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安陽市湯陰縣古賢鎮古賢村,龍佛寺天花板上繪四大瑞獸,四象風水需靈活運用,前朱雀後玄武,左青龍右白虎。(王建安 攝影)
青龍與白虎及朱雀和玄武的稱謂最早是用於中國古代天文學中,它是天體星象的名稱,而不是人們認為迷信的概念。風水學上經常會用到四象定位,來輔助判斷兇吉。中國傳統方位是以南方在上方,和現代以北方在上方不同,所以描述四象方位,又會說左青龍(東)右白虎(西)、前朱雀(南)、後玄武(北)來表示,並與五行學在方位(東木,西金,北水,南火)上相呼應。
中國古代將天空分成東、北、西、南、中區域,稱東方為蒼龍象,北方為玄武象,西方為白虎象,南方為朱雀象,是為「四象」。 戰國曾侯乙墓出土漆箱上的繪畫就已有完整記述。這種「四象」是古人把每一個方位的七宿聯繫起來加以想像而成的四種動物的形象。如東方蒼龍,角宿象龍角,氐、房宿象龍身,尾宿象龍尾。南方朱雀則以井宿到軫宿象鳥,柳宿為鳥嘴,星為鳥頸,張為嗪,翼為羽翮。
後來古人又將其與陰陽、五行、五方、五色相配,故有東方青龍、西方白虎、南方朱雀、北方玄武之說。後又將其運用於軍營軍列,成為行軍打仗的保護神。「四象」作為方位,先秦的《禮記曲禮》已有記載:「行前朱鳥而後玄武,左青龍而右白虎。」《疏》:「前南後北,左東右西,朱鳥、玄武、青龍、白虎,四方宿名也。」這裡,朱鳥即朱雀。
「左東右西」的概念與我們看地圖有區別,這是因為地圖是以北方為上。古人的地圖是以南方為上,這樣就成了「上南下北,左東右西」。古人在確定方位時,是上南、下北、左東、右西。不是按照現代地圖的標註方位:上北、下南、左西、右東的方法來確定方位的。
中國古代的建築,大多順應了風水四象的原理,如建於明清時期的北京中山公園社稷壇,最上層鋪有五色土:東為青色土(青龍色),西為白色土(白虎色),南為紅色土(朱雀色),北為黑色土(玄武色),中間為黃色土(象徵黃種人)。另外,這些土是四方的府縣精選運來的,表示四方朝貢,共主一國,天下太平。
現今,風水四象被廣泛運用於房屋選址、建造、布局等方面,「左青龍、右白虎、前朱雀、後玄武」,堅持「左活、右通、前聚、後靠」的原則,即左邊要有溪水河流,右邊要有通暢的長道,前面要有池塘湖泊,後面要有山地丘陵,四周一派生機勃勃的古祥景象。
同時,四象要求面南坐北、面水背山,因為南面陽光充足,溫暖舒適,適合居住,而面水有豐富的水源,以各生活之需,背山則可以阻擋背面的寒風,同時和山呼應。
但是,隨著城市化的發展,人們從山水清幽的農村湧向高樓林立的城市,後無山,前無水,繼而,風水專家提出「高一寸為山,低一寸為水」的原則,即後面有比自己房屋高的高樓大廈便可視為山,而房屋前的低矮馬路則可視為水。還有,青龍也可視為道路、橋等。總之,四象風水需靈活運用,不能生搬硬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