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誤解6千多年的《易經》,其實是超科學!外國從中研發2項高科技

2020-12-12 三峽妹子Vlog

說起《易經》來,我們中國人都知道,它被人們譽為是群經之首,大道之源,6500多年來《易經》一直影響著中華文化的方方面面,深刻地影響著我們的生活。

不過,這樣的一本奇書,還是被很多人誤解,認為學習易經,卦象,就是封建迷信。但其實,易經中的智慧是很多人一輩子都學不完的。

雖然很多中國人對自己家的《易經》抱有誤解,當時卻有更多的西方國家,開始研究易經,並且論證出《易經》,其實是超科學的結論,並且根據易經八卦,研究出了2項高科技,讓全世界受用至今。

二進位

很多人在用電腦的時候都知道,計算機所用的是二進位語言,就是0,1,而二進位的創始人德國著名數學家、哲學家萊布尼茨,就是藉助易經八卦發現了與二進位的聯繫,後來進一步研發出了二進位,才有了現在被廣泛應用於到電腦和超級計算機的二進位算法。

波粒二象性

再就是丹麥物理學家、諾貝爾物理獎獲得者—玻爾,他也是藉助易經太極圖發現了波粒二象性原理,因此發現了物理學裡著名的波粒二象性理論。

我們並不吹噓易經的偉大,而是用事實說話,這樣的2個科學研究都是出自易經,我們還能說這只是巧合嗎?

而在《易經》的誕生地中國,直到今天,我們對於《易經》仍知之甚少。

其實在古代,許多歷史上的智慧人物,比如孔子,諸葛亮,袁天罡等也都是將易經作為一生的研究。從中獲得的智慧也非常大,只不過到了當代社會,研究的人越來越少了。

易經到底是說的什麼?

現代人聽到《易經》所想到的可能是:它可以用來算命嗎?沒錯,《易經》確實教人如何佔卦,但是佔卦不等於算命;並且,除了佔卦之外,《易經》還談做人處世的道理。

所以,與其認為易經是一種迷信,不如說它是一門研究自然規律的學術。

半個多世紀以前,西方著名心理學家榮格,在他為《易經》英譯本所寫的序言中這樣呼籲:為了那些能明辨其意義的人,且讓《易經》走進英語世界裡來吧!

我們作為中國人,難道真的要眼睜睜的看著易經這本精華被別人學去,但是自己卻無動於衷嗎?

我們也是時候行動起來,看看這本千年古籍了。

《易經》一共64卦,對應64個人生決策心法,道明了婚戀、家庭、教育、職場的基本發展規律。

它可以教會我們,要如何按規律辦事,做出正確選擇,如何把自己的日子過得風生水起,紅紅火火。

無論為商,為政,為學,還是為人父母,面對不同的問題和危機,你都能在裡面找到解法:

《易經》可以告訴你,根據今時今日的條件,如何選擇才是最正確的。每選對一次,成功機率放大10倍、20倍。

我經常聽到周圍看易經的朋友說:古書文言文看不懂,解讀得很無聊看不下去,不知道如何用到實際生活中等等。

因此,我總是會向他們推薦自己正在學習的《圖解易經》,看過之後,普遍反映都是完全沒了因為文言文導致的閱讀困難的問題。

這本圖解易經,從五行、天幹、地支、太極和八卦的講解,再到《易經》中的象、數、理的介紹,最後引入到《周易》,以圖解文的形式,全面系統地為您講授學習《周易》所需要的基礎知識。

在尊重原著內容的基礎上,通過結合實際的例子來告訴你如何去分析問題,將易經中晦澀難懂、枯燥乏味的內容,變得人人都能看得懂、學得會、用得上的,著實讓我受益無窮。

如果有一樣苦惱的朋友,也可以選擇《圖解易經》來看。一本僅需要78塊錢,就是一頓飯錢,便能讓自己受益一生,何樂而不為呢?

點擊下方商品卡,就能購買了!

相關焦點

  • 《易經》被質疑了三千多年,為何如今卻被證實是超科學?
    可能一提起《易經》大家就會想起《周易》,有些朋友還會認為《易經》和《周易》其實就是一本書,但實際上這兩個其實並不是同一本書,《周易》的出現時間大概是公元前1046年左右,傳言是由周公旦所做,它主要講的是458個卦像,雖然在書當中確實也有著卦象之說,但是它的卦象只有64個,而且還夾雜著很多
  • 被批判為封建迷信的《易經》,其實是超科學,現已加入公務員考試
    在過去,一提起《易經》,人們首先想到的就是「佔卜」「風水」「算命」「封建迷信」。比如在2019年的國家公務員考試中,一道關於《易經》的考題,就引發了廣大網友的熱議。「考公務員還要學會算命嗎?」「《易經》不是迷信嗎?」等言論在網絡中甚囂塵上。其實,大家對《易經》有著很大的誤解。
  • 二進位和《易經》還有關係?為什麼說《易經》是超科學?
    導語:二進位和《易經》還有關係?為什麼說《易經》是超科學?在1990年北京,中國中央研究院院士馮友蘭先生在病床上,奄奄一息地說出這樣一句話:中國將來一定會大放光彩,要注意《周易》。人類生命密碼的鑰匙:《易經》外國學者認為《易經》是人類生命密碼的鑰匙,1953年克裡克提出了DNF雙螺旋結構模型,1966年遺傳密碼之父尼倫伯格帶領團隊將遺傳密碼破譯。然後這群學者突然發現,這東西怎麼和東方的《易經》有這麼多的重合地方。
  • 《易經》被國人質疑6500多年,如今卻被西方學者證實為超科學!
    (選自網絡數據)而在《易經》64卦爻象圖中,從乾開始往下到4而轉列,一象終而轉到下行左上角,至坤也,第一、二、 三 位即天地、三才,「駁」代表強型核苷C和G,「爻」代表弱型核苷U和A,64個密碼子正好能平均排列成8組,更集版映了其聯繫規律。這與《基因密碼》中排列順序完全相同。
  • 被質疑6500年的《易經》,不是算命書,而是破除迷信的超科學
    人民大學哲學系教授溫海明多年研究《周易》,致力於揭示人天之意作為溝通人與天、人與自然、人與世界的核心,提出「意本論」,認為「意」既是世界之本,也是哲學宇宙論的基礎。《易經》是超科學不光是哲學,《易經》也是一本科學的巨著。
  • 《易經》存在了6500年, 被證實是超科學, 不是封建迷信!
    對於《易經》的定位一直存在爭議,有人認為這是封建迷信,也有人認為這是自然規律。科學的盡頭是神學,神學都是現階段科學無法解釋的科學,有西方學者提出《易經》是超科學的存在。在很多人的眼中,《易經》太過於玄妙,書中的精髓很難被完全掌握,很多中國人認為這是一本迷信的書籍,有些外國人則將它視為一本咒語集,總之就是故弄玄虛不可相信。
  • 被世人誤解了幾千年的《易經》,如今被證明,它已超科學統籌範圍
    其實,《易經》的內涵「其小無內兮,其大無垠」,小到生物遺傳密碼的規律、人體疾病發生的規律和大到天體運行的宇宙變化,卻在數千年後得到了證實,有其相同之處。說起《易經》,大家就會想到卜卦,《易經》有六十四卦,對應於64個人生的決策心態,言明了婚戀、家庭、教育、職場的基本發展規律.
  • 易經是文化造假的源頭?歷經6500,終於被西方學者證實為超科學
    西方的很多學者專家才認為中國的《易經》是超科學的存在,因為他們震驚地發現,中國《易經》的64卦爻象圖與《遺傳密碼》有著驚人的一致性,直接再現了生命的本質。而《易經》早在中國幾千年前就道出了「遺傳密碼」的奧秘,也就是在這時候,易經才終於被證實為超科學。《易經》的內涵「其小無內兮,其大無垠」,與小至生物遺傳密碼規律、人體疾病發生規律和大至天體運行的宇宙變化,竟在數千年後得到證實有相同之處。
  • 僅6000字殘卷的《易經》,曾被認為是迷信產物,現被證實為超科學
    直到如今,流傳至今的只有六千餘字的《易經》,不過對於《易經》的定位其實一直存在爭議,之前大多數人認為這是封建迷信,也有人認為這是自然規律。《易經》太過於玄妙,書中的精髓很難被完全掌握,但經過近代種種事例的證明,科學的盡頭是神學,神學都是現階段科學無法解釋的科學,所以很多學者都提出了《易經》是超科學的存在。
  • 《易經》存在著了6500年,被證實是超科學研究,並不是封建迷信
    《易經》存在著了6500年,被證實是超科學研究,並不是封建迷信三十幾年前,有一個知識淵博的專家學者,在人生的最後一分鐘,留下來了一句話臨終遺言,「我國未來肯定會熠熠生輝,要留意《易經》」,這名老人家也就是有名的哲學家馮友蘭先生。
  • 被質疑6500年的《易經》其實是超科學?一位中國院士臨終前的告誡
    《易經》中的「陰陽」能包容一切,直至最精緻、最細微、超感覺的部分《易經》中的精髓很難被人完全掌握,不僅中國人將它看做是迷信的書籍,外國人,將它看成了咒語集,認為它的 內容太過於難懂,並且一點用處也沒有。
  • 被質疑6500年的《易經》是封建迷信?科學家證實:它是超科學!
    科學家對於中國傳統的文化《易經》進行了批判,中國近代之所以沒有麼萌發現代科學基礎,是因為我們的一些傳統思想受到了一定的限制。《易經》中的一些精髓是很難被人們完全的所掌握的,這本書不僅中國人將它當作是一本迷信的書籍,外國人更是將它肯成一本咒語集,認為《易經》裡的內容太過於難懂,並且覺得一點用處也沒有。
  • 被質疑6500年後,《易經》終被認定是超科學!國家院士臨終的告誡
    一提起《易經》,很多人就會把它和封建迷信聯繫起來,想到的都是陰陽風水、卜卦算命之類的內容。就連最近大火的網劇《鬼吹燈》,都引用了很多《易經》的內容在講風水運勢。但其實,《易經》是一種超科學,一種我們還無法用理性理解的科學,一種我們逐漸失去解讀能力的科學。
  • 6500年前的奇書「易經」,被認為是中國迷信,現在成為超科學
    如果說這世界上有一種學說能夠包含宇宙萬物,那非中國的《易經》莫屬。6500年前「一鳴驚人」的奇書——《易經》,是一本什麼樣子的書呢?它是一本研究天、地、人萬象變化的書,《易經》的內容是包羅萬象、極其豐富的,無論是什麼人,都能從中獲得自己所需要的智慧與答案。
  • 周易:被質疑3000年的封建迷信,如今證實是超科學,還被納入國考
    很多人都認為《周易》和《易經》是兩本,但我們現在說的《周易》其實就是《易經》。說起《周易》,很多人都認為這是封建迷信,因為裡面對未來的預測,佔卜等,這種說法一直延續了3000多年,但事實是,它的預測都成功了,而如今也更是證明這《周易》不光不是迷信,還是超科學!
  • 中國院士臨終前曾留告誡,《易經》被質疑6500年後被證實是超科學
    眾所周知,《易經》、《老子》、《莊子》作為中國古來的三玄之學,高深莫測,其中以易經最為爭議,是經典中的經典。《易經》更是中國古代一部非常神秘的著作,更是被儒家尊為「群經之首」,蘊含著遠古先祖的睿智卓識。不管是儒家還是道家都深受其影響。《易經》,是屬於我國的上古奇書,傳說是伏羲從「河圖,洛書」兩種神秘圖形中推演出來的,之後,又被周文王加以研究,豐富其內容,有了八卦的進階版——64卦。
  • 曾被質疑為文化造假源頭,歷經6500年,《易經》終被證實為超科學
    面對科學家們的痛批,說它是文化造假的源頭,而《易經》的地位依舊在中國歷史文化中屹立不倒。它是中國文化的"源頭之書":儒家、道家均深受其影響;它也是人生問題的"答案之書":這本包羅萬象的神書,其實把你可能遇到的絕大多數問題,都回答了。
  • 被質疑是「中國迷信」6500多年的《周易》,終於被證實是超科學!
    馮友蘭先生被國人質疑是「封建迷信」,足足有6500多年的伏羲八卦,西方學者卻提出來,它其實是「超科學」,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榮格:《易經》的卦象能包容一切,直至最精緻、最細微、超感覺的部分。《易經》中的精髓很難被人完全掌握,不僅中國人將它看做是迷信的書籍,外國人,將它看成了咒語集,認為它的內容太過於難懂,並且一點用處也沒有。
  • 《易經》並非迷信而是超科學,與迷信的區別有5點,看完漲知識了
    《易經》由於傳統的卜筮功能和其廣大精微的預測思想,讓不知其詳的人認為《易經》是一本深奧神秘的古籍。因為神秘,很多人不懂,所以就有人借易經之名行迷信之事。這就加劇了我們普通人對易經的誤解。有人甚至直接把易經直接與迷信聯繫在一起,認為易經就是迷信。那麼《易經》到底是不是迷信呢,答案肯定是否定的。
  • 被質疑6500年的奇書,不是迷信而是超科學!還納入中科院博士考試
    這本奇書便是中國的《易經》,自從伏羲八卦誕生以來,很多人利用卦象來預測未知的事情,關鍵是都預測成功了!說它邪門,還真是說不通裡面的道理和規律,很多人就說這不是迷信嗎?但是到了現代,種種證據表明,這易經不光不是迷信,還是超科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