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最讓人頭疼的問題,其最根本的就是你不理解孩子

2020-08-26 金嫂育兒

在我們教育孩子的路上經常會碰到這幾個令人頭痛的問題,分別就是:孩子任性哭鬧、吃飯困難、睡眠問題、拖延磨蹭、分離焦慮、公共場合禮儀、抗挫力、以及孩子打人、被打的問題。這幾個問題可以說是我們家長遇到最多的難題了,如果掌握一些科學育兒方法,其實育兒可以變得輕鬆很多。


這些問題可以說每個家庭孩子教育中是經常出現的,都有著不同的原因,而且具體體現在每一個孩子,每一件事上都有一定的千差萬別,但是究其背後原因,它們也有一些共同的特點。以下這幾點,家長們可要多注意下了:

第一,家長對孩子的成長不了解。


孩子的發展有自己的規律,他們對世界的認知不是從一無所知,然後突然有一天就什麼都懂了。每個孩子的成長都要符合心理和生理的發展規律,沒有任何一個天才寶寶可以例外。學過一些育兒知識的家長,一定聽過&34;這個詞,孩子在不同階段,會迎來不同的敏感期,可能有早有晚,可能表現會有不同,但一定是會有的。所謂敏感期就是指特定能力和行為發展的最佳時期,在這一時期個體對形成這些能力和行為的環境影響特別敏感。


而在家庭教育中,很多問題的爆發源於對孩子的不了解,比如1.5-2歲左右孩子進入秩序敏感期和執拗期,他們對這個世界的秩序非常在意,可能會因為餅乾碎了一個角而崩潰大哭。如果不了解孩子在這一時期的特點,家長可能就會認為,孩子不懂事,不講道理、亂發脾氣。而且,很多家長也有很極端的表現,有時會覺得孩子什麼都不懂,有時又認為孩子應該懂事了,如果他表現不好,就認為他不是好孩子。

第二,家庭教育中缺乏平等尊重的溝通技巧。


絕大多數家長一定是愛自己的孩子的,是發自內心的愛,但是同樣有些家長面對孩子時表現的時候並不是特別的愛。


舉例來說,我們經常會看到一些害羞的孩子,有些不敢加入遊戲,有些不敢嘗試新的玩具。站在孩子的立場,去思考他們為什麼害怕呢?是內心的安全感不夠?還是說曾經有過不愉快的經歷?還是因為他處在陌生人焦慮期呢?


其實,當你聽到家長的一些聲音,就可以理解孩子們的感受了。比如,孩子不敢加入其他小夥伴們的遊戲時,有些家長會說:&34;或者會說:&34;&34;等等。這時,如果家長不能發自內心地去理解和尊重孩子的感受,就永遠沒辦法和孩子站在一起去體會。


我們就會發現,可能對於小一點的孩子來說,因為他們沒有辦法很好地溝通,所以只能用哭鬧來表達對家長的失望和不滿。而大一些的孩子,可能就會轉變為更多的家庭矛盾。

第三,孩子的某些關鍵能力發展不足。


孩子們的個體差異非常大,有一部分是先天的氣質不同造成的,另一部分則是後天家庭的教養方式造成的。不同的教育方法會導致孩子在能力和行為上有很大差異。比如:對於同樣3、4歲的孩子,語言能力強的孩子在有情緒的時候可以很好地表達自己,而平時跟家長互動交流較少語言表達不好的孩子,可能就只能用哭鬧的方式來表達自己的訴求,而哭鬧是很多親子矛盾的導火索。


所以,我們家長要知道,孩子犯錯誤並不是品德有問題,更多的是他們某些能力不足。作為家長,要學會正視孩子的不足,不責備,不呵斥,理解孩子的成長,要用正確的教育方法幫助孩子提升才是解決問題的關鍵。

歡迎留言、評論和轉發!我是金嫂,熱愛育兒教育,感謝關注!每天分享育兒小知識,讓寶寶更好的健康成長!

相關焦點

  • 叛逆的孩子,最讓人頭疼
    本來這個年齡的孩子們都是被自己的家人捧在手心裡像寶貝一樣,吃穿不愁的年齡,除了學習應該沒有什麼其它重要的事情了。可是學生在學校裡面打撲克真的不是一件正確的事情,學習緊張壓力大,是可以理解的,但是釋放壓力也有許多種辦法,比如跑步,唱歌或者做一些其它的讓自己放鬆心情的事情,都可以緩解心中的壓力。只是覺得在學校裡打撲克不但緩解不了壓力,還會影響其他同學的學習,的確不是一件學生在學校應該做的事情。
  • 為什麼那麼多孩子頭疼寫作文,有了這兩本書,讓孩子寫作不頭疼!
    他的教學理念,是我非常認同的:鼓勵孩子表達最真實的自己。比作文更要緊的事情,並不是交給孩子方法;更重要的,希望孩子成為一個敏銳善良的人,一個能夠體會別人痛苦的人。今天,就把這套《不頭疼的故事作文課》,強烈推薦給大家。
  • 令人頭疼的「孩子不愛吃飯」問題,有解了!教你孩子秋冬養護方法
    本 期 導 讀 擔心孩子不聽話、不吃飯、營養不良,影響發育怎麼辦?原以為本著「可以寵愛但絕不溺愛」的初心去管教孩子,實際上發現根本難以辦到。,吃飯就是個頭疼的問題。,這樣使其正餐時餓意全無,肚子裡滿滿都是加餐食物。
  • 心理老師說:哪有什麼不聽話的孩子,只有不被理解的孤獨的孩子
    現在很多家長認為孩子不聽話、不乖是孩子的問題,其實這背後主要是因為家長不能真正理解孩子,或者說不被理解的孩子孤獨的孩子在用不聽話來反抗你我覺得沒有什麼逆反的孩子只要不被理解的、孤獨的孩子。家長朋友們不妨想一想,在你的過去經歷中哪些人的話你更願意聽呢?絕對是那些理解你的,讓你欽佩的人更容易影響你,而那些你看不順眼的、心煩的人說的話你本能的就想抬槓!如何理解孩子,可以從讀懂孩子的孤獨開始。
  • 讓人頭疼的叛逆期:你可以不懂孩子,但一定要尊重他
    還說媽媽根本不講理,就知道責罵她。聽著她哭訴,越哭越兇,我深深感受到了孩子的那份委屈與無助。我叫媽媽去找孩子,媽媽的態度也和孩子一模一樣,說不用管,孩子愛去哪就去哪,她不想找,見了心煩。這事讓我想起了另外一對母女,是在樊登老師的讀書視頻裡看到的,媽媽嫌女兒不懂事,難以溝通,孩子嫌媽媽兇,說媽媽根本就不懂自己。
  • 孩子的「問題行為」根本就是父母製造出來的!
    孩子完全不懂分享,什麼都要一個人獨佔,怎麼從小就這麼「自私」?突然愛上跟你唱反調,你說什麼他都說「不」,還變得特別愛發脾氣?給孩子買了那麼多玩具,他卻只對沙子和水感興趣?於是,你可能就陷入了無助和焦慮之中:一方面擔心自己的教育方式出了問題,孩子會輸在「起跑線」;一方面不知道該怎麼糾正孩子的行為,因為你發現打又捨不得,說又不管用。
  • 孩子在學校最需要,爸爸媽媽的理解與體諒,支持與指導
    孩子在學校最需要,爸爸媽媽的理解與體諒,支持與指導洋洋從小體弱多病。當他入學後,爸爸媽媽最關心的事就是他的生活問題和學習問題。每天放學回家後,爸爸媽媽總是問他:「今天在學校裡喝水了嗎?&34;學校裡的飯好吃嗎?&34;「今天老師表揚你了嗎?&34;「上課聽得懂嗎?」
  • 青春期的孩子如何溝通,是廣大家長最頭疼的問題,老學長為你解惑
    你會正確地與孩子溝通嗎?99%的家長存在誤區青春期的孩子往往有著各種各樣的問題,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們往往會做出一些讓家長們無法理解的事情,例如翹課、打架、沉迷不良交友、甚至自殘等行為,要避免孩子在這個階段走上歪路,太多太多的例子讓家長心酸了。
  • 為什麼孩子十喊九不應,家長最頭疼的事,只要換個方式
    很多的家長最頭疼的事情就是自家孩子十喊九不應,無論讓他們做什麼事,他們卻好像永遠都沒在聽到一樣,這就導致很多家長本來想對孩子更加慈愛一些,但是卻永遠都被逼成了老虎。這就讓很多的孩子也覺得頭疼,本來自己真的想要聽話一些,但是卻因為這個原因讓自己在家中好像無處藏身。這幾種情況讓家長和孩子都陷入了兩難的境地,很多的孩子常說,如果媽媽能夠溫柔一些就好了,很多的家長常說,別人家孩子怎麼就那麼聽話呢?
  • 文科生在選擇專業時最頭疼的問題!
    文科生選專業的時候,最大的煩惱就是:專業太少了!再排除一些開設學校極少的專業,剩下的真的太少了。總結起來就是6個字:「文史哲、經管法」。看起來12個學科門類佔了6個,再排除一個沒人報的農學,還是挺不錯的。
  • 孩子不主動,不溝通,沒目標?一張圖,告訴你最根本有效的辦法
    「孩子學習一點都不主動,老是得讓人催,拉,小時候還可以監督著完成,現在壓根兒不讓你管!」「孩子腦子很靈光、聰明,就是對學習不用心,怎麼說都不聽,哎……」「給自己制定了學習目標,可就是不按計劃走,第二,追根溯源,「孩子問題,100%是父母的問題」,請不要怪孩子沒動力,說孩子不懂事,要怪就怪當初的自己!
  • 孩子英語成績差,奇速英語7天國慶營冬令營解決最頭疼的3個問題
    在孩子英語學習成長的過程中,每位家長都頭疼過,奇速英語一直致力於2億中小學生學英語的困境,研發更好的學習課程供學員學習的同時,對家長們最頭疼的3個問題進行解決,希望對所有的家長和孩子有所幫助。問題一:孩子單詞記不住,怎麼辦?
  • 鄉村教師自述:最頭疼孩子安全 盼修破舊教學樓
    鄉村教師自述:最頭疼孩子安全 盼修破舊教學樓   重慶酉陽縣廟坪小學教師白仙平—— 孩子的安全我最頭疼  我是重慶市酉陽縣酉酬鎮廟坪小學唯一一名教師白仙平,我在這裡土生土長,目睹了農村教育對當地孩子的重要性,孩子們沒有文化,就難以改變落後的面貌。
  • 受挫時說「你最棒」就是害孩子
    以為這樣就是給孩子鼓勵,培養孩子的自信樂觀了。今天學習馬丁·塞利格曼的《教出樂觀的孩子》一書,通過北京青年政治學院青少年研究所負責人田宏傑老師的講解,我恍然大悟,現在把第一節的內容「受挫時說你最棒就是害孩子」分享給大家,讓為人父母的朋友們努力去做一位合格的家長,讓自己學以致用,陪伴孩子幸福的成長,期待我的女兒成為樂觀積極的人,我也一樣。
  • 與孩子溝通的第一步,是理解孩子的感受,3步讓你做孩子的知音
    孩子一天天長大,從那個活潑可愛的小天使,慢慢變成了「蠻不講理」的「熊孩子」,你「上有政策」,孩子「下有對策」,說不得、罵不得、打不得,讓人十分頭疼。如何有效地與孩子溝通,溫和地讓孩子聽話?關鍵就在於要真正理解孩子的內心感受,這是一把走進孩子的「開心鑰匙」。
  • 孩子不愛吃東西是許多家長頭疼的問題孩子為什麼不愛吃飯呢?
    孩子不愛吃東西是許多家長頭疼的問題:要孩子吃飽了,父母就得跟著孩子去喂,結果最後,飯都涼了,孩子沒吃幾口。其實,父母只是「抱怨」是沒有用的,最重要的還是找到問題的根源,然後去解決。隨著時間的推移,孩子會變得越來越不願意吃東西。2. 不適當的零食影響正餐甜的或脆的零食正是孩子們喜歡的,所以他們總是吵著要零食。
  • 暑假家長最頭疼的這件事,你家孩子完成得怎麼樣了?
    在暑假裡,最讓家長頭疼的事情,莫過於如何讓孩子高效、主動、保質保量地完成暑假作業。眼瞅著到了8月,孩子的作業動筆了嗎?完成情況如何?您是否為作業跟孩子發過脾氣?與其生氣,不如先了解這些科學方法:少一分鐘,就是不一樣——寫一小時,不如寫55分鐘有一種能讓人耐得住長時間做功課的方法,叫做「時間拍賣方式」。如果你想讓孩子做「一小時」功課,那麼就把這「一小時」時間稍微縮短,指定做「55分鐘」或「50分鐘」。事實上,這五分鐘或十分鐘雖不算多,但是在心理上,卻有好幾倍差別的效果!
  • 孩子總愛哭,讓人頭疼還沒辦法?恭喜,這孩子可能是'報恩'的
    本期關鍵詞:兒童教育、兒童成長相信對於家有孩子的人來說,最感到頭疼的一件事情就是孩子愛哭了。畢竟孩子一哭起來那真是驚天地泣鬼神,更是擾的人不得安寧,這時候很多家長都會覺得孩子這簡直就是來'討債'的,上天派了個'小惡魔'來折磨自己,殊不知其實孩子不僅不是來'討債'的,恰恰相反還是來'報恩'的呢。這話怎麼說呢?
  • 「偏科」的孩子哪一門最難補?不是物理,這一科學霸都頭疼
    相反一個十分討厭的工作,相比很多人都會提不起精神,甚至「敷衍了事」。因此,學習也是一樣,「偏科」的原因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孩子對這門學科的濃厚興趣點。家長們要想孩子不偏科,必須要抓住這門學科的興趣點和知識點,由淺入深讓孩子廣泛涉獵,激發孩子的興趣點。1.例如可以飯後經常觀看某學科的相關節目和賽事。
  • 徐懷宜:孩子不喜歡閱讀最根本的原因在家長
    徐老師:可以的,沒有問題,我們在給孩子讀書的過程當中,一定要以孩子的興趣為主,他很喜歡聽,有的孩子可以連一個畫面都沒有的,就念一首詩給他聽,他也一樣覺得很好,其實他很享受媽媽在給他讀的這個過程,他在這個過程當中能體會到你讀的這些東西,能體會到你傳遞的感情,這就是這樣的一個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