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潮陽本地信息一鍵查看!
潮州話,(Diê ziu uê / Dio ziu uê ),又名潮語、潮汕話,是廣東潮汕民系使用的語言,是潮汕人的母語,為廣東三大漢語方言之一,屬漢語方言八大語系之一的閩南語系次方言,也是現今全國最古遠、最特殊的方言之一。
潮州話主要分布於廣東省東部沿海的潮汕地區(潮州市、揭陽市、汕頭市、汕尾市)四市及梅州市的豐順縣、香港以及海外新加坡、泰國、柬埔寨、西歐、澳洲為主的潮州人聚集地,潮州話在海內外使用人口約3000萬人以上。
只要是潮汕人都知道,潮汕話有八個音節,而每個地方的所講的潮汕口音從語調都各不相同,其中,潮陽口音與其它相差最大。
眾所周知,普通話是有「標準音」的,那就是「北京音」。對於差異眾多的潮汕方言來說,是否也有「標準潮州音」?
「張惠澤,1941年生於廣東省潮州市饒平縣柘林鎮,潮州民間著名學者,2009年10月20日凌晨逝世。一個生於1941年的潮州饒平人,經過30年的潛心研究,卻得出「潮陽話」是標準「潮汕話」的結論。」
一部囊括了所有常見漢字的潮州音字典,目前世界上最大的一部潮州音字典,著名的漢學大師饒宗頤為之題名《新編國語潮音大字典》。「我把潮州話最標準的讀音留下了」。對於作者張惠澤來說,歷經30年研究留下的,不僅僅是一部字典,而是整個潮州文化的根本。
「我把潮州話最標準的讀音留下了,死也瞑目。」張惠澤笑著說。在他面前的玻璃茶几上,放著一本整理好的手稿,手稿的封皮白紙上有著名的漢學大師饒宗頤親筆題下的《新編國語潮音大字典》幾個毛筆字。
「松下問童子,言師採藥去,只在此山中,雲深不知處。」張惠澤一邊用手比劃著音調的轉換平抑,一邊用不同的潮汕方言慢慢念完這首五言絕句。然後說:「你聽,用潮陽話來念,是最押韻的。」也確如張惠澤所言。
「我是饒平人,不是潮陽人。但是我花了20年的時間,發現了一個規律,潮陽話最接近古漢語的發音……我用潮陽話做標準(音)。」張惠澤說。
外界公認潮汕話是「古漢語的活化石」,但後來的潮州府城話和再後來的汕頭市話多少都有演變,尤其是歷代來到潮州地區為官的北方官話對潮汕方言影響至深。但在張惠澤看來,這中間也有最古最純正的,那就是汕頭與揭陽普寧之間的潮陽話。
敢下這個結論,可不簡單,因為潮陽話多被認為是「聲大、音重、不好聽」的潮汕方言。可張惠澤在研究了大量的古籍字詞典著後,認為歷史上的地理封閉,使得最多的純正古漢語發音在這裡得到保留。張惠澤認為(寫字典)定音,是最關鍵的。所以用潮陽話做標準(音)。
來源:百度百科、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