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為何把兩個兒子過繼給叔叔?心機之深鮮有人懂,這筆買賣不賠

2020-12-12 騰訊網

  文/藍夢島主

  原創文章,已開啟全網維權,抄襲必究!

  在清朝的乾隆年間,曾發生過兩次耐人尋味的皇家大事。

  乾隆二十四年(公元1759年),乾隆皇帝將自己的皇六子愛新覺羅·永瑢過繼給了慎靖郡王愛新覺羅·允禧(王愛新覺羅·胤禧)。

  乾隆二十八年(公元1763年),乾隆皇帝將自己的皇四子愛新覺羅·永珹過繼給了和碩履懿親王愛新覺羅·允祹(愛新覺羅·胤祹)。

  過繼在古代是一件非常嚴肅的事情,無論是從法理上講,還是從情感上講,嗣子都要比親子更親。也就是說,皇子過繼出去後就不再享受皇子的任何權利,更無法繼承皇位。

  在封建王朝時期,若問皇家最看重的是什麼?答案無疑是子嗣,更確切地說是兒子。

  與康熙兒子眾多、優秀者也眾多不同,乾隆皇帝畢生子嗣艱難。乾隆一生雖然有多達17個兒子,但其中大多數都是夭折或早亡,活到30歲以後的只有6人,即:皇四子永珹、皇六子永瑢、皇八子永璇、皇十一子永瑆、皇十五子永琰以及皇十七子永璘。

  在行過繼之禮時,皇五子永琪和皇十二子永璂也還健在,而皇十七子永璘並未出生。

  不管怎麼說,作為皇帝,乾隆的子嗣並不算多。那麼,他到底為什麼還要把這幾個碩果僅存的兒子過繼出去兩個呢?

  先看看乾隆皇帝都把兒子過繼給誰了。

  其一,愛新覺羅·胤禧,雍正登基後改名為愛新覺羅·允禧。從名字就不難看出,這是雍正皇帝的平輩人。允禧是康熙皇帝的第二十一子,康熙皇帝駕崩時,允禧年僅12虛歲,所以他當年並沒有參與到九子奪嫡中。

  其二,愛新覺羅·胤祹,雍正登基後改名為愛新覺羅·允祹。允祹是康熙皇帝的第十二子,人稱「十二爺」,他自幼由蘇麻喇姑撫育,擅長書畫,與世無爭,也沒有參與九子奪嫡。

  允禧和允祹是康熙的兒子中少有的兩個善終者,但遺憾的是,他們在死的時候都沒有留下子嗣。

  絕嗣在古代是最嚴重的大不幸,皇族中的親王郡王如果沒有後人大多會過繼近枝的親戚過來延續香火,這也是一種傳統。但是,愛新覺羅皇族龐大,子孫眾多,乾隆皇帝完全可以給兩位叔叔過繼其他孩子,為什麼偏偏要衝著自己的皇子「下手」呢?

  其實,乾隆皇帝著實是用心良苦,這筆「買賣」他不賠,甚至可以說是很值。

  由於皇位之爭,雍正皇帝與兄弟們的關係大多鬧得很僵,其中最慘的八阿哥胤禩和九阿哥胤禟都是被雍正秘密害死在獄中,就連與雍正同母的親兄弟十四阿哥胤禵也被遠派守皇陵幽禁,其他各位阿哥也都鮮有善終者。

  相對於老爹雍正皇帝,乾隆皇帝對待叔叔們要仁慈得多。乾隆登基後把叔叔們釋放的釋放,平反的平反,晉封的晉封,目的很簡單,就是想修復叔侄之間的關係,更功利的目的則是——樹立一下自己的「仁君」形象。

  為此,乾隆皇帝確實付出了很多努力,也犧牲了很多個人利益,其中最典型的就是將兩個親兒子分別過繼給了兩個絕嗣的叔叔,當然,由於輩分原因,過繼過去是當孫子的,而不是當兒子的。

  不過,乾隆將兒子過繼給叔叔也有自己的私心,那就是讓自己的兒子去承襲王位。

  皇位只有一個,但叔叔們都是封了王的,永瑢和永珹過繼過去後就是唯一的王位繼承人,這對於乾隆來說是一件大好事,權力在自己親生兒子手中終歸是要更放心一些。

  在選擇過繼人選的時候,乾隆皇帝也是有周密考量的。首先,年紀不能太小,原因正如上文所言,過去就要能承襲王位,掌管權力。其次,要排除皇位繼承候選人。

  永珹是皇四子,永瑢是皇六子,除了五阿哥永琪,他倆已經是健在的皇子裡最年長的兩位了,而且資質又都很平庸,所以自然而然成了被過繼的人選。

  至於為什麼會跳過五阿哥永琪,正如電視劇《還珠格格》所呈現的,乾隆皇帝早年確實考慮過傳位五阿哥永琪,他在乾隆的兒子裡算是比較優秀的,是乾隆心中的皇位繼承人選之一,只可惜,真實歷史裡他只活了26虛歲就死了。

  參考資料:《清史稿》

  文中圖片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相關焦點

  • 乾隆皇帝自己子嗣並不多,為什麼還要把兩個皇子過繼給別人?
    乾隆帝待機時間實在太長,原本十七個兒子,到他退位時只剩四個。雖然有過十七個兒子,但去掉早夭的與英年早逝的,乾隆帝膝下子嗣並不繁盛。然而即便是這樣,還有兩個皇子被乾隆帝提前給過繼了出去。乾隆二十四年,六皇子永瑢出嗣為慎郡王允禧之嗣孫;乾隆二十八年,四皇子永珹出嗣為履親王允裪之嗣孫。
  • 有人說嘉慶的能力比哥哥差上百倍,為何乾隆還是選嘉慶為接班人
    乾隆皇帝一共有十七個兒子,嘉慶帝顒琰排行第十五,上面有十四個哥哥。古代皇位繼承,通常遵循立嫡立長和立賢三條原則。 第三批出局的候選人:皇四子永珹和皇六子永瑢 這兩位皇子都被過繼給親王為後,從法理上已經不再是乾隆的兒子。乾隆二十四年,永瑢被過繼給慎郡王允禧,後被改封質親王。乾隆二十八年,永珹被過繼給履親王允裪,降襲履郡王。
  • 康熙和乾隆都在位60餘年且兒子都不少,為何乾隆朝沒有皇子爭位?
    乾隆與康熙雖然都在位長達60多年,但是乾隆朝卻沒有像康熙晚年那樣出現諸子為了爭奪皇位展開激烈爭鬥,這又是為何呢?下面就來說一說這個問題。比如乾隆的長子永璜生於雍正六年(1728年),雖然永璜是乾隆的庶長子,但是永璜還是比較深得乾隆喜愛,不過在乾隆的一生摯愛原配富察皇后去世後,乾隆有些抑鬱,甚至有些精神失常。
  • 福康安明明是傅恆的兒子,為何外界傳言,他是乾隆的私生子
    通過史書我們了解到,福康安是大學士富察·傅恆的第三子,孝賢純皇后的侄子,並且深得乾隆重用。 然而在外界卻有不少傳言,說福康安不是傅恆的親生子,而是乾隆的私生子。在清朝正史的記載中,福康安明明是傅恆的兒子,並且還有三個兄弟,為何外界傳言,他是乾隆的私生子呢?我認為這裡有四個原因。
  • 甄嬛傳中唯一獲得幸福的女孩,現實中認了乾隆的兒子做孫子
    還記得《甄嬛傳》中,玉嬈與允禧都痴迷《雁丘詞》: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生死相許?天南地北雙飛客,老翅幾回寒暑......這是浪漫主義的筆法,現實中,他們的家庭構造才更符合當時的社會狀況——慎郡王除去嫡福晉外,尚有妾室三人:頭等侍衛六格的女兒周氏、大臣之女吳氏、員外郎的女兒關氏(又為瓜爾佳氏)。
  • 宋耀如:在波士頓「過繼」後改姓更名可信嗎?
    並在《宋氏家族與韓氏淵源及歷史聚焦》(2009年)中鮮明指出「韓教準過繼堂舅(宋氏)之說不可信」:「韓教準到美國之後為何改姓『宋』?1985年宋子文之堂兄弟韓裕豐口述說:『教準伯由於家境貧困,於少年時就偕胞兄政準隨人到南洋,不久他由舅父收養,遂改姓更名為宋嘉樹,又名宋耀如。他又隨舅父到美國,後進神學院讀書,學成後回上海當牧師傳教兼營商業。
  • 歷史上的嘉貴妃:性情溫婉,深得乾隆寵愛,但兒子一個比一個奇葩
    讓人看的都恨得牙痒痒,最後也沒有落得一個好下場,被乾隆貶為了普通百姓,而且舊愛玉氏王爺根本就不顧舊情。可以說這完全是她自作自受的結果。可是影視作品畢竟經過了藝術化加工,為故事的發展提供便利,難免與真實的歷史還是有一定差距。看看當時的史書記載,就可以明顯看出她確實是被封為了「皇貴妃」,只不過她本人的表現根本就不是劇中的那種狀態。
  • 燕雲臺:韓德讓與蕭燕燕感情有多深?賜國姓、皇子過繼,位親王上
    遼景宗在繼位之前,並不是什麼香餑餑,相反,他的身份有點尷尬,是遼世宗之子,但當時在位的皇帝遼穆宗,卻是遼世宗的叔叔遼太宗的長子。 也就是說,遼景宗是遼穆宗的侄兒,不過因為穆宗無子,而且景宗的父親也曾當過皇帝,他在皇位繼承的位序上,才非常靠前,卻非唯一、更非必須。
  • 歷史上的嘉貴妃:性情溫婉,倍得恩寵,就是兒子一個比一個奇葩
    在電視劇《如懿傳》的諸多「女主」中,要問誰最壞,可能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但要論心機手段、權謀辦法,辛芷蕾飾演的嘉貴妃絕對能排在第一位。這個從一開始就將皇后、貴妃及一眾妃嬪玩弄於股掌之中的蛇蠍女人,為了一個玉氏王爺,甚至將乾隆皇帝耍得團團轉。
  • 大丞相韓德讓的遺憾:不僅自己生不出兒子,過繼來的兒孫們也絕後
    但從韓德讓墓葬的挖掘中,並沒有發現李氏的蹤跡,遼國可是流行夫妻同穴合葬的,即便一個先死一個後死,也要重新合葬的,不知道李氏為何沒有與韓德讓合葬。當然,也或許是把韓德讓視為老娘禁臠的遼聖宗不允許其夫妻合葬呢?更或者這個所謂的李氏就壓根不存在呢?
  • 古代皇帝為何信任舅舅卻猜忌叔叔?是因為叔叔面相不好嗎?並不是
    古代的皇帝的確非常願意重用舅舅而不用叔叔,原因很簡單,因為如果動用叔叔,保不齊第二天皇帝就不是自己了。你只認我做娘舅之親……你便叫我做阿舅,我便認你做外甥。這句話出自《水滸傳》,在《水滸傳》當中的第14回,其實親娘舅在不同的地方有著不同的稱呼,在南方一般稱之為老娘舅,而在北方稱之為舅舅。
  • 房產過繼給子女需要什麼手續?房產贈與過戶所需費用
    房產過繼給子女,在法律上為轉讓,有兩種方式:通過買賣方式或通過贈與方式,兩者區別在於稅費負擔。如果要百年後才把房子給子女可訂立遺囑。如果已經過世的,只能通過繼承。接下來,的小編為您介紹關於房產過繼給子女需要什麼手續?的相關內容!歡迎閱讀!一、房產過繼給子女需要什麼手續?
  • 延禧攻略:令妃死前透露一個大秘密,讓乾隆立她的兒子為繼承人
    眾所周知,清朝乾隆下一任皇帝是嘉慶帝,他是令妃的兒子,排行第十五。乾隆晚年為何選擇第十五阿哥為繼承人呢,從《延禧攻略》中可以看出,是令妃(魏瓔珞)死之前,給乾隆透露了一個大秘密,乾隆不僅大哭,還做了這個傳位的決定。
  • 康熙皇帝最長壽的兒子是誰?他曾手握兵權,為何沒有參與九子奪嫡?
    小胤祹 那高高的皇位真有那麼舒服嗎? 定嬪淡然的性格,也影響了自己的兒子,胤祹出生於康熙二十四年。胤祹和定嬪母子兩人,在宮中地位都不高,因此他們行事更加低調。胤祹在這種環境下,雖然沒有其他皇子般奢華的生活的,但是過的很開心。 定嬪悉心教導兒子,讓他學會了做人的道理,同樣養成了淡泊名利的性格。
  • 富察傅恆之妻為何人?兒子當了乾隆的女婿,女兒成了乾隆的兒媳婦
    在乾隆那個朝代,他也是赫赫有名的一員。首先自己的長姐可是弘曆的第一人皇后,在後宮眾多妃子中依然備受恩寵,身為皇帝的大舅子,身份想不尊貴都很難啊。其次,向來便有「前人栽樹,後人乘涼」之說,他背後倚靠著一個名門望族——富察世家,在朝世代皆有功臣侍奉聖上,即使長姐立後一事也是離不開家族的支持,而他能夠平步青雲自然也是同理。
  • 為何心機深的人在公司吃得香,反之則碌碌無為?職場人一語道破
    為何心機深的人在公司吃得香,反之則碌碌無為?職場人一語道破有時候,社會上的認知和我們的想像是存在偏差的,比如說,我們應該要待人友善、真誠,這條對於職場上來說並不很實用,並不是說這種品質並不能有,而且其中摻雜了很多其他的東西,比如說利益、競爭等等。
  • 乾隆皇帝的第二個皇后烏拉那拉氏,為何遭到乾隆皇帝討厭厭惡?
    對於富察氏的突然去世當然是有人歡喜有人愁,傷心的肯定是乾隆,而高興的自然就是當時作為嫻妃的那拉氏。都說國不可一日無君,後宮不可一日無主,雖說在富察氏當皇后的時候那拉氏並不出眾,但這畢竟是被富察氏遮蓋住了光芒。
  • 揭秘乾隆的身世之謎,乾隆生母不是甄嬛,不是李金桂,而是她
    看過小編以上說的電視劇的朋友們一定知道《甄嬛傳》中四阿哥弘曆,是雍正帝為了從甘露寺迎接熹妃回宮才將四阿哥過繼給了甄嬛,在《延禧攻略》和《如懿傳》中也都有提到過弘曆也就是我們的乾隆皇帝並非熹妃親生,而是養子,乾隆皇帝的生母是宮女李金桂。那麼事實是否真如電視劇中所描述呢?
  • 嘉慶成為儲君後,被乾隆帶去祭拜一個年僅9歲的孩子,實在費解
    《延禧攻略》中有這樣一個橋段,當乾隆當了60年皇帝之後,無奈只能禪位給自己的兒子嘉慶,在禪位之後,乾隆又帶著嘉慶去祭拜了一個9歲的孩子,讓嘉慶有些不明所以。其實不僅僅是嘉慶,很多人也對乾隆的這個舉動表示不理解,為何乾隆會有這樣的舉動呢?
  • 皇八字永璇為何錯失皇位?除了身體原因,還因一盤棋
    這乾隆皇帝兒子雖然不少,但天災人禍再加上老爹活得太長,很多皇子都沒有活過這個老爹。以至於乾隆退位前,只剩下四個兒子可以選擇,分別是八阿哥永璇十一阿哥永瑆,十五阿哥永琰十七阿哥永璘。乾隆最終選擇了性格仁孝,但資質平庸的永琰繼位即為嘉慶帝。乾隆皇帝是一個重視嫡子的人,所以富察皇后的兩個兒子永璉和永琮,自生下來就被立為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