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大隧道+北鬥,中國鐵建新增兩大鐵路科技創新基地

2020-12-24 澎湃新聞

長大隧道+北鬥,中國鐵建新增兩大鐵路科技創新基地

2020-12-15 17:4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

2020年10月26日至29日,中國共產黨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第五次全體會議在北京舉行。全會提出,推動綠色發展,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深入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完善生態文明領域統籌協調機制,構建生態文明體系,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要加快推動綠色低碳發展,持續改善環境質量,提升生態系統質量和穩定性,全面提高資源利用效率。

12月15日,2020年鐵路行業科技創新基地正式公布。鐵一院「特殊複雜環境下長大隧道建造技術鐵路行業工程研究中心」、鐵五院「北鬥導航裝備與時空信息技術鐵路行業工程研究中心」位列其中。

鐵路行業科技創新基地由國家鐵路局評審並認定,面向鐵路行業重大任務和重點工程建設需要,統籌布局一批工程研究中心,開展前沿引領技術、共性關鍵技術、現代工程技術創新,促進科技創新成果的工程化、產業化,提供成熟的先進技術、工藝及其技術產品和裝備。

特殊複雜環境下長大隧道建造技術

鐵路行業工程研究中心

鐵一院「特殊複雜環境下長大隧道建造技術鐵路行業工程研究中心」是我國在鐵路行業的首個隧道科技創新基地,也是鐵一院繼「軌道交通工程信息化國家重點實驗室」、「陝西省鐵道及地下交通工程重點實驗室」及「中國鐵建BIM工程實驗室」後又一重量級科研創新平臺。

新關角隧道

鐵一院是我國特殊複雜山區鐵路隧道工程,特別是長大深埋隧道工程建造技術的領軍企業。先後設計建成了1700餘座隧道,長度超過2000公裡,包括世界首條高原凍土鐵路——青藏鐵路風火山隧道、中國運營裡程最長的鐵路隧道——青藏鐵路新關角特長隧道、世界首條穿越艱險山脈的高速鐵路——西成高鐵和穿行中國山區「地質博物館」的蘭渝鐵路等一系列鐵路重大隧道工程,承擔川藏鐵路勘察設計及科研攻關工作。先後榮獲國家科技進步獎4項,省部級獎10餘項。

厚層溼陷性黃土砂井浸水試驗

該工程研究中心立足國家重大交通戰略和鐵路發展需求,結合國家、鐵路科技創新計劃,承擔重大專項和相關重點研發項目課題,開展科研攻關和技術諮詢服務,研究解決特殊複雜環境條件下長大深埋隧道勘察、設計、施工及運維繫列重大技術難題;以市場為導向、校企聯合、產學研用相結合,加強隧道科研成果轉化及推廣應用;加強國內外隧道技術合作與交流,服務企業技術發展;培養、凝聚一批創新型隧道技術人才,推進以專家為核心的科研團隊建設,提升我國長大深埋隧道建造技術水平,為我國從「隧道大國」向「隧道強國」邁進奠定堅實的基礎。

鄭西高鐵秦東隧道

該研究中心的建成,將為我國複雜環境下長大隧道建造技術研究提供高層次的、開放的研究和交流平臺,是解決深埋長大隧道建設面臨的突出問題、提高隧道設計施工創新能力與運營安全水平的重要途徑,對提高特殊複雜環境下隧道建造技術水平,為國家路網規劃科學決策管理提供技術支撐,是推進中國鐵路「走出去」的迫切需要。

北鬥導航裝備與時空信息技術

鐵路行業工程研究中心

鐵五院「北鬥導航裝備與時空信息技術鐵路行業工程研究中心」直接服務於中國北鬥和中國高鐵,致力於兩張「國家名片」的深度融合應用,在為中國鐵路行業孵化並提供成熟北鬥技術、產品和服務的同時,更為兩者攜手參與國際合作,服務「一帶一路」,助力我國自主科技創新再賦新能。

北鬥裝備研發

該工程研究中心將圍繞鐵路工程建設、裝備製造、運維安全、綜合支撐四大版塊進行技術研究和產品孵化。工程建設領域研究包含智能勘察技術研究、智慧建造技術研究;裝備製造領域研究包含北鬥裝備研發、北鬥裝備測試認證研究;運維安全領域研究包含智慧運維技術研究、安全預警防護技術研究;綜合支撐領域研究包含基礎設施時空信息雲服務技術研究、北鬥應用標準研究與制定、智慧財產權布局與預警研究。

鐵五院研究團隊操作雲平臺

該工程研究中心將從北鬥鐵路終端融合、數據融合、網絡融合三個維度,以北鬥融合業務應用和綜合信息服務為手段,為中國北鬥牽手中國高鐵,提供更加成熟的技術、產品和服務,助力北鬥和高鐵深度融合、創新賦能,形成更為響亮的「國家名片」效應,為構建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注入「芯」動力。

鐵五院北鬥大數據中心

該工程研究中心計劃未來3—5年,將在鐵路基礎設施北鬥時空大數據應用研究領域,面向鐵路行業綜合支撐方向提供資源聚合與管理、高精度定位與分發、數據挖掘與分析等時空信息基礎服務;面向鐵路建設方向提供基於「北鬥精準位置+GIS+BIM」的工程建設全生命周期管理應用系統服務;面向運輸服務領域方向提供集安全監測、工程管理、綜合養護和運行監測等應用為一體的綜合時空信息應用系統服務。

喜歡此內容的人還喜歡

原標題:《長大隧道+北鬥,中國鐵建新增兩大鐵路科技創新基地》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華為Mate40標準版今日開售即秒光;我國首個「北鬥+鐵路」科技創新...
    【華為Mate40標準版今日開售即秒光】華為Mate40今早10時開啟預售後,華為官網、淘寶、京東等各大平臺瞬間被秒光。【我國首個「北鬥+鐵路」科技創新基地正式成立】今日,2020年鐵路行業科技創新基地正式公布,由國家鐵路局評審並認定,我國首個「北鬥+鐵路」科技創新基地——北鬥導航裝備與時空信息技術鐵路行業工程研究中心——成立。
  • 中國鐵建承建的蘭新二線大坂山隧道貫通
    由中國鐵建十八局集團承建的蘭新鐵路第二雙線最長隧道——大坂山隧道近日貫通。大坂山隧道全長15918米,起點位於青海省西寧市大通縣境內,由東南向西北走行,終點位於門源回族自治縣境內。隧道通過地區為大坂山中高山區,洞身穿過大坂山主脊,平均海拔約3000米,最高海拔為4211米,最大埋深1085.5米。
  • 中國鐵路裝備8大製造基地多牛,長沙鄭州常州襄陽寶雞等超級企業
    中國鐵路系統不僅擁有各大建設工程局,其裝備製造板塊也培育了眾多的核心產品。形成了產業特色突出、產品覆蓋面廣、生產設施先進、研發實力雄厚的現代化工業產業新格局。你知道中國鐵路裝備的八大製造業也基地在哪嗎?今天小鵬就跟大家盤點一下。
  • 北鬥與鐵路「「雙劍合璧「
    2020-12-21 00:34:06來源:用戶投稿作者:秦志遠12月15日,鐵路科技創新基地正式成立。這是我國首個北鬥+鐵路的科技創新基地-北鬥導航裝備與時空信息技術鐵路行業工程研究中心。北鬥與鐵路作為中國科技創新的領頭羊,代表著中國最先進的創新力,分別走在世界的前列。此次北鬥與鐵路的強強聯合,必將迎來一場科技大浪。聯合北鬥技術,護鐵路周全。雖然中國高鐵發展快,但是仍有很多地方實行人工24小時監視,這必定是一個很大的勞動量。
  • 中國鐵建5項工程喜獲第六屆詹天佑土木工程大獎
    2007年1月28日,2006年第六屆中國土木工程第六屆詹天佑大獎頒獎大會在北京隆重召開,中國鐵建建設的南京地鐵南北線一期鼓樓至玄武門區隧道工程、山東省膠州市至江蘇省新沂市第一標段鐵路工程、山西新原高速公路雁門關隧道、江蘇潤揚長江公路大橋、西安至南京鐵路東秦嶺隧道榮獲詹天佑大獎。
  • 我國首個「北鬥+鐵路」科創基地成立,航天科技集團旗下衛星公司...
    (封面新聞)② 12月15日,2020年鐵路行業科技創新基地正式公布,由國家鐵路局評審並認定,我國首個「北鬥+鐵路」科技創新基地——北鬥導航裝備與時空信息技術鐵路行業工程研究中心——成立。(泰伯網)③ 從甘肅省自然資源廳獲悉,酒泉、嘉峪關、金昌、白銀、武威、天水、慶陽、隴南、甘南、臨夏等該省首批10個自然資源市級衛星應用技術中心近日相繼成立。
  • 威武霸氣,中國鐵建50項工程獲國優獎!
    在這座大橋上,我國兩列標準動車組完成時速420公裡的高速交會試驗,刷新實際鐵路運營線最快交會世界速度。該橋是我國首個採用自主研發的CRTSⅢ型先張板式無砟軌道應用的試點工程,並採用雙向先張預應力軌道板,先後獲鐵路工程設計一等獎、中國土木工程詹天佑獎、國家水土保持生態文明工程等榮譽。24、濟南軌道交通1號線工程
  • 中國鐵建:世界最長高原高鐵隧道無砟軌道完成施工
    新華社北京6月25日電(記者 齊中熙、劉鳳翥)據中國鐵建股份有限公司介紹,由中國鐵建十八局集團三公司承建的世界最長高海拔高鐵隧道——蘭新鐵路客運專線大坂山隧道無砟軌道,日前全部完成施工任務,為蘭新鐵路客專按時通車奠定基礎。
  • 世界最長高原高速鐵路隧道大坂山隧道貫通
    新華社西寧2月13日電(齊中熙、王利、劉鳳翥) 由中國鐵建十八局集團承建的世界最長的高海拔地區高速鐵路隧道蘭新鐵路客運專線大坂山隧道13日貫通。    大坂山隧道全長15918米,位於青海省大通回族土族自治縣和門源回族自治縣境內的大坂山中高山區,海拔3000米至4200米,穿越大坂山主峰,是蘭新鐵路客運專線第一長隧,也是世界最長的高原高速鐵路隧道。    隧道地處高海拔地區,高寒缺氧、最低氣溫達零下34攝氏度,自然條件艱苦。
  • 興泉鐵路戴雲山二號隧道貫通
    11月16日,由中國鐵建所屬中鐵十八局隧道公司承建的連接閩贛革命老區興國至泉州鐵路全線控制性工程——戴雲山二號隧道安全貫通,比原計劃提前15天。這是該項目自5月19日全線最長隧道戴雲山一號隧道貫通後的又一次重大突破。
  • 中國鐵建BIM工程實驗室落戶鐵一院
    為你帶來「中國鐵建BIM工程實驗室落戶鐵一院!」相關內容。    近日,由鐵一院主導建設、運營和管理的 中國鐵建BIM工程實驗室 (以下簡稱”BIM工程實驗室“)正式成立,該實驗室是股份公司首批認定籌建的工程實驗室之一,它的成立為鐵一院搭建規範、完善的BIM技術創新平臺,提升BIM技術的研發、轉化和應用水平,推動BIM技術的產學研用一體化發展以及人才培養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
  • 輝煌「十三五」 奮進二十局丨數讀科技篇
    122項科技成果獲中國鐵建級及以上科技成果獎122項,其中省部級科技進步獎11項,中國鐵建級科學技術(進步)獎111項。F4斷層長大隧道施工優勢顯著蒙華鐵路在黃土隧道施工中,按照「保護圍巖、巖變我變」的設計與施工原則,遵循「一加強、兩緊跟、三超前、四到位」施工理念,秉承「技術創新、設備創新、管理創新」的宗旨,合理選擇工藝工法,推行機械化施工,經過科研攻關和工程實踐,最終形成了大跨黃土隧道施工關鍵技術體系
  • 1481億元,中國鐵建斬獲高速公路、軌道、市政等十多個項目工程
    11月30日,中國鐵建崑崙投資集團、雲南省建設投資控股集團、雲南省交通投資建設集團與曲靖市籤訂5個高速公路項目投資協議。此次籤訂陸良至尋甸、宣威至會澤、會澤至巧家、師宗至丘北曲靖段、宣威至富源5條高速公路投資協議,項目總裡程377公裡,總投資653億元。據基建資訊不完全統計,近期中國鐵建在高速公路、軌道工程、市政項目等領域全面開花,中標額超1481億元。
  • 中國鐵建參與修建貴廣南廣以及奈及利亞阿卡鐵路
    大智慧阿思達克通訊社5月29日訊,大智慧通訊社從中國鐵建(601186.SH/01186.HK)獲悉,公司參建的貴廣南廣鐵路廣州樞紐長軌鋪設正式開始,將於12月26日試營運。該條線路由中國鐵建下屬的中鐵二十五局參與修建。
  • 父子倆在蘭渝鐵路修德美幹不了的隧道:分居兩頭,6年未相見
    但因當時的鐵路技術不夠先進,只能停留於幻想。這條鐵路就是途經甘、陝、川、渝22個縣、市、區,可扶持13個國家級和4個市級貧困縣的第三條縱貫中國南北的鐵路大動脈——蘭渝鐵路。2017年9月29日,這條曾讓世界專家束手無策的「天塹」鐵路,全線通車。
  • 看看中國中長的10條鐵路隧道,每個隧道都有20多公裡
    中國鐵路裡程近14萬公裡,在這片960萬平方公裡的土地上,有無盡的大平原和數百公裡的崇山峻岭,對於鐵路施工人員來說,隧道是穿越高山的重要選擇。隨著中國鐵路裡程的不斷增長,長度萬米以上的隧道約有190座,鐵路建設方不斷更新與鐵路隧道有關的各種數據,看看長度迄今為止排名前十的鐵路隧道。
  • 科技強企、創新發展!中交集團發布重大科技成果
    中交集團積極實施「科技強企、創新發展」戰略,堅持面向科技發展前沿、面向國家重大工程建設,面向國內國際兩個市場,持續完善科技創新體系,穩步增強自主創新能力,不斷突破關鍵核心技術,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科技成果,支撐了國內外一批重大工程建設,形成了中交集團獨特的核心技術競爭力,使得「中國路」、「中國橋」
  • 2018第一季度 中國鐵建項目匯總!_行業資訊_資訊頻道_全球起重機械網
    中國鐵建股份有限公司1、蘭考至原陽高速公路封丘至原陽段ppp項目河南省收費還貸高速公路管理有限公司(牽頭人)中國鐵建股份有限公司(成員)中國鐵建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成員)中鐵十九局集團有限公司(成員)中鐵二十三局集團有限公司
  • 嶽富佔:北鬥鐵路行業應用未來大有可為
    東北網5月24日訊(記者 姜輝) 24日,第九屆中國衛星導航學術年會應用產業化論壇在哈爾濱市華旗飯店舉行。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五院503所導航事業部部長嶽富佔在論壇上表示,我國政府高度重視北鬥系統發展以及北鬥行業應用;鐵路交通運輸行業北鬥系統應用需求大,將有效帶動北鬥產業化進程。
  • 產業創新基地揭牌 2022年北京北鬥產值將達千億
    經開區科創十二街8號,是全球首顆支持北鬥三號全信號體制的高精度基帶處理ASIC晶片「天琴二代」的誕生地,這一款晶片讓中國在衛星導航服務領域更加自主可控。  昨天,這裡掛牌北京市北鬥產業創新基地,並正式啟動運營,未來將面向上下遊企業提供專業化的創新創業孵化平臺服務,打造北京北鬥產業生態的核心樞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