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寫文言文作文不值得提倡

2020-12-16 中國教育新聞網

近日,一名11歲小學生40分鐘寫的600字文言文作文在網絡上走紅。近年來,類似報導並不少見,越來越多的中小學生用駢體古文、古白話寫作文,甚至用甲骨文答卷。對此,著名語言學家、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王寧提醒,「學習文言文是為了繼承優秀文學遺產,不是為了仿古,學生寫文言文作文不值得提倡」。

在去年12月一次考試中,湖南省株洲市天元區白鶴小學六年級學生餘晗睿寫了一篇名為《父母之教》的作文,通篇仿文言文寫成,敘述身邊發生的日常小事。「孩子之美,源父源母。父母之教,最為重。」該文開頭這樣寫道。一名閱卷教師拍照上傳,在網絡上廣泛流傳。

「媒體爭相報導,但少有真正分析這篇作文的。」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古代漢語研究所孟琢博士認為,這篇作文模仿《三字經》《弟子規》等童謠的句式,實際上還是用現代漢語詞彙寫成,「一個孩子閱讀蒙學讀物,形成這樣的語感並不難。這篇作文有很強的模仿性,但很稚嫩」。

「如果有個別孩子從小有條件,自己又喜歡,能寫文言文,這對產生文言閱讀語感是有促進的,老師和家長都無須禁止。」王寧表示,但這不意味著用文言文寫作可以推而廣之,「文言不是現代人的口語,沒有足夠的詞彙量來表達現代的思想」。王寧認為,書面語言與口頭語言一致,是社會發展進步的體現,「如果給一篇淺顯文言文作文高分,同時大肆炒作,這無形中是在提倡,是有害無益的。」

    孟琢認為,學習經典要帶著現實生活和情感的體驗,融入對現實的思考,才能讓經典更有生命力。如果一名小學生學習了經典,就使用並不能充分言情達意的文言文寫作,對孩子的天性是一種戕害。

2010年江蘇高考,江蘇如皋中學考生王雲飛通篇用駢體古文寫了一篇作文,也曾引起大量關注。據報導,該卷在閱卷時被視作「懷疑卷」提交給專家組,古典文獻學專家在評閱時用了4頁紙對其進行注釋。這篇作文大量使用生字、僻字,20%的字需要查字典才能明義。

「語文教育的目的是要讓學生學會如何準確優美地使用漢語。」孟琢認為,現在真正會使用文言文寫作的人並不多,如果教師看到模仿性很強的文言文作文就盲目鼓勵,可能會起反作用,「如讓一些學生產生投機心理,認為用文言文寫作文就能取得高分,或者鼓勵學生在寫文章時炫耀自己知道的生僻字詞,這些都背離了語文教育的本質」。

「繼承傳統不是復古,學習古代不是要現代人去模仿古人。」王寧認為,學習文言文、提升古文素養真正的科學方法是讓孩子在14歲以前,在背誦能力最強的時候多背一點文言文,「雖然不能完全理解,但可以貯存語料,形成語感,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中國教育報》2016年01月30日第1版 

相關焦點

  • 看不懂的作文,就值得滿分嗎?
    當閱卷老師被問及為何給這篇作文滿分時解釋道:「給文章滿分,是體現浙江學生的作文水平,寫成這樣也不容易。」似乎對於作文到底是好是壞,還沒有一個蓋棺定論。人大教授楊慶祥則認為:「寫得很好,但不提倡。」雖然公文裡的文言文寫得很嚴謹毫無疏漏,卻忽略了針對的群體是否能夠接受。這種公告,寫得再好根本也起不了應有的作用。
  • 當初學者們提倡白話文取代文言文時,還曾遭到多數學生的反對
    其中最突出的代表應該就是胡適了,我們平常了解到歷史也常常將胡適認作提倡白話文的先驅。1917年,胡適在北京大學任教,大力推廣白話文寫作,遇到了很多阻力。有學生在課堂上說:「白話文廢話多,發電報花錢多!比如胡適先生的老婆死了,他的家人發電報就要寫『你太太死了,快回來』,需要8個字,而文言文只需要『妻喪速歸』四個字,能省不少錢。」
  • 高考作文或禁用繁體字文言文 市民憂怪才難出頭
    有關人士分析,這應該是意味著繁體字、甲骨文、火星文及一些網絡語言甚至文言文的寫作方式,都可能會因不符合要求而被扣分。  現代快報記者 金鳳 黃豔  語文老師:從字面理解,寫繁體字會判錯  「從『現行規範漢語言文字』的字面理解,應該是以後用繁體字答高考卷算錯別字,當然也不能用繁體字來寫高考作文了。」
  • 浙江那篇滿分高考作文,到底該不該提倡學生這樣寫文章?
    這幾天,浙江省的一份高考滿分作文引發廣泛關注和爭議。有人認為作文的作者有豐富的語言積澱,能夠把大量的生僻字、晦澀的名言和哲學語句貼切地用在自己的作文中,足顯考生學養深厚,極富文採。但是也有不少網友說這位考生是在掉書袋、故弄玄虛,裝高深秀學問,這樣的作文雖無不可,但是做法不值得提倡和效法。好奇心的驅使下,我也拜讀了這篇獲得了滿分的高考作文。
  • 語文路上的3大「攔路虎」,文言文與寫作文,還有一個周樹人!
    很多家庭都因為孩子的學習成績不好,而經常打罵孩子,導致孩子與家長之間產生了隔閡,感情漸漸疏遠,導致家庭關係都變得不和諧了。其實我們換個角度來看的話,只要孩子把自己的學習成績給提升上去,那麼家庭關係反而就會變得更加的和諧。
  • 來教我寫文言文吧!
    有個小學生,因為一篇文言文作文,火了。這篇題為《美說》的文章,是六年級學生小葉在期末檢測的語文考場上寫就的。按照新聞中的說法:「教研室主任用『震撼』描述閱卷老師的感受。」據說,小葉自幼喜歡閱讀傳統文化經典,各種名篇倒背如流。最近,拿小學生寫東西說事成了流行。
  • 當代人寫文言文,就是一場尷尬的行為藝術
    文言文的時代,回不去了。/ upsplash我們今天束手束腳地用所謂的「文言文」寫漫威故事,用所謂的「詩經體」湊韻腳,然後對著四不像的成品拼命鼓掌,是不是也太刻奇了些?高考作文滿分作者,成為一生的標籤。
  • 初中生3大怕:一怕文言文,二怕寫作文,三怕周樹人!怎麼破?
    80%的初中生學語文課3大怕:一怕文言文,二怕寫作文,三怕周樹人!文言文列榜首,很多同學一看到文言文就頭大。寫作文也是學生的噩夢,一小時憋不出來幾個字!第三是怕學周樹人的課文,即魯迅先生的課文。從全國中考來看,文言文在中考中的比例約6.7%——8.3%;從全國高考來看,文言文在高考中的比例約12%——15.3%,由此可見文言文的重要性。很多同學反應,文言文讀不懂,很枯燥,題不會做。其實文言文雖然難,但只要掌握好恰當的方法,就會變得非常有趣。
  • 古文作文不宜提倡
    連續兩年高考作文都有古文作文獲滿分,一些報章不但刊載了這種古文作文,而且還稱讚作者古文功底深厚,一時溢美之詞不絕於耳。但筆者認為,古文作文雖然難得,卻不宜提倡,理由有三: 一是與白話文背道而馳。早在一個多世紀前,文化先驅們就提倡白話文,並身體力行,五四新文化運動時期,新詩及白話文在中國文壇颳起一股清新之風,由於白話文貼近百姓,因而受到大眾歡迎。從那以後,白話文成為我國人際交往的通用文體,古文僅僅作為一種歷史文獻的書面記載方式而存在。高考中有學生用古文寫作,且不說這篇新造古文尚有生硬、晦澀之處,即使是一篇十分完美的古文,對21世紀的今人而言,又有什麼大必要?
  • 中學生用文言文給班主任寫傳記
    本報訊(記者 艾丹青 通訊員 金荷)直到昨天上午的慶典上,景芳中學英語老師何黎平才完整地看到學生給她寫的文言文傳記——這之前,她知道學生們在嘗試寫,但沒想到能寫得這麼好。看得出來,何黎平還是有一些小激動的,畢竟這樣的方式並不常見。 這是景芳中學第四屆班主任節中的一個重要環節。校長姜建平一直在關注班主任老師這個群體。
  • 11年過去了,當年那個用甲骨文寫高考作文的學生,後來如何了?
    後來這篇特別的作文也被傳到了社交網站上,黃蛉的甲骨文作文引起了不少爭議。有人認為能在這麼重要的高考中花心思寫出甲骨文,十分需要勇氣,值得鼓勵和支持;還有人則認為不管怎麼說偏題就是偏題,按得分點給分,6分的結果很正常。
  • 學生寫作文無話可說怎麼辦?
    很多學生對寫作不感興趣,課內寫作和考場作文時,感覺無從下手,腦子一片凌亂。尤其是有的低年級學生,對作文更是不知道寫什麼,總覺得無話可說。「說什麼」的問題解決不好,老師對「怎麼寫」的指導就被架空了,學生「寫好作文」就變得非常困難。
  • 男孩罰寫文言文悔過書,被當做範文朗誦,有家長用文言文評論了
    4日,上課調皮的12歲成都男孩劉彥恆被數學課老師罰寫悔過書。接下來的課程中,語文老師又布置了文言文寫作作業。靈機一動的劉彥恆想到「借題發揮」,十多分鐘下來,就寫了一篇280字的文言文悔過書《思過書》。最終,正在讀七年級的劉彥恆因《思過書》寫得不錯,被語文老師當做學生範文全課堂朗讀。網友們,就問你們服不服。
  • 古漢語博導質疑滿分作文:究竟要通過滿分提倡什麼
    據報導,今年高考作文考試中,南京13中理科生蔣昕捷以《赤兔之死》為題,以三國故事為基礎,編撰了赤兔馬為誠信而殞身的感人故事,讓閱卷老師拍案叫絕,給出了滿分。  晨報訊(記者廖厚才)「《赤兔之死》的語言實質上只是蹩腳地仿照了《三國演義》的語言,卻被高考閱卷人給予那麼高的評價並判給滿分。我不知道究竟要通過這篇滿分作文提倡什麼?」
  • 八年級學生把blackpink寫進作文裡,滿篇飯圈用語,老師無從下筆
    最近有一位老師曬學生作文,字裡行間皆是無奈之情。自己的一位八年級的學生把blackpink寫進作文裡,還堅持用五顏六色以及飯圈用語,讓老師無奈無從下筆。
  • 用文言文書寫一篇高考滿分作文
    高考中作文一般佔60分,作為人生重要轉折點的一次考試,每一分都關乎未來,其中作文水平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取得高考滿分作文成績的學生可謂是鳳毛麟角,用文言文來寫高考作文取得滿分的學生更是屈指可數。 為了保險起見,許多老師和家長不鼓勵學生以文言文作文。
  • 諸暨女孩藝高人膽大,用文言文寫高考作文得高分!
    高考作文每年都是熱門話題,今年更是要燒起來了。尤其是浙江卷的作文。浙江卷作文是這樣要求的▼浙江大地,歷史上孕育過務實、知行合一、經世致用等思想,今天又形成了「幹在實處、走在前列、勇立潮頭」的浙江精神。結合上述材料,寫一篇文章。【注意】①角度自選,立意自定,題目自擬。②明確文體,不得寫成詩歌。③不得少於800字。④不得抄襲、套作。高考成績出來後,諸暨考生的一篇高考作文《燃我朝暉》火了!為什麼呢?因為大多數人看不懂,卻都服!不信?
  • 高考作文該不該寫文言文? 看看語言泰鬥王力教授怎麼說
    ,有關語文課的作文也成了老師學生和家長們討論的話題。想起2001年,一篇題為《赤兔之死》的文言作文獲滿分,此後幾乎每年全國都會出現一兩例高考文言文作文優作,由此也引發了該不該提倡學生用文言寫作多年的討論。關於一般青年們用文言文寫作的問題,語言泰鬥王力先生曾表達過這樣的觀點:「學不好固然是貽笑大方,學好了也就是作繭自縛。文章越像古文,就越不像現代的話。」本期的「國風堂」,我們就接著王力教授的觀點談一談這個問題。
  • 季謙:文言文與白話文
    答:我寫《兒童讀經教育手冊》時,思想中就是「文言是白話文的基礎」這個意思,而整個文氣下來也是這個意思,豈不見那幾段所談的都是文,不是語。而且胡適輩也只說要打倒文言文以提倡白話文,並沒有說要提倡白話而打倒文言。因為白話之「話」不必提倡(他們提倡「國語」倒是有意義的),而除了文言文之外,無所謂「文言」之「言」可資打倒。 融在口語中的文言,他們可以看成是白話。
  • 高考滿分作文引熱議
    高考作文能否用晦澀展示才華?這種寫作方式是否值得提倡?引發廣泛熱議。據悉,在高考閱卷時,第一位閱卷人只給了39分,第二位和第三位則給了55分的高分。最後作文審查組判為滿分。由此可見是經過閱卷組審慎考慮的結果。晦澀難懂不只在第一段,而是貫穿全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