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歲少年考了年級前100要跳樓:「冷暴力」,對孩子的傷害更深

2020-12-17 奶果媽媽

文章純屬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前陣子,一則新聞上了電視:一位14歲的少年向警方報警稱上網課與媽媽發生爭執,被家暴要跳樓。當警方趕到時,雙方爭持不下,少年哭訴說,自己考了前100名媽媽不僅不肯定他,還說"不考零蛋就可以"。學校布置的作業需要家長寫寄語,可是媽媽卻只顧玩手機,讓他自己去發揮寫。少年含淚指控,媽媽卻無動於衷,反而憤怒地質問孩子:我養你這麼大,你就這樣對我?

連我們都能感受少年的憤怒無助,可少年的媽媽卻似乎完全置之不理,不當一回事。媽媽對孩子的這種態度,堪稱是"冷暴力"了,怪不得孩子說受到了家暴。

其實有時候孩子對父母的撒嬌,發脾氣,都是為了引起父母的注意,希望父母能夠關注他們。但是,如果父母總是敷衍他們,那就會使孩子受到心理傷害。

一、 敷衍孩子,終將會把他推向深淵

對於孩子來說,比肉體上的折磨更為痛苦的是,父母的敷衍和無視。肉體上的疼痛總會過去,但心理上的傷害卻會伴隨終身。

我鄰居家的小女孩西西,她的父母忙於工作,把孩子放在家裡給保姆帶,保姆向她父母反應說,西西總是會趁人不注意偷偷躲到洗臉臺下面發呆,一坐就好久。

每當學校布置了親子作業,需要爸爸媽媽共同完成的作業時,他的父母總是跟她說:"我太忙了,一天工作那麼累你還要我陪你做作業,自己去做。"於是西西只能自己做。在學校看到其他同學在朋友的幫助下做出特別精美的作品,而自己的作品卻簡陋無新意,西西總會感到特別難受。不僅如此,西西的爸爸媽媽很多時候基本也不管她,也沒有帶她出去玩過,她似乎除了有個名義上的爸爸媽媽,什麼都沒有了。

她曾經跟我說:"我最想要的不是玩具,我只要爸爸媽媽能陪我玩一天就夠了。"可是她的父母卻不懂她的心意。

《發展心理學》指出,如果孩子總是無法得到明確的認同感,就會變得壓抑還會失去自信,也可能會造成消極認同,甚至會成為害群之馬、罪犯或者成為失敗者。

如果父母長期不關心孩子,那麼就會使孩子變得自卑,甚至陷入自我懷疑。陷入自我懷疑的孩子,以後就很難擁有勇氣和自信。

二、 及時陪伴孩子,是給予孩子最好的禮物

孩子的成長過程是非常需要父母的陪伴的,父母給予的愛與關懷能夠為孩子帶來安全感和精神愉悅感,父母對孩子及時的回應還能讓孩子變得自信開朗大方。

我堂哥堂嫂是生意人,平常都很忙,他們每天早上九點就要出門開市,到晚上七點才回來。不過,朝九晚七的日子並不會讓他們忘記陪伴孩子。

他們有個讀四年級的兒子和讀中班的女兒,家裡有奶奶幫忙照顧孩子,但是每天早上堂嫂都會自己起來陪孩子一起梳妝吃早飯並送他們去上學,而且每天晚上下班第一件事就是給孩子們一個大擁抱。吃完晚飯後還會抽空陪小朋友去樓下散步,每天都會給大兒子檢查作業,並陪小女兒講講故事做做手工,他們周末不忙的時候也一定會抽空帶小朋友去外面玩。

兩個小孩在這種溫馨幸福的家庭健康成長,女孩經常會說:"爸爸媽媽對我真好,我愛我的爸爸媽媽。"男孩雖然不善表達,但是性格陽光開朗。

相比那些為了工作賺錢而忽視小孩的父母,堂哥堂嫂給大家樹立了一個好榜樣,他們在孩子需要的時候及時回應孩子,陪伴在孩子身邊。孩子在充滿愛與關懷的環境下,被父母看見和認可,以後會更容易抓住生活中的美好與希望。

童年生活是人成長的基石,童年生活的幸福與否決定著我們以後的性格個性和生活態度。幸福的人一生都會被童年所治癒,童年獲得的愛會承載著孩子穿過驚濤駭浪,安穩遠航。

三、 好父母是修行出來的

要知道,優秀的父母應該是能給予孩子的安全感的,是孩子成長過程中的堅硬後盾。孩子的心靈敏感而脆弱,需要父母反覆的回應確認,才能安心,獲得安全感。

1、良好的家庭氛圍

一個和諧的家庭環境,能夠給孩子的內心安上一根定海神針。良好的家庭氛圍最基礎的就是夫妻之間關係和諧。父母之間的關係處理好了,孩子才能在和諧的環境下健康成長。

此外,父母在與孩子交流的時候,要注意自己的面部表情。孩子在看爸爸媽媽的臉時,看到的也是自己。如果孩子看到的爸爸媽媽是可愛的,從容的,有能力的,那他就會覺得自己也是這樣的;但如果孩子看到的爸爸媽媽的臉是焦慮的、難過的、憤怒的,那他也會覺得自己就是那樣的。這就是鏡子原理。

2、對孩子的回應要及時

回應孩子,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要及時。及時的回應能夠給予孩子安全感,也能讓孩子感受到愛與關注。當孩子跑過來向你傾訴的時候,一定要放下手下的事情,看著孩子的眼睛,等待著他開口。如果實在是忙不過來,那麼你可以跟孩子說:"媽媽現在有事,你先等一下好嗎?"同時一定要記得履行承諾,把答應孩子的事情完成。

3、回應孩子要具體

智慧的父母在回應孩子時會注重細節,進行具體回應,而不是泛泛的回答"你真棒,你真厲害",而是根據孩子描述的具體內容進行具體的回應。

4、和孩子共情

聰明的父母在回應孩子時會懂得如何與孩子共情,而不是一聽完孩子的講述之後馬上就事物本身給予回復。當孩子講完一件事之後,我們要做的不是就事物本身回應他,而是先回應孩子的情緒,讓他明白,我知道你是什麼感覺,我理解你。

5、陪伴孩子完成作業

現在學校經常會在周末布置親子作業,父母千萬記得要陪伴孩子把作業做完。在孩子邀請你一起完成作業時,不可以不耐煩,這並不是孩子一個人的作業,也是你的作業。學校布置親子作業旨在增加親子互動,促進父母與孩子之間的交流互動。如果父母不耐煩,不願意孩子一起把親子作業完成,反而會適得其反,使孩子感到難過,甚至覺得爸爸媽媽不愛他了。

人一生成長過程中,和父母相處的時間是最多的。幸福的童年能夠影響孩子的一生。孩子們要求的並不多,只不過要父母的陪伴和回應。及時回應孩子,不敷衍不無視,拒絕冷暴力,孩子才能在父母的庇佑下健康的成長。

我是奶果媽媽育兒師,也是4歲寶寶的媽媽,在養育和教育孩子過程中,遇到任何問題可以來問我,希望我的一點建議能有助你解決帶娃過程中的困惑與煩惱,讓我們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長!

更多育兒母嬰知識請關注我們,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讚或分享給更多的人!

相關焦點

  • 讀懂「少年要跳樓」背後的家庭教育「警情」
    5月12日,湖北十堰,14歲少年報警稱與媽媽因上網課起爭執,被媽媽「家暴」逼得要跳樓。(5月17日 澎湃新聞)據報導,湖北十堰的這位14歲少年之所以報警要跳樓,原因有二,一是他考試取得年級前100名的好成績,告訴媽媽想得到媽媽的肯定,結果他媽媽卻說了一句:「不考零蛋就行」;二是學校要求家長在孩子作業上寄語,可是他的媽媽只顧在一邊看電視玩手機,讓孩子自己發揮。少年一生氣,就報警稱被媽媽「家暴」逼得要跳樓。少年報警要跳樓,暴露的是家庭教育「警情」。
  • 被媽媽扇耳光,武漢14歲男孩跳樓墜亡...
    被媽媽扇耳光,武漢14歲男孩跳樓墜亡:最後的2分鐘,讓父母深思…9月17日,武漢市江夏區一中初中部九年級一學生因被母親扇耳光跳樓,送醫後宣告不治,令人惋惜。當天下午,該校九年級學生張某銳(男,14歲)在教室與另兩名同學玩撲克牌,班主任請三名學生家長到校配合管教。張某銳在五樓走廊被母親扇了兩耳光。
  • 14歲男孩跳樓自殺身亡:媽媽,你贏了,我把命還給你
    歲的男孩,在學校做了違反學校記錄的事情,被老師叫來了家長。媽媽在進行了一分鐘左右的怒斥後,憤然離去,男孩沉默了三分鐘後,站在牆上,跳樓結束了自己的生命。,一氣之下選擇跳樓,結束了自己的生命。家庭矛盾、學業壓力、心理問題,都會帶給孩子很多傷害,而影響最大的家庭矛盾,最普遍的現象就是家長對孩子施加語言、身體、冷暴力。
  • 家庭中要杜絕冷暴力,這對孩子的傷害不可估量,比打罵孩子更可怕
    「冷暴力」可能會讓一個孩子走入無盡深淵。刷消息的時候看到這樣一則新聞,一個13歲的小男孩從二十多層的樓縱身躍下,原因是因為自己犯了錯,父母對他很冷漠,雖然沒有打罵他,但是不跟他說話,不給他做飯,就仿佛根本沒有他這個人一樣,男孩由於受不了這樣的無視,於是乎就發生了這樣的悲劇。
  • 14歲的少年被母親打耳光,母親轉身後,少年一怒之下跳樓身亡
    在學校雖然有規定學生不能需要做什麼事情,但是違反學校規則的學生有很多,都要對其使用正確的方法教導。在被母親打罵的原地跳樓了,最終因搶救無效死亡。據悉,這名14歲的男孩張某是因為和兩名同學在教室裡玩撲克牌,所以被班主任請了家長到學校溝通。
  • 責罵起不了作用,但冷暴力對孩子的影響更深,家長應該怎麼做
    現在在提倡素質教育,很多家長對孩子也開始不進行責罵了,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很多家長讀信,如果孩子不聽話就不要理他。其實可能真的很有用,但是時間久了卻發現孩子的心情好像也受到了一定的影響,這一時間讓很多的家長又開始覺得恐慌了。家長恐慌的原因其實很簡單,責罵雖然對孩子起不了作用,但是好歹孩子心態比較好,看上去也沒對孩子造成任何的影響。
  • 冷暴力的傷害有多大
    冷暴力:不是只有打才叫暴力。冷暴力,暴力的一種,其表現形式多為通過冷淡、輕視、放任、疏遠和漠不關心,致使他人精神上和心理上受到侵犯和傷害。家庭內冷暴力更多的是通過暗示威脅、語言攻擊、經濟方面的控制等方式,達到用精神折磨摧殘對方。這種方式產生的巨大心理壓力會使對方接近崩潰。
  • 「媽媽別不理我」,你無意識的「冷暴力」,對孩子傷害其實更大
    但不管孩子怎麼做,媽媽就是不理孩子,並且全程對孩子的行為一臉冷漠 恰恰有些父母的冷暴力,冷漠的擊碎了,孩子想需要的這份關注。有一句話說,一個人最大的失望是沉默,是無言。那麼是父母對孩子,失望了嗎?在父母實行冷暴力的那段時間,應該是。
  • 「再累也不讓孩子住校」,白巖松談寄宿對孩子成長的傷害,蠻現實
    前兩個星期,我們這邊學校紛紛都開學了,表姐也把兒子送去了寄宿學校,7歲的男孩一年級就開始寄宿,從星期一到星期五打了五次電話哭了5次,孩子回到家後也沒有了平時的歡聲笑語,離別時的樣子讓人看著心裡難受。現在很多孩子早早就開始住校,家長因為工作忙沒有時間照顧,花了錢從小學開始就讓孩子寄宿,看似能夠鍛鍊孩子心性和自主能力,但危害也是相伴相行。
  • 16歲少年放火燒房跳樓身亡,做傻事的都是中產下層以下的孩子
    7月29日晚,20點40分左右,四川貢井區貢山壹號小區一期1棟1單元8樓發生火災,同時著火房屋內有少年墜樓身亡。據新聞報導:跳樓自殺的是一名16歲的少年,疑中考成績與父母發生爭吵,在家中點火後跳樓身亡,父母在少年跳樓自殺後的墜樓地點悲痛欲絕,現在具體原因還需要調查。
  • 被媽媽罵得跳樓的14歲男孩:中國家長,很擅長把孩子逼瘋
    前陣子某學校又發生了一起初三男生墜樓事件,墜樓的起因是因為孩子在教室打撲克牌,老師請了家長,家長一怒之下當眾抽了孩子幾個耳光。家長離開兩分鐘後,孩子跳樓身亡。有可能是校園暴力、班級同學的冷暴力、教師的輕視、怎麼努力都無用的學習成績……當他們回到家想要和父母傾訴時,等待他們的卻是巴掌和棍棒。孩子的心扉就是這樣一點點被關閉,他們學會自我消化,自我療傷,自我放縱,他們覺得世上沒有人愛自己,既然沒人愛,那留在世上有何意義?
  • 學生教室玩撲克,被母親扇耳光後跳樓身亡,14歲正是叛逆期高峰
    進入話題前,我們首先要說一個問題「14歲正是青春叛逆期的高峰,孩子的反叛心強烈。」近日,武漢江夏區一名初中九年級14歲男生,因在教室玩撲克,被母親在學校走廊上扇了一個耳光後,趁人不注意跳樓身亡,一時間引起了廣大反響。有持各種態度和評論的,但14歲初中學生,為什麼僅僅因為母親一個耳光選擇跳樓輕生,卻很少有人去深思!
  • 不經意的忽視,家庭冷暴力下的孩子會多難過?
    02 冷漠,可以摧毀任何一個人的心理防線 5月12日,一位男孩撥通了110的電話,稱自己被家暴,要跳樓。民警趕到後,這位年僅14歲的男孩表示自己說謊了,他沒有被家暴,也沒有想跳樓自己考到年級前100名,和媽媽分享喜悅的時候,媽媽卻說:不考零蛋就可以了。 老師要求家長在孩子的作業後面寫家長寄語,但媽媽卻在玩手機看電視,讓他自己發揮一下,代替媽媽填寫。
  • 14歲男生被母親扇打後跳樓墜亡
    深夜裡,意難平,有些話不吐不快今天這個男生跳樓的事,其實好多天前,我就見過類似的。還記得前段時間我轉的那篇小破站客服挽救深夜自殺年輕人的報導嗎?我後來去問過他們,那些想自殺的年輕人,主要的自殺原因有哪些?家庭問題,來自父母的問題,是主要原因之一。甚至在前段時間暑假時候,因為學生們不上學待在家裡,這個問題一度佔據大頭。
  • 「冷暴力」正在讓我們的孩子們走上絕路
    1.孩子0-6歲時,不能給予適時回應之前跟一位疑似自閉症的媽媽聊天,她說在她推著嬰兒車帶孩子遛彎的時候,她從來都是自己玩自己的手機,也不知道要跟孩子互動。隨著孩子慢慢長大,經常是她做她的家務,把孩子放在客廳圍上欄杆讓他自己玩。等到孩子5歲的時候,她才發現他跟別的小朋友不太一樣。
  • 99%的人都對孩子使用過的冷暴力,這種傷害比我們想像中的更大
    忍住,決不能打罵孩子,可是我們自己心裡憋啊,於是多數會像上面那個媽媽一樣,採用冷暴力。 我的一個朋友曾經給我聊天說過:我最不喜歡我的家,那裡讓我生活的壓抑,從小到大我稍微做錯一點事情,我媽就會生氣,不理我,不管怎樣求她她都當做聽不見,還不如罵我、打我,那種感覺真的很令人窒息。直到現在,我也不想回家,因為回到那個家不管做什麼都要很謹慎,生怕我媽生氣不理我,沒有一點家的感覺。
  • 14歲男孩跳樓:他失望的不是二記耳光,而是自己對世界的失望
    9月17日武漢江夏區,一個14歲的男孩因在教室跟同學們玩撲克牌,班主任請家長到學校配合管教。男孩在5樓走廊被母親扇了兩個耳光後跳樓,就這樣一個年輕的生命在這個世界上消逝了。如果孩子沒有選擇跳樓,他以後還是會面對「扇耳光」的教育方式。其次,很多人評論孩子跳樓是因為母親傷害了他的自尊心,當眾扇他耳光。我們從視頻裡可以看到,母親不僅僅是扇耳光,還用手掐孩子的脖子。掐脖子傳遞的是一種「結束生命」的信號。看過電視的都孩子知道,掐脖子意味著別人想要結束自己的生命。
  • 各地頻現「綠領巾」等事件 教育「冷暴力」突顯
    關於「冷暴力」的話題陳老師向記者直言:如果說大聲訓斥、冷漠、區別對待等都算上是「冷暴力」的話,那在中國的校園裡怕是找不到沒有實施過冷暴力的老師了。    陳老師說,現在中小學校一個班四十多名學生,班主任老師除了要上課外,還要處理班級的一切事務。
  • 【學霸】14歲少年體驗高考考699分!挺住,一大波學霸來襲!
    最近,一位來自山東的14歲少年只是想去「體驗高考」,便取得了699分的成績。看過這則新聞,不知道渣渣們有沒有想哭的感覺?
  • 9歲女孩跳樓去世,臨終前留下兩封遺書值得所有父母沉思
    "媽媽 對不起 這是我的決定""為什麼 我幹什麼 都不行"這是一位9歲小女孩臨終前留下的兩封"遺書"。,剛剛上完兩節作文課,10歲女孩繆可馨跳樓死了; 4月23日,安徽郎溪,初一女生在開學第一天,從4層的宿舍樓跳下身亡; 4月13日,江蘇無錫,12歲的女孩在開學第一天跳樓自殺; 4月7日,江蘇南通,15歲男孩從19樓墜落身亡; 3月24日,河北邯鄲,9歲的孩子因未按時完成作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