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話為何如此難懂難學?

2021-02-26 汕頭橄欖臺


網上曾流傳有這樣一段令人忍俊不禁的對話:朋友問潮汕話難學不,我說很難學啊!他問:「那『很難學』用潮汕話怎麼說?」我說:「HO喔喔。」然後,他就放棄了……第二天,又有一個朋友來問我:「潮汕話是不是很好學啊?」我只好說是。他問:「那『很好學』用潮汕話應該怎麼說?」我說:「HOHO喔。」然後,他也放棄了



△圖片來源/暴走潮汕

那麼,潮汕話為何如此難懂難學?從韓山師範學院校長林倫倫教授的《潮汕方言歷時研究》一書中,我們可以知道一二。
理由一:潮汕方言的形成經歷了漫長的歷史過程在本書第一章中,林教授講述了潮汕方言形成的歷史過程。從他的講述中,我們得知,現在潮汕人說的大都是2000年前的中原古語,潮汕話經歷了漫長的演變過程,時間跨越秦漢以前、秦漢六朝及唐宋元明清各朝各代。林教授告訴我們,在原始社會,潮汕大地上已有先民居住,他們主要是百越的兩個支系——古俚人和疍人,他們使用的是屬於漢藏語系的壯侗語族一系的語言——古臺語。春秋戰國時代,潮汕地區先民所操的語言是土著越語,它是一種屬於壯侗語族支系的少數民族語言。到了秦漢時期,中原漢人、吳越人、閩越人相繼進入潮汕地區,潮汕土著語言開始受到中原漢語和古閩語的影響。「至魏晉六朝時期,閩語已在潮汕地區流行。唐代至宋代,逐步形成了文讀系統;發展至明代,文讀系統已臻完善,這個文讀音系幾乎與現代相同。而同時,由於文讀音系的影響,以及宋元時代的戰亂、明清時代的移民等原因,潮州話形成了自己區別於閩南方言其他土話的特點,終於在明代之後發展成為一種獨立的次方言土話。」潮汕方言經歷了如此漫長的演變過程,在演變過程中也受到了其他方言與文化的影響和滲透,直至分化為獨立且相對穩定的次方言,潮汕話為何難懂難學也就不言而喻了。
理由二:潮汕方言是古漢語的活化石廈門大學文學院教授周長輯曾說:「閩南話是我國眾多方言中歷史最悠久、變動最小、保存最完整、至今仍保留有大量中古及上古漢語特徵和詞彙的語言,被喻為研究中國語言文化的『活化石』。」作為閩方言的分支,潮汕方言中保留了不少古臺語沉積。例如「墟」字,潮汕地區特別是山區謂上市趕集為「鬥墟」,「墟」作「市集」解的詞源便是古臺語詞。古籍對此也有記載,《太平寰宇記》云:「容州夷多民少,不習文字,呼市為墟。」此外還有「胡蠅」(蒼蠅)、「巴毛」(過山鯽)等,這些詞語都是古臺語的底層沉澱。林教授認為,潮汕方言在詞彙上保留了大量的古語詞,對研究古漢語詞義、詞彙史和語法史都有著十分重要的價值。潮汕話古語詞的層次非常明顯。第一層次是漢魏以前的詞語,如「相好」(友好)、「腯」(胖乎乎)、「糜」(稀飯、粥)、「冥」(夜裡)、「丈夫仔」(男孩子)等。第二層次是漢魏六朝時的詞語,如「麵皮」(臉皮)、「餜/粿」(各種用米粉末兒或面蒸成的餅)、「眠床」(睡覺的床)、「大家」(婆婆)、「新婦」(媳婦)等。潮汕方言中保留了相當多的歷代文獻中的詞語,在本書的最後,林教授還專闢一章,從先秦時期、漢魏六朝時期、唐宋時期、元代以後這四個歷史階段,分別介紹了歷代文獻中保留的潮汕方言詞。如先秦文獻中的「頭毛」(頭髮)、「乞食」(乞丐)、「後生」(年輕)、「內」(房屋、家)、「塗」(泥巴、泥土)等;兩漢六朝文獻中的「目汁」(眼淚)、「珠娘」(婦女)、「偪側」(心底狹隘,動輒生氣心焦)、「霶霈」(酒席豐盛)、「雞母」(母雞)等;唐宋文獻中的「下頦」(下巴)、「目澀」(眼困,想睡覺)、「飯床」(飯桌)、「使錢」(花錢)、「做節」(過節日)等;元明清文獻中的「破相」(生病)、「喇誧」(吹牛、誇口)、「做腳手」(耍手段)、「毫子」(硬幣)、「定著」(有著落)等。潮汕方言的語彙相當豐富,潮汕人嘴裡說出的一些詞語具有一定的文言色彩,跟潮汕人對話,有時你會感覺好像在跟幾百年前甚至一千年前的古人說話,想想你就知道為何潮汕話難懂難學了。
理由三:潮汕方言仍保留著古漢語八聲讀法,發音複雜有學者認為,「潮州話」承繼魏晉時期的古代漢語,叫它為晉話也不為過。也有學者稱,潮汕話是唯一一種基本完全保留古漢語入聲字的語言。在聲調方面,潮汕方言共有8個調類(個別地方稍有不同),分別為陰平、陰上、陽去、陰入、陽平、陽上、陽去、陽入。潮汕方言至今仍保留著古漢語八聲讀法,中古音四聲平上去入各分陰陽,這與古漢語的八音讀法是一致的。林教授指出:「潮汕方言的白讀音往往屬於較早的歷史層次,讀陽調類的這些字,其聲母往往也屬於較早的歷史層次,如疑母字『瓦』讀[hia6]、喻母字『雨』讀[hou6]……《廣韻》中的不少濁去聲字,可能是由中古以前的濁上聲字演變來的,而潮汕方言則保留了中古以前仍讀濁上的舊音。」在聲母方面,潮汕方言共有18個聲母(包括零聲母)。林教授指出:「中古音的唇音有重唇(雙唇)和輕唇(唇齒)之分,而潮汕方言只有重唇音聲母,這與『古無輕唇音』的特點相吻合。……『古無舌上音』(翹舌音)也是著名的漢語語音演變規律,潮汕方言至今仍保留這一特點。」在韻母方面,潮汕方言的韻母內部差異較大。林教授以汕頭市話為代表,指出汕頭市話共有84個韻母,其中元音韻母17個,鼻化韻母15個,鼻音韻母13個,入聲韻母37個,另外還有兩個聲化韻母。他指出:「在潮汕方言中,文白異讀幾乎各成系統。因而潮汕方言的韻母系統,可以說是兩個系統的大雜燴。在白讀系統中,保留有不少比《廣韻》更早的古音遺蹟。」有人說潮汕人說話就像在唱歌,聽起來抑揚頓挫,很有音樂感,這便是潮汕話獨特的音韻系統使然。說話就像唱歌,這回你應該更加明白潮汕話為何如此難懂難學了吧。
林教授主要著作有《潮汕方言與文化研究》《新編潮州音字典》《廣東閩方言語音研究》《廣東方言與文化論稿》《全本潮汕方言歌謠評註》等20餘種,在《中國語文》《方言》《民族語文》等語言學權威雜誌發表論文100多篇。曾獲中國社會科學院青年語言學家獎、廣東省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廣東省高校優秀教學成果獎等多項獎勵。《潮汕方言歷時研究》全書共有35萬字,暨大出版社今年10月出版。作者從1995年開始著手寫作,歷時20年。對潮汕方言形成的歷史過程、潮汕方言保留古代漢語語音和詞彙特點、潮汕方言從明清到當代的演變發展做了梳理和研究,是一本研究潮汕方言的力作。西泠印社社長饒宗頤教授為本書題籤。來源/新新文化、和潮文化橄欖小編/沐木

相關焦點

  • 哪的地方話難學
    在閩南的就說潮汕話聽不懂;潮汕話就說客家話難明白;客家話就說福州話舌頭大;福州話就說閩南話獅石不分;江浙吳語的就愛說廣東粵語像鳥叫……在福建連城工作多年的外甥說:連城一個縣有17個鄉鎮,鄉鎮與鄉鎮之間都聽不太懂對方說什麼,我學了三年,還沒學上幾句,真是太難了!
  • 中國十大難懂方言,閩東話排第六?!
    最近,網上流傳著一個榜單,說我們閩東話(霞浦話自然是其中一支)是全國第六大難懂的方言。不過有語言專家指出,「中國十大最難懂方言」排名從漢語方言學的角度來看存在著諸多問題。以下是全文內容▼網傳中國十大難懂方言 閩東話排第六網上曾有一個段子:「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就是,我倆面對面,卻不知你在說什麼」。 漢語博大精深,經常看到外國朋友吐槽中文難學。不過,要說難學,漢語方言顯然更勝一籌。閩語、粵語、吳語、客家話……
  • 盤點中國十大最難懂方言,有你的家鄉話嗎?
    我們知道漢語是世界上最難學的語言之一,然而就算你學會了漢語,你能學會中國大大小小的方言嗎?如漢語一般,方言也是當地文化的一種象徵,凝聚著當地人的文明。那麼哪些方言被評為中國十大最難懂方言?
  • 中國十大最難懂方言,寧德話居然上榜了?這不科學!
    想必大家都知道我們漢語在世界上是出了名的複雜被歪果仁推為「最難學」的語言之一甚至覺得我們中國人會漢語真的好膩害最近,有網友統計出一份「中國十大最難懂方言」大大君我在人海,不枉海茫茫裡多瞄了一眼就發現——靠!我寧德話居然上榜了!
  • 廣東最難聽懂的方言,潮汕話排第一位,你服氣嗎?
    不過粵語其實保留了很多古漢語的語法和用詞,所以粵語聽起來會有特別的韻味~粵語包含了很多普通話裡,沒有的語調和表達方式,所以很多普通話語系的同學會覺得粵語難學。 傳統上以新會話為代表;近代以來由於新寧話(即臺山話)在國際上的影響力,新寧話逐漸成為四邑話的代表。四邑話通行於廣東省江門市、中山市古鎮鎮、珠海市鬥門區等地。   江門是一個語種豐富的城市,蓬江話時尚易懂,江海話節奏感強,新會話古韻深厚,臺山話活潑風趣,開平話發音獨特,鶴山話樸實幽默,恩平話最是難懂。
  • 國內最「複雜」的4種方言:外地人基本聽不懂,想學都很難學會!
    國內最「複雜」的4種方言:外地人基本聽不懂,想學都很難學會!雖然我們國家以普通話作為標準國內通用語言,在平時工作上大多數人也是以普通話溝通為主,但每個地方都有屬於自己的方言。特別是在旅遊的時候,每到一個地方,我們最常接觸的就是它的方言,如果能聽懂還算好,比如四川話,雖然不會說但至少能聽懂個七八成,最怕的就是別人說了一通,自己全程摸不到頭腦。國內的方言很多,也被分為了很多不同體系,芃汐今天就來跟大家介紹一下我自己認為的最難懂,也最難學的四種複雜方言。
  • 潮汕話,一門學到老都學不會的方言
    現在當我們談論「潮汕人」的時候,一般會跟「潮汕話」(語言學稱「粵東閩語」)聯繫起來。在世界各地,潮汕話是維繫海內外潮汕人情感的重要紐帶,承載著潮汕的文化和歷史。潮汕族群文化的賡續,和鄉音母語世代傳遞有著重要的關係。潮汕話的歷史可以追溯到福建的閩語。兩宋之後,地少人多,閩語隨福建移民播遷至粵東,在本土落地生根、繁衍生息。
  • 廣東最難聽懂的方言,潮汕話排第一,粵語排最末位,你認同嗎?
    粵語包含了很多普通話裡沒有的語調和表達方式,所以很多普通話語系的同學會覺得粵語難學。傳統上以新會話為代表,近代由於新寧話(即臺山話)在國際上的影響力,新寧話逐漸成為四邑話的代表。四邑話通行於廣東省江門市、中山市古鎮鎮、珠海市鬥門區等地。江門是一個語種豐富的城市,蓬江話時尚易懂,江海話節奏感強,新會話古韻深厚,臺山話活潑風趣,開平話發音獨特,鶴山話樸實幽默,恩平話最是難懂。
  • 最難懂10大方言四川話竟然上榜,第一你猜不到
    大學宿舍的室友來自五湖四海,相信許多同學都遇到過舍友在寢室和家裡人打電話時自動切換方言模式,而你一臉懵圈的時刻,真心聽不懂……那麼,在眾多方言中,哪些方言是最難聽懂的呢?下面來盤點大學宿舍裡最難聽懂的方言!快來看看你的舍友上榜沒!
  • 潮汕話蘊含這麼多古漢語 不服來辯
    "妹啊,有閒哩來卡茶」「呂該地塊人」「牛仔吾北虎」看到這些話,你是感到晦澀難懂,還是倍感親切?對於非潮語方言區的人,可能感覺在看「鳥語」,從文字到語序都有太多問題。如果聽起來,可能覺得太「土」,其實——這不是太「土」,而是太「古」!
  • 粵語,客家話,潮汕話:廣東三大方言爭鬥史
    粵語,客家話,潮汕話:廣東三大方言爭鬥史 2015年02月16日 16:34 來源:澎湃新聞網 作者: 字號 內容摘要:其實,廣東的漢語主要分為三類:粵語、客家話和潮汕話,分別為廣府人
  • 中國十大最難懂方言,福鼎話那麼難只排第2!第1惡魔之語是什麼鬼?
    學所謂錯綜複雜、九曲十八彎所到之處方言皆不同而且還不能聽懂難怪被外國友人們推為「最難學」的語言並且受以一種崇拜的眼光注目(母語使用者更正:並不相似,本地人也大多聽不懂,泰語裡有許多巴利詞語,雷州話和潮汕話倒是有些共通之處)。
  • 潮汕方言:潮汕話普及
    3.潮州話一詞受海內外潮汕人普遍認同,因其沿用至今已一千多年,詞典、專著等學術性著作均以「潮州話」為準,近年出現「潮汕話」新名稱,但部分人(主要是潮州市)反對以「潮汕話」命名,堅持使用「潮州話」名稱。潮州話名稱的由來是在古代潮州府使用的語言,古代潮州府包括今潮州、揭東、汕頭、揭陽、潮陽、普寧、潮安、饒平、惠來、澄海等。客家話地區大埔和豐順都有說潮州話的居民。
  • 聽不懂又覺得好聽,我國最難懂的三種方言是什麼?
    相對來說,北方的方言比較好懂,全國聞名的東北話是最有感染力的,甚至登上了春晚的舞臺。而南方的方言則比較難懂,今天小編要為大家介紹的是我國最難懂的3種方言,看看有沒有你的家鄉。閩南語的使用範圍很廣,世界上共有7000多萬人在使用,在各地也有不同的叫法,比如我們常說的泉州話、漳州話、福建話、臺語等都屬於閩南語。這種語言十分難懂,外地人若是在當地待一陣,可能十個人中有九個能聽懂,學會說則更是難上加難,如果沒有語言天賦的話真的很難聽懂。
  • 潮汕話 - 潮汕話---深圳商報多媒體數字報刊平臺
    從廣州回來的同學戲稱拗口難懂的廣州話為鳥語,抻著脖子撅著嘴拖長了聲調秀了幾句「有——冇——搞——錯—啊——」「溼——溼——碎——啦——」,贏得滿場爆笑。現在覃雋終於是大開眼界,在中國眾多的方言語系中,應該找不出比潮汕話更為難懂的方言了,而且它對後鼻音的偏愛程度,更是讓其他方言望塵莫及。受方言特點的影響,大部分潮汕人講普通話時,無論是前鼻音還是後鼻音,通通都會給發成他們愛不釋口的後鼻音。
  • 全球最難懂也最難學的語言,僅2國掌握會使用,老外:根本看不懂
    導語:全球最難懂也最難學的語言,僅2國掌握會使用,老外:根本看不懂眾所周知,語言是一個聯繫不同國家交流的重要方式,隨著全球化的不斷發展,人們出國旅遊業成為了普遍現象,而當人們出國旅遊的時候,最為擔心的一件事情就是語言交流的問題,因為文化的不同
  • 中國十大最難懂方言,你猜第一是哪裡?
    眾所周知大中華的漢語可是妥妥的在世界上的地位更是出名風雨不倒地蜀道難,難於學漢語
  • 大學宿舍最難懂的10大方言,四川話竟然排第10!第1你肯定猜不到……
    大學宿舍的室友來自五湖四海,相信許多同學都遇到過舍友在寢室和家裡人打電話時自動切換方言模式,而你一臉懵圈的時刻,真心聽不懂……那麼,在眾多方言中,哪些方言是最難聽懂的呢?川川今天盤點了大學宿舍裡最難聽懂的方言!快來看看你的舍友上榜沒!
  • 我國最難懂的3種方言,都在南方地區,外地人聽不懂卻又覺得好聽
    相對來說,北方的方言比較好懂,全國聞名的東北話是最有感染力的,甚至登上了春晚的舞臺。而南方的方言則比較難懂,今天小編要為大家介紹的是我國最難懂的3種方言,看看有沒有你的家鄉。閩南語閩南話的發祥地是福建泉州,主要分布在閩南地區和臺灣地區,還有很多東南亞的華人中也盛行閩南話。
  • 這5種最難學
    廣東的方言主要分為三類 粵語(橙色)客家話(綠色)潮汕話(紅色) 而其中最難學的5種廣東方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