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如今國內肥胖現象越來越明顯,醫院接收的胃食管反流患者因為發病率的提高也在隨之增加。在胃食管反流症的治療上目前主要以胃底摺疊術為主,但是其術後吞咽困難、脹氣並且易復發等副作用常常讓胃食管反流患者望而卻步,醫學界針對胃食管反流的治療問題一直在探尋新的內窺鏡療法,直到2019年6月香港成功進行亞洲第1例植入式磁石環增強下食道括約肌功能手術(簡稱磁石環手術)後,其恢復快、復發率低的優勢瞬間使其成為了胃食管反流患者的治療新選擇。
磁石環手術如何治療胃食管反流症狀?
胃食管反流主要原因一般是由於食管下段括約肌張力不足導致的,胃食管反流會引起食管黏膜出現炎症、糜爛、潰瘍和纖維化等病變,如果持續胃酸倒流的話很有可能導致食管黏膜灼傷甚至出現癌變。
磁石環手術則是利用一個細小而靈活的磁石環以微創植入的方式來使括約肌功能得以正常恢復,磁石環裝置可以令下食道括約肌維持閉合狀態,這樣就能防止胃酸及膽汁從胃部逆流至食道,同時在進食時也可以讓食物通過賁門進入胃部。
相對於傳統的胃底摺疊術,磁石環手術的優勢就在於完全不需要對胃部結構做出相應改變,並同時還能降低術後併發症的發生率,目前磁石環裝置已獲FDA認可。
磁石環手術優勢一:治療高效、復發率低
磁石環手術會先在病人上腹打開五個小孔修補隔疝缺陷,再根據食道粗幼度將一個由十三至十七粒鈦金屬磁珠組成的磁石環植入食道括約肌位置,以還原正常括約肌功能,防止胃酸倒流,更不阻患者進食時食物通過賁門進入胃部。
它的成效與傳統胃底摺疊術相一致,術後85%的患者無需長期服用抗反流藥,復發率低;與傳統的胃底摺疊術相比,該治療法更能有效減少病人在術後的腹脹感和改善其打嗝能力。
磁石環手術優勢二:微創、恢復快
胃食管反流患者在接受磁石環手術治療時只需在上腹部用微創的方式打開五個小孔,在優先修復好隔疝缺陷的情況下,在利用精密的特製儀器度量下食道的粗幼度,隨後在下食道括約肌位置植入合適大小的磁石環即可。
全程手術較為簡單,手術過程持續時間約為兩小時,術後病人便可實時進食,並於次日即可出院。
磁石環手術優勢三:不適感大幅降低
目前很多胃食管反流患者常用的兩種治療方式分別為長期服藥或者進行傳統胃底摺疊術,但長期服藥很影響患者的正常生活;而胃底摺疊術又有吞咽困難、脹氣等諸多術後副作用,因此很多胃食管反流患者在兩者之間的選擇上會很糾結。
而新型磁石環手術的出現則很好避開了這兩道難題,正常狀態下磁石環裝置會收緊阻隔胃酸倒流,進食時磁力環則會受力鬆開令食物正常通過,在無明顯副作用的同時讓胃食管反流患者也能恢復正常生活。
目前西方國家已經廣泛流行運用磁石環手術來治療胃食管反流症狀,而香港則是亞洲第1個引入磁石環手術的地區,經由磁石環手術治療的胃食管反流患者生活治療得到了明顯改善。如今香港在磁石環手術上依然處於臨床試驗階段,相信隨著研究的深入,這種療法能夠展現出更加突出的治療效果。
香港唯安醫療溫馨提醒:文章中涉及的信息僅供參考,不作為診斷及醫療依據,請遵從醫生等醫療專業人士意見或指導。
*圖片和文章資訊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