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一種用於細胞溫度測定的納米溫度計

2020-12-14 生物谷

一個解析度能夠低於一度、並且能夠集成到活細胞內的納米尺度的溫度計,將會為生物學和醫學研究的很多領域提供一個強大的新工具。這篇論文描述了用於納米尺度的溫度測量的一種新探針,它正好能夠做到這一點。該設備所利用的是對金剛石納米晶體中的氮-空位彩色中心的量子操縱。這些「中心」包含單電子自旋,並有依賴於局部溫度、對其很靈敏的特定螢光性質。作者發現,它們能夠以小至200納米的空間解析度被準確測定。通過將納米金剛石和金納米顆粒都引入一個人胚胎成纖維細胞中,他們演示了溫度梯度控制及在亞細胞水平上所進行的「測繪」操作。(生物谷 Bioon.com)

生物谷推薦的英文摘要

Nature   doi:10.1038/nature12373

Nanometre-scale thermometry in a living cell

G. Kucsko  P. C. Maurer  N. Y. Yao  M. Kubo  H. J. Noh  P. K. Lo  H. Park  M. D. Lukin

Sensitive probing of temperature variations on nanometre scales is an outstanding challenge in many areas of modern science and technology1. In particular, a thermometer capable of subdegree temperature resolution over a large range of temperatures as well as integration within a living system could provide a powerful new tool in many areas of biological, physical and chemical research. Possibilities range from the temperature-induced control of gene expression2, 3, 4, 5 and tumour metabolism6 to the cell-selective treatment of disease7, 8 and the study of heat dissipation in integrated circuits1. By combining local light-induced heat sources with sensitive nanoscale thermometry, it may also be possible to engineer biological processes at the subcellular level2, 3, 4, 5. Here we demonstrate a new approach to nanoscale thermometry that uses coherent manipulation of the electronic spin associated with nitrogen–vacancy colour centres in diamond. Our technique makes it possible to detect temperature variations as small as 1.8 mK (a sensitivity of 9 mK Hz−1/2) in an ultrapure bulk diamond sample. Using nitrogen–vacancy centres in diamond nanocrystals (nanodiamonds), we directly measure the local thermal environment on length scales as short as 200 nanometres. Finally, by introducing both nanodiamonds and gold nanoparticles into a single human embryonic fibroblast, we demonstrate temperature-gradient control and mapping at the subcellular level, enabling unique potential applications in life sciences.

相關焦點

  • 上儀溫度計WSS-482機械雙金屬溫度計品牌
    上儀溫度計WSS-482機械雙金屬溫度計品牌上海主營一系列溫度計、壓力表、溼度計和各類儀表配件。而如今科技日新月異,新溫度計層出不窮,今天我就為您介紹一下目前上的溫度計碳納米溫度計。12月3日,物質材料的研究人員宣布,他們發明的碳納米溫度計被認定為上的溫度計,並被列入了吉尼斯大全。
  • 華人科學家研發細胞「納米海綿」用於中和新冠病毒
    新冠病毒的新藥研發近日出現了一種新的方法。憑藉納米技術,科學家已經研發出了一種比人類頭髮絲細一千倍的細胞「納米海綿」,希望可以將其製成藥物,用於中和人體內的新冠病毒。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的研究團隊正在嘗試用被人體細胞膜包裹的「納米海綿」來「引誘」病毒與其結合,從而達到吸收並中和病毒的作用。在剝離了細胞內容的人體細胞膜上加入這種「納米海綿」,理論上可以用作「仿生誘餌」,用於治療疾病。在吸收病毒等對人體有害的物質後,這種細胞「納米海綿」可以在肝臟中降解。
  • Nature:重大突破!利用RNA計算納米設備開展複雜的細胞邏輯運算
    這些類似於常規電路的迴路設計在細菌細胞中自我組裝,從而允許它們檢測輸入的信息,並且通過產生一種特定的計算輸出(就這項研究而言,指的是一種蛋白)對這些信息作出反應。在這項新的研究中,這些研究人員首先在實驗室中設計出被稱作邏輯門的特定迴路,隨後將它們整合到活細胞中。
  • 《細胞》:英科學家發現植物基因「溫度計」
  • Nature中文摘要 21 May 2015
    An alternative pluripotent state confers interspecies chimaeric competency 一種新的多能狀態使異種嵌合成為可能http://www.nature.com/nature/journal/v521/n7552/full/nature14413.html
  • Nature:重磅!首次解析出細胞核骨架的三維分子結構
    與細菌相比,在真核生物中,遺傳物質位於細胞核中。細胞核的外層是由核膜組成的。核膜含有很多核孔。分子通過這些核孔進出細胞核。在核膜下方是核纖層。核纖層是細長的網絡結構,僅幾納米厚。它讓細胞核保持穩定,並且讓細胞核中的DNA免受外面的影響。
  • 溫度和溫度計中的物理學原理
    溫度是宏觀物質系統的一個固有屬性,是經驗的總結;溫標是溫度在物態方程中的具體顯現,需要人為規定。絕對溫度揭示了宇宙間一種絕對的存在,絕對零度是一種理論的真實。Black 首先區別熱和溫度這兩個基本概念,他生活的年代是1728-1799 年。從溫度計的出現到區別熱和溫度,人類至少花費了一個世紀的時間。
  • 溫度計的種類及原理
    (1)氣體溫度計   氣體溫度計多用氫氣或氦氣作測溫物質,因為氫氣和氦氣的液化溫度很低,接近於熱力學溫度OK,故它的測溫範圍很廣。這種溫度計精確度很高,多用於精密測量。   (2)電阻溫度計   電阻溫度計分為金屬電阻溫度計和半導體電阻溫度計,都是根據電阻值隨溫度的變化這一特性製成的。
  • 【盤點】近期Nature十大研究亮點
    doi: 10.1038/nature14663 原文:Universal allosteric mechanism for Gα activation by GPCRs6.科學家發現神經退化的一個新機制衰竭性疾病「肌萎縮性脊髓側索硬化症」(ALS)是一種罕見的神經性疾病,其最常見病因是C9orf72基因中的「
  • Nat Methods:科學家研發出基因編碼細胞「溫度計」
    如果你問一個生物學家,某個細胞下一步會做什麼?他可能先要問你該細胞的電壓、氧化性、pH值、滲透性、葡萄糖濃度等等,然後才可能據此預測它是正要發起一個動作電位,還是要進入有絲分裂,抑或正在走向凋亡。但如果你能輕鬆地得到亞細胞範圍的溫度曲線圖,比如每個線粒體、中心粒甚至內質網區的溫度,就像母親給孩子量體溫那麼容易,情況又會完全不一樣。
  • 溫度和溫度計
    溫度和溫度計1.溫度的估測:熟悉生活環境中常見的溫度,如:人最適宜的溫度是23~26℃,我國北方夏天的氣溫一般是30℃左右,北方冬天的溫度一般是-20~-10℃,人體的正常體溫約為37℃等。2.溫度計的正確使用方法:【提分技法】測量溫度時,若圖中溫度計未標明零刻度線,讀數時要先確認玻璃管內液柱表面是在零上還是在零下,關鍵要看液柱膨脹時示數的絕對值變化:若絕對值增大,則示數為零上溫度;若絕對值減小,則示數為零下溫度。
  • Nature中文摘要 11 December 2014
    而在溫度升高時,石墨烯的性能則超過了hBN,在溫度超過250攝氏度時石墨烯的電阻率降到10^-3 Ωcm2。而如果在石墨烯和hBN薄膜上加入有催化性的金屬納米顆粒,質子輸運性質還會進一步加強。這樣有選擇性的高質子導電性和穩定性,使單層晶體成為氫工業技術中很有前景的新材料。
  • 為什麼水銀會被用於溫度計?
    原則上,特性明顯隨溫度變化的任何物質都可以用來測量溫度。我們也可以用一種顏色隨溫度變化的物質,在物質發出藍色光時,人們能識別出溫度高,當它散發出紅色光時,可識別出溫度低。類似地,當溫度上升或下降時,細小玻璃管裡的水會上升或下降。
  • 納米氫氧化鎂對六價鉻細胞的修復作用
    納米氫氧化鎂(Mg(OH)2)是一種環境友好型吸附劑,已被應用於處理水體中的重金屬離子,例如治理六價鉻。納米氫氧化鎂在吸附Cr(Ⅵ)之後,通過處理,氫氧化鎂可以被回收再利用,而鉻鹽則可以濃縮富集重新用於工業生產。
  • Nature雜誌1月26日精選文章一覽
    【3】反應性星形膠質細胞的產生和作用doi | 10.1038/nature21029在發生腦損傷後,人腦會產生不同類型的反應性星形膠質細胞,但人們對這些星形膠質細胞亞型具體有何作用所知不多。Shane Liddelow等人描述了這些反應性星形膠質細胞是如何在神經炎症性小膠質細胞誘導下產生的。
  • Nature 中文摘要 16 July 2015
    我們知道,細菌表面上的「胞外多糖」對於這些微生物與多細胞生物之間的相互作用很重要。在這項研究中, Jens Stougaard及同事識別出一種「胞外多糖受體」(EPR3),它介導野生豆科植物「百脈根」對根瘤菌的識別。EPR3的表達是在感知到被稱為「Nod因子」的細菌信號作用分子時誘導產生的。該受體能識別相容的「胞外多糖」,從而控制共生性感染。
  • Nature:一種獨特的蛋白設計可誘導包含蛋白納米籠(nanocages)的...
    複雜的生物過程通常通過多類大分子自組裝而成的納米結構進行,例如核糖體(蛋白質和RNA)或包膜病毒(蛋白質、核酸和脂質)。針對核酸或蛋白質的自組裝結構設計已經開發出了很多方法,但是用於工程化雜交生物材料的策略才開始出現。
  • Nano Letter:細胞納米海綿顯著抑制SARS-CoV-2感染細胞!
    巨噬細胞是一種白細胞,在炎症中起重要作用,在COVID-19疾病期間,它在肺中也非常活躍,所以張和同事創造了另一種覆蓋在巨噬細胞膜中的納米海綿。研究小組計劃研究巨噬細胞海綿是否也有能力平息COVID-19患者的細胞因子風暴。
  • 乾濕溫度計的結構解析
    乾濕球溫度計是測定氣溫、氣溼的一種儀器。   它是由兩支相同的普通溫度計組成,一支用於測定氣溫,稱幹球溫度計;另一支在球部用蒸餾水浸溼的紗布包住,紗布下端浸入蒸餾水中,稱溼球溫度計。由於包住溼球溫度計的紗布吸水後蒸發吸熱,所以示數比幹球溫度計的示數小。
  • 紅外溫度計——精確測量溫度的新方法
    紅外溫度計廣泛用於消費和工業應用。紅外溫度計的一些優勢包括: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117165.htm  ● 響應迅速(ms級別),用戶在單位時間周期中能獲得更多信息;  ● 可測量移動、旋轉或振動對象的溫度;  ● 可以測量較高的溫度(超過1500°C),而接觸式溫度計難以支持這麼高的溫度,而且壽命也較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