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牧《山行》賞析

2020-12-20 正北方網

遠上寒山石徑斜,

白雲生處有人家。

停車坐愛楓林晚,

霜葉紅於二月花。

首先,說說作者及有關他的幾個故事。

杜牧(803年~約852年),是唐代傑出的詩人、散文家,他對《孫子兵法》還有過研究;字牧之,號樊川居士,京兆萬年(今陝西西安)人,在唐代說來,也就是長安一帶的人。人稱他為「小杜」,稱杜甫為「大杜」。 他中進士後,曾先後當過黃州、池州、睦州三州刺史(大體相當於現在的省級或市級長官),還擔任過考功郎中(考查官員功過的官員)的職務,還當過中書舍人(五品以上的官員,有為皇帝起草詔書的資格)。因為杜牧晚年居長安南樊川別墅,後世人們稱他為「杜樊川」,當你看到《樊川文集》時,就應知道那是杜牧的詩文集了。

杜牧雖有非凡才華,但由於種種原因,一生不得施展,這些都使他怏怏不快,剛過50歲,就離開了世界。

下面說說有關杜牧的兩個故事。

第一個故事:有關《阿房宮賦》。

杜牧考進士之前,來到東都洛陽投奔當時的太學博士吳武陵。吳武陵看了杜牧的詩文,尤其是看到他寫的《阿房宮賦》,非常驚訝。於是吳武陵就去拜見主考官禮部侍郎崔郾(yǎn),他對崔郾說:「您不是為君王選拔人才嗎?我現在就為您推薦一個人才。」說著,他就捧起手中《阿房宮賦》的文卷朗讀起來。崔郾聽了,也很讚賞。吳武陵趁機說:「那就請點他為狀元吧!」崔郾說:「不行,狀元已有人選了。」最後,吳武陵生氣地說:「既然前幾名都不行,那就讓他得第五名。否則,你就把這篇賦還給我!」

看到吳武陵生氣了,崔郾就說:「好多人都說杜牧放縱隨便,不拘小節。但是我還是按照您的話去做就是了。」

第二個故事:關於杜牧的放蕩不羈。

1.杜牧曾在淮南節度使牛僧孺(後來當了宰相)手下當官,牛僧孺很欣賞他的才華,但對他的放蕩不羈很不放心,勸他切莫「風情不節」。大概杜牧並不承認,於是,牛僧孺拿出兵卒們對他行蹤的記錄給他看,結果杜牧羞得滿臉通紅。

2.杜牧曾在揚州待過十年,離開揚州時,寫過《贈別》詩兩首,其中一首很有名,「豆蔻年華」這個成語就源於此詩:「娉娉嫋嫋十三餘,豆蔻梢頭二月初。春風十裡揚州路,卷上珠簾總不如。」說明他對於那裡的某一個女孩子很有感情。

3.杜牧在宣州當官時,曾到湖州遊玩。湖州姓崔的刺史不僅盛情款待他,還把不少美女叫來任他挑選。可杜牧一個也看不上。後來,杜牧發現一位鄉村老婦人帶領一個大約十幾歲的女孩子,杜牧看了驚呆了,覺得這才是天姿國色。於是,杜牧便把母女倆請來談話。杜牧同她們約定說:「不到十年,我一定會來這裡作刺史。如果過了十年不來,那就隨你們了。」女孩的母親同意了。 後來,杜牧真的當了湖州刺史,但時間已經過了14年,那女孩子已經出嫁3年,而且生了3個孩子了。杜牧見到老婦人後,就送了她一些禮物。杜牧寫過這樣一首詩,應是對這件刻骨銘心事情的紀念吧:「自是尋春去較遲,不須惆悵怨芳時。狂風落盡深紅色,綠葉成陰子滿枝。」由此可以看出,杜牧雖然有點放蕩,但他對待愛情還是嚴肅的。

其次,解釋部分詞語:

1.山行:在山中行走。

2.寒山:指深秋時的山,因為天涼了。

3.白雲生處:白雲嫋嫋升騰的地方。

4.斜(xié):舊讀xiá,有伸向或傾斜的意思。

最後,賞析這首詩。

一、「遠上寒山石徑斜」的含義。

上海辭書出版社出版的《唐詩鑑賞辭典》解釋說:首句是「由下而上,寫一條石頭小路蜿蜒曲折地伸向充滿秋意的山巒」。這樣解釋,讀者恐怕不好理解。筆者認為,「遠上」不是指詩人的動作,而是指「石徑」的趨勢。這句詩是說,一條彎彎曲曲的「石徑」向著遠處的「寒山」攀緣上升。讀者應該熟悉王之渙《涼州詞》中「黃河遠上白雲間」的詩句,詩中的「遠上白雲間」與「遠上寒山」,其用法完全相同。所不同的是:王之渙寫的是黃河的去向,而杜牧寫的是「石徑」的趨向而已。

二、對「白雲生處有人家」的理解。

有的版本寫為「白雲深處有人家」。筆者覺得,「生」字更能顯示全詩的意境,也更能體現杜牧的詩才。「深」,表現出來的僅是白雲的濃度與厚度,毫無動感;而「生」,不僅描繪出白雲的升騰飄動的旖旎狀態,而且使大自然也獲得了生命,也給那山裡的「人家」披上了神秘的色彩。

三、「停車坐愛楓林晚」中「坐」字異解。

個別人以為「坐」就是坐著的意思,可經人指出後,便知道應是「因為」的意思。這樣,這句詩就應翻譯為:因為夕陽映照著迷人的楓林晚景,所以詩人停下車來欣賞。

但,筆者總覺得把「坐」解釋為「因為」不僅索然無味,而且有煞風景。查《百度百科》,看到一個解釋:「堅守,引申為常駐,不動。」所舉的詞語是「坐商」與「坐莊」。受此啟發,我又想到「坐享其成」與「坐失良機」這兩個成語。於是,我忽然悟出:「停車坐愛楓林晚」之「坐」,與前面所舉的詞語中的「坐」所表達的,應該相同,都是「常駐」或「不動」的意思。所以,這句詩是不是可以理解為「詩人停下車來,一動不動地欣賞著夕陽映照著迷人的楓林晚景」或理解為「詩人停下車來,駐目愛戀著傍晚時夕陽映照下的楓林」。駐目,即凝視之意。如此解釋,這句詩是不是就立刻變成了一幅人物與景物交相輝映的圖畫了!

四、「霜葉紅於二月花」之「霜」與「於」兩字的妙用。

「霜葉」一詞可以指經霜打過的樹葉,而在這首詩裡卻明明指的就是楓葉。那麼,為什麼不乾脆寫成「楓葉紅於二月花」呢?筆者覺得詩人是不是會考慮到以下這兩個意思:一是他看到的楓葉是秋天經霜打過的,其色彩更加鮮豔;二是這個「霜」字裡,還暗藏著他心中的小秘密呢。

有人認為「紅於」就是「紅如」的意思,於是,把「楓葉紅於二月花」解釋為,楓葉好像二月花那樣紅。「於」是可以當「如」講的,但「於」還可以當「比」講啊。例如,《史記·平原君虞卿列傳》「毛先生以三寸之舌,強於百萬之師」中的「於」,以及荀況《勸學》「青出於藍而勝於藍」中的第二個「於」字,都當「比」講。所以,杜牧這句詩中的「於」也該當「比」講。因為當「如」講,那「霜葉」與春花一樣,不過是美豔而已;而當「比」講,那就不僅寫出「霜葉」鮮紅的色彩,而且揭示出楓葉不畏寒冷,經得起風霜考驗的特點。

五、縱觀全詩,筆者總覺得這首詩似乎不僅僅是寫秋天的美景,恐怕其中寄寓著詩人的某種思想與情懷。

1.首句寫遠上、寒山、石徑等,字面上當然是寫遠山之寒冷,寫山路之曲折,寫攀登之艱難;但詩人杜牧是不是也在自喻他的人生道路呢?

2.那「白雲生處」的「人家」,字面上是說,天色晚了,這「人家」正是詩人之投宿之處;而另外是不是也暗示詩人所嚮往的理想所在。

3.第三句中的「坐」字上面已經做過解釋,這裡只說說詩人可能彈奏出的弦外之音。很明顯,這首詩字面上要表達的就是,詩人已經在遠處看到了白雲繚繞裡的「人家」,即目標已經選定,可他並不急忙到那裡去,因為他在通往「人家」的途中忽然遇到了絕美的景物,他要停下來專注地欣賞欣賞。一個「晚」字,寫出了詩人的驚喜與驚喜後的戀戀不捨之情。你看:因為是傍晚,那就必然會有夕陽;而有了夕陽,才會有絢麗的晚霞;而有了絢麗的晚霞,才會有被映得紅豔豔的楓葉。於是,詩人才會停車駐目,流連忘返。

至於,他如此讚美「霜葉」,究竟是在讚美他的「偶遇」,還是自我欣賞他的人格,那恐怕只有他自己明白,別人就不得而知了。相信讀者會聯繫杜牧的性格特點與所接觸的各色人物,去想像或猜想其中的奧秘的!

4.最後一句是「霜葉紅於二月花」。 從字面上看,這當然是用對比的手法在讚美「霜葉」的特點了。但其真正的含義究竟是什麼呢?是在讚美詩人所遇之朋友的高尚情操嗎?是在寄託自己美好的內心與堅強的品格嗎?抑或是要表達他作為一個德藝雙馨、文武雙全的忠義之臣,雖歷經風吹霜打,仍然比那些豔麗入眼的人物還要經得起挫折與考驗呢?這一切都有可能,但這一切又可能是筆者的胡思亂想。好在有個詞語叫「見仁見智」,於是,一切都可以放下了!文/李淑章

[責任編輯:何娟]

相關焦點

  • 唯美唐詩名篇,美到心碎的古詩詞,杜牧《山行》賞析
    ↑↑ 關注【文學名句】溫暖情懷的文學,動人心坎的名句 → 記得點讚 ←山行杜牧賞析這是一首寫景詩,寫的是秋日山行之樂。但這「樂」字是藏在詩題之後,畫面之外,由隱而顯,讓讀者去咀嚼,去體會的。詩題《山行》,所以一上來就寫「遠上寒山石徑斜」。
  • 唐代杜牧《山行》原文、背景及賞析 小學必讀詩文
    杜牧簡介:杜牧(公元803-約852年),字牧之,號樊川居士,漢族,京兆萬年(今陝西西安)人,唐代詩人。杜牧人稱「小杜」,以別於杜甫。與李商隱並稱「小李杜」。因晚年居長安南樊川別墅,故後世稱「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 杜牧的《山行》贊楓葉
    唐代,有一位著名的詩人,叫杜牧。他非常喜歡遊山玩水。在一個深秋的早上,杜牧又和書童一起乘上馬車到野外遊玩。只見天空特別高,特別藍。不知不覺中,馬車已經行進在一條山路上,只見山上草木枯黃,一陣山風吹來,杜牧不禁打了一個冷顫。杜牧抬頭一看,樹葉落光了,可以看到這條山路彎彎曲曲,一直伸向山頂。.山頂雲霧繚繞,朦朦朧朧,書童忽然指著山腰說:"看,那裡還有人家呢!"杜牧朝著山腰一看,果然隱隱約約看到幾戶人家,掩映在雲霧之中,仿佛仙境一般 。杜牧說:" 快,我們到那裡去看一看!"
  • 【用日語讀唐詩】杜牧——山行
    【用日語讀唐詩】杜牧——山行 2015年01月19日10:54  來源:人民網-日本頻道 人民網日本頻道將每期為大家送上一首優美的漢詩,今天這首是杜牧的《山行》,一起來欣賞吧。
  • 詩詞 杜牧《山行》
    - 字詞注釋 - 1.山行:在山中行走。 2.遠上:登上遠處的。 3.寒山:深秋季節的山。 4.石徑:石子的小路。
  • 「古詩詞賞析」小學生必讀《江雪》《尋隱者不遇》《山行》
    小編給大家介紹「古詩詞賞析」小學生必讀《江雪》《尋隱者不遇》《山行》第一篇:《江雪》作者:「唐」柳宗元全文: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第三篇:《山行》作者:「唐」杜牧全文:遠上寒山石徑斜,白雲生處有人家。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
  • 古詩詞鑑賞-《山行》唐.杜牧
    【注釋】 山行:在山中行走。 【詩人簡介】 杜牧(803年-約852年),字牧之,號樊川居士,漢族,京兆萬年(今陝西西安)人。杜牧是唐代傑出的詩人、散文家,是宰相杜佑之孫,杜從鬱之子。唐文宗大和二年26歲中進士,授弘文館校書郎。
  • 山行(遠上寒山石徑斜)杜牧
    在把中唐拖入了晚唐的「牛李黨爭」中,他不願歸附任何一方,於是雙方都沒把他列進了黑名單,打壓不已,在長達四十年的黨爭中,杜牧近乎於雙方的出氣筒。人生後期他回京任職,居於長安城南的樊川別墅,故後世稱「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 讀杜牧《山行》:又見深秋霜葉赤,攜君共賞楓林詩
    《山行》唐 杜牧遠上寒山石徑斜,白雲深處有人家。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刻意傷春復傷別,人間惟有杜司勳。杜牧曾經當過司勳員外郎,因而也被稱為杜司勳。上面這兩句是小李杜中的李義山寫杜牧的詩句,在感嘆自己遭遇的同時也是對杜牧文採的頌讚與推崇。提起杜牧,人們對他幾乎是耳濡目染,誰人不知晚唐小杜是傑出的詩人文學家。還有人說杜牧是繼劉夢得劉禹錫之後的又一大詩家,其詩情韻兼備,丰采婉轉,清麗曠達。那麼今天我們就來讀一讀他的代表作之一《山行》。
  • 杜牧的《山行》,是霜葉那表層的絢爛,也是其深層的風骨
    但是杜牧的這首《山行》,同樣寫秋天,卻毫無秋天的衰颯傷感,而充滿了高朗的情懷。第一句「遠上寒山石徑斜」,便體現出「山行」之意,以「遠」和「斜」描繪出山勢的高遠和陡峭。「寒」字則傳達出一種主觀感受。「寒」是「清寒」,說明已是秋天了。而「石」也頗有襯託寒意的感覺。「石徑」是山間石路,這是寫實,但在清寒的秋天,這「石」似乎也帶來冷峭之感,烘託出秋的涼意。
  • 杜牧的《山行》是千古名篇,有位小詩人不服,於是也模仿了一首!
    杜牧是晚唐時期可以和李商隱齊名的詩人,而且他大部分的作品也都很經典,尤其是他的一首《山行》,更是美得令人心醉,整首詩就是一幅畫,詩人以一種極為細膩的筆觸,把所見所聞娓娓道來,從而也是營造出了一種唯美的意境,通篇只是那麼短短的四句,一共十八個字,卻是無人能夠超越。
  • 小學生必背古詩75首:45、《山行》唐 杜牧
    山行:在山裡行走。 寒山:指深秋時節的山。石徑:石頭鋪成的小路。斜:為押韻,可讀為xiá。 生處:形成白雲的地方。一作深處,意為雲霧繚繞的深處。 坐:因為。楓林晚:傍晚的楓樹林。
  • 那片紅於二月花的霜葉——杜牧《山行》詩意
    詩,是文字舞蹈;詩,是音樂建築;詩,是社會良心;詩,是道德救贖;詩,是旅途感恩;詩,是宗教頓悟;詩,是精神錦瑟;詩,是靈魂歌哭…… 時事情動處,當為之歌與哭……那片紅於二月花的霜葉----杜牧《山行》詩意文/秦緒林遠上寒山石徑斜,白雲生處有人家。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
  • 杜牧的《山行》有兩個版本,只因爭議太大,你怎麼看?
    對於杜牧的《山行》,想必大家已經熟爛於心了,它是唐代詩人杜牧的代表作;不過這首詩也是因為存在爭議,所以被生成了兩個版本,不知在座的各位比較喜歡哪一版呢?山行唐 杜牧遠上寒山石徑斜,白雲生處有人家。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
  • 欣賞杜牧《山行》等六幅詩詞為創作題材的行草書法作品
    行草書法創作作品之一:1、創作題材:【唐】杜牧《山行》遠上寒山石徑斜,白雲生處有人家。行草書法:【唐】杜牧《山行》,創作者:馮彬藏墨行草書法創作之二:
  • 杜牧《山行》裡的4個小秘密 是閱讀理解古詩詞不可不知的知識
    前言問題:唐詩千古名篇杜牧《山行》怎樣賞析?遠上寒山石徑斜,白雲生處有人家。 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這首詩估計小學生能講的頭頭是道,詩歌的釋義大家都很清楚。《平水韻》的六麻和《唐韻》的麻韻是一樣的,唐朝人杜牧讀這首詩一定是押韻的。根據康熙字典的記載,斜有一種讀音與「邪」一樣,唐韻裡似嗟切、宋韻書中徐嗟切,都是韻母a的發音。
  • 杜牧最美的一首詩,將秋天寫得特妙,千古以來競相傳唱!
    賞析古典詩文,聆聽先賢心聲,感受如畫意境!古詩文賞析,與你一起感受中文之美! 編輯整理:盛唐輝煌 其中最為人熟知的,在前期是李白、杜甫,中期是白居易,到了後期就是杜牧和李商隱當之無愧了。 杜牧(803年-約852年),字牧之,號樊川居士,漢族,京兆萬年(今陝西西安)人。杜牧是唐代傑出的詩人、散文家,是宰相杜佑之孫,杜從鬱之子。唐文宗大和二年26歲中進士,授弘文館校書郎。
  • 杜牧的經典唯美作品《江南春》怎麼賞析?
    杜牧《江南春。千裡鶯啼綠映紅》表面上讀來是一首寫景詩,實則是一首諷喻之作。杜牧春滿江南,花紅葉綠,鶯歌燕舞,處處都是迎風招展的酒旗,來往於酒肆間的客人絡繹不絕,倚水而築的村落,傍山而建的城郭,格外的秀美。建於南朝時的諸多寺廟,依然佇立於煙雨濛濛的江南。
  • 山行中的斜讀音及意思
    1山行原文及翻譯  作者:杜牧  遠上寒山石徑斜,白雲生處有人家。  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  翻譯  山石小路遠上山巔彎彎又斜斜,白雲生發之處隱隱約約有幾戶人家。  只因愛那楓林晚景我把馬車停下,霜染的楓葉勝過鮮豔二月的花。
  • 杜牧《山行》詩中,斜字到底怎麼讀?教材標註錯了嗎?
    遠上寒山石徑斜這是晚唐著名詩人杜牧的一首七言絕句《山行》。全詩寫情寫景,恰到好處,意境深遠,音韻流暢,讀起來朗朗上口,千百年來廣為流傳,膾炙人口,可謂家喻戶曉。值得欣慰的是,杜牧的這首《山行》被編入了人教版義務教育教材之中。孩子們能夠學習如此優美的古詩,感受博大精深的古詩詞文化,著實幸甚。不過,當我偶然翻看這本教材的時候,一個疑問卻陡然在心中升起:「咦?遠上寒山石徑斜,這個斜字的讀音怎麼會讀如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