恢復快!復發率低!磁石環手術成為胃食管反流患者治療新選擇

2020-12-18 騰訊網

隨著如今國內肥胖現象越來越明顯,醫院接收的胃食管反流患者因為發病率的提高也在隨之增加。在胃食管反流症的治療上目前主要以胃底摺疊術為主,但是其術後吞咽困難、脹氣並且易復發等副作用常常讓胃食管反流患者望而卻步,醫學界針對胃食管反流的治療問題一直在探尋新的內窺鏡療法,直到2019年6月香港成功進行亞洲第1例植入式磁石環增強下食道括約肌功能手術(簡稱磁石環手術)後,其恢復快、復發率低的優勢瞬間使其成為了胃食管反流患者的治療新選擇。

磁石環手術如何治療胃食管反流症狀?

胃食管反流主要原因一般是由於食管下段括約肌張力不足導致的,胃食管反流會引起食管黏膜出現炎症、糜爛、潰瘍和纖維化等病變,如果持續胃酸倒流的話很有可能導致食管黏膜灼傷甚至出現癌變。

磁石環手術則是利用一個細小而靈活的磁石環以微創植入的方式來使括約肌功能得以正常恢復,磁石環裝置可以令下食道括約肌維持閉合狀態,這樣就能防止胃酸及膽汁從胃部逆流至食道,同時在進食時也可以讓食物通過賁門進入胃部。

相對於傳統的胃底摺疊術,磁石環手術的優勢就在於完全不需要對胃部結構做出相應改變,並同時還能降低術後併發症的發生率,目前磁石環裝置已獲FDA認可。

磁石環手術優勢一:治療高效、復發率低

磁石環手術會先在病人上腹打開五個小孔修補隔疝缺陷,再根據食道粗幼度將一個由十三至十七粒鈦金屬磁珠組成的磁石環植入食道括約肌位置,以還原正常括約肌功能,防止胃酸倒流,更不阻患者進食時食物通過賁門進入胃部。

它的成效與傳統胃底摺疊術相一致,術後85%的患者無需長期服用抗反流藥,復發率低;與傳統的胃底摺疊術相比,該治療法更能有效減少病人在術後的腹脹感和改善其打嗝能力。

磁石環手術優勢二:微創、恢復快

胃食管反流患者在接受磁石環手術治療時只需在上腹部用微創的方式打開五個小孔,在優先修復好隔疝缺陷的情況下,在利用精密的特製儀器度量下食道的粗幼度,隨後在下食道括約肌位置植入合適大小的磁石環即可。

全程手術較為簡單,手術過程持續時間約為兩小時,術後病人便可實時進食,並於次日即可出院。

磁石環手術優勢三:不適感大幅降低

目前很多胃食管反流患者常用的兩種治療方式分別為長期服藥或者進行傳統胃底摺疊術,但長期服藥很影響患者的正常生活;而胃底摺疊術又有吞咽困難、脹氣等諸多術後副作用,因此很多胃食管反流患者在兩者之間的選擇上會很糾結。

而新型磁石環手術的出現則很好避開了這兩道難題,正常狀態下磁石環裝置會收緊阻隔胃酸倒流,進食時磁力環則會受力鬆開令食物正常通過,在無明顯副作用的同時讓胃食管反流患者也能恢復正常生活。

目前西方國家已經廣泛流行運用磁石環手術來治療胃食管反流症狀,而香港則是亞洲第1個引入磁石環手術的地區,經由磁石環手術治療的胃食管反流患者生活治療得到了明顯改善。如今香港在磁石環手術上依然處於臨床試驗階段,相信隨著研究的深入,這種療法能夠展現出更加突出的治療效果。

香港唯安醫療溫馨提醒:文章中涉及的信息僅供參考,不作為診斷及醫療依據,請遵從醫生等醫療專業人士意見或指導。

*圖片和文章資訊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

相關焦點

  • 吃藥治不好的胃食管反流病,可以選擇內鏡下治療
    (LES)功能不全導致胃、十二指腸內容物反流入食管引起不適症狀和(或)併發症的一種疾病,以燒心、反流為典型症狀,常伴有胸痛、咳嗽、咽喉炎、 哮喘等臨床表現,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 目前,GERD的治療方法主要為藥物和手術治療。 質子泵抑制劑(PPI)是治療GERD的主要藥物,療效好,但長期應用PPI對患者的經濟負擔較重,停藥復發率較高,且多數患者的GERD症狀不能完全緩解。 GERD真是一個非常討厭的疾病,很多患者需要常年依賴藥物,也有人吃藥根本沒用!
  • 胃食管反流如何治療及自我管理
    現實的尷尬就是,胃食管反流在公眾中認知度、就診率更低。那麼什麼是胃食管反流,這種病好治嗎,治好了如何才能不復發?什麼是胃食管反流病?胃食管反流病是一種消化系統的常見慢性疾病,其臨床表現為反酸、燒心,伴有胸痛、憋悶等症狀,嚴重者可有呼吸困難、睡眠差、精神抑鬱等。因為胃裡面大部分是胃酸,胃酸就是稀鹽酸,具有很強的腐蝕性。
  • 火箭軍總醫院:摺疊手術治癒胃食管反流病患者
    胃食管反流病及其併發症的發生是多因素的,其中包括食管本身抗反流機制的缺陷,如食管下括約肌功能障礙和食管體部運動異常等,也有食管外諸多機械因素的功能紊亂。反流物刺激咽喉部黏膜可引起咽喉炎、出現聲嘶、咽部不適或異物感,就是她所說的喉嚨「跳大繩」。反流物吸入呼吸道可發生咳嗽、哮喘,這種哮喘無季節性,所以王女士的哮喘也並不是過敏性哮喘,而是由於反流物刺激呼吸道引起的。
  • 【健康新知】胃食管反流的多種傷害
    人的咽喉、鼻腔、中耳、氣管、肺都是相通的,如果食管上端的括約肌也出現問題,反流物穿過消化道進到這些地方,則會引發咽喉炎、聲帶損傷、中耳炎、哮喘等多種問題,嚴重的甚至會導致窒息、耳聾等惡果,病人往往輾轉於耳鼻喉科、呼吸科等就醫。「胃食管反流病在人群中的患病率很高,全世界範圍內患病率約為13.3%,是常見病、多發病,但知曉率低、誤診率高,對人群健康形成極大威脅。」
  • 【嵩縣醫療】如何治療胃食管反流病,嵩縣新華醫院告訴您
    食管病變可並發食管糜爛、潰瘍、食管癌等。食管外表現可見有慢性咽炎、慢性鼻炎、慢性喉炎、慢性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支氣管擴張、肺間質纖維化等,以及非心源性胸背痛、突發性耳聾等表現。 根據目前臨床現狀分析,藥物治療存在停藥復發,長期服用產生副作用。手術治療效果佳,但遠期效果受手術者經驗影響較大。生活習慣難以改變,更造成了胃食管反流病的時發時止的尷尬現狀。
  • 胃食管反流病的發生機制是什麼?有何治療方式?
    引言 胃食管反流病(GERD)是消化系統常見疾病,在歐美國家的發病率為10%~20%,在我國為7%~8%。根據內鏡下食管黏膜有無糜爛或破損可以分為非糜爛性反流病(NERD)和糜爛性反流病(ERD)1。
  • 胃食管反流病的飲食調節很重要
    許多胃食管反流病患者都有這樣的體會,服藥後燒心等不適症狀很快得到控制,一旦停藥,生活中稍有不慎,如進食容易引起反流的食物紅薯、熬夜飲濃茶咖啡、工作不順發火生氣,均可能導致本病復發,使燒心、反酸等不舒適症狀再次發生。所以,「胃食管反流」還需控制飲食,治病求本,調節胃腸、改善生活方式是治療的根本。
  • 怎樣診斷與治療胃食管返流病
    不知道你在生活中是否聽說過胃食管返流病,那麼,顧名思義,胃食管返流病的意思就是指胃十二指腸內容物反流入食管引發的疾病。要知道,在胃部賁門那個地方附近,食管與胃接觸的地方,有LES,也就是一些環形肌束,正常情況下關閉狀態比較好。比方說你吃了東西,食物經過這個地方,開放使之進入胃,然後就關閉了,這樣食物不反流,但是,當你這裡的肌肉出現了問題,相當於「開關」壞了,胃一蠕動,各種反流物,胃酸、胃蛋白酶、膽汁等東西直接從這個「缺口」衝出去上湧到我們的咽部與口腔。
  • 名醫手記丨胃食管反流 容易被誤診的疾病
    答:臨床表現多樣,輕重不一,有些症狀較典型,有些症狀則不易被認識,從而忽略了對本病的診治,不少患者呈慢性復發病程。胃食管反流病會引起心臟的症狀問:胃食管反流病的發病原因有哪些?答:胃食管反流病由多種因素造成的消化道動力障礙性疾病。常見原因有胃腸手術後、服用激素、食物(高脂肪、巧克力等)、藥物、腹內壓增高(妊娠、腹水、嘔吐、負重勞動等)以及胃內壓增高(胃擴張、胃排空延遲等)。
  • 難治性胃食管反流病!
    難治性胃食管反流病(refractory 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RGERD)是指胃食管反流病患者對於標準質子泵抑制劑(PPI)治療方案產生不完全或缺乏應答,持續表現嚴重而頻繁的反流症狀,故又稱為「PPI治療失敗的胃食管反流病」。
  • 胃食管反流病難治嗎?能完全治癒嗎?|徐美華專訪
    其實,這些在人群中很普遍的現象都可能是胃食管反流病(GERD)引起的。GERD是消化系統的常見疾病,指胃十二指腸內容物反流入食管引起反酸、燒心等症狀,有研究顯示國內GERD的患病率為12.5%,發病率約為5‰/年。雖然目前我國GERD患病率較西方國家低,但隨著我國生活方式西化、人口的老齡化,GERD患病呈逐年上升趨勢。
  • 胃食管反流病的症狀是什麼 胃食管反流這樣治療
    胃食管反流是一種胃部經常出現的疾病,胃食管反流有許多人都得過,胃食管反流會傷害身體,並且會嚴重影響大家的生活,那麼請問胃食管反流病的症狀是什麼?胃食管反流吃什麼好?胃食管反流怎麼治療?下面小編為大家講解。
  • 最容易被誤診的胃食管反流,你了解過嗎?
    胃食管反流就是食管與胃相連 處的賁門口太鬆了,引起胃酸或膽 汁液進入食管腔內,破壞食管黏膜 引起以食管為主的症狀。少數胃食 管反流是由於先天原因,而大多數 患者則是由於後天原因所致。不良習慣:吃飯太快、太飽,暴 飲暴食、常吃夜宵,進食過多高油脂 類食物、刺激性食物、飲酒過多等, 導致食物不好消化而在胃內停留時 間過長或者引起胃酸分泌增加,降 低食管下段括約肌的張力,使其抗 反流的防禦機制下降,從而引發反 流症狀。
  • 胃食管反流太難受,一文帶你了解胃食管反流!
    其實,胃內容物進入食道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胃食管反流是一個正常的生理過程。大多數發作都很短暫,並不會引起症狀,食道損傷或其他併發症。但是,有一類人如果發生了頻繁的胃食管反流就會對食道造成肉眼可見的損害並引起一系列的症狀。
  • 西安市中心醫院消化科主任莊坤:重視胃食管反流病,共解反流「酸爽」
    莊坤|西安市中心醫院消化科主任 「逆流而上」的胃食管反流病 一提到胃食管反流病,可能很多人都表示不知道這個疾病。莊坤主任為患者行內鏡下檢查 三大異常自測是否胃食管反流病在「作怪」 初期時,人們很難發現自己是不是患病,想要判斷自己是不是得了胃食管反流病
  • 胃食管反流還有一種治療方法,不需要花錢,但卻是最難的
    在以往的科普中,大部分的患者朋友都已經知道藥物治療通常是胃食管反流的首選治療方法,而質子泵抑制劑(PPI)是首選治療手段,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抑酸藥。如果服用少量抑酸藥無效,可使用雙劑量。如果一種抑酸藥無效,可以嘗試使用另一種抑酸藥。然而,無論如何改變療程,連續服用8或12周是許多患者不能接受或不能維持的主要原因。
  • 賁門扣不鬆弛就不是胃食管反流病?有了反流症狀該怎麼治療?
    在正常情況下進食後吞咽時,LES鬆弛,食物順利經過食管通過賁門口進入胃內,完成進食過程。 TLESR是指,非吞咽情況下LES自發性的鬆弛,其鬆弛時間明顯延長於吞咽時的LES的鬆弛時間。 它既是正常人發生生理性胃食管反流的重要原因,也是食管下段括約肌壓力正常的胃食管反流病患者的主要發病原因。
  • 胃食管反流病看了這些就能夠理解反酸燒心為什麼這樣難治
    在這裡我們主要說說胃食管反流病的藥物治療。胃食管反流病患者在做胃鏡發現反流性食管炎,或者做了胃鏡沒有發現反流性食管炎,但平時有反酸、燒心症狀的這都屬於胃食管反流病。因為反酸、燒心是胃食管反流病的主要症狀,其中反酸在胃食管反流病中約佔60%,燒心在胃食管反流病中約佔80%,其他的症狀在胃食管反流病當中佔的比例相對較少,因此,當你有反酸燒心的症狀,經常出現,就要考慮可能得了胃食管反流病。
  • 楊麗教授:哮喘、咳嗽治不好,還可能是胃食管反流病惹的禍
    1疾病最大特點:食管外表現漏診率和誤診率高GERD是一種常見的慢性疾病,指的是胃內容物反流入食管或口腔、肺所引起的症狀或併發症,根據食管黏膜有無破損,可分為糜爛性食管炎即反流性食管炎(RE)和非糜爛性胃食管反流病(NERD)。
  • 有可能是胃食管反流,這不僅是炎症,還很可能是內傷
    這是因為,酸味物質可以加強胃蛋白酶的活動,幫助消化,減輕胃負擔。但是飯後,肚子裡的酸水往上翻就不好受了。想必大部分人都遇到過飯後反酸的情況,這個過程中還可能伴隨著燒心,偶爾一次不用過分擔心,因為大都是因為進食量過多、過快等不良飲食行為造成的,是生理性現象。但頻繁出現反酸燒心,甚至每次進餐後都有這種情況,就不能再以為是生理現象了,此類胃食管反流大多是炎性疾病引起的,還有一種可能就是內傷,裂孔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