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婆一直不喜歡吃湯圓,直到我做了一次湯圓,婆婆待我更好了

2020-12-19 嫦娥奔月仙

去年過年的時候,我們把婆婆接到了城裡面和我們一起住。大家一直都很忌諱老人來家裡住,都感覺老人會和自己相處不好,但是我並不覺得。我的婆婆是個單身媽媽,我老公5歲的時候,我那個公公就出軌了。婆婆不希望自己的兒子將來也變成一個像公公那樣的男人直接就離婚了,老公經常告訴我婆婆是一個很注重環境教育的人。我也感覺能養出我老公那樣優秀的人的媽媽,絕對是個了不起的女人。

我認為婆婆住在這裡並沒有什麼不妥的地方,我懷孕的時候和他媽媽住過一段時間,大概有4個月左右。他媽媽是個很和善的人對我也想像當的好,老公是北方人,做飯方面一直以南方的麵食為主。我吃不慣的時候,她媽媽也會像鄰居那個南方媳婦討教一下怎麼做南方的飯菜。當時我的肚子大了確實不方便自己動手,就讓婆婆去跟著隔壁的去學了。

婆婆第一次給我做了一桌南方口味的飯菜的時候我十分的震驚,我以為婆婆學兩道家常的就好了,誰知道學的那那麼細。當時,我吃飯的時候跟婆婆說,快生孩子的時候跟我和老公一起去我們南方的家,那時候剛好過年,我給你包湯圓吃,我包的湯圓超級好吃。但婆婆愣愣的沒有回我,我也不好意思再插話了。

剛開始的時候,婆婆不願意,我媽恰巧有空就讓我媽來照顧我了。這樣,婆婆過來的時間就往後推辭了。上一年,我媽也因為有事會老家了。孩子也上幼兒園了,需要有人看管,我老公一提婆婆就過來了。對於婆婆教育孩子的能力我是知道的,畢竟我老公那麼優秀嘛~

婆婆來的時候剛好快過年,我唯一拿手的就是包湯圓了。於是,我決定給婆婆包湯圓。老公,知道我這個決定後,很是震驚,但很快什麼也沒說就支持我了。當初,我老公我們在一起很大原因就是我會包湯圓。當時,我朋友和老公一起兼職,我去送飯的時候專門給老公了一份。送的就是湯圓啦!後來老公告訴我,那一年是他離開婆婆的第一年,我的湯圓讓他感受到了愛的感覺。

婆婆到的那天早上我開始了做湯圓的日程,老公已經把食材準備好了。我做的就是最簡單的黑芝麻湯圓啦!首先要準備好糯米粉和滾水和溫水,餡料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放入破壁機中,研磨成泥。然後把打好的乾果餡料和黑芝麻餡料還有奶油奶酪攪拌均勻,成為湯圓餡。然後吧糯米加入滾水,把糯米粉燙熟,再倒入溫水和成光滑是麵團即可。

最後是把餡料揉圓,把麵團揉扁,揉成中間厚邊緣薄的麵皮,桌後收口滾圓就好。我的做法雖然簡單但這也是很用心的,老公在旁邊都要流口水了。就先給老公下了一碗,他吃完後我們就一起去接婆婆了,那個時候是春運高峰期,我們怕婆婆磕著碰著了就去的很早。到了之後,等了兩個小時婆婆才到。婆婆看見我們也是十分的激動。

回家之後,幫婆婆收拾了下東西,就該吃晚飯了,我就去把湯圓熱了一下,喊婆婆吃飯了。兒子和老公吃的都很香,婆婆慢慢的端起碗,吃了一口就哭了,我頓時也慌了。婆婆告訴我,老公的爸爸之前很喜歡做湯圓,後來離婚了,她就再也不吃了。買了也給老公吃,現在她也算是解開了心結。

現在我們一家很幸福的生活在一起,婆婆也遇見了興趣相投的另一半,我們一家會越來越好。

相關焦點

  • 婆婆教我做黑芝麻湯圓,加上一點它,煮出來香甜軟糯,一點都不膩
    婆婆教我做黑芝麻湯圓,加上一點它,煮出來香甜軟糯,一點都不膩!時間過得飛快,一轉眼新年已經過去了大半,對於大部分的人來說新年已經逝去了,但是有些農村人還依然沉寂在新年的熱鬧氣氛當中,這不馬上就要到正月十五啦,正月十五對於家家戶戶來說也是個非常熱鬧的日子。
  • 陪婆婆去超市買了3斤湯圓,老闆:這是元宵,婆婆:名字不同而已
    本期導讀:陪婆婆去超市買了3斤湯圓,老闆:這是元宵,婆婆:名字不同而已!明天就是正月十五元宵節了,在家憋了14天,今天陪婆婆去超市買了3包湯圓,忽然間想起了以前買湯圓時還鬧過大笑話。記得嫁過來的第一年,過年頭一次和婆婆去趕大集,集市上許多賣元宵的,我和婆婆上前準備買些吃,我問老闆:哪些湯圓賣得比較好;老闆說:山楂、芝麻、花生今天都賣得不錯,還有其實這是元宵,不是湯圓。婆婆聽後:名字叫法不同而已。於是這個老闆給我們普及了一下元宵和湯圓的5大區別,聽完我和婆婆異口同聲地說:一直以為就是名字不同呢,長知識了!
  • 婆婆點名要吃的傳統大湯圓,太古老!軟糯香甜不油膩不上火
    這一天南方人吃湯圓,北方人吃元宵,不論是湯圓或者元宵都圓圓滾滾跟「滿月」是一個模樣,吉慶團圓、和和美美好彩頭!現在大都是直接去超市採購各種品牌的湯圓拿回家直接煮來吃,方便快捷。但是很多人抱怨買來的湯圓太過於甜膩,根本吃不下!那就自己動手做吧,餡料想放多少放多少,根據自己口味來調整,吃得開心,做得快樂,多好!說起來自己做的湯圓比外面買的不知道要好吃多少倍!
  • 正月十五元宵節,婆婆煮了湯圓,煮好「蒙圈」,還有小尾巴?
    今天是正月十五元宵佳節,各地都有吃湯圓或者是元宵的習慣。婆婆特意做了湯圓給我們吃,但是當婆婆把湯圓做好之後,端上桌看到湯圓我「蒙圈」了。這湯圓怎麼還有小尾巴呢?這就是婆婆煮的湯圓了,它與我們平時吃的湯圓不一樣,我們平時湯圓都是圓圓的,一個個非常可愛,但是婆婆做出來湯圓卻帶著一個小尾巴,真的是太奇怪了,這也是湯圓嗎?了解之後我才知道這是寧波慈谿一帶傳統湯圓的做法,這種湯圓的做法在慈谿一帶特別流行,其他地方就不知道了有沒有了。
  • 隔離在家,跟著婆婆做湯圓,個個軟糯又香甜,原來做法這麼簡單!
    還有2天就是元宵節了,每年這個時候,一般都是上班忙活,我都是去超市買上幾包湯圓,回家煮了應應景。今年因為情況特殊,一直隔離在家。聽從上級的安排,不出門不聚會,在家鼓搗各種吃的,廚房裡也有現成的食材,和家人一起動手做個湯圓,體驗一下動手的樂趣也是蠻好的呢。
  • 婆婆教我做湯圓,食材簡單,餡料足,成本只需幾塊錢,吃著真香甜
    在老一輩人看來,過了元宵節,吃了湯圓,看了花燈、猜了燈謎,這個年才算過完了。一般人都是買湯圓吃,但是從超市買來的湯圓都是機器做的,吃起來不夠香糯。其實呀,花點小心思就能把湯圓做得美美的了。不管黑芝麻餡、花生餡還是鮮肉餡,自己親手做的才能是最香甜的。今天咚咚就跟大家分享一下我這婆婆做湯圓的步驟,食材簡單,餡料足,成本只有幾塊錢!
  • 婆婆往剩餘的湯圓皮裡加水果?奇怪!出鍋之後,大家搶著吃
    剩下湯圓皮,我說在炒些湯圓餡吧,婆婆沒搭理我(也許沒聽講吧),往冰箱走,拿出二個蘋果來.......我很好奇,礙於面子,沒問。於是默默飄了一眼,婆婆既然不是洗淨完就吃,而是去皮,用刨子刨成細絲?我的好奇心再也按捺不住了,開口問:這是幹嘛呢?婆婆說,剩餘的湯圓皮都是糯米粉做的,加蘋果絲,不需要加糖,做成蘋果小餅。
  • 冬至吃湯圓的由來
    我們民間有一句俗諺:冬至大似年,家家吃湯圓。所以一到冬至,就可以看到市場裡到處擺著芝麻湯圓、花生湯圓,鹹的、甜的各色湯圓,家庭主婦也忙著磨米做湯圓,希望一家人都可以吃上湯圓,一家人好團團圓圓。有些人家,在吃過湯圓之後,還在門上粘上一兩粒湯圓。
  • 樂山七旬婆婆健身房「擼鐵」,鍛鍊身體就和搓湯圓一樣
    「這是坐姿划船,主要鍛鍊背闊肌、小圓肌之類的小塊肌肉,運動強度並不大,消耗能量也不多,能增加肌肉耐力。」付婆婆邊鍛鍊邊向記者「科普」說,自從進入了健身房,她熟悉了高位下拉、引體向上、蝴蝶機等20餘種器械的使用方法和作用,通過鍛鍊,自己的力量增加了不少。一些年輕人做不下來的器械,她增加了重量能做兩組,每組做20次。
  • 學做湯圓作文(精選4篇)
    大清早,我便被此起彼伏的鞭炮聲吵醒了,婆婆說:「雨欣,快起來做湯圓!」我高興極了,一骨碌爬起來.婆婆已經把芝麻餡拌好了,開始和面了,只見婆婆先把糯米粉倒進大盆裡,接著往盆裡倒開水,雙手不停地攪動著,使勁的揉著。很快,就揉成了一個大粉團。「其實這看似簡單,卻很講究,如果和面的水溫水量把握不好,揉面勁道不夠,和出的麵團軟硬就不適中,很難做出像樣的湯圓來。」婆婆說道。
  • 婆婆把剩下的湯圓這樣做,女兒喜歡的不得了,說比煮的好吃多了!
    婆婆把剩下的湯圓這樣做,女兒喜歡的不得了,說比煮的好吃多了!元宵節,又稱上元節、小正月、元夕或燈節,是春節之後的第一個重要節日,是中國亦是漢字文化圈的地區和海外華人的傳統節日之一。傳統習俗出門賞月、燃燈放焰、喜猜燈謎、共吃元宵、拉兔子燈等。此外,不少地方元宵節還增加了耍龍燈、耍獅子、踩高蹺、劃旱船、扭秧歌、打太平鼓等傳統民俗表演。1.糯米粉加入熱水攪拌到耳垂硬度,將豆沙餡兒分成若干份,揉成圓球。 2.粉團慢慢揉搓,拉長成棍球,等分切成若干份。
  • 有人一口氣吃下40個!這家店的湯圓火了34年
    這家名叫「三橋湯圓」的店已經開了34年,早上6點開門,是不少當地居民每天的定點早餐點。店雖不大,他家的湯圓卻一直供不應求。要是起晚了,9點多才去,店主會告訴你:「不好意思,湯圓賣完了!」儘管如此「任性」,還是有不少外地食客起早趕來。早上7點開始,店裡的食客絡繹不絕。
  • 孩子愛吃湯圓,網友說,這樣做味道更贊,你也試試吧
    孩子愛吃湯圓,網友說,這樣做味道更贊,你也試試吧。婆婆家的湯圓都是沒有餡的,搓一搓就下鍋煮了,然後蘸著白砂糖食用,孩子特喜歡吃,小時候每次都能吃好幾個,而它是糯米粉製作的,一次性不宜食用過多,而後來,認識了一位網友,向我分享了另一種做法,味道香甜軟糯,還能暖胃暖身,它就是廣東的有名小吃糖不甩。
  • 不能出門,自己做了一大鍋湯圓,加點料直接煮,好吃到停不下來
    不能出門,自己做了一大鍋湯圓,加點料直接煮,好吃到停不下來元宵節到了,大家準備好湯圓了嗎?往年我家過元宵節吃的湯圓,都是我婆婆包的。不過今年天天宅在家也沒法去婆婆家吃湯圓了。元宵節也到了,今天乾脆在家做湯圓消磨時光。所有芝麻餡湯圓很快就包完了,還剩下一點糯米麵團。想著不能糟蹋浪費,老公又一直有咽炎,我就用湯圓搭配點其他食材做了一鍋開胃止咳的紅糖酒釀湯給老公嘗嘗。早就看過別人做這種湯,所以照著別人的方子做了。
  • 她是「重慶小姐」十強 卻偏偏要做「湯圓西施」(圖)
    從那時起,她家的湯圓在當地就開始小有名氣。「我媽媽是第三代傳承人,我是第四代。「龔藝林說,她做湯圓開始時主打網店線上銷售,雖然銷售業績不錯,但遠沒現在火爆。  今年1月,龔藝林的「啥子巷巷大湯圓」開業。憑藉著傳統老湯圓的味道,她的店吸引了眾多食客的讚賞。來往食客將她賣湯圓的照片發到網上,龔藝林由此被網友冠以「湯圓西施」名號。
  • 【做冬】有一種湯圓叫開平鹹湯圓!送給全世界的開平人
    鹹湯圓對於開平人來說正如過年的雞一樣是不可缺少的部分據了解開平人吃鹹湯圓過節已有幾百年歷史為什麼在冬至這天要吃鹹湯圓?也是因為團團圓圓這個意念,而且,開平人正餐不喜食甜,便把湯圓加肉加菜,可當正餐來吃。而這些鹹湯圓有兩大賣點:第一、湯甜料鮮,實心丸子有咬頭;第二、長幼同樂、闔家參與。
  • 90後碩士成「湯圓西施」,曾獲重慶小姐放棄當空姐
    然而,明明可以拼顏值和才華的的龔藝林,偏偏賣起了手工湯圓。「一開始說起我在賣湯圓,大家還真不太相信。」龔藝林說,她從小就喜歡音樂,學過聲樂、二胡、古琴等,高考時參加多家高校的藝術特長生考試都是得的全國第一名,因為熱愛書法,還曾經考過書法研究生,理論不錯但因專業成績差了一些落了榜。
  • 常青湯圓店,有位「阿慶嫂」
    4時不到,長沙市營盤路與蔡鍔路交叉的西南角附近的常青湯圓店裡,就亮起了燈光。隨著磨機單調的轉動,店裡的寧靜被打破,新的一天開始了。   煮牛肉、接豬血、做餡料、給碗筷消毒……做好這一切,已到了早晨7點。   不一會,店門前大鍋的開水冒出騰騰熱氣,沸騰的油鍋裡,升起絲絲青煙,各種小吃的香味飄蕩開來。
  • 冬至吃湯圓,讓我想起了媽媽做湯圓時必做的這道涼拌菜,美味爽口
    天是冬至,我曾經一直以為冬至只是吃餃子,沒想到朋友圈一些廣東方向的朋友曬的是湯圓,請教了一圈,原來冬至這一天,真的有些人是吃餃子,有些人是吃湯圓,當然,也有的地方可能壓根兒不過這個節。說到吃湯圓,我們老家大年初一第一頓早飯都習慣吃湯圓,小時候在家裡,初一早上媽媽就做湯圓,不是超市買那種,是自己手搓的,一個很大,大概有檸檬那麼大,我一直覺得就是媽媽懶得做,這樣更快。而每次吃湯圓,媽媽都會準備很多涼拌菜,說可以解膩。
  • 湯圓吃不完?8種花樣讓你吃不夠!
    2 | 將湯圓裹上麵包糠,也可不裹。放入湯圓。注意,在油炸的時候手拿一根牙籤在每個湯圓上面扎小孔,以便高熱的氣體能從密閉的湯圓裡面放出來。不然湯圓會炸哦,炸哦,炸裂哦!3 | 炸的過程中,一直是中小火、以免炸糊。翻過來的湯圓,新的一面也要用牙籤扎孔放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