女權主義,平權運動應運而生,覺醒的女性力量對新時代女性的道德規範有了越來越多的訴求——她們不再希望女性們被規定為同一種範式,有著千篇一律的生活。女孩兒們也可以是多樣化的——你甚至可以剪短髮,不婚,無子,像一個單身男人那樣生活,社會也不應該對此橫加指責,因為個人有規劃個人生活的權利,只要他(她)不曾侵犯公眾利益。
  • 極端男權主義被人肉,男權,到底是什麼?
    (圖片轉自微博)上圖可以看到,命隕i開始慌了,甚至網友說他涉及詐騙但小編也不太清楚 說到這,男權,女權到底是什麼呢,百科給出了這樣的解釋
  • 論重慶女孩的「女權主義」
    我經常聽到重慶女孩不乏自豪地說:「我們重慶女娃『女權主義』很強烈。」重慶女孩的辣我是承認的,但是如果說這是一種「女權主義」的話,作為個人,我就不認同了。從「女權主義」的定義和發生、發展的歷史來看,所謂的「女權主義」,強調的是女性不是男性的附屬品,女性應該享有與男人同等的權力,同時女性也有能力承擔同等的責任。
  • 怎樣成為「脫離了低級趣味」的男性女權主義者?
    細究起來,有些人覺得女權主義者不講道理,其實女權主義者就是太講道理,不用男權的那套邏輯講道理,所以讓有些人受不了。 因為正是在這一關頭,你才明白什麼叫「男權紅利」;有意識地折損自己身上的那些主流的霸權性的男性氣質,正是有意識地放棄男權紅利的一個機會,同樣地,這樣的個人舉動是政治性的,或者說它深具政治意味。在放棄利益時宣稱自己是女權主義者,比在對己有利的場合聲稱自己是一個女權主義者,更令人仰慕,這樣的男性才能稱之為一個高尚、純粹,脫離了低級趣味的男性女權主義者。
  • 關於女權與平權的事情和論女權不是平權
    一期:半年前女權醜事,我諷刺的時候,有人跟我說,那不是真女權,那是田園女權,我們跟她們不是一個性質,真女權是平權而不是女尊,霸權。她還給我科普講歷史,似乎以為我真的不知道。我問她既然你們是反對社會對女性的壓迫,爭取女性合理的利益,追求男女平等,那你們為何不用平權這個旗號,而用女權。她沉默一會後又跟我說,女權就是平權。我耐心跟她說,你們這樣會讓人誤會的,畢竟很多人不了解這份歷史,不知道最初的女權是指平權,而且田園女權都打著女權的旗號而不是田園女權的旗號。
  • 訪談|從美國婦女史到中國女權運動史,女權主義如何改變世界
    這就是學界的女權主義的行動——開設課程背後的意義是非常深遠的,女權運動就是要反對一個男權中心的社會制度和文化,那麼知識生產是很重要的一部分。當然後來我們有了福柯的後結構主義理論:知識就是權力,就是力量,誰能投入知識生產,誰有話語權,這都跟權力相關。歷史上女人發不出聲音就是女人沒有權力,沒有話語權,不能寫作也就不能發聲。
  • 男權女權,最好不過是平權!千婚百戀,最終歸宿是自己!
    從某種程度上,這兩類也是相通的:心理學中,最重要的一課,就是親密關係;而男歡女愛的親密關係,很多時候就是一場心理戰爭。所以那天,我回公婆家,電視上正播放《非誠勿擾》,孟非正就一個男嘉賓的表現發表言論,我就坐在那兒看了一會兒,覺得挺有意思。話說,有個男嘉賓到《非誠勿擾》去徵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