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花鳥畫的虛實,關於黑白和背景,達到豐富聯想的藝術效果

2020-12-11 一隻老黃牛

一般地講,花鳥畫中的實處,是以筆墨表現出來的部分,虛處則是筆墨未表現或未詳盡表現出來的部分。實處是虛處的基礎和依據,虛處又是實處的餘意與擴大。所以,虛處取決於實處,只有當實處給人以明確生動的感受時,虛處才可能使人得到有依據的聯想。花鳥畫中的虛實處理表現較為廣泛。在不同的藝術手法中,其含義及要求也是不同的。

只有當這些不同的虛實關係,都處理得十分巧妙合理,並能有機統一在畫面上時,才能產生巨大的藝術魅力。現在就幾方面的虛實關·系作些探討。白,是指畫面的空白、虛處;黑,是指畫面表現出來的實處。所謂「知白守黑」,是說,知道和理解畫面的空白是起著虛的作用,才能布置好畫面黑的實處。作畫在布置實處的黑時,也就是在布置畫面虛處的空白。所以,白是從黑而生,虛是從實而來。

如在畫墨竹時,待一桿畫好後,畫面上立即出現兩個不等的空白,這兩個空·白的形成,是由於畫了竹竿後才產生的。當竹竿畫好後,進而再畫枝葉,由於枝葉大小疏密不同的分布,畫面上又產生了許多大大小小的空白。這些富於變化的空白虛處,與已表現出對象的實處,共同組成了一個畫面。如果未布置竹子的實處的黑,當然就不可能產生虛處的白。未畫前的白,只能說明這是張未作畫的白宣紙

雖然宣紙的質量未變,但落筆後出現空白的白,就變成花鳥畫藝術上的虛處,它是有內容、有意義的,根本不同於未畫前的空白宣紙的白。那麼是不是畫面上出現的空白都表示著虛處呢?不能這樣一概而論。如勾勒玉蘭、梅花花瓣時出現的空白,這種空白則是表現玉蘭、梅花花瓣的質地,不宜與布置對象時留出的空白作同一理解。西畫在描繪花卉,除重點描繪所需要畫的花卉之外,還離不開對象的特定環境與背景。

如花瓶、桌子、臺布、窗戶,或坡地雜草、天空雲彩等都得要表現在畫面上。儘管這些背景只是花卉的陪襯,並不作重點描繪,但是無論怎樣提煉概括,卻不能完全捨棄,一筆不畫,空著背景,留著白底。這是西方繪畫的特點與要求。中國花鳥畫卻不然,往往是將背景完全省略,只提取所需要描繪的花卉。而背景是以布置對象實處時所產生的空白取而代之。這種處理背景的手法,是我國民族欣賞習慣所決定的

也是一種別具風格的虛實處理手法。通過這樣的虛實處理,不僅能使主要描繪對象明朗醒目,而且由於以空白虛處取代背景,給人以無限的聯想和回味。讀者可以根據實處花鳥的構圖,去聯想畫面空白虛處的環境背景;可以想像這些花鳥是在溪旁水邊,也可以想像是萬紫千紅百鳥爭鳴的一角;或許會使你想到是在奇巖怪石旁,也許會感到是某園林的一隅……這一切,均由欣賞者結合自己的生活去盡情聯想、回味。

倘若畫出背景只能告訴讀者這一特定的環境,而失去了更多的想像,這即所謂掛一而漏萬。所以,以空白虛處取代背景,從表面上看是一絲不掛,而從藝術效果上講,卻有千萬景物存在其中!如果這些空白的虛處,處理得高超微妙,其給人的意趣,並不遜色對實處的美的享受。白居易在《琵琶行》中寫到:「此時無聲勝有聲」,這不是詩人無稽的誇張,而正是巧妙運用時間的空白,以虛代實的藝術處理手法,給人所帶來無聲勝有聲的實際感受。

雖然這種音樂中休止停拍的時間空白,不能與花鳥畫畫面虛處的空白相提並論,但其藝術效果卻是有共同之處的。停而不止,停中有音;虛而不空,虛中有物,這正是藝術對虛處處理的共同要求。又如在傳統京劇中,其舞臺背景往往是極其簡單的,有時只是一張桌子兩把椅子,甚至在某些情況下,完全不布置實物背景,而以主人公的表情與摸擬動作讓觀眾想像其所處的環境與背景。這正如在花鳥畫中,簡略背景後呈現的空白虛處,由欣賞者自己去加以想像一樣。

我認為虛得過度,實處的黑就壓不住和支配不了虛處的空白,虛處的空白要歸就於實處的黑並在黑的視覺管轄與支配之中,只有這樣,虛處才不會感到空洞,虛而有物,空而有畫。如果虛處的空白不夠舒暢,並小於黑處實的支配能力,就會覺得侷促閉塞,這時同樣也是達不到給人以豐富聯想的藝術效果。至於虛處空白的形狀與疏密關係,更是關鍵。一般講,所留出的空白其形狀要不規則,忌圓、長、方、等腰、梯形,以不齊觚三角為美,其大小應有不等之變化,而排列則需有節奏感,只有這樣才能達到上述藝術效果。

相關焦點

  • 簡淨·單純的內心外化一一讀魯剛的花鳥畫藝術
    ,更是內心的深邃,豐富而與安然。顯而易見,沒有慎密的思考·沒獨特的見解,用庸常的態度去解讀這個藝術本質問題是難以有效果的;在歷史上,已有無數思想家,學者給出對同類問題的見解一一黑格爾認為「美是理性的感性顯現」,是把藝術等同於宗教和哲學的;馬克思的藝術觀認為,藝術是把握世界的方式之一,並具有鮮明的時間性特徵;到了20世紀,哲學家海德格爾認為,藝術就是真理的生成與發生,藝術是真理的發現,他認為藝術的功能就是把遮蔽的東西重新揭示出來
  • 「格物致知,誠意正心」——淺談楊奉道意筆花鳥畫(一)
    豐而為人:「格物致知,誠意正心」——淺談楊奉道意筆花鳥畫文◆李天軍楊奉道是我眾學生中的一位佼佼者
  • 山水空濛,一片虛境——淺談山水畫的虛實生境
    這種對「計白當黑」的理解和活用,是黎越常在吸收中國傳統哲學觀念、傳統筆墨技法後進行了大量創作實踐得來的成果,使作品呈現出了有主次、有虛實、有空間的藝術趣味。(雲山雄鷹 黎越常)從某種意義上來說,留白是對山水景象的補充,是山水之境的空間拓展,給觀者無盡的遐想空間。
  • 走近巨匠|​吳昌碩花鳥畫的四大藝術特色
    吳昌碩擅長花類和藤本植物等題材的寫意花鳥畫,他的寫意花鳥畫重氣尚勢,以渾厚豪放為宗,並「直從書法演畫法」,以深厚的金石書法功底和詩文修養為鋪墊,文氣洋溢,大氣磅礴,古樸蒼茫,自然野逸。本文將帶您解讀吳昌碩的藝術。
  • 隱喻和象徵:宋代工筆花鳥畫的藝術特色和文化內涵
    宋徽宗的《竹禽圖》宋代工筆花鳥畫的布局方式一般分為折枝花鳥畫和折枝全景花鳥畫兩種。二者的區別在於折枝花鳥畫所表現的是繪畫對象的一部分,比較微觀寫實,而折枝全景花鳥除了主要對象外還有著一定的自然背景,如花草、樹木等,比較貼近自然。
  • 小寫意花鳥畫的視覺審美特徵
    小寫意花鳥畫藝術本身對於畫家本身來說並不是「偶爾閒寫花草」,而是在把握自然界景物的機趣的同時,進行藝術的再創造,使作者主觀感受和觀者體會到的意境之美達到完美的統一。在我認為,小寫意花鳥藝術中的各種物象,充滿了不同顏色的植物類,木本的、草本的、水裡生的、土裡長的等等,都生動的反映了花的自然美,多樣性,充滿活力和生命力,畫家對自然生活的細緻入微的觀察,以及通過藝術加工之後所呈現出來的畫面當中的花鳥世界,讓人看起來覺得很親切,能感受到畫家的愛和關心自然。
  • 意趣天成——顧揚和他的花鳥畫
    揚州,可謂文人畫的故鄉和中國畫的故裡之一,更是花鳥畫鼎盛時期的「發祥重鎮」。能在文人畫家標誌性的集散地生存發展,顧揚肩負著重要的歷史使命。令人欣慰的是,畫家沒有辜負家園的給予,勇於肩負文化承傳的重任,以無愧時代的藝術實踐,創作出一批又一批丹青佳構。
  • 齊白石是世界上最偉大的花鳥畫大師
    今天,我懷著一顆虔誠之心向白石老人匯報,匯報一下自己對於中國畫、特別是對於中國大寫意花鳥畫藝術的學習體會和一些思考;同時,向大家談談自已的繪畫體會,與大家切磋,不對的地方請指正。江山代有人才出,明清兩朝及近現代是中國畫發展的高峰期,群星燦爛,產生了眾多傑出的藝術家和藝術大師。而齊白石無疑是大師中的大師。齊白石大寫意花鳥畫的題材內容之豐富、藝術個性之鮮明、格調趣味之高雅,均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這次藝術節有一場「齊白石與畢卡索對話」的活動,很有意思。齊白石與畢卡索分別代表了東西方藝術的高峰。
  • 營造虛實關係!讓設計作品更有看點
    文/李小健虛實原則作為一個重要的美學原則,可以創造出一種意境美和生動的意趣性,我們可充分運用虛實辯證關係,來達到突出主題、創造氣氛、影響氛圍、緩解疲勞、引導視覺流程等,更高速快捷的使受眾理解設計主題內容。
  • 藝術淺談:寫意油畫追求的最終目標是什麼,讓所有藝術家都追尋?
    淺談寫意油畫  新時期以來,油畫的風格、流派日趨多樣,藝術家們在學習和運用油畫語言時,從開始不自覺到逐漸自覺的吸收民族藝術中的營養,使中國油畫越來越顯示出民族氣派,形成油畫民族風格的基本因素是寫意性,藝術家們勤奮的探索,在寫意方面並有所建樹,
  • 淺談民間剪紙藝術
    淺談民間剪紙藝術 剪紙藝術以其簡便的材料,易行的工藝手段,形簡意深,充盈適型,造型誇張,傳神抒情的獨特表現形式,寄託和傳承著幾千年人們的美好願望和歷史情思。  剪紙藝術採用剪、刻、染等方法,通過鏤空產生虛實對比的效果,創作出各種形象、趣味的藝術作品,創作者通過心中所想,隨著用剪的過程,不需經過細緻的底稿和繁瑣的修飾,而是隨心地將自己的情感融於用剪的過程,就如同畫家手中的筆,古代劍客手中的劍,龍飛鳳舞,若影蛇形,所過處,如繁星點點,似飛花片片。
  • 踵事增華薪火相傳 孫季康的花鳥畫藝術與傳承
    這是近日花鳥畫大家孫季康在中國人民大學畫院孫其峰花鳥畫工作室為學生授課的一幕。    孫季康1951年出生於北京,畢業於天津美術學院國畫系,曾任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書畫研究院繪畫研究室主任,是中國人民大學特聘教授,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
  • 國禮畫家石榮祿,精品花鳥畫作品賞析
    花鳥畫作為對自然的寫照和生命的關照,其宗旨是注重表述人的心靈世界,體現人的內在生命。石榮祿的花鳥畫便有著最好的體現:,其一枝一幹,一節一葉,疏密有致,虛實相間,氣韻非凡,表達了不同意境。從自然界的生命到藝術的生命,從自然美到藝術美,是一個互相區別而有互相聯繫的過程,而花鳥畫正是把花鳥形象與人的生命融為一體,從而產生了藝術生命,並使它升華進而得到永恆。除了畫竹,石榮祿還畫牡丹和牡丹,古樸、典雅。。。。
  • 【藝術研究】日臻化境,不可方物——讀賴少其花鳥畫
    承蒙青眼復加,乃略陳數語,聊表對賴老先生花鳥畫的讚佩之忱。 賴老之於陳老蓮,除了藝術上的學習之外,當有更為深層的原因。陳老蓮生逢明清交替、社會動蕩之際,拜明末大儒劉宗周(蕺山)為師,養成剛正不阿、浩然磊落之氣。明亡,具民族氣節的陳老蓮,以緇衣終。而在陳老蓮藝術生涯中,有一點值得引起注意,就是他的版畫藝術為其藝術生命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且對後世有著深遠的影響。這在中國古代畫家中幾乎是僅見的。
  • 中國工筆花鳥畫的傳承:中國古代工筆花鳥畫的發展歷程
    在夏商周時代的青銅器上,以植物、鳥獸為文體的紋飾已大為應用;春秋戰國時期,工筆畫這一畫種初現雛形,出土於長沙陳家大山 1 號楚墓的帛畫《人物龍鳳圖》中可見,它以毛筆畫於絲綢的帛上,平塗施色,線條雖稍顯生硬,但能準確生動的刻畫出人和動物的形象;秦漢時期,從帛畫、壁畫可以看出,這時的工筆技法已遠遠超過戰國時期,其造型生動,能熟練掌握賦色技巧,線條也達到一定水平,而且繪畫內容豐富,多反應社會生活,藝術水平有很大的提高
  • 美術研究|花鳥畫繪畫造型藝術中,構圖是創作成功與否的重要關鍵
    這樣處理的畫面,更加引人入勝,起到使畫面更加豐富、完整的效果。關於透視構圖理論,古代宗炳、蕭繹等畫家都有過深入的研究並有具體的論述流傳下來。他們運用這些方法,也創作了不少故事景物繁複的作品。宋元以來,在花鳥畫遺存中,也有不少優秀作品。
  • 工筆花鳥畫課程研習班招生
    韓莉教授會親自啟動開課儀式,主導教師雒衝在長期研習宋代繪畫過程中臨摹了大量宋人花鳥小品,有豐富的實踐經驗,在西安美術學院擔任宋代工筆花鳥畫臨摹及創作課程教學中得到了一致好評,並取得了可喜的成果,有豐富的教學經驗。
  • 寓剛於柔 寄動於靜——畫家陳奕坤的花鳥畫藝術
    作品被廣州和曦美術館、深圳寶安群藝館、邯鄲藝術學院等多家藝術機構和收藏家收藏。現為廣州嶺南國畫院副院長,潮州畫院畫師,廣東省民間文藝家協會會員,工藝師,潮州美協會員。他的畫作具有比較明顯的「以書入畫」及「色彩運用」的海派底蘊,又融合了北派及嶺南畫派的優點,兼具了潮汕本土工藝特色,形成自身的美術風格,具有較強的藝術感染力和視覺衝擊力。而且,他在傳統和創新之間做了很多大膽的探索,認為並非隨意轉變畫兩筆就是創新,而是建立在牢固的傳統基礎之上,根據時代進行的一些嘗試。
  • 照片人物主體彩色背景黑白效果的snapseed手機修圖方法
    手機上使用修圖軟體可以把人像照片處理成局部彩色,局部黑白的效果,也就是說可以處理成照片中人物保留彩色,其餘部分變成黑白色調的效果,更加突出人物主體。我一般在手機上更習慣使用snapseed來處理這類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