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chinatimes.net.cn)記者趙雲 北京報導
2020年12月23日晚間,奧迪就此前上汽奧迪投產後,誰來主導未來銷售渠道一事發布公告稱,奧迪、中國一汽、上汽集團達成共識:未來,上汽奧迪產品將由現有一汽-大眾奧迪投資人網絡進行銷售相關服務及售後服務。上汽奧迪則在問題解決後積極籌備2022年初上市的首款產品。
「奧迪品牌在華發展戰略再次迎來重要裡程碑」。公告中甚至能感受到奧迪長舒一口氣,頓感輕鬆的狀態。畢竟在傳出上汽奧迪將成立新的合資體的那一刻起,三家車企、四年的角力終於畫上了句號。
奧迪中國總裁安世豪大喜過望:「我非常高興我們能就至關重要的商業決策達成共識。「他說,「憑藉全新的銷售布局,將為奧迪在其全球最重要市場打造下一個『黃金十年』提供了共贏的解決方案」。
公告中,一汽集團和上汽集團握手言和,一團和氣的表態新共識。
一汽車集團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黨委副書記邱現東表示:「中國一汽和德國奧迪曾共同創造了無數個第一和先河,此次合作夥伴關係的全面升級,標誌著雙方在新合資時代的『全領域合作』與『全價值鏈共創』進入全新階段。」
上汽集團總裁王曉秋則表示:「上汽集團將攜手奧迪品牌,以面向未來的創新理念,為中國客戶帶來『在中國,為中國』的奧迪產品和服務,與合作夥伴共享機遇、共贏發展,共同成為奧迪全新徵程的踐行者和開創者。」
作為守成者和新興者,一汽集團與上汽集團終於在奧迪中國的居中調停下終於化幹戈為玉帛。
兩份新聞稿的含義
在奧迪發布公告後,一汽集團和上汽集團也先後發布了兩份新聞稿。一汽方宣布未來上汽奧迪產品將由一汽-大眾奧迪現有經銷商售賣;另一方上汽則宣稱未來上汽奧迪產品由奧迪在華經銷商售賣。兩種不同的話術,反映出奧迪在華兩個合作夥伴兩種態度。一汽奧迪的新聞稿中頗有點「宣示主權」的味道,尤其是在奧迪中國官方新聞中,奧迪濃墨重彩的介紹了和一汽集團合作的三個細節:合資引進PPE平臺,由一汽奧迪經銷商售賣奧迪在華所有車型,未來引入一汽奧迪國產車型擴充至12款。而上汽奧迪,只是一帶而過的介紹了產品上市時間。
有評論認為,一汽在這場爭論中贏了,同樣亦有評論認為,上汽不虧。但無論如何在奧迪看來,這都是一個」共贏「的局面:上汽獲得了豪華合資品牌和產品;一汽拿到了更高的奧迪車型平臺;奧迪更是獲得了在華統一品牌、渠道、產品的機會。
實際上,自從上汽奧迪宣布合作開始,圍繞南北奧迪的爭論就沒有停止。尤其是在渠道方面,經銷商成為反對上汽奧迪合作的排頭兵。在此前兩年的談判中,奧迪花了很大的精力去關照解決經銷商的需求,儘管奧迪知道,經銷商的利益不是成為反對上汽奧迪合作的必要條件。
安世豪的棋局
為了徹底解決這個問題,奧迪不斷調兵遣將,此前無論是總部空降抑或是本土招聘的經理,都沒能圓滿的解決好南北奧迪的利益平衡關係。對奧迪而言,其訴求就是,華新增合資體、擴大規模、統一渠道和品牌。
權衡利弊後,今年任命的安世豪成為奧迪解決這一紛爭的」關鍵「先生。熟悉安的人知道,安世豪是南北大眾的老人,在長春和上海都有不錯的口碑和人脈關係,和南北大眾現任高層甚至集團領導都有過工作交集。安世豪的就位,不僅要平衡雙方利益,還要完成奧迪在華統一渠道和品牌的工作,這項任務對拖了4年的三方角力即緊迫又無法簡單粗暴的急速推進,火候分寸需要安世豪拿捏。
可以看出,安世豪把解決問題的第一步放在了一汽。無論是和一汽籤署PPE平臺項目,還是積極與與吉林省政府領導交流。在滿足一汽對合資公司利益擴大的要求同時,奧迪中國還是給一汽「大本營」吉林省吃了定心丸。和一汽大張旗鼓的宣傳與奧迪合作不同,上汽奧迪似很低調,上汽亦在積極配合奧迪解決南北奧迪的矛盾問題。對於上汽而言,只要合作落地,其他皆是浮雲。
路易十四為加強中央集權鎮壓貴族反叛曾發布了十四項」恩威並施「的改革內容,歸納成一句話,即:用足夠的利益換更多的時間和空間。
塵埃落定。未來市場和消費者並不在意產品是來自於南奧迪或北奧迪。內部而言是一汽奧迪現有經銷商售賣上汽奧迪未來產品,但當2022年上汽奧迪產品上市後,奧迪經銷商才不會在意賣的是誰生產的車。誰的車好賣就賣誰的車,利益分配格局才是擺平紛爭達成共識最務實的規則。
編輯:於建平 主編:趙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