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還在羨慕「寬鬆教育」,那就太天真了

2021-02-19 成長樹

,關注成長樹

每天讀點有用、有趣、有態度的育兒乾貨

成長樹原創,其他公號轉載請後臺輸入「授權」

01

馬上期末考試了,幫女兒複習搞得我身心俱疲。

忙裡偷閒刷一下手機,發現幾位好友都在推薦視頻《孩子,你不成功也沒有關係》。

視頻主要講的是,現在的教育有問題、家長有問題,孩子們負擔太重,全國1.5億在校中小學生中報補習班的人數達1.38億人,在這樣的壓力之下,有個2歲的孩子上五六個學習班,被逼得開始掉頭髮……

怎麼解決這個問題呢,有嘉賓現身說法,在國內考27分到國外就逆襲成了學霸,找不到心目中滿意的幼兒園就自己創辦了一個幼兒園……他們眼中完美的教育,就是像美國紀錄片《極有可能成功》中那樣,或是像英國那樣,像他們想像中那樣……

節目的總結性結論是:這個世界上只有一種成功,那就是用你的方式度過一生。

看完視頻的時候,我真的是自慚形穢,看看人家家長,給孩子選擇了完美的教育,讓他們發現並發展自己的個性與無限潛能,然後,成功地按自己想像的方式過一生。再看看自己,前一秒鐘還因為女兒寫錯一個字而大呼小叫,一天到晚地要她好好學習,這樣將來才可能有更好的生活。

視頻裡還說,「挫折什麼的可以等他以後漫長人生路去體驗,作為母親,我就是你的港灣,最完美的懷抱」。朋友圈裡好些人被這段感動慘了,看得我也深受教育,去他的期末考試、一百分、重點中學,都不重要了,我要擁抱她,讓她高興,這就帶她出去玩。

推開門的一剎那,三九天的冷風吹得我瞬間清醒過來,想起曾經看過一篇文章,題目記不大清了,大概是「每一個不在乎分數的家長背後都有一個學霸孩子」或者是「每一個不在乎分數的孩子背後都有一個霸氣的家長」,再看看我們母女二人,到底哪個能稱得上「霸」呢?

一分鐘前還熱血沸騰的我,馬上蔫了下來,「我們到樓下透透氣,回來接著複習。」

02

教育孩子的過程中,總有各路教育專家或者學者告訴家長,孩子不成功沒關係,只要快樂就好,家長不要焦慮,要讓孩子更自由、個性、自主的去成長,只有這樣將來才會成功。聽起來都很有道理,但細想就會發現,這話真的是每個人都有資格這樣說嗎?

「孩子,你不成功沒關係」,這話首富先生說當然一點問題都沒有。因為對於他的兒子而言,他生下來就已經躺在了無數人奮鬥一生都無法達到的成功上。

還有視頻裡那個自己開辦幼兒園的母親,當初她認為找不到一家她滿意的幼兒園,於是按照自己認為好的標準創辦了幼兒園。當然,她的幼兒園裡課程都很有趣,比如有神怪課,有屎尿屁課,有大海課,有山谷課……找不到滿意的幼兒園就自己辦一所,這也不是一般家長能做得到吧。於是有網友留言詰問,不滿意小學,還辦小學不?不滿意中學,辦中學不?不滿意大學,辦大學不?不滿意老闆,自己辦世界五百強不?

王朔在談女兒的時候曾說「我希望她快快樂樂過完一生,我不要她成功。我最恨這詞兒了。什麼成功,不就掙點錢,被SB們知道嗎?!」聽著是不是特別過癮。接下來,女兒念到中考的時候,他告訴女兒,你不要參加中考了,你要考過去你就是傻子,你要考不過去,你自信心會受到很大打擊。他把女兒送去了美國。

現在王朔的女兒嫁給了著名畫家的兒子,兩人開了一間與藝術相關的工作室,被採訪時聲稱「以自己喜歡的事來解決溫飽」。「魔巖三傑」之一的張楚是他們的客戶之一,找他們來製作新專輯。這種訂單也不是誰都拿得到的吧。

03

作為普通人,沒有強大背景與經濟實力,孩子如果也從小放飛自我,長大後會變成什麼樣子呢?看看我們的鄰國——日本,就知道。

三十年前,日本經濟繁榮,經濟條件開始變好的一些家長對「只認分數」的大學入學考試,以及由此帶來的基礎教育應試化和學業負擔過重現象口誅筆伐,減輕學業負擔、尊重孩子的個性、改革大學入學考試的呼聲越來越高。

1976年文部省發布教科答覆報告《關於改善小學、中學及高中的教育課程基準》,指出「精選教育內容,旨在實現學生過上寬裕而又充實的學校生活的目標」,從而開始了長達三十年的所謂「寬鬆教育」時代。

「寬鬆教育」下,原本周末要上課的緊繃教育環境一下子鬆弛下來,嚴格規定學生一周只上五天課,課程的內容大為削減,還要安排綜合學習時間,通俗點說,就是讓大家玩,希望學生能在自由中學習。

沒有了學業壓力,「怪物小孩」開始成為日本校園中熱門的詞語,嬉笑吵鬧、把教室當成遊樂場的情形司空見慣,老師被學生欺負或無視隨處可見。社會上居然開始流行一種「笨蛋文化」,大家認為笨才是可愛,表現得笨笨的人才受歡迎,認真學習的人反而被大家孤立討厭……

這些孩子在成年之後被稱作「寬鬆世代」或是「平成廢物」,大前研一曾經在《低智商社會》這本書中談到的:「在日本,當下平成年代的年輕人只關心以自己為圓心半徑三米內的事情,沒有爭取成功的欲望、學習能力低下也不知進取,遇到困難立馬退縮,一需要思考就馬上放棄,人云亦云,只追隨別人的腳步。」

30年之後的2016年,日本文部科學省發布將在小中高學校依次實施的新「學習指導要領」,新要領大量增加了學校課程的課時和內容,被人們解讀為「寬鬆教育」失敗的宣言。

04

我們無法知道今天的教育對孩子的未來會產生怎樣具體的影響,什麼是好?什麼是壞?只有到了那天,結果顯現出來,才知道當初決定是否最佳。我們的一念之差,可能會讓孩子付出一生的代價。

讓孩子在自由快樂的環境下激發孩子的創造力,接受自由、平等、尊重等等美好的價值,這當然很美好。但是,認真地講,無論什麼樣的基礎教育階段,都離不開一對對立統一的命題:從教育者視角來說是「培養」和「選拔」,從學生視角來說是「成長」和「應試」,兩者相輔相成,缺一不可。

讀《窗邊的小豆豆》時,家長和孩子都很羨慕小豆豆的學校,孩子們可以按照興趣自由學習,每天都在聊天,唱歌,爬山。但細讀就會發現,當新的一天學習開始時,老師會在黑板上寫下當天的所有的課以及每一節的所有問題點,孩子可以選擇從自己喜歡的那個科目開始一天的學習,要是上午就把一天的課程學習完了,那麼下午校長就會帶著孩子們做很多有趣的事情。並不是想學就學,不想學就放棄。

紀錄片《極有可能成功》裡的學校,雖然沒有鈴聲,沒有學科,沒有考試,但是學期末會有一個展覽,同樣是一種考核。

龍應臺對兒子安德烈說的那句話用在這個時候再合適不過了,「孩子,我要求你讀書用功,不是因為我要你跟別人比成績,而是因為,我希望你將來會擁有選擇的權利,選擇有意義、有時間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謀生。」

對於孩子來講,除了個別天賦異稟,真的發現自己的興趣和愛好,知道將來想要怎樣生活,一般也要在十幾歲二十幾歲,在那之前,一味放縱天性,沒能堅實的基礎,學得一技之長,那麼他將來的興趣和愛好如何發展?

可以告訴他「你考砸了,沒關係。」「你失敗了,沒關係。」鼓勵他不怕失敗,繼續向前,比「你不成功,沒關係」這種語氣的正能量得多。

可以告訴他,現在認真地去讀書做題背誦來提升學習技能,將來才有更多的可能按照自己的想法選擇人生。

至於「不成功也沒關係」這種的話,還是等他成功之後,有人慕名登門求取秘籍的時候,作為家長的你輕描淡寫地說上一句「從小,我就告訴他,『孩子,你可以不成功』」。那才是佳話,現在說,聽起來像瘋話。

親 愛 的 們,記 得 在 文 末 點 贊 哦  ~

相關焦點

  • 你以為孩子上學後,就不用輔導作業了,那真是太天真了
    孩子上了小學,你以為就熬到了頭,可以不用貼身保鏢外加全職保姆了。然而,結果遠遠沒有你想得那麼簡單。 01 你以為孩子不用輔導作業,那就太天真了 第一年上學,沒有幾個家長是輕鬆的。孩子們大概下午3點就放學了。回家寫作業是首先要完成的任務。
  • 天真生活:帶你尋找那遺失的天真
    成熟不是為了走向複雜,而是為了抵達天真。天真的人,不代表他沒有見過世界的黑暗,恰恰因為見過,才知道天真的好。季羨林:一個以「真」為原則的學者,他博古通今,學貫中西,卻以「真」寫文,以「真」交友;他的散文,質樸而不失典雅,率真而不乏睿智。
  • 寬鬆世代又如何
    寬鬆世代是日本人發明的詞語,指1987年以後出生的小孩,因其考試不發表排行榜成績,奉行寬鬆的教育方法,所以把這一批孩子叫做「寬鬆世代」。寬鬆世代指的是日本以「重視人性教育」為教育理念培養出來的一代人。其實我理解寬鬆教育有些類似於中國的"減負",但又不完全一樣,中國的減負更強調減輕課業負擔,而日本的寬鬆則著重人性教育。那實際效果究竟好不好呢?
  • 一些中國家長嚮往國外的寬鬆式教育,這真適合中國孩子嗎?
    直到最後,從大多數的英國孩子和英國教師的角度來看,「中國班」也只是贏了比賽,中國式教育卻並沒有被認可。一直以來就有一部分家長羨慕西方的教育模式和體制,甚至有家長不惜重金從小就把孩子送去了國外讀書,讓孩子從小就接受西方教育和西方思想。而西方式教育最典型的特點就是「寬鬆式教育」。那麼這種「寬鬆式教育」到底適不適合我們中國的孩子呢?
  • 今天,你給孩子寬鬆教育,明天,社會替你狠狠教育他
    日本推行的寬鬆教育內容大體和我們的「減負」雷同,降低科研難度,減輕學生負擔,不再公布成績,不再成績排名……力圖取消填鴨式教育,培養創新複合型人才。那麼,日本的寬鬆教育成功了麼?是不是培養出了一大批德智體全面發展的國家需要的人才呢?
  • 該不該寬鬆教育?
    該不該寬鬆教育?當前最流行的教育理念,就是寬鬆自由。「說得對啊,現在的教育太嚴苛了,孩子的負擔也太重了。」,什麼都不會,那就是等著被淘汰。領導不會在意你的感受,只會看你能不能幹;社會不會保住你的位置,只會讓你屢屢碰釘子
  • 日本「寬鬆教育」——真相與思考
    但是去年日本文部省對「寬鬆教育」政策的改革,引起了國內對這一問題的熱議,在傳播較為廣泛的觀點中,認為日本的「寬鬆教育」對日本造成了種種惡果,是失敗的教育改革政策,這也成為了部分人反對「減負」的理由。事實如何呢?這篇文章將為你理清。背景:日本為什麼要提出「寬鬆教育」?
  • 美國人發「lol」你以為他在「哈哈大笑」?那你太天真了!
    如果放在十年前,這個妥妥的就是表達哈哈哈哈哈大笑,好開心的意思。美國人發「lol」你以為他在「哈哈大笑」?那你太天真了!還有其他幾種意思呢!你呢?我:看電視,無聊到爆!捂臉這個就是帶lol表示友好開心啦。如果不加lol,跟朋友聊天也太無聊了,其實這裡lol就是捂臉笑的感覺。
  • 如果你很羨慕那些月入過萬的人
    她還在想,要是自己去很遠的地方打工,父母老了,誰來照顧?因此,她只是常常羨慕那些月入過萬元的人,然後抱怨人生,越活越迷茫。曹啟泰說:「錢是公平的。它從來都是公平地去它該去的地方。有錢的人一定有他富有的道理,沒錢的人一定有他窮的原因。別埋怨了。」
  • 你如果以為只有白開水,就太天真了!
    你如果以為只有白開水,就太天真了!最常見的一種就是枸杞菊花茶了,因為老師講課要說話非常多,也容易被淘氣的學生們給氣到,而加了枸杞的菊花茶能夠幫助清肝明目、去除肝火、緩解咽喉腫痛等,所以許多老師自然會常常泡來喝。第一眼看上去還以為是蜘蛛之類的藥茶,結果湊近了才發現這泡的是一杯胖大海茶呀!
  • 當我們倡導教育要寬鬆時,我們把握的度到底在哪?
    把水接滿浴缸後,她就是不進去,還在一邊划水玩。 「快點脫衣服!」「不要!我就是想玩一會水。」 等著她又玩了一分鐘,我還是儘量用平緩的語氣對她說,「你先脫了衣服吧,進去浴缸裡一樣玩。」 小樹玩了又一分鐘,開始脫衣服。「你快點脫,媽媽給你洗完一會還有別的工作。」
  • 別人家11歲的少年大學畢業,你的孩子還在「快樂教育」嗎?
    但他同時也認識到兒子學習上的不足,一是學的僅僅是書本知識,還沒有用在實踐中,二是孩子內在素質還需要進一步提升,社會實踐教育還需強化。我們經常聽到:你如果不逼自己一把,永遠都不會知道自己有多優秀。其實孩子也一樣,許多父母如果不逼孩子一把,也許長大以後孩子反而會怨你。
  • 日本的「填鴨式教育」與「寬鬆教育」
    但是除此以外,日本的義務教育不提供精英教育服務。對於熱衷於教育的父母而言,如果你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接受超越基礎教育之上的更多文化教育,就必須選擇另外的教育方式:送孩子去學校之外的私塾接受更深入的學習與強化訓練,或是讓孩子考入有名的私立中小學就讀。與負責義務教育的公立學校不同,日本的私立學校各有各的辦學特色。是校風自由還是紀律森嚴,依各所學校自己的辦學方針而定。
  • 教育 在國內,堅持寬鬆教育有多難?
    四十出頭的Jenny夫婦畢業於北京大學,他倆希望孩子成長在一個寬鬆自由的社會氛圍中。可是從他們的切身體會來看,在北京的學校體系裡尋求寬鬆教育,簡直是一個人與整個體系在作戰。一旦把孩子送進學校,一系列圍繞著分數的評比標準,會不斷改寫家長判斷孩子的體系,家長容易變得焦慮而急躁,不知不覺中放棄了自己認可的教育理念。家長希望堅持寬鬆教育,卻覺得自己和學校主流觀點格格不入。
  • 太天真了!男人腎功能不好,所以那方面就不行?
    太天真了!腎功能不好,所以那方面就不行?很多人都有這樣一種主觀印象:一說到某人腎虛,很快就聯想到他是不是性功能不好,或者生殖能力有問題,甚至很多人把腎虛與性功能障礙簡單地等同起來,這是人們對腎虛的一個認識誤區。其實,腎功能好壞和性功能沒有直接關係!
  • 日本「寬鬆教育」失敗的啟示
    日本實施寬鬆教育政策時的教育發展階段與我國當前實施的減負政策非常相似,汲取日本的前車之鑑,可以為我國探究科學減負問題提供有效的參考路徑。日本在上世紀70年代曾全面推行「寬鬆教育」,2016年政府發表「去寬鬆化」宣言,承認寬鬆教育失敗。總結起來,其失敗主要有以下三個原因:第一,在政策理念上,沒有形成統一思想。
  • 寬鬆教育下日本的零售業
    輿論普遍認為學生負擔太重所導致,需要減負,呼籲從歐美引入ゆとり教育,中文翻譯為寬鬆教育,ゆとり一詞還有休閒、放鬆和舒適的意思。在中國稱之為素質教育,美國稱之為Liberal education,以前翻譯為自由教育,名聲不好,現在翻譯為通識教育。
  • HFI學生故事 | 劉芳琪:天真
    不,你錯了。這種難受是一點點找上來的,是看著朋友們接二連三被錄取,學校喜報一次次的發出後,那種「可惜不是我「的感覺,慢慢地將我拉入迷惘。我懂,我的付出並沒有想像中那麼多,可是天真的我總在期盼著那份運氣會降臨到我頭上。
  • 幼年時期的小馬寶莉,紫悅天真可愛,小碟居然還在吃奶嘴?
    幼年時期的小馬寶莉,紫悅天真可愛,小碟居然還在吃奶嘴?簡直太可愛了!!重點是小碟居然還在吃奶嘴?看它們還在穿著紙尿褲,就知道真的好小哦!!!小碟和碧琪哇喔!原來小碟和碧琪從小關係就非常好呢!!看它們臉蛋紅紅的,真的很可愛呢,而且看它們好像玩得很開心呢!!倆小傢伙的眼睛都是水汪汪的,肉肉的,好想去捏一下哦!!
  • 國外寬鬆教育到底有多「寬鬆」
    有人說,有條件的話一定要送小孩去發達國家讀書,在這些國家,孩子的學習壓力很小,就拿小學生來說,學校就是他們的樂園:功課少、玩得嗨;也有人認為,國外教育沒有想像的那麼寬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