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松:臺灣教育改革給我們的啟示

2021-02-14 點燈人教育

在不同國家和地區,教改總是成為眾矢之的,首先是因為教育自身的重要性和複雜性,而解決實際問題比提出問題要艱難得多。

近些年來臺灣社會對「教改亂象」的批評不絕於耳。輿論對教改的批評集中在各項具體政策的實施推進上,有些措施在未有足夠配套措施前貿然實施,有些引進的國外製度和理念產生「南橘北枳效應」,有些舉措「頭痛醫頭,腳痛醫腳,解決部分問題,製造更多問題」。另外一個原因是在政黨輪替中教改成為藍綠政治互相攻擊的靶子,放大了教育問題。

當你跳出一個教師的身份,你再去看教育改革的話,你會發現這是非常複雜、非常系統的問題。

對教改成效,黃武雄有一個基本評價:有成有敗,成多於敗。前「教育部長」、心理學家黃榮村教授也主張教改「成多於敗」。

我本人訪談過的臺灣多位中小學校長,對教改的成效也都是以肯定和正面評價為主。以我們外部人的觀察,應當說總體而言,臺灣的教育改革是卓有成效的。

我們看到的臺灣教育已經實現了「正常化」:政府、學校、老師各安其位,做自己該做的事,學校像學校,校長像校長,老師像老師。

學校實行以學生為中心、善待兒童的教育,廢除了體罰。小學基本沒有升學、考試的壓力,比較生動活潑。隨著實現九年一貫制課程、改革聯考制度等等,中小學已經出現比較寬鬆的環境,豐富多彩的教育實驗和多元化的教育格局。雖然初中以上還有課外補習,學生學業壓力大仍備受批評;但與大陸的極端應試教育已不可同日而語。

 

相關焦點

  • 楊東平:從「選優」到「均優」,臺灣教改給我們的啟示
    楊東平:從「選優」到「均優」,臺灣教改給我們的啟示 作者:楊東平 發布時間:
  • 七十年教育改革發展的啟示
    七十年教育改革發展的啟示 2019-09-12 來源:《光明日報》   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國教育在黨和政府領導下,經過廣大教育工作者和全國人民共同努力,構建起適應社會主義建設的現代教育體系
  • 臺灣基礎教育給我們的五個啟示
    應臺灣糖葫蘆基金會邀請,荊州市教育考察團一行在市政協副主席黃綿壽的帶領下,於2月18日至2月26日赴臺灣進行了為期八天的考察。參訪了臺灣部分中小學校,與一些教育界人士進行了交流。通過實地察看、聽取介紹、觀看學生表演、查閱資料等方式,我們對臺灣地區的基礎教育有了一定的了解和認識,也給我們以深深的啟示。
  • 臺灣中小學教師薪資結構對大陸教師工資改革的啟示
    臺灣中小學教師薪資結構對大陸教師工資改革的啟示魯西子(福建師範大學 教育學院,福建 福州350117)
  • stem教育給我們什麼啟示
    而家長們的觀念一旦改變,最直接體現在孩子教育上,這和中國傳統文化密不可分,中國人都崇尚有錢用在刀刃上,在家長們眼裡,孩子的教育就是刀刃。格物斯坦小坦克來說說stem教育給我們的啟示。STEAM教育的流行帶給教育領域一些新的啟示,可以通過動手操作來學習理解相關的知識點,通過做來學。在提升孩子的動手能力和邏輯理解能力同時讓孩子學到知識,STEAM成為了一種新的教育形式。STEAM教育的快速躥紅主要原因還是他本身的教育形式 ,受到廣大師生的歡迎。學習與實踐相結合是STEAM的優勢所在。將需要學習的知識融入到實操的內容中,通過動手來完成學習。在輕鬆愉快的環境中完成學習。
  • stem教育啟示我們什麼
    而家長們的觀念一旦改變,最直接體現在孩子教育上,這和中國傳統文化密不可分,中國人都崇尚有錢用在刀刃上,在家長們眼裡,孩子的教育就是刀刃。格物斯坦小坦克來說說stem教育給我們的啟示。
  • 蔡敏勝:根植於心的教育——臺灣地區教育的啟示與思考
    臺灣教育,將教育根植於心。一、帶著問題出發第一次去臺灣地區學習,作為從事教育工作的我們都很興奮,也很重視,臺灣的教育到底怎樣?以前只是聽別人講過、在網上看過,這次一定要好好看看。為了外出臺灣地區的學習更有針對性和實效性,我們搜集了很多想知曉的問題。
  • 臺灣「教育改革」二十六年
    制定臺灣教育改革的設計藍圖。近些年來臺灣社會對「教改亂象」的批評不絕於耳,如「教改愈改愈亂,教育危機愈陷愈深」,「大學過度擴充,高教品質日益低落」,「各種眼花繚亂的教改方案,使得莘莘學子的黃金歲月變為慘綠」,「多元入學」變成「多錢入學」等等。我們選取臺灣「教育改革」的代表人物和親歷者的省思作為我們的經驗參考。
  • 臺灣「新校園運動」啟示
    2008年5·12汶川地震後,朱濤寫出《臺灣9·21震災重建啟示系列》,其中一篇著重介紹「臺灣新校園運動」。該運動是指在1999年9月21日臺灣中部發生大地震,導致多所校舍損毀後,在民間團體的推動下,由臺灣教育部提出的災區校園重建工作中的核心部分。它號召建築師熱情投入校園設計,並鼓勵校方和社區人士積極參與討論,共同探索融合現代教育理念的新型校園空間。
  • 臺灣語文課程中文化傳承教育及啟示
    摘要:臺灣重視在中小學語文課程中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語文課程目標和課程內容體現傳統文化的傳承。傳統文化教育目標系統連貫且具有階段性,傳統文化教育內容強調經典性和時代性,語文課程傳統文化教育實施與評價強調理解性和體驗性,對大陸中小學語文課程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具有啟示意義。
  • UWC 給臺灣教育的啟示
    UWC 給臺灣教育的啟示作者:勇哥在家鄉本文由勇哥在家鄉原創,禁止以任何形式轉載,否則追究法律責任!歡迎關注,帶你一起長知識!但事實上,儘管確實有許多皇室成員、各國政要與外交官子弟就讀 UWC ,為了達成教育改革、多元性、國際化、促進世界和平等創校宗旨,校方招生並不限於特定階級、甚至會刻意「打散」就學者的身份與國籍,以促進跨領域、跨文化的交流。此外該校亦設有許多獎學金與助學方桉,為數不少的清寒子弟、原住民、甚至難民們,都有機會獲得全額獎學金,一同成為 UWC 的學生。
  • 新冠疫情給教育工作改革發展帶來的啟示與思考
    我們在座的都是這場變革的經歷者、參與者,我們要乘風破浪,積極投身並貢獻於這場變革,使全體教師能夠更好地應對未來,實現專業發展和個人成長,並推進中國教育事業的不斷發展。疫情之下,本應於春節後開學的春季學期不得不按下「暫停鍵」,但史無前例的「停課不停學」在線教育,又按下中國教育新一輪變革的「啟動鍵」。通過此次疫情,作為教育工作者,我們從中應該得到什麼啟示?
  • 臺灣的教育改革(下)
    臺灣的教育改革(下) 時間:2005-12-05 13:05   來源:   在臺灣,如今上大學已不再是一種奢望。10多年前,臺灣高中畢業生上大學的比例還只有30%,而今天,這個數字已上升為70%。
  • 長沙基礎教育改革的啟示
    一份長沙的教育改革文件,引發株洲不少家長關注。近日,長沙市教育局印發《關於進一步優化基礎教育集團化辦學的指導意見》,該文件指出:從2021年起,所有中學託管的小學,全部退出集團化管理;從2021年起,取消集團辦學對口直升生計劃。多年來,株洲教育優質資源被長沙虹吸。
  • 臺灣地區農舍制度及對大陸宅基地制度改革的啟示
    摘 要:為積極穩妥地推進大陸農村宅基地制度改革, 本研究運用文獻資料法分析了臺灣地區農舍制度演變歷程, 以及臺灣地區農舍制度改革產生的負面效應。
  • 臺灣<天下>雜誌追蹤拍攝一群初中生十年的變化,給家長和老師有什麼教育啟示?
    臺灣<天下>雜誌追蹤拍攝一群初中生十年的變化,看後令人感嘆,給我們有著深刻的教育啟示。面對孩子的教育,我們要以什麼心態來面對,相信下面的視頻會引起你深深的思考。這個視頻叫<海闊天空的一代>,可以推薦給你的孩子或學生,看看別人的十年是怎樣度過的,美好的青春年華應該如何過得有價值點擊可播放A,史丹佛女孩,學霸君。
  • 臺灣農業給我們的啟示~~臨朐縣新型職業農民赴臺灣考察學習有感
    神秘園臺灣農業給我們的啟示——臺灣農業考察學習有感臺灣農業以精緻、秀美、情懷而著稱,如果不是身臨其境
  • 成都華德福實踐對新時代教育改革的幾點啟示
    在對成都華德福學校調研的基礎上,就其教育模式對新時代教育改革所具有的啟示,課題組向北京師範大學劉堅教授進行了專訪,主要訪談內容如下:課題組: 通過實地調研,您對於成都華德福的教育模式有什麼樣的感受?劉堅:我想談的第一點感受是,華德福教育的內涵是非常豐富的,值得我們進一步總結並挖掘其內在價值。
  • 重大疫情給教育改革創新帶來的啟示
    原標題:重大疫情給教育改革創新帶來的啟示 編者按 新冠肺炎疫情的發生,促使我們每個人進一步思考人生的意義和價值,思考我們的社會應該怎樣科學有序運轉,人類和自然界的萬物如何和諧共處,也由此思考把我們的孩子培養成為什麼樣的人,教育的宗旨與意義是什麼,教育體系與治理該如何完善,教育工作者應該承擔什麼樣的使命
  • "九合一"選舉啟示(六): 臺灣「九合一」選舉結果的啟示
    蔡英文兩年多的執政完全搞壞了此前8年來來之不易的兩岸關係發展大好局面,臺灣民眾的福祉利益也因素受到嚴重損害。在選舉過程中,民進黨不斷幹擾阻撓兩岸交流交往和民眾期盼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形成了鮮明對立。「兩岸關係好,臺灣才會好,臺灣百姓才會好」的理念逐步在島內紮根發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