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方言:潮汕話普及

2021-02-16 潮汕百科


一、潮汕話來源 

1.潮州方言(Teochew),即潮州話、潮汕話,屬漢語方言八大語系之一的閩語系次方言,也是現今全國最古遠、最特殊的方言之一。古樸典雅,詞彙豐富,語法特殊,保留古音古詞古義多,語言生動又富幽默感,與其他語言很大區別。正如其他漢語方言,潮州話究竟是語言或是方言,至今仍未有定論。然而,純粹以語言學角度而言,潮州話以至整個閩南語可看作是獨立的語言,因為它們與其他方言不能互相理解。潮汕地區不同地方的潮州話也有口音上的分別,不同城市或地區語言各有自己特點。 

2.潮州話在廣東東部的潮汕地區以及海外華人中廣泛使用,與閩臺的閩南話差異很大,但語法與閩臺片相同,詞彙也有高度的對應,語音語調上則差異明顯,彼此互通存在不少難度。潮州話包含了很多的古漢語成分,源自閩南語(莆田話),南宋末年,因逃避戰亂,幾十萬閩南的莆田人移民到現在的潮州。在唐朝後期,南宋末年,元朝後期,明朝時陸續有莆田人移民現在的潮州,南宋末年那一次規模最大,所以都是遺留下來的古漢語。【史學上的說法是,現在正宗的潮州話源於魏晉南北朝時期的語言。我覺得靠譜,用潮州話讀那時期的古詩古詞,極為押韻——個人最愛用家鄉話念《木蘭辭》,完全不拗口。】 

3.潮州話一詞受海內外潮汕人普遍認同,因其沿用至今已一千多年,詞典、專著等學術性著作均以「潮州話」為準,近年出現「潮汕話」新名稱,但部分人(主要是潮州市)反對以「潮汕話」命名,堅持使用「潮州話」名稱。潮州話名稱的由來是在古代潮州府使用的語言,古代潮州府包括今潮州、揭東、汕頭、揭陽、潮陽、普寧、潮安、饒平、惠來、澄海等。客家話地區大埔和豐順都有說潮州話的居民。而饒平等主要潮州話分布區,也有說客家話的居民。另陸豐三甲地區附近也有說潮州話。 

4.潮州話各個地區的語調有所不同,不過大部分都能順利交流,相互通話難度不是很高。    
按照地域可以分為以下幾種:潮安小片,包括湘橋(行政區)、潮安、饒平、榕城(行政區)、揭東、揭西、豐順、澄海、龍湖(行政區)、金平(行政區)。潮普小片包括:潮陽、普寧、濠江(行政區)、潮南(行政區)、惠來,也叫潮陽小片;該小片人口最多,幾佔三市人口一半。 
按照江河流域可以分為以下幾種:1. 韓江流域語調;2. 練江流域語調;3. 榕江流域語調【但也有幾乎互相理解不能的潮汕語調,如我是屬於揭陽地帶的潮州語調,跟陸豐一帶的人基本很難用家鄉話溝通】 


二、與其他語言之關係 
1.普通話 
潮汕地區的孩童小童,早在幼稚園之時就學習普通話。在進小學念書前,潮州話仍是主要教學語言,之後則只採用普通話。雖然當地學生仍以潮州話溝通,但年長人士則較少或是不會說普通話,因為以往學校以潮州話為教學語言。    
潮州話母語使用者認為普通話的輕聲最難掌握。另外,潮州話失去了齒齦鼻音[-n]的韻尾,故此潮州話使用者常常把普通話的該韻尾(聲母n)讀成軟顎鼻音[-ŋ]。    
閩南語和其分支都跟中古漢語相同,不存在撮口呼(沒有前圓唇元音)、唇齒音及捲舌音。例如:閉前圓唇元音[y]誤讀成閉前不圓唇元音;將普通話的清唇齒擦音[f]讀成清喉擦音[h];將普通話聲母zh[tʂ]、ch[tʂʰ]、sh[ʂ]和r[ʐ]分別讀成[ts]、[tsʰ]、[s]和[z]。 

2.客家話 
由於潮安、饒平和揭陽接近北方的客家話地區,這些地區的一些人除了說潮州話,也說客家話。潮汕人與客家人經常接觸,但有趣的是客家話對潮州話影響甚少。同樣地,大埔和豐順同為潮州話和客家話地區相交之處,也有一些人說潮州話,縱使客家話仍是最主要語言。 

3.粵語 
受到香港電視劇和廣州對廣東省的影響,很多年輕潮汕人即使不懂得說,也能夠聽明白粵語。 

4.非漢語語言 
後來,很多潮州人移居到東南亞,故此泰語、高棉語、越南語和馬來語等都影響潮州話在東南亞的發展。 


三、讀法(對比普通話、古漢語) 
1.普語聲調 
普通話語調共四個,可用音樂的簡譜來表示如下:(缺『語調6』) 
普語第1聲【陰平】 【例字:媽】:3 
普語第2聲【陽平】 【例字:麻】:2 
普語第3聲【上聲(不分陰陽)】【例字:馬】:5.~1 
普語第4聲【去聲(不分陰陽)】【例字:罵】:↓ 
普語輕聲 【例字:嗎】:1 

2.潮語聲調 
潮汕話共有八個語調,可用音樂的簡譜來表示如下(潮語8聲其實藏著完整的中國民族調式:宮1商2角3徵5羽6): 
潮語第1聲【陰平】【例字:分】:1 
潮語第2聲【陰上】【例字:粉】:↓(普語的第4聲) 
潮語第3聲【陰去】【例字:訓】:5.~1(註:這點是寫在5的下面的,因為打不出來。~是連音線) 
潮語第5聲【陽平】【例字:雲】:3 
潮語第6聲【陽上】【例字:混】:2 
潮語第7聲【陽去】【例字:份】:6.(註:這點是寫在6的下面的,因為打不出來) 
潮語第4聲【陰入】【例字:忽】=潮語第1聲 
潮語第8聲【陽入】【例字:佛】=潮語第5聲 
這是一首用潮汕話發音的詩歌: 
go, go, go, (鵝,鵝,鵝) 
kh k ám hi ng thī kō,(曲項向天歌) 
p h mo ph l k tsuì, (白毛浮綠水) 
ng tsiè phu h tshēng pō. (紅掌撥清波) 

3.潮汕話八個聲調的來源 
原來,古代漢語的四個聲調中每個聲調的聲母有清聲和濁聲之分,演變為現代漢語普通話主要是濁音清化,入聲調消失,入聲字派入其他三聲了。而在潮汕方言中則是根據古聲母的清濁,每個聲調都變成兩個:清變為陰調(陰平、陰上、陰去、陰入):濁變為陽調(陽平、陽上、陽去、陽入)。這樣,古漢語四聲,在潮汕話中就變為8聲了。 

4.古漢語四聲對應潮汕話8聲 
古代漢語四聲 古聲母 例字 潮汕方言八聲 
平聲 清 崩、東、工、衝 1(陰平聲) 
平聲 濁 朋、同、紅、農 5(陽平聲) 
上聲 清 巧、取、景、紙 2(陰上聲) 
上聲 濁 婦、上、市、旱 6(陽上聲) 
去聲 清 鏡、竅、票、記 3(陰去聲) 
去聲 濁 侵、漏、示、用 7(陽去聲) 
入聲 清 八、泣、怯、駁 4(陰入聲) 
入聲 濁 日、逆、澤、域 8(陽入聲) 

5.雖然潮汕話與普通話的語調有差別,它保留著八音拼讀的語音系統,發音複雜,但由於潮汕話的音調是從古漢語演變來的,兩者之間仍然有一定聯繫。如: 
低、抵、地、滴、池、弟、帝、碟「di」的八個音調 
多、朵、袋、桌、逃、在、倒、奪「do」的八個音調 
分、粉、奮、忽、雲、混、份、佛「hun」的八個音調 
詩、死、世、薛、時、是、示、蝕「xi」的八個音調 
「山頂砍竹年老無力」八個音調從低到高說出來,像唱歌一樣。 

6.變調 
牛 
牛肉 
牛肉丸 
三個單詞,牛三種讀法肉兩種讀法 
平時最常說的一句話「頭家,物碗牛肉丸粿條湯」 。「牛肉丸粿條湯」除了「湯」沒變調,其他五個字全變,你拿著一本潮汕話字典也沒有用,這個變調是想變就變的。像「老黃狗肉」兩種讀法,只要變一下調,意思不同:「老黃的狗肉」還是「老黃狗的肉」。 

7.潮汕的生僻字 
鮀浦春槑裡鱟粿礐石 
官埭鄉福合埕落湯餈海墘 
你想更新一下微博都不知道這字普通話腫麼拼 

8.潮汕的比較級、最高級 
普通話也就好,更好,最好三級 
潮汕話從低級到高級有7級 
原級:生好,生孬 
比較級:楚略生好,楚略生孬 
鶴生好,鶴生孬 
過生好,過生孬 
最高級:浪險生好,浪險生孬 
生好死,生孬死 
死絕生好,死絕生孬 
表示程度一共有7級,從低級到高級排列 

如果有興趣學潮汕話的人,可以去看潮汕人的字典【是的,我們有屬於自己語言的字典】:《十五音》張世珍,1913《匯集雅俗通十五音全本》,揭陽江夏懋亭氏,1915 ;《潮語十五音》蔣儒林,汕頭文明商務書館,1931;《北京語音潮州方音注音新字典》,吳華重,廣東人民出版社,1957 ;《增三潮聲十五音》,謝顯益,香港著者出版,1965   《潮語詞典》,蔡俊明,周法高發行.臺北 三民書局代售,1976   《潮汕新字典》,(本局),香港廣泰書局,1976; 《潮語詞典補編,國潮語彙》,蔡俊明,臺北 臺灣學生書局出版,1979 ;《普通話潮汕方言常用字典》, 李新魁,廣東人民出版社,1977;《新編潮汕方言十八音》,李新魁,廣東人民出版社,1979;《新編潮州音字典》林倫倫,汕頭大學出版社,1995;《潮語僻字集注》,張惠澤,海天出版社,2006 ;《新潮汕字典》,張曉山,廣東人民出版社,2009;《潮音經典·潮汕辭典》,蔡英豪,上海辭書出版社,2011;《潮音經典·潮汕辭典》書影,蔡英豪,2011 


四、詞彙 
1.人物,指代 
  阮(我) 汝(你) 伊(他/她)阮(我們)恁(你們)伊人(他們)安(丈夫)畝(妻子) 老公(曾祖父)老嫲(曾祖母)阿公(爺爺)阿嫲(奶奶)外公(外公)外嫲(外婆)阿爸/老政府(爸爸)阿媽/阿姨/阿niea(媽媽)阿伯(伯伯)阿叔(叔叔)阿嬸(嬸嬸)阿舅(舅舅)阿妗(舅媽)阿兄(哥哥)阿姐(姐姐)弟(弟弟)阿嫂(嫂嫂)阿孫(孫子)阿弟(兒子)阿妹/走仔(女兒)大dā官(家父)大dā家(家婆)丈人(嶽父)丈姆婆(嶽母)新婦(媳婦)新人(新娘)同門(連襟兄弟)同媳(兄弟的老婆)契父(乾爹)契仔(乾兒子)老禾埠(大叔)老姿娘(大媽)禾埠/打捕(男人)姿娘(女人)後生仔(年輕小夥子)雅仔(漂亮的小夥子)雅姿娘(漂亮的姑娘)孥仔(小孩)馬仔(打手,手下)頭家(老闆)人客(客人)單丁(獨生男孩)乞食(乞丐)只塊(這裡)許塊(那裡)地塊(哪裡)做尼(為什麼/幹什麼)乜個(什麼)若好(這麼好)硬(硬/高水準) 
   
2.交際 
  呾(說)詖三國(擺龍門陣)同暹羅詖到豬槽(扯得太遠了)譁甫(吹牛)食詖唔落(道不同不相與謀)託浪脬(拍馬屁)散嚷/吼/呾(胡說)人客(客人)齊謝(謝謝)對唔住(對不起)無相干/無事(沒關係)呾唔北塊去(說不清)戇過只水鴨(糊塗、不懂)曉理(害羞)悅著伊(喜歡他/她)硬(厲害)白傻/白仁(白痴)搏命(拼命)青夜牛(文盲)dumb丁/柴戇(傻子)柴(呆/木頭)只撮話(這些話)我呷汝(我和你)相互/相輔(幫忙)猛(快)猛仔/要猛(快點)霈pai長(有臉面) 

3.生活、用品、動植物 
  食(吃)糜(粥)糜糴(盛粥湯匙)湯匙(調羹)箸(筷子)鼎(鍋)床(床/桌子)飯床(飯桌)食桌(赴宴)喉幹(口渴)餅藥(肥皂)餅藥粉(洗衣粉)雨遮(雨傘)掃鏽(掃把)目澀(困了)洗浴(洗澡)褸(外套)衫(衣服)鞋拖(拖鞋)銀(元)個銀(一元)電毛(燙髮)洗面(洗臉)放屎(大便)放尿(小便)東司(廁坑)關火(熄燈)起厝(建房)火油(煤煙)輦(車輪)暝卦(晚上)暝昏(黃昏)日鬥(中午)下卦(下午)風琴(風琴/風箏)朥(豬油)床墘(床邊)腈tsia肉(瘦肉)肉脞tso(肉末兒)蘞hiam椒(辣椒)醪lo(液體混濁)滒ko(又粘又稠)鉸刀(剪刀)蛓毛蟲(毛毛蟲)胡螓(蒼蠅)香櫞(佛手)檨(芒果)碓tui(舂米工具) 

4.人體、疾病 
  目(眼睛)目汁(眼淚)毛(發)酒精窟(酒窩)尻川(屁股)腰龍骨(尾骨)浮火(上火)青夜(盲人)漏屎(拉肚子)腰痀(駝背)結疕pi(痂子)瘕痀抽(氣喘病)「犭肖」狗(瘋狗)垢gau圻goi(身上的汙垢) 

5.動作、行為 
  跍(半蹲)徛/企(站)行(走)走(跑)睇(看)擿/捔ga/摵sek(扔)泅(遊)沕(潛)水涕(水滿)拍(打)稅(租)掠(捉)曉/知(知)惜(疼愛)嚷(吼、喊)驚(害怕)剝赤腳(赤腳)刣(殺)頤(睡覺)睒iam(迅速的看/觀察)倳sai(放置,如個鍋倳在風爐頂)dia揨(碰觸,如我阿未揨著伊, 

6.廚房用語 
  汏tua(淘洗,如汏米)熻hip/炊(蒸)烙lio(煎)焯cok(在開水裡煮熟,如食火鍋焯飛薐)煠sat/餢bu(煮,如汝暝仔是煠糜抑是煮飯)煏bet(烤,如煏魷魚)秫米(糯米)蕹菜(空心菜)飛薐(菠菜) 

7.思想、感情 
  激血(生氣)激心(焦慮、煩躁)專登(故意)迫性(暴躁)厚劃(難受)心胸(胸懷) 

這只是少部分日常語言而已。實際上,很多潮州人都無法完全說清楚潮州話的所有詞彙。 

五、語言活化石 
1.據考古發現,潮汕地區出土的文化在遠古人類文明中,更多接近於閩南,因此推斷潮州的先民是閩越,而史籍也記載唐代時潮州曾三度由福建管轄,在漳州未建置之前其管轄範圍還有至今閩南的漳浦縣。因此,潮文化與泉、漳二州的文化有很多相同之處。    

2.關於潮汕方言的形成,很難有絕對的斷代,這是一個漫長的過程。由於中原文化的影響,在歷史上曾出現二種語言:一是正音,稱為官話,民間謂之「孫子正」,可能接近於中原的語音;一是土語,也是地方方言。前者多於社會上層或士大夫使用,而後者則主要在下層老百姓中使用。【 在我們家鄉就還留著官話和土話。官話是相當於普通話的書面語,端正嚴謹。土話就是俚語了,我們潮汕人會有各自地方的語言系統的原因就是自個俚語發展的不同。】  

3.由於潮汕的特殊地理位置,雖然中原經歷幾次語言大變化(特別是北方少數民族語言的融化)但對其影響不大,故而潮州話至今仍保留不少古漢語。因歷史的變遷,這些古漢語有的以諧音或保留原音而成為地方方言,故被有關語言學者稱為「古漢語的活化石」。 

相關焦點

  • 潮汕話,一門學到老都學不會的方言
    清代早期,因海上貿易需要,一批批潮汕先民漂洋過海,到東南亞等地「過番」謀生,將潮汕方言帶至異國他鄉。據記載,19世紀中葉,曼谷的華人有25萬—40萬人,而說潮汕話的人就佔了2/3。如今,新加坡、泰國、馬來西亞等地仍有不少說著地道潮汕話的華僑。港澳臺地區有一些地方也流行潮汕方言。儘管時過境遷,有的地方已改說其他方言,卻依然留下潮汕話的痕跡。
  • 潮汕話,究竟還能講多久?
    最近一段時間,常有鄉親反映:現在的年輕人,能用標準潮汕話完整表述的人似乎越來越少了,許多青少年似乎習慣用「潮汕話+普通話+英語」的雜交方式來交流。這對潮汕方言來說是沒落的先兆嗎?不久的將來,潮汕話會不會成為「語言文物」?潮汕話,究竟還能講多久?
  • 粵語,客家話,潮汕話:廣東三大方言爭鬥史
    粵語,客家話,潮汕話:廣東三大方言爭鬥史 2015年02月16日 16:34 來源:澎湃新聞網 作者: 字號 內容摘要:其實,廣東的漢語主要分為三類:粵語、客家話和潮汕話,分別為廣府人
  • 潮汕話為何如此難懂難學?
    理由一:潮汕方言的形成經歷了漫長的歷史過程在本書第一章中,林教授講述了潮汕方言形成的歷史過程。從他的講述中,我們得知,現在潮汕人說的大都是2000年前的中原古語,潮汕話經歷了漫長的演變過程,時間跨越秦漢以前、秦漢六朝及唐宋元明清各朝各代。
  • 我是潮汕人,我的潮汕話「半鹹半甜」……
    我們這一代人,潮汕話說的真的越來越差了……#汕頭大學開設潮汕話課程#衝上熱搜,開設選修潮汕話課程,期末考試要表演方言情景劇。作為潮汕本土大學,讓外地學生通過方言形式更好地了解潮汕文化,值得提倡。潮汕年輕人向前飛奔,把傳統文化拋在了上個時代。
  • 廣東最難聽懂的方言,潮汕話排第一位,你服氣嗎?
    除了這三種,還有像雷州話、茂名話、四邑話等等的方言。   有網友根據各方言難易程度列出了以下排名,你認同嗎? 雷州方言分布在廣東省湛江市屬的雷州市、遂溪縣、徐聞、麻章區、東海島、赤坎、霞山區、廉江市南部、坡頭區西部等縣(市)、區鄉鎮,是廣東四大方言之一。   雷州話與莆田話、海南話、潮州話同屬「姐妹語系」,屬閩南語系的一種次方言。雷州方言始於秦漢,由入粵的漢人帶來官話及閩南語(莆田話)逐漸與當地俚語交融,形成本土化語言。
  • 潮汕講古——潮汕人的方言文化
    中國各地的說書人常以自己的方言向人們講述不同的故事,因此也是方言文化的一部分。我們潮汕也有本地特色的講古文化。聽說在解放前,在汕頭的福合埕、潮州的開元寺、揭陽的城隍廟等地都設有講古攤,講古藝人每日每夜,使用潮汕方言,講述各種耳熟能詳的民間故事,而聽者不計其數。
  • 潮汕話與早期中古漢語的淵源
  • 廣東最難聽懂的方言,潮汕話排第一,粵語排最末位,你認同嗎?
    但陽江話聽起來就不那麼悠閒了。陽江方言的音調有11個之多,它的音調要高昂與尖銳,因此不懂陽江話的人,聽起來像聽到一群人在吵架一樣。雷州方言分布在廣東省湛江市屬的雷州市、遂溪縣、徐聞、麻章區、東海島、赤坎、霞山區、廉江市南部、坡頭區西部等縣(市)、區鄉鎮,是廣東四大方言之一。雷州話與莆田話、海南話、潮州話同屬「姐妹語系」,屬閩南語系的一種次方言。雷州方言始於秦漢,由入粵的漢人帶來官話及閩南語(莆田話)逐漸與當地俚語交融,形成本土化語言。
  • 粵語,客家話,潮汕話:廣東三大方言爭鬥史,客家人必須要了解
    同樣道理,多數北方人對「廣東話」的印象就是「一種我聽不懂的話」。其實,廣東的漢語主要分為三類:粵語、客家話和潮汕話,分別為廣府人、客家人和潮汕人使用,三種方言在歷史上進入廣東的時間和方式都有相當大的差別。
  • 「客家人」和「潮汕人」之間的小秘密
    我們大粵東地區的人主要操兩種方言,一曰客家話,一曰潮州話。這兩種方言差別之大,幾乎與外語相同。客家人和潮汕人共處粵東,儘管文化傳統、生活習慣有很大差異,但最終卻走向融合。特殊的方言是不同族類連結最緊密的方式,也是感情交流的最佳手段。但是,身份認同不可避免地具有一定的排他性,你是我的老鄉,就不是他的老鄉。這給我這樣的人帶來了一些尷尬——我是出生、生長在潮汕的客家人,當兩撥人都聚在一起的時候,我就不知該說什麼方言了。
  • 這是潮汕話10級考試!許友文用潮汕最強音教你讀《再別康橋》!
    汕頭電視臺著名主持人許友文被稱為汕頭話的「活字典」,他的潮汕話發音被國家語言研究權威確定為汕頭話語音標準,曾受中國社科院邀請,錄製為《現代漢語方言音庫》「汕頭話音檔」的有聲資料!  潮汕話,又名潮語、潮州話,是廣東潮汕民系使用的語言,是潮汕人的母語,為廣東三大漢語方言之一,也是現今全國最古遠、最特殊的方言之一。
  • 潮汕地名裡的方言俗字及其詞義
    本文採用「方言俗字」的叫法。關於潮汕方言俗字的研究,以往的成果多數是以民間文學、文藝作品資料為對象的。其實,地名中也有一些方言俗字值得研究,因為它們也是比較穩定的、可以採信的資料。例如: 這就是潮汕話所說的「外庭」。引申為室外的廣場,如曬穀場叫「粟庭」,曬鹽場叫「鹽庭」等。但「庭」字群眾多知其文讀têng5,少知其有白讀音 dian5,所以,造了個方言字「埕」。「墘」字,潮音讀gin5,指邊沿。
  • 「聲大音重不好聽」的潮陽話,卻是最標準的潮汕話?
    潮州話,(Diê ziu uê / Dio ziu uê ),又名潮語、潮汕話,是廣東潮汕民系使用的語言,是潮汕人的母語,為廣東三大漢語方言之一,屬漢語方言八大語系之一的閩南語系次方言,也是現今全國最古遠、最特殊的方言之一。
  • 潮汕話蘊含這麼多古漢語 不服來辯
    潮汕話、粵語、客家話、被稱為廣東的三大方言,對於「北佬」來講,聽起來都是「鳥語」,但其中最難懂的恐怕是潮汕話,因為潮汕話不像粵語,受到港片、港星影響力拉動,在各種主流媒介上能露一臉,聽起來也就不那麼陌生。
  • 廣府話、客家話、潮汕話,哪個是廣東話?粵語為什麼被稱為白話?
    來到廣東的同學,經常會聽見廣東籍的同學稱粵語為「白話」,另外還會發現廣東竟然有三大民系,廣府系、客家系、潮汕系。看這篇文章之前,廣東的同學可以先做個投票。不了解客家文化和潮汕文化,就不能完整的了解廣東文化。廣東話與粵語,其實不能劃等號,廣東文化也不僅僅是粵文化。
  • 【摘要】姚玉敏:粵方言和潮汕閩南方言的「X + A + 過 + Y」差比式
    「過」在粵方言和潮汕閩南方言均來源自經過義趨向動詞,可以在句中作主要動詞、補語,表示空間義、時間義、比較義。第3節介紹現代粵方言和現代潮汕閩方言「過」字句以外,使用的其他差比式,主要包括來源自官話的「比」字句。此外,現代潮汕閩方言還用「純語序型」差比式,不帶任何標記,比較主體和比較基準分別出現在比較參數兩側。吳福祥(2010)提出了五個參數來判斷「過」字句是否為一個方言的真正差比式。
  • 潮汕話 - 潮汕話---深圳商報多媒體數字報刊平臺
    作者:楊點墨 覃雋記得自己上大學一年級時的那個寒假,回重慶過年,一大幫高中同學搞聚會,其中最大的一件樂事便是分享各自大學所在城市的方言。從廣州回來的同學戲稱拗口難懂的廣州話為鳥語,抻著脖子撅著嘴拖長了聲調秀了幾句「有——冇——搞——錯—啊——」「溼——溼——碎——啦——」,贏得滿場爆笑。
  • 廣東話之三大方言
    大家可能都知道,在廣東有三大方言,粵語、客家話、潮汕話。它們都經歷幾百上千年的傳承可謂是各有千秋,有些學者認為這些個語種不是方言而是一種語言,因為,它們都有各自的專屬詞彙和發音,其中粵語被認可是一門語言的支持率最高。粵語是方言。粵語是漢語的一種方言,這是目前大多數學者的認可。
  • 廣東話和粵語有什麼區別?為什麼有客家潮汕?
    河南 湖北 東北三省等省的方言一般比較統一,即使有講其他方言的一定是在本省人口佔少數的。但是要說到廣東,情況就複雜了。1.廣東三大民系潮汕(閩南) 客家 廣府(粵語)是廣東三大民系。這三大民系的方言,飲食文化,建築文化等等風格迥異。廣府民系全球人口6600萬左右,客家民系全球6500萬左右,閩南語系全球人口7500萬左右。但是以影響力看還是粵語最強,省內有專門的粵語電視臺——廣東電視臺播制大量粵語節目,香港更是將粵語上升到官方語言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