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迪一汽上汽鬧出「三角戀」 陷入零和博弈就沒有勝者

2020-12-11 中國新聞網

  「凜冬將至」,奧迪、上汽大眾、一汽-大眾卻被架上了輿論的火爐。

  事實上,在那兩張角度詭異的照片刷屏之前,「奧迪將與上汽聯姻」的傳言早已在坊間不脛而走。可那時候,大多數業內人士並不相信此事會迅速成為現實。

  奧迪還是與上汽走到了一起,以一種出人意料的方式。

  11月11日,上汽集團與德國大眾籤署《在中國製造和銷售奧迪品牌產品,銷售奧迪品牌進口車,並提供相關移動服務的合作框架協議》諒解備忘錄。在當天流出的諜照中,不僅沒有出現哪怕一位重要嘉賓,就連背景板上也沒有任何中文主題。

  沒有長篇大論的官方聲明,甚至沒有一張正兒八經的官方照片,奧迪在這件大事上刻意保持著低調,唯恐刺激到合作近30年的「老夥計」,同時也是此事的利益相關方——一汽。

  一汽-大眾:啞巴吃黃連?

  毫無疑問,遭遇「搶親」的一汽-大眾成了最倒黴的那一個。

  論合作歷史,1988年,一汽和奧迪合作的第一款高檔車——奧迪100誕生在長春的生產線,不僅為奧迪打開了中國市場的大門,甚至可以說是開啟了中國高級轎車的現代化生產。後來奧迪A6開創國內豪華車「加長」風潮、率先引入4S體系……在中國市場,一汽-大眾25年的歷史就幾乎等同於奧迪在本土化生產方面的探索史。

  論品牌形象,當年奧迪的「官車」光環背後,少不了「共和國長子」一汽的身影;「官車」改革後,從推出「奧迪雲鏡」大數據分析應用平臺,到今年9月那場全球最大規模的品牌峰會和科技體驗活動……一汽-大眾奧迪也在「品牌年輕化」方面進行了不少嘗試。

  論研發實力,一汽-大眾奧迪能夠在車輛研發上與全球同步開發。全新一代奧迪A6L、奧迪Q3都配備了中國專屬設備,而即將上市的奧迪A6L e-tron更是專為中國市場研發。不久前試駕A6L e-tron時,德國工程師表示,在數次設計方案全球招標中,中方研發團隊已經證明了自己的能力。

  在今年2月底的一次採訪中,一位奧迪公司董事會成員不無得意地告訴記者:「奔馳、寶馬等競爭對手之所以能在中國市場迅速發展,是因為他們照搬了我們的全價值鏈本土化體系。」

  然而,有些悲哀的是,此刻越了解過往的赫赫戰功,越能感覺到一汽-大眾奧迪中方團隊的尷尬。

  如果說當年雷諾日產總裁戈恩那句「中方合作夥伴在技術與管理上的貢獻率基本為零」驚醒了中國汽車人,那麼一汽-大眾奧迪中方團隊近30年的持續貢獻則證明了自身實力。如今,奧迪不顧合作夥伴的感受突然玩起「三角戀」,會不會招來一汽的反制措施?起碼,雙方重建互信的過程已經不可避免。

  奧迪:領跑者自亂陣腳?

  11月14日,奧迪終於發表官方聲明,就與中國的兩家合作生產商一汽集團與上汽集團未來在華發展事宜給出官方解釋。

  或許是為了安撫「老夥計」的情緒,在這份題為《奧迪繪出中國業務發展藍圖》的新聞稿中,奧迪用了多達六分之五的內容勾勒出與一汽集團未來10年的共同發展藍圖,而關於「新歡」上汽集團的內容則只有區區不到130字。一臉「小心翼翼哄男/女朋友」的既視感。

  在這份聲明中,奧迪重申將在未來5年內,通過一汽-大眾奧迪導入5款奧迪e-tron車型,其中包括續航裡程超過500公裡的純電動車型。奧迪公司董事會主席施泰德則再次表態:「奧迪和一汽集團之間已密切互信合作了超過四分之一個世紀。在長期發展戰略框架下,我們會繼續擴大成功合作。」

  至於人們最關心的產品投放問題,奧迪表示到2025年,將攜手一汽-大眾在「所有量產車型細分市場都相應至少提供一款電動驅動的國產SUV和三廂車型」,並通過e-tron車型實現6個最大細分市場的全覆蓋。

  看上去像是一顆靠譜的定心丸,可輿論為什麼仍然不依不饒呢?

  答案其實不言自明。就算是在商言商的現代社會,見利忘義、過河拆橋也是受人鄙視的做法。更何況,就在奧迪與上汽大眾籤約前一天,奧迪經銷商聯合會已向奧迪(中國)發出公開信,對奧迪與上汽大眾的合作傳聞表示嚴重關切。

  由於擔心損害現有奧迪品牌經銷商的權益,奧迪經銷商聯合會甚至直接質詢「奧迪與上汽大眾的銷售公司的銷售渠道如何建立?如何平衡一汽奧迪經銷商和上汽奧迪經銷商的權益?」(截至發稿前,奧迪尚未對此作出公開回應。)

  更急迫的是,奧迪經銷商聯合會在公開信中提出,「目前國內豪華車市場競爭異常激烈,寶馬、奔馳、捷豹、路虎等品牌增長迅猛,而奧迪品牌增長乏力」,直接自曝陷入「庫存壓力大,經營壓力大」的困境。

  奧迪過去在中國市場的成功足以證明,只有尊重才能帶來品牌的長遠發展。作為國內豪華車市場的領跑者,奧迪應該明白一個道理:在漫長的汽車產業鏈中,尊重合作夥伴、尊重經銷商與尊重消費者、尊重市場一樣重要。

  上汽大眾:搶到大禮包?

  從表面上看,上汽大眾是此次「聯姻」的最大受益者。

  同樣在11月14日,上汽集團對外發布提示性公告,宣布將與德方進一步探討在上汽大眾引進奧迪品牌產品進行製造,銷售,並向中國消費者提供新能源汽車、智能互聯移動出行服務的可能性。

  令人玩味的是,這份不足300字的公告刻意強調,這次合作除了「製造和銷售奧迪車」外,還將開拓新能源、智能互聯移動出行等新業務。卻又在文末表示「上述事項尚存在不確定性,請投資者注意風險」。當天該公告發布後,上汽集團股票並未應聲上漲,反倒微跌。

  首先,奧迪現有產品陣營中,幾乎所有「走量」的主力車型都已全部由一汽-大眾奧迪引入國產。上汽大眾不僅撿不到任何現成的便宜,稍有不慎,反而有可能對輝昂等產品構成威脅。其次,鑑於現有奧迪經銷商的生存狀態,上汽大眾在渠道建設方面也將面臨巨大挑戰。再次,這次「牽手」鬧得滿城風雨,到底會給奧迪品牌帶來多大的負面影響還不得而知。

  最大的變數,還是上汽究竟會以何種方式與奧迪合作。有業內人士表示,鑑於國務院已明確提出「原則上不再批准新建傳統燃油汽車生產企業」,上汽大眾很有可能以代工的方式生產奧迪品牌的汽車。

  這意味著上汽大眾即使如願收穫巨額利潤,也無法像一家真正的合資企業那樣學習、引進、消化、吸收先進技術和成熟經驗。

  過去的數十年裡,中國汽車企業耗費了大量的資本、人力和資源,才一步步地甩掉了「世界代工廠」的帽子。在各行各業競相推動「中國製造」進化為「中國智造」的浪潮下,上汽若是甘願作為代工者與奧迪合作,那無疑是開歷史倒車。

  古人尚且明白,「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判定合作是否成功的標準,應是中方能否享有與外方平等對話的權利,並通過與外方合作增強自主研發能力,而非僅僅成為其在中國獲取利潤的橋梁。

  更大的挑戰,是奧迪未來如何平衡與一汽集團和上汽集團兩家合作夥伴的關係。要知道,中國汽車行業發展到今天,「三個和尚沒水喝」的魔咒從未遠去。如果一方的收益意味著另一方的損失,博弈各方的收益和損失相加總和永遠為「零」,那麼奧迪、一汽和上汽這對「三角戀人」即將滑入零和博弈的泥潭中。在這種非合作博弈下,沒有人會成為勝者。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 許亞傑  

相關焦點

  • 奧迪重磅官宣!上汽和一汽究竟誰才是最大贏家?上汽奧迪項目正式啟動!
    上汽奧迪官宣內文如下: 「12月23日,上汽奧迪項目迎來重要裡程碑。上汽集團、奧迪、中國一汽共同宣布就未來銷售與服務合作達成共識:上汽奧迪將構建創新商業模式,其產品將由現有奧迪投資人網絡布局銷售,售後服務依託奧迪現有網絡展開,為消費者提供高品質、高效率的服務保障。
  • 官宣:一汽和上汽都是奧迪的好夥伴,經銷商的事情終於搞定!
    ,加速推進上汽奧迪產品在華銷售的事情達成了共識,奧迪宣布:上汽奧迪經銷商將在現有一汽-大眾奧迪投資人網絡內開啟全國合作夥伴招募活動,新建經銷商店。  從這份對外聲明可以看出,德國奧迪更好的處理未來上汽奧迪與一汽-奧迪之間的關係,開拓了一種全新的豪華車商業模式,也打通了上汽和一汽之間的重重紐帶。
  • 紛爭結束 奧迪與一汽上汽就未來銷售及服務模式達成共識
    上汽集團總裁王曉秋則表示:「上汽集團將攜手奧迪品牌,以面向未來的創新理念,為中國客戶帶來『在中國,為中國』的奧迪產品和服務,與合作夥伴共享機遇、共贏發展,共同成為奧迪全新徵程的踐行者和開創者。」作為守成者和新興者,一汽集團與上汽集團終於在奧迪中國的居中調停下終於化幹戈為玉帛。
  • 上汽集團、奧迪、中國一汽三方達成共識 上汽奧迪將通過現有奧迪...
    2020-12-23 21:05:38 來源: 行業快報 舉報   據媒體報導,上汽集團
  • 上汽奧迪項目新進展:三方達成共識,確認一個銷售網絡
    22:11:33 來源: 新京報 舉報   新京報貝殼財經訊(記者 王琳琳)12月23日,奧迪與一汽集團宣布將全面升級在華銷售及網絡體系
  • 一汽和上汽,級別一樣嗎?
    現有員工13萬人,資產總額4578.3億元、註冊資本金354億元,旗下擁有紅旗」、「解放」、「奔騰」等自主品牌,此外一汽還有大眾和豐田等合作,有合資品牌一汽大眾和一汽豐田等。2019年,一汽實現整車銷售346.4萬輛,實現營業收入6200億元、利潤440.5億元,位居《財富》世界500強第87位。
  • 上汽奧迪新車放原奧迪經銷商渠道銷售 首款車於2022年初交付
    上汽奧迪項目迎來重要裡程碑12月23日,上汽集團、奧迪、中國一汽共同宣布未來上汽奧迪產品也將基於當前一汽-大眾奧迪投資人網絡進行銷售相關服務及售後服務。上汽大眾官方與一汽-大眾奧迪官方都確認了此事。同時,上汽奧迪首款車型計劃於2022年初實現交付。中國第一汽車集團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黨委副書記邱現東表示:「作為中國汽車行業合資合作的典範,中國一汽和德國奧迪共同創造了無數個第一和先河,此次合作夥伴關係的全面升級,標誌著雙方在新合資時代的『全領域合作』與『全價值鏈共創』進入全新階段。」
  • 從表面上看 上汽奧迪的成立皆大歡喜 實則暗藏危機
    隨著車市競爭的加劇,奧迪為了保住市場份額,採取了「以價換量」的策略。在最便宜的時候,奧迪A6L和奧迪Q5提車價甚至還不到30萬,優惠力度可想而知。要知道,在2013年的時候,奧迪Q5是需要加價10萬才能夠提到車的。當然,奔馳和寶馬也有一定幅度的優惠,但是沒有奧迪那麼多。這樣一來,雖然奧迪的銷量上去了,但是對於品牌力無形中就造成了傷害。
  • 三方「忍讓」達成共識:奧迪,不進則退
    >數年的談判,終於讓奧迪、一汽、上汽以及奧迪經銷商突破利益屏障,博弈的結果,就是各方互讓,坐到桌前,給上汽奧迪鋪出了一條路,拿出了可行的解決方案。說是三方,其實應該是四方,奧迪經銷商對於上汽奧迪項目曾態度堅決,從中起來很大作用。
  • 渠道爭議終於破冰,南北奧迪「手牽手」
    文/宋雙輝 許久不見動靜的上汽奧迪項目,終於在2020年末迎來了新進展。 12月23日,上汽、奧迪和一汽共同宣布,三方已就未來銷售與服務合作達成共識:上汽奧迪的產品將由現有一汽-大眾奧迪投資人網絡布局銷售,售後服務也將依託一汽-大眾奧迪現有網絡展開。
  • 深評丨議論落定,上汽奧迪真來了
    消息顯示,「上汽集團、奧迪、中國一汽達成共識:未來,上汽奧迪產品將通過現有奧迪投資人網絡布局銷售與服務相關業務。上汽奧迪將構建創新商業模式,並即將在現有奧迪投資人網絡內開啟全國合作夥伴招募活動。」 至此,解決了銷售渠道的問題,這意味著,上汽奧迪的整體運營工作即將全面展開。
  • 上汽奧迪填補上汽大眾高端車市場空白 新零售模式需線上線下相結合
    上汽奧迪探索新零售模式,一汽奧迪經銷商同時銷售上汽奧迪產品是誤解。 各方同意,未來上汽奧迪產品也將基於當前一汽-大眾奧迪投資人網絡進行銷售相關服務及售後服務。 股東雙方將加速推動一汽-大眾奧迪投資人網絡的升級,以確保未來奧迪在華所有車型,均通過當前一汽-大眾奧迪投資人網絡進行銷售相關服務及售後服務管理工作。
  • 殊途同歸/奧迪在華渠道歸一,經銷商博弈成贏家
    昨晚(12月23日),上汽集團、奧迪、中國一汽共同對外發布,"上汽奧迪產品將通過現有奧迪投資人網絡布局銷售與服務相關業務。" 也就是上汽奧迪經銷商招募也將只能在奧迪在華現有的一汽-大眾的奧迪品牌經銷商網絡中選擇,不能像其他汽車品牌進行公開招募。
  • 銷售模式破冰 關於上汽奧迪項目的信息都在這裡
    就在12月23日晚間,沉寂了四年之久的上汽奧迪項目終於重回公眾視線,平地一聲驚雷。上汽集團、奧迪和中國一汽三方共同宣布就未來在華銷售模式達成共識:上汽奧迪將構建創新商業模式,在現有一汽-大眾奧迪投資人網絡內開啟全國合作夥伴招募活動,新建經銷商網絡,其售後服務也依託奧迪現有網絡展開。
  • 上汽和一汽差距在哪?聽知情人說完,網友:這麼多年才知道
    不知道您是否研究過上汽大眾和一汽大眾之間的差距,上汽汽車和一汽大眾汽車有什麼區別?眾所周知,大眾汽車是中國的大眾汽車,因為大眾汽車在我們國家的銷量真的非常好,什麼時候看到大眾汽車受影響?沒有!儘管日本車受到消費者的指責,銷量下降,甭管法系車在國內水土不服營銷費沒少花但是就是贏不到車友們的心,可是大眾汽車如魚得水,這與一汽大眾和上汽大眾也是分不開的,一位內部人士表示,一汽大眾和上汽大眾之間的差距非常大,上汽大眾與一汽大眾的差距有多大?聽業內人士說完,車主:被坑了多年。
  • 「雙薪」不再,上汽大眾員工貼吧爆猛料,樂壞了一汽-大眾員工
    並且隨後對上汽大眾的管理提出了質疑:什麼上汽調研,大眾中國公司調研,全是領導們拿著所有人手機做的。一個讓員工實話都不能說的公司,一個不關懷一線員工的公司,必定是走不長遠的。對此,有網友說還是一汽-大眾好,每年50個月薪水,即使少開2個月,也不在乎。對此,小編表示表示還招人嗎?但也有人說:一汽-大眾也一樣,最少開2千多,總放假。又讓小編陷入了迷茫。
  • 上汽奧迪首發新車將上市,寶馬5系和奔馳E級,迎來真對手
    上汽奧迪終於牽手了,中國一汽在痛失一大塊利潤蛋糕之後,對於消費者而言,未來能看到什麼車型則更加重要。以奧迪現有的車繫結構來看,奧迪A4L、A6L以及Q5L是銷量最高的三款利潤奶牛,那麼在車型分配上就很難做到平衡,且不說上汽集團和中國一汽的態度,就市場現狀和前景而言,奧迪本身應該也會欲壑難平,所以上汽奧迪首款車型至關重要。
  • 油漆車間設備進場 上汽奧迪首款車上市再等2年
    「上汽奧迪首款車型麼,A7L呀,就在我們三廠投產,和輝昂共線,差不多要等到2021年。」上汽大眾三廠的員工小沈這樣告訴《新車新技術》。奧迪與上汽的合作並不是什麼秘密,2018年4月10日,奧迪認繳出資11500萬元,獲得上汽大眾1%的股份。
  • 奧迪、一汽將成立新合資公司 引入PPE平臺、首款車型2024年投產
    奧迪管理董事會主席杜思曼表示。實際上,奧迪中國9月就已對這家新合資公司的成立進行了「預告」。彼時,奧迪中國總裁安世豪在入職半年來的第一次媒體溝通會上直言,「我們非常希望能夠在未來進一步推動和強化與一汽集團的良好合作關係。我們已經在討論有一些議題了,在不久的未來,或許就是接下來幾周的時間內,我們將跟大家分享一些在未來合作上的動向。」
  • 都是大眾,上汽大眾和一汽大眾誰更好?內行人:大多數人都搞錯了
    內行人:大多數人都搞錯了一、銷量不同總的來講,一汽大眾的實力比上汽大眾強一些,但是銷量方面上汽大眾的銷量卻是一汽大眾高一些,這主要得益於上汽大眾的營銷策略做得好。一汽大眾--CC二、 生產和銷售的車型不同上汽大眾銷售的車型包括帕薩特、朗逸、途觀這3款炙手可熱的車型,以及大眾polo