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聽】《遣懷》 唐代,杜牧

2021-02-07 夜聽古詩詞

這是詩人感慨人生、自傷懷才不遇之作。前兩句再現詩人蹉跎時日、沉迷聲色的生活狀況;後兩句抒發感慨,表現悔悟、自責以及欲將振作之意。全詩表面上是抒寫自己對往昔揚州幕僚生活的追憶與感慨,實際上發洩自己對現實的滿腹牢騷,對自己處境的不滿。此詩流傳很廣,在後世尤其得到文人的激賞。」

詩的前兩句是昔日揚州生活的回憶:潦倒江湖,以酒為伴;秦樓楚館,美女嬌娃,過著放浪形骸的浪漫生活。「楚腰纖細掌中輕」,運用了兩個典故。楚腰,指美人的細腰。「楚靈王好細腰,而國中多餓人」(《韓非子·二柄》)。掌中輕,指漢成帝皇后趙飛燕,「體輕,能為掌上舞」(見《飛燕外傳》)。從字面看,兩個典故,都是誇讚揚州妓女之美,但仔細玩味「落魄」兩字,可以看出,詩人很不滿於自己沉淪下僚、寄人籬下的境遇,因而他對昔日放蕩生涯的追憶,並沒有一種愜意的感覺。

「十年一覺揚州夢」,這是發自詩人內心的慨嘆,好像很突兀,實則和上面二句詩意是連貫的。「十年」和「一覺」在一句中相對,給人以「很久」與「極快」的鮮明對比感,愈加顯示出詩人感慨情緒之深。而這感慨又完全歸結在「揚州夢」的「夢」字上:往日的放浪形骸,沉湎酒色;表面上的繁華熱鬧,骨子裡的煩悶抑鬱,是痛苦的回憶,又有醒悟後的感傷。這就是詩人所「遣」之「懷」。忽忽十年過去,那揚州往事不過是一場大夢而已。

「贏得青樓薄倖名」—最後竟連自己曾經迷戀的青樓也責怪自己薄情負心。「贏得」二字,調侃之中含有辛酸、自嘲和悔恨的感情。這是進一步對「揚州夢」的否定,可是寫得卻是那樣貌似輕鬆而又詼諧,實際上詩人的精神是很抑鬱的。十年,在人的一生中不能算短暫,自己卻一事無成,絲毫沒有留下什麼。這是帶著苦痛吐露出來的詩句,非再三吟哦,不能體會出詩人那種意在言外的情緒。

前人論絕句嘗謂:「多以第三句為主,而第四句發之」(胡震亨《唐音癸籤》),杜牧這首絕句,可謂深得其中奧妙。這首七絕用追憶的方法入手,前兩句敘事,後兩句抒情。三、四兩句固然是「遣懷」的本意,但首句「落魄江湖載酒行」卻是所遣之懷的原因,不可輕輕放過。前人評論此詩完全著眼於作者「繁華夢醒,懺悔豔遊」,是不全面的。詩人的「揚州夢」生活,是與他政治上不得志有關。因此這首詩除懺悔之意外,大有前塵恍惚如夢,不堪回首之意。


相關焦點

  • 唐代杜牧《梅》古詩欣賞及解析 漲知識
    杜牧簡介: 杜牧(公元803-約852年),字牧之,號樊川居士,漢族,京兆萬年(今陝西西安)人,唐代詩人。杜牧人稱「小杜」,以別於杜甫。與李商隱並稱「小李杜」。因晚年居長安南樊川別墅,故後世稱「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 唐代杜牧《秋浦途中》古詩欣賞及解析 漲知識
    創作背景: 唐武宗會昌四年(884)杜牧由黃州刺史移任池州刺史,正是涼秋九月,與「窮秋」句合,此詩似即為這次行役而發二年前,杜牧受李德裕排擠,由比部員外郎外放黃州刺史,此時又改調池州,轉徙於僻左小邑間,這對於渴望刷新朝政、幹一番事業的詩人來說,自然是痛苦的。 杜牧簡介: 杜牧(公元803-約852年),字牧之,號樊川居士,漢族,京兆萬年(今陝西西安)人,唐代詩人。杜牧人稱「小杜」,以別於杜甫。
  • 唐代杜牧《贈別二首·其一》古詩欣賞及解析 漲知識
    創作背景: 這兩首詩是詩人杜牧在公元835年(大和九年)所作。 杜牧簡介: 杜牧(公元803-約852年),字牧之,號樊川居士,漢族,京兆萬年(今陝西西安)人,唐代詩人。杜牧人稱「小杜」,以別於杜甫。與李商隱並稱「小李杜」。因晚年居長安南樊川別墅,故後世稱「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 唐代杜牧《題桃花夫人廟》古詩欣賞及解析 漲知識
    杜牧簡介:杜牧(公元803-約852年),字牧之,號樊川居士,漢族,京兆萬年(今陝西西安)人,唐代詩人。杜牧人稱「小杜」,以別於杜甫。與李商隱並稱「小李杜」。因晚年居長安南樊川別墅,故後世稱「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 唐詩三百首 | 遣懷
    《遣懷》是唐代詩人杜牧的作品。這是詩人感慨人生、自傷懷才不遇之作。前兩句再現詩人蹉跎時日、沉迷聲色的生活狀況;後兩句抒發感慨,表現悔悟、自責以及欲將振作之意。全詩表面上是抒寫自己對往昔揚州幕僚生活的追憶與感慨,實際上發洩自己對現實的滿腹牢騷,對自己處境的不滿。此詩流傳很廣,在後世尤其得到文人的激賞。【注釋】⑴遣懷:排遣情懷。猶遣興。
  • 唐代杜牧《宣州送裴坦判官往舒州時牧欲赴官歸京》古詩欣賞及解析...
    創作背景:《宣州送裴坦判官往舒州時牧欲赴官歸京》作於開成四年(839年)春,在宣州(治所在今安徽宣城)做官的杜牧即將離任,回京任職。杜牧的朋友,在宣州任判官的裴坦要到舒州(治所在今安徽潛山)去,杜牧便先為他送行,並賦此詩相贈。杜牧簡介:杜牧(公元803-約852年),字牧之,號樊川居士,漢族,京兆萬年(今陝西西安)人,唐代詩人。杜牧人稱「小杜」,以別於杜甫。與李商隱並稱「小李杜」。
  • 十首杜牧經典古詩詞,十年一覺揚州夢!
    杜牧(803年-約852年),字牧之,號樊川居士,漢族,京兆萬年(今陝西西安)人。杜牧是唐代傑出的詩人、散文家,是宰相杜佑之孫,杜從鬱之子。1、滄江好煙月,門系釣魚船。——《遣懷》揚州十年的縱情聲色,好像一場夢,醒悟回頭,卻在青樓女子這中落得一個薄情的名聲。5、多情卻似總無情,唯覺樽前笑不成。——《贈別》這一首著重寫惜別,描繪與她的筵席上難分難捨的情懷。
  • 十裡揚州,三生杜牧!
    杜牧以「七絕」聞名詩壇,他的詩,言語簡潔、詩風質樸,世人評價:牧於律中常寓少拗峭,以矯時弊。不讀杜牧的詩,怎麼能說了解唐朝的七絕?>>>> 有醒悟:遣懷落魄江湖載酒行這是寫給好友韓綽的,最後兩句:揚州的月色如此美妙,你在哪聽嫵媚女子吹簫呢?文人的調笑也那麼風雅。
  • 杜牧的20首著名唐詩,每一首都出千古名句
    杜牧,字牧之,號樊川居士,是唐代傑出的詩人、散文家。他的詩歌以七言絕句著稱,內容以詠史抒懷為主,其詩英發俊爽,在晚唐成就頗高。杜牧人稱「小杜」,與李商隱並稱「小李杜」,兩人也是好朋友。今天來拜讀一下杜牧的著名唐詩,每一首都出千古名句。
  • 唐代杜牧《山行》原文、背景及賞析 小學必讀詩文
    杜牧簡介:杜牧(公元803-約852年),字牧之,號樊川居士,漢族,京兆萬年(今陝西西安)人,唐代詩人。杜牧人稱「小杜」,以別於杜甫。與李商隱並稱「小李杜」。因晚年居長安南樊川別墅,故後世稱「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 小學生必背丨杜牧最著名的詩不是《清明》,還有很多都是千古絕唱
    杜牧(803年-約852年),字牧之,是唐代傑出的詩人、散文家。因晚年居長安南樊川別墅,故後世稱「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杜牧是晚唐著名詩人,他的詩歌以七言絕句著稱,內容以詠史抒懷為主,其詩英發俊爽,多切經世之物,既有晚唐時代風格的烙印,又有鮮明的個人特色,在晚唐詩壇中獨樹一幟,是晚唐詩歌的一座高峰,取得了很高的文學藝術成就,一向享有盛譽。杜牧人稱「小杜」,以別於杜甫,"大杜「。與李商隱並稱「小李杜」。
  • 杜牧十首經典詩詞,首首都有千古名句
    《江南春》 【唐】杜牧 千裡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夜已深,本該入睡的宮女卻坐在宮階上遙看牛郎織女星。全詩以秋景之悽涼來襯託出宮女的失意孤寂。 《泊秦淮》 【唐】杜牧 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
  • 杜牧因何寫出《清明》?風流才子的奇葩寫詩靈感來自哪裡?
    最膾炙人口、傳誦不絕的當屬杜牧的《清明》:「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清明時節本該與親友結伴踏青、祭祖掃墓,詩人卻獨自奔波在漫長的旅途上,孤單悽涼的感受可想而知。又遇春雨黃庭堅的《清明》運用對比手法,抒發了人生無常的感慨:「佳節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自生愁。
  • 唐代十大詩人:誰的人生最浪,誰的淚點最低?
    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這首詩的作者孟浩然自幼飽讀詩書,青年時為抗議朝廷黑暗拒絕科考,隱居於湖北鹿門山。中年後,他欲登仕途卻屢遭挫折,在落寞困頓中終老田園。對於孟浩然,有一種評價,稱其「不甘隱淪卻以隱淪終老」,甚至有人認為,他「一生孜孜以求地奔走於幹謁求仕的道路上」。
  • 十年一覺揚州夢,十首杜牧古詩詞!
    前言靜品杜牧之詩,清麗俊逸又有卓越含蓄之姿,是以,最愛他筆下的江南煙雨,青山隱隱水迢迢,帶來片刻的美好安寧。江南之外,有哲理,有情深,無論哪一種都別有一番韻味,也永遠不忘,揚州三生杜牧。夜已深,本該入睡的宮女卻坐在宮階上遙看牛郎織女星。全詩以秋景之悽涼來襯託出宮女的失意孤寂。《泊秦淮》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
  • 杜牧的經典唯美作品《江南春》怎麼賞析?
    杜牧《江南春。千裡鶯啼綠映紅》表面上讀來是一首寫景詩,實則是一首諷喻之作。杜牧春滿江南,花紅葉綠,鶯歌燕舞,處處都是迎風招展的酒旗,來往於酒肆間的客人絡繹不絕,倚水而築的村落,傍山而建的城郭,格外的秀美。建於南朝時的諸多寺廟,依然佇立於煙雨濛濛的江南。
  • 杜牧有10首古詩入選唐詩三百首,這一首七絕的出鏡率是最低的
    晚唐詩人杜牧一共有十首古詩入選唐詩300首,其中多數是七絕。這十首唐詩作品分別是《赤壁》、《泊秦淮》、《寄揚州韓綽判官》、《將赴吳興登樂遊原》、《金谷園》、《旅宿》、《遣懷》、《贈別其一》《贈別其二》以及《秋夕》。
  • 杜牧的一首詩,描寫宮女孤寂的生活,縈繞著一股幽怨悽婉之意
    《秋夕》是唐代詩人杜牧的一首是,描寫一位孤獨的宮女,在秋天的夜晚,無聊的望著天上的牛郎織女星,不時扇撲流螢,排遣心中寂寞,表達了宮女孤寂無聊的生活。   《秋夕》   唐代:杜牧   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
  • 杜牧《山行》賞析
    杜牧(803年~約852年),是唐代傑出的詩人、散文家,他對《孫子兵法》還有過研究;字牧之,號樊川居士,京兆萬年(今陝西西安)人,在唐代說來,也就是長安一帶的人。人稱他為「小杜」,稱杜甫為「大杜」。 他中進士後,曾先後當過黃州、池州、睦州三州刺史(大體相當於現在的省級或市級長官),還擔任過考功郎中(考查官員功過的官員)的職務,還當過中書舍人(五品以上的官員,有為皇帝起草詔書的資格)。
  • 杜牧最著名的7首七言絕句,讀來朗朗上口!
    杜牧最著名的7首七言絕句,讀來朗朗上口!1、《華清宮》零葉翻紅萬樹霜,玉蓮閒蕊暖泉香。行雲不下朝元閣,一曲淋鈴淚數行。詩言妃子之靈不下朝元閣,玄宗但聽淋鈴之曲而傷感。2、《登樂遊原》長空淡淡孤鳥沒,萬古銷沉向此中。看取漢家何事業,五陵無樹起秋風。首二句已極豪宕,長空淡淡之中,不知銷沉幾許世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