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積電再次用行動支持華為海思,一般企業沒這待遇

2020-12-12 科技風景線
臺積電

因為美國的打壓,華為在發展上遇到了一定的困難,而因為備胎計劃的出爐,也讓人們看到了我們這家企業在研發投入上是如此的捨得,而在發展戰略上,是多麼的高瞻遠矚。

華為

而現在的華為還之所以能夠頂住美國的打壓,當然少不了眾多國內廠商的鼎力支持,這個時候,我們的團結或許就是我們逐漸強大的資本了。而在華為的供應鏈中,臺積電應該說得上是最為關鍵的一環了。讓人倍感欣慰的是,在美國禁令出來後的第一時間,臺積電就發布消息稱,對華為的供貨將繼續進行。

臺積電

這個時候,讓我們未華為鬆了一口氣的時候,也要為臺積電點讚。而如果大家覺得臺積電對華為的支持,僅僅是一個商業往來的話,那就有點偏見了,臺積電對華為的支持上,還不僅於此,再給大家說一個最新的情況。

華為

就在近日,臺積電在上海舉行了近十年來和大陸媒體的交流的技術研討會,據悉,在這次研討會上,就有華為的代表參加會議,更值得一提是,在會議的籤到現場,臺積電的一個舉動讓大家看起來很是激動,因為在籤到的時候,有一條臺積電專門為華為以及華為海思的人員所準備的通道,由此可見,臺積電對於華為合作的重視程度,可以說一般的企業可沒有這個待遇。

臺積電

而在當天的會議上,臺積電總裁魏哲家還強調的兩個事情「合作共贏」「有一個總統把世界搞得很悽慘。」至於這兩個內容具體指的是什麼,相信大家已經一清二楚。

現在我們的半導體產業發展迎來了前所未有的困難,但是如果換一個角度來看待整個事情話,反而充滿了巨大的發展機遇,不但在政府層面上更加重視我們的半導體產業發展了,而且我們的眾多企業以及投資人也開始重視起來了。

臺積電

而更為值得欣慰的是,我們大眾也開始支持我們國家在半導體產業上的投入了,更是對我們的半導體企業產品進行支持了,而這也是半導體、晶片產業能否發展起來的關鍵。所以說,化危機為機遇,這或許就是我們發展壯大七連的好機會。

相關焦點

  • 國際晶片企業大排名,華為海思遺憾未進前十,榜首不是臺積電
    自從華為因為晶片原因,被美方制裁後,半導體晶片行業就在國內火熱了起來,而近期大家聽到的最多的名字除了華為海思外,就是我國臺灣的臺積電企業了,而這次ICINSIGHTS也是公布了最新的世界半導體企業排名報告,國際晶片企業大排名,華為海思遺憾未進前十,榜首不是臺積電。
  • 中芯國際擠走臺積電,拿下華為海思14nm代工大單
    (觀察者網訊)面臨美國在晶片領域「卡脖子」,中國企業繼續布局。關注半導體產業的臺灣《電子時報》13日報導稱,中國大陸晶片代工廠商中芯國際擊敗臺積電,奪得華為旗下晶片企業海思半導體公司的14納米FinFET工藝晶片代工訂單。
  • 傳臺積電已獲華為代工許可,海思或迎轉機,但手機和5G無望
    總結來看,美國的終極目的是想禁華為的5G技術,也就是遏制中國5G的發展,並非單純要弄死某家企業。華為海思的命運似乎迎來重要轉機。10 月 9 日晚間有消息傳出,繼AMD、英特爾之後,臺積電已經從美國商務部拿到繼續供貨華為的許可證,可以幫華為繼續代工生產一部分成熟製程技術的產品。
  • 我國臺灣省的臺積電扛不住了,向美申請繼續和華為合作
    近日,華為官宣:上半年營收4540億元 ,同比增長13.1%,淨利潤率9.2%。華為這個消息釋放的信號很明確:不管你美國的技術封鎖,還是臺積電赴美建廠,對華為影響不大。其實,臺積電早在14nm工藝時代,就跟華為海思展開了深度合作,不過當時的工藝水平不太成熟,但是海思麒麟依然不離不棄,支持臺積電發展。去年美國跟臺積電下通知,只要超過10%的美國技術,就不得用在華為海思上,臺積電迎難而上表示,7nm低於10%美國專利,可繼續為華為代工。但是,美國在今年上半年再次出禁令:只要是涉及美國技術和設備的都不被允許用在華為身上。
  • 華為5G業務順利開展 背後有中芯國際與臺積電的力挺
    摘要:華為晶片的核心製造商是臺積電和中芯國際,在關鍵的時候,支持了華為。6月29日,G20大會在日本召開,國家主席習近平與美國總統川普在大阪舉行會晤,川普表示,美方希望通過協商,妥善解決兩國貿易平衡,為兩國企業提供公正待遇。
  • ARM架構停止授權,臺積電無法代工,被打壓的華為,活下去最重要
    華為可以說一直處於風口浪尖,作為國內最有影響力的高科技企業,面臨著美國一波又一波的打壓。被打壓的目標,更是直接瞄準了華為的海思麒麟晶片。要知道海思晶片可是華為最重要的核心之一,另一個核心則是華為在通信行業裡沉澱的海量專利技術。
  • 為什麼臺積電可繼續出貨給華為?揭開中美貿易戰「神秘數字」
    川普將華為列入出口管制的黑名單,企業在還沒獲得許可前,不能銷售或轉移美國技術給華為。包括美、日、德廠在內的華為供應商,紛紛傳出暫停與華為業務往來。臺灣科技業最關心的自然是臺積電,川普發出命令後第一時間,臺積電便公開表達對大客戶的支持,表示將繼續出貨華為。
  • 失去華為而陷入窘境?臺積電申請出口豁免懸而未決
    於是臺積電是否會在7月15日之前為華為申請出口豁免也備受關注。 據路透社6月9日報導,臺積電董事長劉德音在年度股東會上稱,是否為華為申請出口豁免還是一件「懸而未決」的事情,因為不知道美國禁令的實施尺度。 同時,劉德音稱許多企業也面臨著與臺積電類似的處境,因此大家都還在抉擇的過程中。
  • 華為又進一步,海思晶片再次打破壟斷,效率依然如此之快!
    在任正非的帶領下,這些年來華為公司一直都在堅持走自主創新的道路,而這也讓華為成為了國產科技創新領域的領頭羊;眼看著華為公司一步一步地發展壯大起來,但沒想到卻突然遭到了打壓,這也出乎很多人的意料之外;在面對困難的時候,華為絲毫沒有妥協,反而還在國際市場上越戰越勇,這也讓我們看到了華為公司的「狼性企業文化精神」!
  • ARM正式發布A75和A55,助華為海思趕超高通
    ARM正式發布了其新一代的核心A75和A55,依據當前的發展趨勢來看,華為海思將成為首家採用這兩個核心的手機晶片企業,預計將用於今年下半年量產的麒麟970晶片上,該款晶片的CPU和GPU性能都有望趕超高通的驍龍835晶片。
  • 華為海思晶片 10 年備胎史!
    所以,海思這才趕緊招兵買馬!28年間,海思從未安逸過,正是這份「不安分」,才讓海思結出碩果。時間要回到2004年秋天,那一年,深圳市海思半導體有限公司,在華為集成電路設計中心的基礎上註冊成立。但是從本質上看,三星、蘋果的晶片設計重點在於應用處理器,華為海思則更在乎基帶晶片。而基帶晶片是電信設備和手機的連結樞紐。同時,任正非很早就預想到,即便是在「和平時期」,也要按照極端情況進行備戰。正因為寬備窄用,海思才能做到在美國抽身而走時,實現妥妥的自立。
  • 突發:華為確定被臺積電斷供!中科院合肥一研究所90多人集體離職!
    今天台積電正式宣布斷供華為,華為海思晶片很可能淪為一紙空文!再加上最近雲南的小學生論文造假事件,我們不禁陷入深思:這些事件之間是否存在某種內在的關聯呢?由於眾所周知的原因,小編也不方便發表太多評論,歡迎大家留言探討!
  • 華為被取消合作之時,臺積電工程師陸續被「挖走」
    最近這些年以來,臺積電的發展已經成為了世界上最大的代工廠商之一,而且已經從三星手中搶走了蘋果A系列晶片的製造權,其實原因就很簡單,僅僅就是因為臺積電製造的晶片的良品率比其他的代加工廠都要高。華為的處境但是現在華為面臨著一個重要的問題,就是和臺積電有關係。因為華為海思設計的高端晶片,目前只有臺積電和三星能夠製造,而三星一直都是華為的競爭對手,所以向華為代加工的可能性非常小,但是現在最難的是,臺積電也要聽從美國的教唆,向華為停止服務了。
  • 被視為華為「生存戰關鍵一環」,臺積電:目前供貨可以維持
    【環球時報-環球網 記者 李炫旻】美商務部把華為列入出口管制「實體名單」,惡劣影響波及國際企業和市場。被視為華為「生存戰關鍵一環」的臺灣積體電路製造公司(下稱臺積電)23日向環球時報英文版記者就此發來了一份聲明。
  • 9月14日之後,如果臺積電繼續為華為代工,結果會怎麼樣?
    最近,聽得最多的就是臺積電如何如何強大,臺積電即將斷供華為晶片、臺積電在斷供華為晶片之前如何試圖挽救華為的訂單……但是,不論消息看了多少,都改變不了美國再次升級對華為自主研發晶片上的限制政策。有時候,小語站在臺積電的角度上想想,還真是覺得有苦說不出「買賣不成仁義在」這話說得是沒錯,臺積電在實在沒辦法挽救華為自主研發的麒麟系列晶片代工生產的巨額訂單,也沒有向谷歌一樣對華為落井下石,反而在華為9月14日斷供之前緊急加工800萬片晶片,試圖幫助華為解決燃眉之急。這是臺積電晶片行業的老大哥對華為發出的善意。
  • 臺積電再次加薪搶人才,中芯國際只能迎頭一擊
    近日報導稱臺積電再次調薪,這次的幅度真的大,中芯國際少數員工達到36萬元年薪,而臺積電大多數員工是38萬元年薪,臺積電的人還被內地廠商以2.5倍薪資挖了上百人,這次調薪從明年起,底薪一口氣調高20%,大學畢業生起薪8840元,直接提高到10600元,碩士的起薪是10470元,直接提高到12560元,而且這些薪資不包括退休金和其他福利
  • 三大EDA 軟體公司相繼斷供華為,臺積電是否能挺住壓力?
    來源:快芯網   有曝料稱Cadence、Mentor、Synopsys三大EDA軟體公司,都已相繼斷供華為。華為在缺少EDA公司支持的情況下,臺積電遭遇美國更嚴格的審查。臺積電支持華為,怕有心無力,恐也有斷供華為的危險!
  • 支持華為的意義何在?老美的最終目的是什麼?
    餘承東說以後華為的海思麒麟晶片沒法生產了,華為手機沒法用自己的晶片了,這讓整個行業都感到緊張!因為雖然目前還可以用聯發科技和高通的晶片生產手機。但老美一旦要進一步打壓我們,讓高通斷供,並且限制聯發科技給國內企業供貨(很簡單,如果聯發科技不聽,就不讓臺積電為聯發科技生產晶片)。
  • 華為海思 Kirin 970 性能剖析
    ,這是因為魯大師是為數不多的支持華為、高通兩家神經網絡模塊 API 的基準測試工具(魯大師本局完勝)...NPU 目前的使用場景還非常有限,但 AnandTech 表示看好;一個冷知識:Kirin 970 內部所用的 DSP 是 Cadence Tensilica Vision P6 DSP,這顆 DSP 其實也支持高效的神經網絡執行.正文開始
  • 臺積電未計劃繼續供貨,華為完了?外媒:臺積電百位工程師跳槽
    眾所周知,美國對華為的制裁已經達到了一個最高節點:斷供晶片。當然,我們不知道之後還會不會有新的節點,至少目前華為已經步履維艱了。而就在這種情況下,國內還是有很多針對華為的不好的聲音傳出。在華為高層明確表示麒麟晶片將可能絕版時,評論中竟然還有「叫好」的聲音,不免讓人心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