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學生論文寫作語態選擇問題解答

2020-12-25 HotEssay致遠教育

在「國外版知乎」Quora上有一個很經典的問題:

Why shouldn't we use a passive voice in academic writing?

(為什麼我們不應該在學術寫作中使用被動語態?)

按照知乎的習慣來說,先問是不是,再問為什麼。學術寫作中到底是不是不能用被動語態呢

答案是具體情況具體對待,下面就來說說怎麼個對待法。

不同情況下的語態選擇

01人文社科方面的論文

對於人文社科方面的論文,我們通常是以討論為主,較少涉及實驗數據,而其中最重要的莫過於對論點的敘述是否清晰,行文是否簡潔明了。

主動和被動語態哪個更清晰呢?我們用一個例子來說明。

主動:The Lao People’s Revolutionary Party set up a new systemof drug control laws.

被動:A new system of drug control laws was set up.

相信大家在讀完第二句時很自然的會產生疑問:被誰建立,而第一句在開頭的前半部分就已經把整個意思交代清楚了:人物(The Lao People’s Revolutionary Party)、動作(set up)

很多同學表示可以在主動句的句尾加上by The Lao People’s Revolutionary,但是這樣很容易就出現一個問題,主體和動作相距很遠,這還是在一個比較簡單的句子中。如果是長句,讀者很容易在閱讀過程中,不知道最後by引導的主體執行了什麼動作。

顯然,主動語態更清晰,也更簡潔。被動語態的問題在這裡暴露無遺,造成語義不清

除了清晰的問題,被動語態還會出現的問題就是贅餘,它會花費更多的詞語來敘述同樣的信息,以下面兩句話為例。

主動:After suitors invaded Penelope’s house, she had to think of ways to fend them off.

被動:When her house was invaded, Penelope had to think of ways to delay her remarriage.

相比主動語態,被動語態的信息量少了一部分,讀者無法得知是誰摧毀了Penelope的房子,如果要補充,顯然需要加一句,這樣難免會出現重複性的詞語。

許多同學可能會採用被動語態來解決論文字數不夠的問題,但這只會收到適得其反的效果,因為這是很明顯的贅餘問題,會降低論文評分。

除了上面兩個,主動語態還有一個優點:人物和動作緊密相連,我們在看到人物後立刻就能得知他做了什麼;而被動語態有時則會出現動作和主體相距較遠的問題,讀者可能會讀了一大半還不知所云,不利於理解。

主動語態敘述更清晰、簡潔,而且利於理解所以在人文社科方面的論文選擇主動語態

02實驗性論文

除了人文社科類的論文,我們還會遇到一種論文:實驗性論文,即需要實驗數據支撐的論文,中間還會涉及到一些實驗過程。

這裡要說明一下,以往大部分科學期刊都會要求作者,在實驗性論文中避免使用第一人稱和主動語態,多使用被動語態。因為研究人員本身對實驗過程並不重要,同時實驗的可重複性很重要,第一人稱和主動語態的使用可能會造成誤解:沒有原始研究人員的存在,該實驗無法重複。

之前說了很多被動語態的缺點,但它也不是一無是處,相比主動語態,被動語態更加客觀,它強調動作而不是人物,舉個例子:

主動:We heated the solution to 80°C.

被動:The solution was heated to 80°C.

一眼看過去,兩個句子最開始分別是「We」和「The solution」,相比之下,「We」和實驗的關係不大,所以被動語態對於實驗的敘述顯然更合適,這也是實驗性論文多採用被動語態的原因。

但是近幾年來,這條約定俗成的規定逐漸被打破,許多實驗性論文也開始採用第一人稱和主動語態,而這取決於期刊編輯或老師的偏好:客觀還是清晰

所以如今大家對於實驗性論文也不能一概採用被動語態,最好在寫作之前詢問一下老師或編輯,側重清晰還是客觀,選擇主動還是被動語態。

通過以上兩種不同類型論文語態使用的分析,大家應該能意識到論文寫作中多數都是採用主動語態,不過這裡還是有一些特殊情況的。

被動語態適用情況

01強調對象屬於被動

單獨說可能有點抽象,我們用例子來說明:

100 votes are required to pass the bill.

在這句話中,作者想要強調100張票數,不過它不是動作的執行者,所以我們需要使用被動,將它放在句首進行強調

02動作主體未知

在論文寫作中,我們儘量以清晰為主,但難免會有一些很難獲取或者敘述的信息。舉個例子:

Over 120 different contaminants have been dumped into the river.

我們知道有很多汙染物被倒入河中,但誰倒的我們並不知道,這種動作主體未知的情況下我們就要選擇被動語態了

0不需要敘述動作主體

前面我們已經說過,主動語態強調主體和動作,但是有時候我們的讀者可能不需要知道動作主體。舉個例子:

主動:Dr. Susan Jones delivered baby Sophia at 3:30 a.m. yesterday.

被動:Baby Sophia was delivered at 3:30 a.m. yesterday.

單獨看不知道哪個更好,但如果我們的讀者是孩子家屬,他們肯定第一時間想知道孩子的情況如何,而不是醫生。

所以有時候我們要考慮一下我們的讀者,站在讀者的角度上,思考他們最想得到什麼信息,再決定句子的語態

以上就是留學生論文中語態選擇問題的解答了,大家根據不同情況選擇語態。另外建議大家在決定之前先詢問老師,不同學校不同老師的側重點不同,針對性的寫作更容易拿高分喲!

相關焦點

  • 學術論文翻譯中專業術語和語態的使用問題
    許多作者由於語言功底不夠,或者缺乏英文學術論文翻譯經驗等原因,在英文論文的寫作過程中存在較多問題,從而影響學術成果的正確傳播和學術價值的最終實現。下面,藍譯編譯主要從專業術語、語態的使用方面對英文論文在語言方面普遍存在的典型錯誤和問題進行探討,從而避免相關問題的再次出現。
  • 醫學論文英語摘要寫作的問題及對策
    摘要是以提供文獻內容梗概為目的,不加評論和補充解釋,簡明、確切地記述文獻重要內容的短文,是一篇完整的醫學論文不可缺少的部分。下面,賽恩斯編譯分析了醫學論文英文摘要寫作在英文標題、時態、語態以及數字和縮略語方面常出現的問題,並提出了解決對策,以期提高醫學論文摘要的寫作水平,減少錯誤。
  • 論文寫作課堂 | 英文摘要的常見問題與建議
    由於中西方語言與語境存在不同的環境與背景,在對英文摘要進行寫作或對中文摘要進行翻譯的時候,應當做到內容無缺漏,語言表達通順,符合英語語言表達的規範。單複數的問題英文摘要寫作中,名詞單複數的使用存在著許多問題。(1)名詞複數形式在一般情況下是使用+s或+es 形式來表達的。
  • 英文論文寫作常見問題?
    今天修改一篇文章的英語寫作,想向大家分享一點我發現我寫作常犯的錯誤,就當給大家提個醒吧。也歡迎大家分享自己的英文科技論文寫作tips。1.總是不寫冠詞這個是我犯得最多的錯誤,a、an、the總是會被我省略,畢竟科技論文裡有很多專有名詞等是不用加冠詞的,這麼寫順手了就會忘記加。因為漢語習慣的問題,我每次檢查的時候也不會覺得彆扭,但是讓一些審稿人讀起來可能真的難受。2.
  • 論文寫作指導之詞彙、時態和語態
    避免在報告或論文中使用冗長或空洞的詞語。此外,避免使用諸如「It is interesting to note that」或「It can be that」等常見但沒有必要的短語。4.使用精確而具體的詞語通過使用具體的、特定的詞而不是抽象的、通用的詞,可以提高寫作的清晰度。
  • SCI寫作小課堂:主動語態 and 被動語態
    國外越來越多的科研人員喜歡在論文中使用主動語態。他們認為被動語態句子通常使用更多的單詞,可能表達含糊不清,並可能導致介詞短語的混亂。論文寫作要求雖然嚴格,但並未強制規定語態方式,大家可靈活運用,但了解二者的不同還是很重要的。
  • 寫作指導:雅思寫作中被動語態的使用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英語寫作>留學英語作文>正文寫作指導:雅思寫作中被動語態的使用 2012-12-19 14:39 來源:可可英語 作者:
  • 紐西蘭essay寫作 紐西蘭留學生論證論文essay範文寫作步驟
    在這個階段,你可以選擇寫下你能想到的所有議論文章主題。不要擔心這些主題是否合適。您可以稍後將列表縮小到適當的議論文章。重要的是要讓你的創意充滿活力。如果您在頭腦風暴方面遇到困難,可以在線閱讀爭論性論文樣本以獲取靈感。這些樣本也可以成為爭論性研究論文項目主題的思想來源。
  • 雅思寫作被動語態的使用
    在新聞、商務、法律等英語文體中,被動語態因為其更突出客觀性的賓語或者事實被廣為使用。雅思寫作中的小作文圖表題和大作文議論文都是比較正式的文體,所以我們也應該注意多用被動語態的使用,以贏得更高的分數。
  • 學術論文結構式英文摘要寫作經驗分享
    在學術期刊發表論文,一般要求要有結構式摘要和相應的英文摘要。摘要是對論文主要內容的綜合介紹,使讀者儘快了解論文闡述的主要內容。眾所周知,寫好摘要,對文章的被檢索率和被引頻次,都非常重要。在這裡,達晉編譯提醒大家的是,英文摘要不是對中文摘要的簡單地、逐字逐句地翻譯,寫作時需注意英語本身的語言特點及語法規則,以下是我們對學術論文結構式英文摘要寫作經驗總結。同中文摘要一樣,結構式英文摘要包括四個部分:目的、方法、結果和結論。1.目的(Objective)。
  • 寫作與翻譯學術論文摘要在形式方面的要求
    摘要的寫作和翻譯,對於學術論文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根據科技論文摘要寫作的準確、簡短和清晰原則,藍譯編譯歸納出寫作與翻譯學術論文摘要在形式方面的要求,具體如下:1.時態選擇要力求準。理工科的研究往往要藉助於實驗、調查及推理等手段,摘要中使用過去式能增強論文可信度,使讀者感到作者的研究結論有理論和實證基礎。現在完成時的使用有助於說明研究進行的狀況,即研究工作一直持續到論文撰寫之時。可見僅在時態方面要寫或譯得準確,必須了解研究進行的真實狀態和寫作者要傳達的真實感受。2.語態選擇突出客觀性。英文有兩種語態,即主動語態和被動語態。
  • 英語科技論文表述中常用的語態
    當句子的主語是謂語的執行者時,其謂語形式為主動語態(Active Voice),當主語為謂語的承受者時,其謂語的形式為被動語態(Passive Voice)。在被動語態的句子中,其主語往往是主動語態句子中謂語動詞的賓語。因此,被動語態句子中的謂語動詞必須是及物動詞。
  • 論文小白學術寫作實操手冊
    今天這篇比較 適合準留學生 以及 Essay寫的稀爛還不明所以的小白 換種說法:論文既是探討問題進行科學研究的一種手段,又是描述科研成果進行學術交流的一種工具
  • 英文科技論文寫作規範
    1 使用簡單字旬前面的章節概要介紹了論文的各個組成部分。了解了這些概要之後,寫出的科技論文未必精彩。但是有了這些知識,至少知道應該如何組織論文內容,撰寫論文時也不會覺得太困難。當然,如果想讓論文有更多讀者,應該用英語來寫作。對有些科技人員來說,用英語寫作可能頗有難度。如果母語非英語,用英語寫作就更加困難。
  • 碩士學位論文英文摘要寫作研究述評
    但是關於研究生學術論文的英文摘要寫作能力培養以解決英文摘要寫作問題的研究卻少之又少。本文分別從學科視角、寫作者身份和摘要的寫作方法三個方面綜述現有的碩士學位論文英文摘要寫作的研究情況,以期為碩士學位論文英文摘要的寫作提供參考與建議。一、學科視角不同學科對學術論文寫作的要求不同並受學科自身特點的影響。
  • 學術論文英文摘要寫作的指導性建議
    摘要是對學術論文的內容不加注釋和評論的簡短陳述。英文摘要一般是中文摘要的轉譯,其報導和檢索功能非常突出。下面,藍譯編譯對學術論文英文摘要的寫作範式、詞彙文體特徵、時態、語態以及寫作應注意的問題進行簡要說明,從而為學術論文英文摘要的寫作及翻譯提供指導性建議。
  • 醫學論文英文結構式摘要的寫作規範
    下面,編譯根據醫學論文英文結構式摘要的寫作特點,結合工作經驗,從英文摘要的時態和語態、數字使用、標點符號使用等方面,探討探討醫學論文英文結構式摘要的寫作規範,以期提高醫學論文英文結構式摘要的質量。    醫學論文英文摘要的時態多用一般現在時和一般過去時,即目的和結論一般用現在時,方法和結果用一般過去時,而語態多用被動語態。
  • 澳洲essay寫作5個易犯錯誤 留學生英文論文摘要怎麼寫
    留學生Essay寫作易犯的五個錯誤Five common mistakes in international students' Essay writing不管留學生們對Essay有多麼的討厭,你都得老老實實把它完成,畢竟平時的Essay寫作是直接跟大家的成績掛鈎的,所以還是要努力寫好
  • 探討醫學論文英文結構式摘要的寫作規範
    眾所周知,寫好摘要,對增加論文被檢索和引用的機會、吸引讀者、擴大影響起著不可忽視的作用。下面,醫刊彙編譯根據醫學論文英文結構式摘要的寫作特點,結合工作經驗,從英文摘要的時態和語態、數字使用、標點符號使用等方面,探討探討醫學論文英文結構式摘要的寫作規範,以期提高醫學論文英文結構式摘要的質量。
  • 科技論文英文摘要的特點及寫作
    英文摘要的規範化寫作將有助於我國科技學術界的國際交流,從而有利於擴大我國科技成果的影響。本文將根據科技論文英文摘要的文體特點,從選詞、時態、語態、句型等方面概要闡述科技論文英文摘要的寫作特點、模式及摘要寫作中應遵循的原則。 一、摘要的文體特點科技論文英文摘要是位於論文正文前面的一段概括性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